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交易

得柳瓊兒提醒,徐懷意識到嶽海樓有可能伏殺葛伯奕滅口栽贓給他們之後,就立刻與徐武磧帶領一小隊人馬秘密馳歸嵐州。

不過,葛伯奕太早咬住嶽海樓拋出來的誘餌,只以爲得計,僅僅在州獄大牢裡自囚一夜,就急着上路前往代州找劉世中、蔡元攸“請罪”。

同時郭仲熊名義上還是嵐州最高軍政長官以及西路軍的轉運使,嵐州境內遍地都是蔡系的耳目。

要避開蔡系在嵐州的耳目,時間又如此倉促,徐懷無法作太多的部署,只能帶着小隊兵馬扮成逃難人羣,緊跟隨囚車隊伍的前後|進入呂梁山。

如此倉猝應對,徐懷此時也只能保葛伯奕等人不被嶽海樓伏殺滅口,並不妄想將嶽海樓他們盡數殲滅於此。

而嶽海樓率領、準備半途伏殺葛伯奕一行人的五十餘騎,都是百裡挑一的好手,與當初鄭恢、董其鋒帶往桐柏山掀風攪浪的好手一樣,都是蔡府精銳私兵,戰鬥力甚至還要略強一些。

之前,十數人是全無防備進入二十步之內,身穿鎧甲也沒能抵擋住神臂弩近距離的攢射,而現在嶽海樓身邊還剩下四十人,全神戒備,鎧甲、硬弓、刀矛及盾牌皆全,就不是那麼容易啃的了。

徐懷倘若想依賴不到十人的優勢殺入谷中,將他們硬吃下來,也必然要付出相當大的代價。

徐懷現在所掌握的精銳太少了,一個個比種子還要珍貴,他哪裡捨得在這些狗屁事情上虛耗精銳?

徐懷這時候也就慢悠悠的挨着山石而立,戟指谷中,叫道:

“前頭那個蠢貨,你姓甚名誰,他娘長得跟矮冬瓜似的,怎麼有臉冒充我英明神武的五叔?你他娘是不是就沒有撒泡尿照過自己,還是嶽海樓他婆娘給你睡了,叫你如此的自信?”

“徐懷狗賊,你有膽莫耍嘴皮子,過來與你邱爺一戰!”那人氣得哇哇大叫,揮舞手中戰戟,邀徐懷到谷中一戰。

“你他娘真應該撒泡照照自己,來來來,你有種站在那裡,先接我三箭試試深淺!”

徐懷說過這話,看有兩人持盾上前將那人遮閉住,他都懶得拿弓站起來。

卻是徐心庵組織人手,先在兩翼結盾陣,然後用步弓射殺對方的馬匹,迫使對方不敢在無險可遮擋的谷中拖延下去,不得不即刻突圍。

嶽海樓始終沒有迴應徐懷的辱罵,在衆人簇擁下,只是神色陰沉的盯視左右暗沉的谷地。

即便徐懷身邊有三四十名精銳暴露出來,但不意味其他逃難人衆裡沒有混雜伏兵,也不意味着谷口外就一定沒有伏兵。

不過,看着一匹匹戰馬被射殺,而他們這邊以弓弩對射,又很難對居高臨下的徐懷等人形成威脅,嶽海樓咬牙下令:“分作三隊,準備往峽口突圍,左右小心峽口還有伏兵!倘若打散,衆人都往葫蘆嶺聚集,誰都不得私歸嵐州或雁門!”

…………

…………峽口外側確是有埋伏小隊人馬,但不到二十人。

也是人數太少,徐懷不願折損太多,並沒有試圖強行封堵峽口將嶽海樓這些人都攔下來,最後也僅僅是踞峽口高處,趁其不備用弓弩將五人射下馬,便草草了事,看着三十餘騎縱馬逃走。

徐心庵安排人手,除了將七名傷俘捆綁起來,將餘下十一具偷襲者的屍體聚攏過來,還將無辜慘遭無枉殺戮、受傷不起的逃難路人聚攏起來進行包紮救治。

徐懷看向葛伯奕衆人所在的宿營地,見他們還縮在數輛囚車圍合的障礙物之後,心裡冷冷一笑,揚聲問道:“經略使現在還不敢出來見我們一見,難道這時候還懷疑徐某有什麼歹心不成?”

