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小名芷婉

李虎點點頭,言道:“此人乃是我聽聞過,俠肝義膽,義薄雲天,你去投奔他我足可放心,做大哥的替你高興還來不及,怎麼會反對。”

李重九亦明白了幾分,歷史上王君廓乃是封侯拜將的人物,其志不小,之前因爲了報答李虎的恩情,故而留在了七千寨,眼下自然當自思出路了。而單雄信之名,不說當時,即便李重九聽來亦是如雷貫耳。

看來這自己來到這時代,天下之洪流仍是滾滾而行,這王君廓一走,將來瓦崗五虎聚首,即是攪動風雲的一ri。單雄信,亦只有這樣的人物,才能接納王君廓。

而正如淺水難養蛟龍,七千寨之格局太小,自然不配英雄久留。而李重九此刻亦無法出言挽回,就算沒有李三娘這事,王君廓也是去意已定,李虎都不說什麼了,難道還要繼續挾恩,求對方留下嗎?倒不如大家各走東西,好聚好散,將來再聚首的時候,亦是留下一段緣法。

李虎不愧是有坐大當家的氣量,聽聞王君廓要走,當下自任山寨之中,犯下鐵案的,自願跟隨王君廓的山賊們,跟隨而去。李虎還取了五十吊錢作爲盤桓贈之。這可是山寨小半的家財。

王君廓再三推辭,但是李虎堅其意。王君廓見李虎如此慷慨,當然是虎目含淚,不知說什麼纔好。李虎倒是豁達,反是安慰了王君廓一番。當下王君廓即帶了二十多位七千寨山賊下山離去,往潞州投奔。

王君廓說走就走。那麼接下來,是否接受李家的招安,山寨上下,幾位當家又進行了一番商議。最終李虎,蘇素,孫二孃經過一番商議後,還是決定試探一下李家的誠意,若是可以就投靠李家。

當下,李虎,蘇素,李重九一齊與李三娘進行相談。這番相見,自是別有一番感慨,本要強娶的兒媳婦,成了惹不起的人物。當下難免幾分尷尬。

倒是李虎城府深沉,絲毫無意此事,李三娘亦並非難說的人。雙方約定,兩ri後,李家會派人來處理此事,給與七千寨上下,黃籍以安頓,擺脫山賊之身份。而七千寨上下子弟,則皆必須聽李家調用。

如李虎,李重九,蘇素等人皆必須歸附李家,聽其調用。李虎聞此暗暗無奈,這等身份,亦與門閥的家奴,沒什麼區別了。只是所區別在於,有的門閥待家奴還一點,有的門閥待家奴差一點。

可是現在七千寨上下別無其他選擇。不過李三娘倒是大氣,聲言雙方去留自便,若是哪一天七千寨上下覺得李家沒有前途,自可另尋出路。而李家若一ri,覺得這幫人不堪造就,亦可以將他們逐之,但絕不會事後追究。

聽到如此,李虎這才愉快的答允下來。雙方談妥,已是快中午,李秀寧堅拒在山寨住下。,當下李重九隻能,親自將李三娘與他的兩個家僕送出七千寨去。一路之上,李三娘並未有脫離囚籠之喜,反而是十分有興趣與李重九,一道談論南北風情。

談論之間,李三娘越來越對李重九有加欣賞,暗暗詫異一個山賊,爲何會有如此開闊之眼界,以及見識。更難得的是,此人此刻雖有求於李家,但態度始終不卑不亢。

這樣的人,若非盲目自信,就是真乃是有一番本事的。不過李重九不過一介山賊,這樣的自信是從何迸發,難道真是與生俱來。

李三娘見過不少年輕的寒門庶子,這些人無論掩飾得如何好,都難以遮蓋內心那份自卑。故而他們皆努力上進,以求將來求得功名,以遮掩過往內心的自卑。若是李重九如此,那李三娘雖是不減賞識之意,但這樣人見之,也不稀罕。

