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6章 收服2號

姜武帶人回到鳳凰臺時,已經是第二年的夏天了。

今年的夏天,西瓜大豐收!

尤其是河谷,據說西瓜收得太多了,因爲全是鮮貨,根本來不及賣給商人,百姓們發明出了許多吃西瓜的辦法,甚至在西瓜還未收穫前就將其摘下來,當做菜賣。

姜姬在鳳凰臺也吃到了難得一見的醃西瓜。

“酸酸的,很開胃。”她說,她記得西瓜好像還可以入藥?就是不知道該怎麼做,只好對御醫們提了一句,記得西瓜做藥好像可以止血消炎症,相當有效。

御醫們就開始對着西瓜使勁了。

除此之外,西瓜也充當了貧困百姓們的應急口糧。對百姓來說,只要能吃就行,哪怕不是糧食,能填飽肚子就是好東西!何況西瓜還是甜的,對吃不起糖的百姓來說,這一點甜味就很美好了。

意料之外的,今年各種水果似乎都豐收了。之前不抱希望栽種的果樹,今年也突出其來的掛起了果子,還一掛就是一大片,看樣子……實在認不出是什麼,不過成熟期應該是在八九月份,就是夏末秋初的時候。

不過這一次的果實會全部用來留種,種子仍是最原始也最有效的種植方式。

與西瓜和果樹的豐收比起來,人丁的茂盛就顯得不怎麼奇怪了。

姜姬自己都意外了,從去年到今年,也就是她登基後的這一年裡,鳳凰臺方圓一百五十里內,各區新生兒的數量超過了去年的四十倍。

如果說在她沒登基衣,那一年的新生兒有五千人的話,今年統計的去年一年的新生兒數量是二十萬。

姜姬聽到這個數字後,第一個反應就是:造假。

衆所周知,她用的《戶律》中對新生兒和女子都是有優待的,新生兒在十歲以前不但不抽稅,還會每月發一斗糧。

別以爲鳳凰臺附近的百姓就不缺糧了,除了站在金字塔頂端的十分之一之外,剩下的十分之九都是普通百姓。能多一斗是一斗。

現在有這麼一個方便的辦法可以每月多得一斗糧,爲什麼不幹呢?

以前她是安樂公主時,相信的人還沒那麼多。現在她當皇帝了,信用程度不可同日而語:於是百姓們出於對她的信任,開始瘋狂的“生孩子”。

姜姬能猜得到這四十倍的人數中肯定有造假的!

她不免暗歎,以前她放縱此事,睜一眼閉一眼的,爲的是安撫人心,取信於民。

現在她已經不需要再用這種方式來收攬民心了。

那就必須——

王姻問,“陛下,是否要嚴查此事?”

姜姬搖頭:“查的話,過於消耗人力。”也浪費時間。

更何況讓官去查民,就算沒事,百姓也會脫一層皮。百姓是貪心,她可以不讓他們貪,畢竟發糧的是她,她一句話就可以不發了;但如果指百姓爲賊,令官吏去審查百姓,那就要考慮官吏會對百姓使用的手段和一定會出現的濫權行爲。

她能防着不讓百姓過貪,卻不能完全禁止官吏對百姓的掠奪。

但是,也必須防着如果她一口氣說不給糧了,會有養不起孩子的百姓將好不容易誕生的新生兒扔了或除掉。

要好好把握這個度才行。

她將憂慮一一道出,對王姻等人:“諸公可有良策?”

王姻等人開始陷入思索中。

陛下與以前的皇帝不同。以前的皇帝治國靠世家,對待世家的辦法他們多得很;但陛下治國更多的是依靠百姓,所以他們口袋裡那些治民的手段就不夠用了。

不像以前,如果人口太多就加稅,如果人口太少就減稅,如果百姓不馴就重刑……等等。

但陛下現在的難題是既要控制百姓“說謊”的程度,在某一個界限內,陛下願意縱容他們藉此取利,超過這個界限就必須……拒絕。

還不是嚴懲。

陛下顯然不打算處罰假造新生兒的百姓,還擔憂過於嚴格會令百姓殺子。

王姻沉吟片刻,說了一個主意:“雖是百姓多報新生兒,但官吏纔是上報之人。不如審查官吏,若他們沒有據實上報,有欺瞞作假的地方,就處治官吏,如何?”