葛伯奕看身旁押送役卒及隨行家將三十餘人,因爲被鎧甲盾牌遮護,被射殺六人不提,被射傷十六人此時也急需包紮救治,剩下包括六名待罪將官外,總計也就十五人還完好無損。

葛伯奕心裡清楚,峽谷三面高崖,要不是徐懷早就埋伏在這裡,他們絕逃不過嶽海樓的毒手。

而徐懷倘若這時候還執意要扣押他們,他們也沒有掙扎的餘地。

當然了,葛伯奕此時還是經略使,僅僅是對西路軍的統制權被王番奪走,徐懷既然在此設伏阻攔嶽海樓對他們下毒手,哪裡還有必要再加害他們?

此時喚他們過來,無需是不想空手而歸,想從他們這邊索取些好處罷了。

想透這些,葛伯奕才整理衣襟,與葛鈺等人從囚車合圍後往徐懷這邊的宿營地會合過來。

走進跟路旅沒有太大區別的宿地營,見徐懷蹲在地上查看死屍,葛伯奕清了清嗓子,拱手說道:“多謝徐都將相救,以往我等對徐都將實多有誤會!”

徐懷回頭瞥望葛伯奕一眼,目光又落在葛鈺這些人身上,吩咐徐心庵:“將這些待罪之人都捆綁起來——叫他們一個個提着刀子亂走,大越王法何在?”

“你!”葛鈺指着徐懷的鼻子急道。

“將葛鈺他們都捆綁起來。”不待徐心庵着人上前動手,葛伯奕便先下令門客將葛鈺等待罪數人都捆綁起來。

他吃不透徐懷到底什麼性情,但朔州城下那一幕他到死都不會忘。

他葛伯奕身爲經略使,自囚於州獄也是演戲給世人看,沒有朝廷詔文,誰不能奪他經略使之職,但葛鈺等人卻又明明確確是待罪之身——葛伯奕此時要是還以爲徐懷不敢對葛鈺等人下手,他這一輩子就白混了。

看到葛鈺等人都被捆綁起來,徐懷纔跟葛伯奕說道:“經略使,你過來看看,是否有臉熟的面孔?”又看向葛伯奕身後被捆綁住的葛鈺等人,說道,“你們也過來認認!這可事關你們能不能減輕些罪責!”

葛鈺直挺挺的忤立在那裡,咬牙切齒,但其他幾名侍罪之將卻都很清楚,要是能從這些死屍及幾名傷俘身上,證實今日確實是嶽海樓對葛伯奕行刺,意義絕對非同小可。

“此人是嶽海樓身邊的陳泰,曾在靖勝軍任指揮使,是有名有姓的人物——這二位不知道姓名,但嶽海樓前往朔州、大同,他們皆有隨行……”

徐懷雖然此前也跟嶽海樓同往朔州、大同,但在大軍之中,他都沒有機會跟嶽海樓打幾次照面,當然沒有機會認得他身邊的人。

然而在整個突襲大同的進程中,嶽海樓都始終緊隨葛懷聰身側,在行轅之中參與機謀,葛槐、葛鈺等人對嶽海樓身邊的隨扈侍從,都還是能認得出臉的。

很快又有兩具死屍、一名傷俘被辨認出來。

“我剛纔聽從經略使說要上奏我有通敵之罪,可否借經略使的奏摺一觀啊?”徐懷拍拍屁股站起來,看向葛伯奕問道,“又或者經略使此時還以爲徐某人有通敵之嫌?”