至於世家子弟,他們當然十分自信。不過他們的自信,大多都依附在家族,自己的出身之上,若是論及自身才具,這其中不少人當然也是有的,但是年紀輕輕,卻都未有在功名之上,有真正建樹。所以李重九如此自信,就更令李三娘琢磨不透了。

這令李三娘,不由想起,那個趙郡李氏,當年牛角掛書,連過世的本朝名將楊素,也不由稱讚的青年才俊來。不過即便青年才俊,眼下對方亦有三十歲了。

李三娘數度以話試探李重九心中想法,皆被對方不平不淡,從容化之。見自己幾次摸不透李重九底細。眼見已至黃昏,二人已行至了山下。

“李兄……”

“小娘子切勿如此稱呼,叫我小九就好了。”

李三娘心底,十分滿意李重九這態度的轉變。在她看來李重九放低姿態,以爲對方顯然是準備投靠李家,將來好確立主從之分。

此人如此識得時務,懂得進退,有野心,也有能力,無論是大兄,還是二兄,都很願意將這樣的人納之爲手下,甚至還會得到父親的賞識。

李三娘不由笑道:“好,如此我就不客氣了,送到這裡,就可以了。”

李重九當下止步,拱手言道:“甚好,如此我在七千寨靜待,三娘子的佳音了。”

李三娘微微點頭,深深看了李重九一眼,突然莞爾笑道:“奴家的小名芷婉(注一),你可需記得。”說罷李三娘一笑而去。

唯有李重九微微錯愕,李三娘爲何將閨名告訴自己。難道此乃是李家胡風,可不循漢家之禮,或者自己虎軀一震,王霸之氣外露,懾服了對方,想到這裡,李重九笑了笑,轉身離去。

說罷二人分別。李芷婉待離開七千寨的範圍,來到官路上後。正待行了不到半里路,突然一彪騎兵策馬而來。

剛離山寨卻又遇上一夥人,難道山賊去完,來了馬賊。隨着這一隊騎馬趨近,待看清騎兵爲首之人,李芷婉臉sè舒緩,而身旁的兩個家僕,皆是鬆了一口氣。

這一行騎兵,皆是一身玄甲,雖在ri光之sè,卻顯得黑沉沉的,寒氣逼人。而每名騎兵頭盔之下,皆覆有猙獰的鬼面,只露出一對幽幽的眼珠來。

這行騎兵雖只有十餘騎馳騁而來,但遠遠望去卻有百騎,千騎的氣勢。;李芷婉心知這千里之內,擁有這樣一支鐵騎的,自然必是李家的私兵,玄甲jing騎。

籲!

這一行十餘騎的玄甲jing騎轟然在李三娘,他們三人面前停下。

“小姐!”

一名作爲戎裝打扮的女子,從馬鞍上跳下,喜極而泣地奔到李三娘面前,言道:“小姐,太好了,你平安無事。”

見此李三娘笑道:“我自不會有事。”

“小姐,那山賊如此大膽,sè心不死,竟然敢擄走你,我們定要將他碎屍萬段。這一次……”

一名家僕向李三娘言道:“小姐,這是啊,廝如此可恨,將我們劫掠至山寨,還yu……哼,難道小姐可以受得住這口氣。”

見李三娘沉默不語。

這名家僕言道:“是啊,這股山賊看來也是野xing難馴,倒不如直接報官,將之剿滅,以消心頭之恨。”

“住嘴!”