姜姬點頭:“這樣也可以。”

白哥又想出一招:“若責成官吏重新審查新生兒數量,恐怕他們擔憂受刑而做亂,不如將其調開,命他人重新統計。”

姜姬點頭:“尚可。”

接下來大家集思廣益,總算想出一個對百姓傷害最小,又可以藉機審查底層官員的辦法出來了。

姜武帶着人快回來了,姜姬在衆人都走了以後,留下王姻,問他:“阿鄭如何了?”

王姻笑道:“與他媳婦過得很好,平日什麼話也不說,像個啞巴。”

姜姬點點頭,“讓他準備準備,等阿武回來,就該他出來了。”

王姻回家後過了幾日,恰逢休沐,就道要自己一個人去別院輕鬆輕鬆,沒有帶一個兒子與妾侍,只帶了幾個從人。

王家在城裡有不少別院,都是別人贈給王姻的,還有他趁鳳凰臺世家衰弱奪來的。白哥就說憑王姻現在的家底,這麼多人恨他一點都不冤。

王姻到了別院,管家上來問好,王姻道:“不用讓人跟着我,我隨便轉轉。”

然後踱着步,慢慢悠悠的晃到了一處桑林。

桑林不遠處就是蠶房,一個婦人帶着一大一小兩個孩子正在蠶房裡忙活,看到王姻過來,婦人連忙放下手裡的東西,帶着兩個孩子過來問好。

王姻擺擺手:“不用,你忙你的。”他看了一眼婦人已見起伏的肚子,笑道:“這是第幾個了?”

婦人掩着懷,有些羞澀地說:“第四個。只是老三……”她擦了淚。

王姻聽說過,嘆道:“是那孩子招人喜歡,老天爺才早早的把他收走了。你莫要傷心。”

這婦人的第三個孩子雖然是個男孩,但落地沒兩天就死了。婦人自責不已,她的丈夫也病了一場。

王姻揮別婦人,徑直往蠶房後面的一處低矮院落走過去。

還沒走近,就看到院子裡有一老一少兩個人。其中老婦裹着頭巾,隱約可見面上有傷,伸出一雙手來,手上疤結重疊,顯然曾受過大難。

另一人是個年輕的男人,但面目沉默,沒有絲毫這個年紀的人該有的活力與意氣。

這二人看到王姻,便起身問好。

王姻揖手,還禮。

年輕的男人面露悚容,但仍先於老婦開口,“大人,請進屋敘話。”再對老婦說,“娘,你去篩兩盅酒來。”

老婦道:“阿繡今早煮得甜豆漿,我去盛兩碗那個吧。現在還早,莫要飲酒。”

年輕男子說:“就依娘。”

然後請王姻入內,恭請王姻上座。

王姻再三推辭,硬是將此人推上上座。

老婦送豆漿來,就坐在廊下,並不進屋。

王姻問:“陛下前幾日問起貴人,敢問貴人近日如何?”

年輕男子不禁打了個哆嗦,低頭喃喃道:“有勞陛下記掛,我與家人一切都好。”

王姻點頭,說:“不日大王歸來,到時……貴人可願入宮朝見陛下?”

年輕男子猛得擡起頭,露出又驚又喜又懼的神色,連廊下老婦都不禁探出身來,兩人接連交換數個眼神,年輕男子才顫聲問:“已經……可以了嗎?”

王姻點頭:“若一切順利,貴人日後就可以無懼世人了。子孫後代雖不能承繼貴人的王位,但無憂無怖,豈不是樂事?”

年輕男子頻頻點頭:“正是!正是!”他面露驚喜,手收在袖中劇烈顫抖,廊下老婦伏地,緊緊握住嘴,掩住面孔,痛哭不已。

王姻沒有多留就告辭了。

王姻走後,年輕男子——小鄭王渾身無力的癱在席上,半晌纔過去扶起鄭國太后。

“娘,我們再也不用怕了……”小鄭王露出似哭似笑的神態,“那些害我們的人,我終於要親眼看到他們的下場了!!”