現在能找到更好的背鍋俠,葛伯奕發神經病還會繼續咬徐懷,當即從懷裡取出奏章,直接扔篝火之中,說道:“葛某受奸佞欺枉,誤會徐都將民,這奏摺不看也罷,丟煞人也……”

“我等聞聽嶽海樓欲對經略使不利,特奉朱沆郎君命令前來營救,這是朱沆郎君的令函,還請經略使寫一封回執,令我等回去好覆命!”葛伯奕這種人物毫無節操可言,徐懷怎麼都要防備他有可能隨時會反咬一口,當即示意徐心庵將筆墨伺候好,要葛伯奕當場寫下回執。

“徐懷,你莫要欺人太甚!”葛鈺見徐懷得寸進尺,竟然要挾他祖父寫下字據,都快氣瘋掉了,咬牙切齒的罵道。

徐懷只是瞥了葛鈺一眼,沒有理會他,平靜的示意徐心庵將筆墨遞給葛伯奕。

葛伯奕卻無猶豫,接過筆墨,直接將紙張鋪山岩上給徐懷寫了回執。

最關鍵的當然還是在回執裡注意嶽海樓率衆冒充契丹騎兵屠戮路人、行刺於他的事,葛伯奕臨了還取出他經略使的大印蓋上,說道:“徐都將這可滿意了?”

“照理來說,我們將刺客逐走,便算是圓滿完全朱沆郎君交待的差遣,但倘若經略使希望我們護送去太原,又或等到葛家族兵來援,那就是額外的差遣,得加賞才行啊!”徐懷將葛伯奕寫就的回執,等墨跡稍幹,才收入懷中,慢悠悠的說道。

“徐都將請說。”葛伯奕心裡很清楚,嶽海樓一行人未必逃遠,很可能還覬覦一側,他們沒有徐懷的保護,不知道要等多久才能候到新的援兵,更不要想這時能直接安然前往太原。

“就是麻煩經略使簽署一封調令,着唐州州吏徐武磧率滯留太原之唐州廂軍,前往朔州禦敵……”徐懷說道。

唐州兩營廂軍滯留太原,照理來說不編入北征伐燕軍序列,也不歸河東經略使府管轄,但徐懷與徐武磧持葛伯奕的手令,還真不怕兩名廂軍指揮使還能倔着性子不從。

見葛伯奕有所猶豫,徐懷說道:“經略使當然可以隨時撤回這封調令,但我希望經略使能明白,我桐柏山衆人是視蔡鋌之流爲仇寇,但對大越忠心耿耿、日月可鑑——倘若我們能守住朔州不失,相信對經略使、對葛家也應該是有利而無害吧!”

