第二十六章 國民經濟

童繼昌和屠小聽到盧延巡說道,這次講演的,竟然是王延路!一聽到這名字,兩人就覺得,必須去看看!

王延路雖然不直接帶兵,可對所有的揚波軍兵士來說,關係卻是極其密切的。

因爲,說起來,這所有的兵士的餉金,可都是他發的!

如果說在泉州,說話的份量最重的是王延興,那第二的,自然就是王延路了。

所以,聽到王延路會來講演,兩人是準備就算聽不懂,也要去見識見識。

不過,臨出發前,他們還是忍不住打探一聲:“副使今日演講的題目是什麼呀?”

“國民經濟!”盧延巡自然是早就打探的清清楚楚了,隨口就說了出來。

可這四個字落在童繼昌和屠小耳中,卻是陌生得很。

不過不懂,卻不妨礙屠小裝懂,他深以爲是地點頭,長長地聲調哦……了一聲,似乎他深諳此道一般。

童繼昌暗自好笑地看了一眼屠小,到是沒有說破。

不過他卻沒有屠小那麼厚的臉皮,不懂,他便恭恭敬敬地問道:“什麼叫國民經濟?”

盧延巡雖然在進修學校已經學了半年了,可他現在所學的東西,還是以基礎知識爲主,經濟學方面的知識還只學了簡單的價值、等價交換等基礎概念,至於宏觀經濟學和微觀經濟學方面的知識,還只在聽別人談論的時候,聽到了一點皮毛。

他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某也只是耳聽了幾個詞語,只知道這門學問,講得是如何讓國家富強的……是一門很大的學問!”

這幾句話說得,跟沒說倒是差不多。只是讓童繼昌耳中有了一個印象罷了。

不過,童繼昌和屠小本來就是衝着王延路的名頭去的,就算是他講的是如何燒火煉丹,也是無所謂。

說罷,便一起趕到了講演廳。

只是等他們趕到時,講演廳已經被數層侍衛圍住了,而侍衛外面,則是圍了另外的一大羣人。

侍衛正在那裡讓人羣排好隊,挨個搜身,不允許攜帶銳器、硬物進入廳中。

三人也是排了許久的隊之後,被細細地搜過身,才進到廳內。

шшш ◆Tтká n ◆c○

等他們尋了一處位置坐好後,又過了一陣,看到廳中不單是座位滿了,連走廊、樓道間,都站滿了人。

這纔看到一個瘦小的年輕人,走到了講演廳的正中心。

他才一站定,廳中立即想起了雷鳴般的掌聲。

原來,那個瘦小的年輕人竟然就是王副使?

三人此前都沒見過王延路,不過,童繼昌和屠小倒是見過王延興。知道王延興年紀很小。

既然王延路是王延興的堂弟……那應該是更小纔對!

就在三人驚疑不定的時候,那位年輕人靦腆地笑了笑,嘴巴對準擴音器道:“人都來得差不多了,那某等就開始吧……”

“今天,某要講的題目,叫做國民經濟!”

“可能有一些學員,對這四個字還不甚瞭解,甚至是初次聽過,或許有的學員雖然有所接觸,但是隊其中的精神瞭解得不是十分透徹。”

“那麼,某這次便講得通俗一些,淺顯一些、實際一些的……這樣一來,對那些已經深入研究的學員可能要吃點虧了,某等可以講演結束後再一起交流……”

聽到這段風趣的話語,知道,今天的講演不會太複雜,盧延巡、童繼昌和屠小原本還有些惴惴的心才放鬆了起來。

果然,王延路正式開始講演的時候,沒有像老師講課那般呆板地講概念,而是從一個最俗氣的字眼講起:錢。

“某先問一問大家,大家到了每個月二十五號的時候,有沒有開始盼一件事?”

臺下聽到這話,立即起了一陣笑聲,因爲每月的二十五號,正是各單位要開始發放餉金的時間。在這裡聽課的學員中大半都是像童繼昌和屠小這般有職務的,每月大概是二十五號之後,會陸陸續續地發放餉金。

每當要發餉金了,自然是最盼望的時候了。

“可是,你們有沒有想過,招討使麾下,各單位、各部門、各營,都能有如此大量的銀錢發放給大家?”