鄭國太后年不過五十,卻如七旬婦人,她滿頭華髮,遍體是傷。當年鄭國宮中突發大火,正是爲了取她的性命好除掉她利用小鄭王。萬幸魯人丁大夫早派人潛伏宮中,意圖營救小鄭王,見此索性在小鄭王的宮室內也放了一把火,將他們母子二人一起救了出去。

又因小鄭王的王后對小鄭王情深意重,方將此女一併帶出。

哪怕現在已經遠離鄭國,小鄭王也時常會想起那段惡夢一般的日子。

他與母親分別被囚禁在深宮中,呼天不應,喚地不靈。

那些“忠臣”全是披着人皮的惡狼!

若非魯人相救,只怕他這個鄭王就會死在鄭臣的手中了。

小鄭王離開鄭國後就記恨鄭人,仇視鄭國。

他抱着鄭國太后哭道:“娘!我們可以報仇了!他們想除了我們,我就把鄭國送給別人!!我看沒有了鄭國,他們會是什麼下場!!”

鄭國太后卻仍盼着小鄭王能回國爲王,只是眼下情勢如此,由不得他們。

她悲傷的難以自抑,又痛苦的無處可述。

只能捂住自己的嘴,將哭聲都嚥下去。

夏末,九月。

豔陽高照。

街邊隨處可見小販推着瓜車,售賣着解暑、解渴的佳品——西瓜。

據傳此瓜得名還是因爲陛下心儀某人,以名傳情呢……

有此香豔的傳說,在野外平平無奇的馬瓜就此登堂入室。

再說現在西瓜確實比井水要便宜。城中雖然每一條街都有兩個井源,但因爲不許外人在此汲水,所以外地人來到鳳凰臺,與其買水,不如買個西瓜,既解渴又解飢,還美味可口。

姜武將大軍留在十里營,命其自行回營後,他帶着江南江北的義士徑直前往鳳凰臺,求見陛下。

宮牆之上鳴起了鍾,大街小巷的人紛紛揚頭,望向宮門。

“又是何人前來朝見?”

“剛纔聽說有人在街上見到了大王!”

“哪一位大王?”

“還能有誰?如今這裡能以大王相稱的,唯朱王爾!其餘的不過是閒王罷了。”說這話的人哈哈大笑起來。

城中突然興建起了幾座“王宮”,聽說日後魯王、趙王、魏王都會搬到王宮裡來住。

鳳凰臺的百姓聽了以後都發笑。

連國都沒有的王,能叫大王嗎?臣民何在?國祚何在?

不過這也更顯得陛下高明啊!

若非陛下,這些遠在天邊的諸侯王會到這裡來嗎?

也只有朱武王,手握重兵,又是陛下的愛郎,稱一聲大王,才實質名歸。

聽說有人在街上見到了朱武王,身後隨衆頗多,好奇之人紛紛涌向鳳凰臺。

鐘鳴之後,宮中就出來接引使。

以舊人白哥、毛昭爲主,新人王姻等爲副,一起來到宮門前,迎接大王還朝。

衆人齊齊在宮門口跪迎,“恭迎大王。”

“大王一路辛苦。”

“陛下已在宮中備下酒肉,以慰大王之辛勞。”

“諸位請起。”姜武虛扶一把,開始介紹身後的人。哪怕這裡面的人都是誰早就隨着軍報傳遍朝野,現在也要走這一遍過場。

姜武指一個,白哥或毛昭就要激動上前,做久聞之態。風迎燕在旁邊幫腔,一番連吹帶打之後,已經急行數日夜不停的衆人早就疲憊的快要癱倒了,顧不上與白哥等三人打嘴上官司就被挾裹進了鳳凰臺,朝見陛下。

於是圍在宮外的人就知道朱武王偶爾出一趟門,不料早就盼着朝見陛下的江南、江北各地世家蜂擁而至,熱情又積極的跟朱武王回來了,來了以後就迫不及待的立刻去朝見了。

何等的光榮啊!

如此盛景,已經幾十年沒見過了!

誰說婦人不能爲帝?陛下的風采不是都令外面的人臣服了嗎?