第一百一十四章 定策第一百一十六章 雁門第六十九章 侍衛親兵第六十三章 戰書第九十一章 姦情敗露第二百三十一章 軍將第二百零五章 秦州第三十章 有備而來第一百八十六章 突襲岢嵐第一百二十章 誰無猙獰容第一百七十二章 合圍第一百零九章 未雨綢繆時第一百六十四章 山中第七十章 消息第一百六十五章 建鄴第七十八章 信使第四十六章 山雨欲來第四章 景王第一百零二章 相疑第一百五十四章 牽涉第三十五章 故人第一百二十一章 風雪第一百一十六章 雁門第一百二十四章 攻城第八十六章 工師第九十四章 荊湖第一百八十三章 破寨第一百零九章 絲鐵第十九章 援至第一章 七寸第一百四十章 惡訊第九十九章 恐嚇第一百四十三章 交換第五十二章 王侯將相寧有種第九十章 猜忌第二十七章 傳習第一百一十九章 攻守豈相易第七十三章 新任第三十五章 防務第一百三十二章 俘卒第十七章 莫慌第一百三十四章 亂戰第六十七章 搓紡第七十章 送別第二十五章 田事第二十一章 人生不過一賭第二十四章 南侵第一百七十四章 誤會第三十七章 南陽第三十三章 縱深第十九章 鷸與蚌第八十八章 敵意第一百六十九章 進宮第八十三章 當街刀問賊第一百二十五章 要做棋子第二十一章 人生不過一賭第一百九十一章 秘策第二百七十章 出海第一百三十四章 往事如那煙第六十八章 奇襲第五十四章 神玉山第五十七章 守將陳滿第四十八章 胡姬暖香第一百七十五章 國公爺第二百二十五章 進城第一百三十八章 郎君何事憂煩第二百一十八章 赴京第八十六章 惡言相向第五十四章 相疑難相知第二百二十一章 大雪第七十六章 獻策第一百三十章 調兵第一百八十一章 傳話第二十章 舊吏第一百二十一章 舊憶第七十二章 宗族第一百零二章 小人得志臉第一百七十七章 行營第一百五十一章 水戰第八十九章 市井殺賊如屠狗第二十一章 大腿第四章 嶽海樓第二百三十七章 襄江別第十五章 登城第一百一十九章 敵去思功第一百四十章 諮議參軍事第一百零八章 河灘第一百七十四章 分佔第五十七章 守將陳滿第一百一十五章 置縣之議第一百零三章 傳詔第八十四章 對壘第九十三章 紅白鄉營立第一百六十一章 風雨將至第一百八十九章 新朝第一百九十章 即位第一百零二章 相疑第一百七十八章 喘息之機第五十一章 掩藏
第一百一十四章 定策第一百一十六章 雁門第六十九章 侍衛親兵第六十三章 戰書第九十一章 姦情敗露第二百三十一章 軍將第二百零五章 秦州第三十章 有備而來第一百八十六章 突襲岢嵐第一百二十章 誰無猙獰容第一百七十二章 合圍第一百零九章 未雨綢繆時第一百六十四章 山中第七十章 消息第一百六十五章 建鄴第七十八章 信使第四十六章 山雨欲來第四章 景王第一百零二章 相疑第一百五十四章 牽涉第三十五章 故人第一百二十一章 風雪第一百一十六章 雁門第一百二十四章 攻城第八十六章 工師第九十四章 荊湖第一百八十三章 破寨第一百零九章 絲鐵第十九章 援至第一章 七寸第一百四十章 惡訊第九十九章 恐嚇第一百四十三章 交換第五十二章 王侯將相寧有種第九十章 猜忌第二十七章 傳習第一百一十九章 攻守豈相易第七十三章 新任第三十五章 防務第一百三十二章 俘卒第十七章 莫慌第一百三十四章 亂戰第六十七章 搓紡第七十章 送別第二十五章 田事第二十一章 人生不過一賭第二十四章 南侵第一百七十四章 誤會第三十七章 南陽第三十三章 縱深第十九章 鷸與蚌第八十八章 敵意第一百六十九章 進宮第八十三章 當街刀問賊第一百二十五章 要做棋子第二十一章 人生不過一賭第一百九十一章 秘策第二百七十章 出海第一百三十四章 往事如那煙第六十八章 奇襲第五十四章 神玉山第五十七章 守將陳滿第四十八章 胡姬暖香第一百七十五章 國公爺第二百二十五章 進城第一百三十八章 郎君何事憂煩第二百一十八章 赴京第八十六章 惡言相向第五十四章 相疑難相知第二百二十一章 大雪第七十六章 獻策第一百三十章 調兵第一百八十一章 傳話第二十章 舊吏第一百二十一章 舊憶第七十二章 宗族第一百零二章 小人得志臉第一百七十七章 行營第一百五十一章 水戰第八十九章 市井殺賊如屠狗第二十一章 大腿第四章 嶽海樓第二百三十七章 襄江別第十五章 登城第一百一十九章 敵去思功第一百四十章 諮議參軍事第一百零八章 河灘第一百七十四章 分佔第五十七章 守將陳滿第一百一十五章 置縣之議第一百零三章 傳詔第八十四章 對壘第九十三章 紅白鄉營立第一百六十一章 風雨將至第一百八十九章 新朝第一百九十章 即位第一百零二章 相疑第一百七十八章 喘息之機第五十一章 掩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