李芷婉鳳目一挑,此聲一出,這個家僕不敢言語。

“我李家之人,一諾千金,既已答允下,豈可有出爾反爾,背信棄義之事,你們二人有此想法,回去之後,自去宗叔那領十板子。”

“是,小姐。”兩名家僕當下亦只有自認倒黴。

李芷婉站定腳步,回頭看向七千寨那莽莽大山,此刻她雖是粗布荊釵,但是亦難以遮掩國sè。看了許久,李芷婉突然笑着言道:“這小賊雖sè膽包天,但卻是是一個人才,若能爲父兄招攬之,這點屈辱算得什麼,走吧!”說罷,李芷婉嫺熟地翻身上鞍,玄甲jing騎簇擁在旁,策馬而去。

就在李芷婉策馬往縣城之處行去時。正巧此時,一條叉道之上。一路軍馬,幾乎與李芷婉隔道而過。

這路軍馬,穿戴皆是皮革,每人背上負有長弓,攜帶兵器亦是各種。

熟悉大隋軍制的人,看出這路軍馬並非是當朝最jing銳的府軍,亦並非此一籌的郡兵。而是各縣爲抵禦流民,山賊,而各自募集的鄉兵。

鄉兵不如府兵,可以有免役之優厚,戰力普遍而論在府兵,郡兵,募兵之下。但具體亦看情況,燕趙之地的鄉兵,多年與突厥拼殺,自是悍勇難當。

而行軍這羣鄉兵皆是滿是剽悍之sè。現在鄉兵爲首之人,乃是一名白衣書生,其坐在馬背之上,猶自手捧着一本左傳,正在看書。

如此馬上看書,廢寢忘食之態,不由令人詫異。正待這時,一名鄉兵隊正奔來,向馬上那名書生言道:“明府,查明白了,此刻李家三娘子,確實爲山賊們,囚禁在七千寨山中。”

這名白衣書生將書反手半掩,言道:“這羣山賊膽大包天,居然將主意打到唐國公府上來了,真是不知天高地厚。我受過李家之恩,又身爲一方父母官,自不可讓這樣山賊存在,立即踏平七千寨。”