緊接着,城中世家聽到消息後,立刻紛紛乘車前往鳳凰臺求見陛下,想要一睹盛況——誰這時候還在家中高臥?那也太落後了吧!

天下太平殿中再次坐滿了人。

片刻之後,陛下駕到,諸公跪迎。

姜姬端坐其上,笑道:“平身吧。”

呼拉拉一大羣人起身,歸座。

江北與江南的人第一次見到新帝,更令他們驚訝的不是御座之上的婦人,而是婦人座下竟然並無虛席!

徐公、黃公等赫然在列。另一側還坐着兩個頭戴王冠之人,莫非就是傳說中交國爲民的諸侯王?

聽說有三個諸侯王聽說新帝登基就前來交國了,爲何這裡只有兩人?

姜姬也立刻“關心”地問,“順王爲何不在?”

姜旦解釋道:“他病了。”

旁邊的“寧王”趙太子一到大殿上就像啞巴似的說不出來話,只會點頭,以證明“順王”真的病了,不是魏使總嚷嚷不停被關起來了。

姜姬:“好生醫治。”

“寧王”趙太子打了個哆嗦,總覺得陛下話中未盡之意是:時機成熟就可以病逝了。

這讓本來想在此解釋他不是趙王而是趙太子,“寧王”之位實在不敢接受,還是要請他爹來了,由他爹和陳相做決定——他把這番話咽回去了。

——還是等爹和陳相來了以後再說吧。

見江北和江南的人老盯着幾位新生的大王看,白哥熱情的說:“諸位想必是還不知道吧?”

不管別人有沒有回答,他都直接把“諸侯王交國”一事再次宣傳了一遍。重點突出諸侯王們是何等的忠心,陛下又是何等的愛護他們,你們看,忠心就會被陛下愛護啊!你們不想表達一下你們的忠心嗎?真的不想嗎?

殿上左右的人都望過來,目光中什麼意思都有,有戲謔,有平靜,有看好戲的,也有冷冷淡淡毫不關心的。

是啊,難道還能期待這些鳳凰臺上的世家或魯人會替他們說話嗎?

最可怕的當屬坐在陛下右側的姜武,大王的目光一直盯着他們。

“吾等……特來恭賀陛下,願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江北、江南諸城的人都跪下了,參差不齊地喊道。

徐公含笑讚賞,“陛下之威望,澤被海內,乃是你我之幸啊!”

黃公習慣性的把第一個開口的機會讓了出去,在徐公說完後,他接棒繼續誇——姜姬。

殿上開始此起彼伏的誇起來。

以姜姬對前幾次大誇特誇的判斷來說,要等這殿上每一個人都誦完一段或一篇之後纔算盡興——她是不想在這裡坐這麼久的!

於是示意侍人,可以讓小鄭王進來了。

於是殿外有侍人通傳,一聲聲傳進殿內。

“陛下,有人自稱鄭王,前來朝見陛下!”

姜姬做驚訝狀,“果真是鄭王嗎?”轉頭對姜旦和趙太子說,“安王,寧王,你二人前去迎接,看一看來人到底是何人。”

姜旦和趙太子說實話都沒見過鄭王。但殿上諸人都默認幾個諸侯王熟悉的可以穿一條褲子,必定是從小就認識的!

於是姜旦與趙太子攜着一人進來後,指其爲鄭王,殿上沒有一個人懷疑這不是。

姜姬在上面嘀咕:“要是都能這麼簡單就好了。”

下方的侍人聽到了,以袖掩口,失笑:“陛下,那就太過頭了。”

姜溫身爲一等傳旨,在一旁小聲道:“其實也不難了。晉王軟弱,稍稍勸服必肯交國;燕地王道已喪,只需稱王座之上的是亂臣賊子,取其不難。”

姜姬一笑,悄悄說:“阿溫,你當傳旨也當夠了吧?可願爲使?”

取晉、燕兩國。

姜溫不及跪下應詔,另一側的侍人急急道:“陛下噤聲!鄭王要說話了!”