那自然是招討使善於斂財,而副使善於管錢啊!臺下立即有人說出了衆人的心聲。

聽到這話,王延路卻哈哈笑道:“也對,也不對!”

“爲什麼說對呢?正如你們所想的,銀錢確實需要經過斂聚合管理兩個過程。”

“可爲什麼又不對呢?”

“某若是一番大道理講下來,一來難懂,二來費事,那某便按實例來說說吧!”

“大家此前,應該都有所瞭解,大唐之下,各州各鎮,但凡官府斂財,則民衆必定窮迫!”

“民衆窮迫,則官府收入必減。”

“官府收入不夠時,定然又要加稅賦……則民衆愈發貧弱!”

“如此惡性循環之下,民越來越窮,而國,越來越弱!”

“是以,有巢賊之流作亂時,則應着羣起!”

聽到這裡,廳中已是一片鴉雀無聲。

揚波軍和王延興屬下的官吏,大多是寒門出身,很多,甚至就是九死一生的流民!他們所經歷的苦楚,不用多說,大家都苦於心中,難以言表。而起根源,確實可以追溯到官府斂財上來……

說道這裡,王延路突然話語一轉:

“可在招討使治下,你們可有這種感覺?”

“招討使治下各州縣,稅賦有多少,大家多少也有所耳聞,可這些州縣之民,是否陷入了窮困?”

“某以儋州爲例,在招討使治理之前,每年稅賦不過五百貫,鄉野村民,要吃半年的野菜雜糧!”

“而現在,儋州每年之貢獻不下十萬貫,而儋州之民,吃穿住行較之泉州,毫不遜色,此何也?”

“爲何大唐天子收納賦稅,民衆越發窮困,而招討使斂聚財富,卻人民越發富裕?”

“民越富,而國越強!則進入了一個兩型循環!”

“而招討使能有次爲,關鍵的四個字,便是今日某要講的內容:國民經濟!”

說道這裡,登時,又是一陣雷鳴般的掌聲……

而王延路講演的正文,這卻還未開始……

第二十七章 應召而來第九十五章 雙喜臨門第二十一章 治平之道(第一更)第一百二十一章 廣收市稅第十四章 福兮禍兮(第二更)第一百零六章 勸降無果第一百六十三章 坐地升官第二百一十一章 重賞之下第一百一十六章 割據江南第五十九章 輸贏第八章 互相推諉第九章 換取冬衣第一十六章 不孝逆子第十二章 新的抉擇(第三更)第十二章 清帳查冊第三十四章 利益捆綁(第三更)第七十七章 收服(第二更)第六十章 密謀貢品第六十二章 月夜活祭第五章 自立留後第三十章 王家家宴第一十九章 樂師雷同(第二更)第一百零六章 勸降無果第八十六章 開門迎敵第九章 錦囊妙計第四十章 股權轉讓第七十四章 假戲真做第二十三章 請功第八十章 冤家路窄第一百六十七章 天朝戰記第六十八章 秀兒斷案第六十三章 十年之約(第一更)第三十四章 私兵前途第一百一十九章 天降富貴第三十八章 寧死不降第二百二十八章 勿忘初心第四十八章 驚人巧合第九章 實事求是第一百二十九章 翠玉國璽第六十二章 副使軍令第十九章 水力第九章 俯首(第三更)第二章 內憂初現第五十二章 散兵營地第四十七章 霹靂監丞(第一更)第二十章 何人斷後第二十一章 代管之道第三章 夢遊地府第十四章 強襲水寨(第四更)第二百一十二章 堅城難下第三十三章 新年致辭第一十二章 劉郎妙計第四章 破局之人(第四更)第十九章 水力第一十三章 謀劃巷戰第四十八章 世交之後第八十章 問道小兒(第五更)第六十一章 年節將近第九章 換取冬衣第一百二十四章 議誅禍首第九十八章 天道觀主第三章 東窗事發第八章 披堅執銳(第一更)第四十六章 水陸夜襲第二十六章 你真好(第二更)第四十三章 平靜江南第一十二章 劉郎妙計第一百七十九章 兵下山南第二百二十三章 新船風險第二十一章 技術擴散第一百三十六章 以進爲退第六十八章 歹毒之策第二十章 勿忘初心(第三更)第一百零三章 倉促北撤第二百一十七章 平推江南第一百一十四章 寶庫疑雲第九十九章 軍火走私第九十三章 一路向南第八十四章 心悅誠服第十四章 切入點第九十四章 血洗驩州第二百二十三章 新船風險第三十章 私兵之亂第九十六章 人爲財死第三十二章 借題發揮第一百七十二章 三大產業第六十六章 何以禦敵第九章 換取冬衣第六十九章 車馬生意第四十七章 斷人財路第二百零五章 北伐前夕第一百一十五章 何處尋寶第六十八章 租用馬車第九章 謀奪寶安第一百章 孟鹹康復第六十章 密謀貢品第十六章 土人之災第十三章 獻醜藏拙第十六章 接手(第二更)第一百三十一章 定裝子彈
第二十七章 應召而來第九十五章 雙喜臨門第二十一章 治平之道(第一更)第一百二十一章 廣收市稅第十四章 福兮禍兮(第二更)第一百零六章 勸降無果第一百六十三章 坐地升官第二百一十一章 重賞之下第一百一十六章 割據江南第五十九章 輸贏第八章 互相推諉第九章 換取冬衣第一十六章 不孝逆子第十二章 新的抉擇(第三更)第十二章 清帳查冊第三十四章 利益捆綁(第三更)第七十七章 收服(第二更)第六十章 密謀貢品第六十二章 月夜活祭第五章 自立留後第三十章 王家家宴第一十九章 樂師雷同(第二更)第一百零六章 勸降無果第八十六章 開門迎敵第九章 錦囊妙計第四十章 股權轉讓第七十四章 假戲真做第二十三章 請功第八十章 冤家路窄第一百六十七章 天朝戰記第六十八章 秀兒斷案第六十三章 十年之約(第一更)第三十四章 私兵前途第一百一十九章 天降富貴第三十八章 寧死不降第二百二十八章 勿忘初心第四十八章 驚人巧合第九章 實事求是第一百二十九章 翠玉國璽第六十二章 副使軍令第十九章 水力第九章 俯首(第三更)第二章 內憂初現第五十二章 散兵營地第四十七章 霹靂監丞(第一更)第二十章 何人斷後第二十一章 代管之道第三章 夢遊地府第十四章 強襲水寨(第四更)第二百一十二章 堅城難下第三十三章 新年致辭第一十二章 劉郎妙計第四章 破局之人(第四更)第十九章 水力第一十三章 謀劃巷戰第四十八章 世交之後第八十章 問道小兒(第五更)第六十一章 年節將近第九章 換取冬衣第一百二十四章 議誅禍首第九十八章 天道觀主第三章 東窗事發第八章 披堅執銳(第一更)第四十六章 水陸夜襲第二十六章 你真好(第二更)第四十三章 平靜江南第一十二章 劉郎妙計第一百七十九章 兵下山南第二百二十三章 新船風險第二十一章 技術擴散第一百三十六章 以進爲退第六十八章 歹毒之策第二十章 勿忘初心(第三更)第一百零三章 倉促北撤第二百一十七章 平推江南第一百一十四章 寶庫疑雲第九十九章 軍火走私第九十三章 一路向南第八十四章 心悅誠服第十四章 切入點第九十四章 血洗驩州第二百二十三章 新船風險第三十章 私兵之亂第九十六章 人爲財死第三十二章 借題發揮第一百七十二章 三大產業第六十六章 何以禦敵第九章 換取冬衣第六十九章 車馬生意第四十七章 斷人財路第二百零五章 北伐前夕第一百一十五章 何處尋寶第六十八章 租用馬車第九章 謀奪寶安第一百章 孟鹹康復第六十章 密謀貢品第十六章 土人之災第十三章 獻醜藏拙第十六章 接手(第二更)第一百三十一章 定裝子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