姜姬立刻端肅面目,聽鄭王哭訴那過去的事。

第113章 樊城第517章 萬聖節快樂第232章 在商城的公主第752章 盤中一域第599章 河谷稻第463章 仁義?第710章 皇帝在哪裡?第13章 血脈第328章 福禍相依第287章 美色迷人第311章 高人第136章 陰影第364章 從與不從第426章 運動有益第51章 甘爲豬羊第752章 盤中一域第73章 池魚第290章 人心鬼域第182章 生死第780章 登基第130章 起火第717章 儲君第91章 八點半再更一章第663章 新鳳凰臺第344章 修羅場(下)第723章 只要鋤頭揮得好第136章 陰影第245章 新年快樂第53章 亂第724章 蒼海遺珠第698章 大魚第246章 新年到來,大慶三日第530章 修陵第482章 給予與索取第387章 消息第305章 自毀第370章 雁鳴第771章 最後一場大戰第123章 回宮第226章 鐵第533章 殺-人第405章 野狼第65章 不請自來第520章 滿園□□關不住第97章 燕使第429章 變化第606章 天生將種第325章 稻草第212章 取第132章 姐妹相易第549章 登高跌重第766章 好久不見第761章 千斤博士第711章 靜待君來第651章 讓人傾倒的美人第375章 皆大歡喜第596章 聰明人對蠢人低頭第605章 人才啊!第508章 新路新人第399章 百姓第351章 賺錢第761章 千斤博士第744章 鳳旨第700章 墳墓第700章 墳墓第489章 欲歸(修錯)第182章 生死第221章 魏亂得利第653章 家在哪裡第244章 我的祖國第168章第399章 百姓第760章 朝發夕至第176章 小公子第388章 不講理第437章 孝義難兩全第130章 起火第363章 侍郎第40章 棟樑第127章 殺人第491章 失之交臂第27章 逝第583章 嘴炮與刀第404章 比鄰第712章 難題第787章 諸國事第539章 徐家接盤第557章 呵呵第718章 逼上梁山第314章 感傷第471章 自取其禍第518章 我的愛人第248章 求官第129章 避事第143章 入第298章 空城第60章第345章 掙扎第343章 修羅場(上)第342章 絕處逢生
第113章 樊城第517章 萬聖節快樂第232章 在商城的公主第752章 盤中一域第599章 河谷稻第463章 仁義?第710章 皇帝在哪裡?第13章 血脈第328章 福禍相依第287章 美色迷人第311章 高人第136章 陰影第364章 從與不從第426章 運動有益第51章 甘爲豬羊第752章 盤中一域第73章 池魚第290章 人心鬼域第182章 生死第780章 登基第130章 起火第717章 儲君第91章 八點半再更一章第663章 新鳳凰臺第344章 修羅場(下)第723章 只要鋤頭揮得好第136章 陰影第245章 新年快樂第53章 亂第724章 蒼海遺珠第698章 大魚第246章 新年到來,大慶三日第530章 修陵第482章 給予與索取第387章 消息第305章 自毀第370章 雁鳴第771章 最後一場大戰第123章 回宮第226章 鐵第533章 殺-人第405章 野狼第65章 不請自來第520章 滿園□□關不住第97章 燕使第429章 變化第606章 天生將種第325章 稻草第212章 取第132章 姐妹相易第549章 登高跌重第766章 好久不見第761章 千斤博士第711章 靜待君來第651章 讓人傾倒的美人第375章 皆大歡喜第596章 聰明人對蠢人低頭第605章 人才啊!第508章 新路新人第399章 百姓第351章 賺錢第761章 千斤博士第744章 鳳旨第700章 墳墓第700章 墳墓第489章 欲歸(修錯)第182章 生死第221章 魏亂得利第653章 家在哪裡第244章 我的祖國第168章第399章 百姓第760章 朝發夕至第176章 小公子第388章 不講理第437章 孝義難兩全第130章 起火第363章 侍郎第40章 棟樑第127章 殺人第491章 失之交臂第27章 逝第583章 嘴炮與刀第404章 比鄰第712章 難題第787章 諸國事第539章 徐家接盤第557章 呵呵第718章 逼上梁山第314章 感傷第471章 自取其禍第518章 我的愛人第248章 求官第129章 避事第143章 入第298章 空城第60章第345章 掙扎第343章 修羅場(上)第342章 絕處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