這名白衣書生將書輕輕一揮。衆鄉兵們聽後,齊聲吆喝一聲,大步向前趕路。注一:歷史上李三娘,沒有真名。

當然黃易大大的李秀寧是總所周知的,本書就不重複了,名爲李芷婉。

李芷婉對豬腳的賞識,乃是豬腳ri後與李家打交道的伏線,對於隋唐文,李唐的人物是無法繞過的。

第一百四十七章 亂命第五百七十章 城下之戰(第二更)第七百八十七章 決戰(第二更)第三百二十八章興亡更替第一百六十二章 登門第四百三十九章強大的門下省第四百三十四章 落幕第五百八十七章 皇后鳳儀第七百五十二章 唐卒第五百二十四章 李芷婉的決心第兩百五十四章 遇故人第八百零九章 遼北五郡第四百四十章中書令第五百三十二章 怒戰第四百九十二章 詐城第一百一十六章 幕僚班子第六百五十八章 乙支文德出馬(第二更)第六百七十八章 入城勸降第四百八十二章 岳母安危第八十三章 建城大計第七百八十一章 白道第六百五十章 熊熊的野心第七十四章 太行第一陘第兩百二十四章 幽州鐵騎第七百八十八章 夜襲成功第三百一十九章 血戰第三百八十三章 李密心聲第兩百五十章 范陽盧氏第九十章 內附第四百一十一章 要買你的帳嗎?第四百三十二章 大雪滿弓刀第五百零六章 突厥手段第五十一章 豪門惡奴第五百五十一章 虎牢關第七百六十二章 河北集團第五百五十三章 鄭軍內應第一百零六章 血戰第三百四十五章 假道第三百五十一章 河東之爭第六百三十二章 直至如今終不疑第一百二十五章 示警第六百八十九章 納妃第四百五十六章 暫避第一百二十四章 突騎團第七百六十八章 隨我來(第一更)第五百二十章 永年城降第三百一十九章 血戰第八百一十九章 正朔第三百四十章 再臨七千寨第一百六十一章 說親第五百四十一章 帝王雄心第一百一十二章 建衙懷荒鎮第一百三十九章 上谷成家第五百一十章 水淹永年城第兩百四十九章 草原王者第八百四十五章 掃清障礙第兩百四十二章 爲華夏威服狄夷第五百零二章 東出關中第八十五章 大節小利第三百二十四章 梟雄之死第八百零一章 清白第兩百零一章 尉遲恭出馬第三百章 萬箭齊發第五百八十四章 遇故人第六百七十二章 胸懷萬里第六百七十九章 城門血戰第兩百一十二章 反間計第四百零一章 大義名分第七百二十四章 火攻第八百三十八章 雙管齊下第六十二章 惡向膽邊生第四百七十四章 虎將第六百零五章 賜爵封賞(第二更)第五十七章 翻臉如翻書第五百二十章 永年城降第三十章 官窯脫身第五十五章 詩中翹楚第六百一十五章 塞內塞外第四章 恩威並濟第三百九十章 殺機第四十三章 寺內修行第六百五十五章 乘風破浪第四百四十九章 戒嚴第六百二十九章 你還不配問第四百一十章 與民同樂第七百八十二章 入山尋敵第一百三十二章 士氣第八百六十二章 一統天下(大結局下)第四百七十三章 虎牢之戰前瞻第五百八十九章 柳絮第一百九十二章 大婚第兩百八十九章 厲兵秣馬第六百零五章 賜爵封賞(第二更)第七百四十六章 洛陽賢王第十四章 小名芷婉第四百九十章 卻月之陣第六百四十章 宮闈(第一更)第四百六十三章深入重山第三百四十八章 太原郡攻略(二)第四百六十一章 不可再忍
第一百四十七章 亂命第五百七十章 城下之戰(第二更)第七百八十七章 決戰(第二更)第三百二十八章興亡更替第一百六十二章 登門第四百三十九章強大的門下省第四百三十四章 落幕第五百八十七章 皇后鳳儀第七百五十二章 唐卒第五百二十四章 李芷婉的決心第兩百五十四章 遇故人第八百零九章 遼北五郡第四百四十章中書令第五百三十二章 怒戰第四百九十二章 詐城第一百一十六章 幕僚班子第六百五十八章 乙支文德出馬(第二更)第六百七十八章 入城勸降第四百八十二章 岳母安危第八十三章 建城大計第七百八十一章 白道第六百五十章 熊熊的野心第七十四章 太行第一陘第兩百二十四章 幽州鐵騎第七百八十八章 夜襲成功第三百一十九章 血戰第三百八十三章 李密心聲第兩百五十章 范陽盧氏第九十章 內附第四百一十一章 要買你的帳嗎?第四百三十二章 大雪滿弓刀第五百零六章 突厥手段第五十一章 豪門惡奴第五百五十一章 虎牢關第七百六十二章 河北集團第五百五十三章 鄭軍內應第一百零六章 血戰第三百四十五章 假道第三百五十一章 河東之爭第六百三十二章 直至如今終不疑第一百二十五章 示警第六百八十九章 納妃第四百五十六章 暫避第一百二十四章 突騎團第七百六十八章 隨我來(第一更)第五百二十章 永年城降第三百一十九章 血戰第八百一十九章 正朔第三百四十章 再臨七千寨第一百六十一章 說親第五百四十一章 帝王雄心第一百一十二章 建衙懷荒鎮第一百三十九章 上谷成家第五百一十章 水淹永年城第兩百四十九章 草原王者第八百四十五章 掃清障礙第兩百四十二章 爲華夏威服狄夷第五百零二章 東出關中第八十五章 大節小利第三百二十四章 梟雄之死第八百零一章 清白第兩百零一章 尉遲恭出馬第三百章 萬箭齊發第五百八十四章 遇故人第六百七十二章 胸懷萬里第六百七十九章 城門血戰第兩百一十二章 反間計第四百零一章 大義名分第七百二十四章 火攻第八百三十八章 雙管齊下第六十二章 惡向膽邊生第四百七十四章 虎將第六百零五章 賜爵封賞(第二更)第五十七章 翻臉如翻書第五百二十章 永年城降第三十章 官窯脫身第五十五章 詩中翹楚第六百一十五章 塞內塞外第四章 恩威並濟第三百九十章 殺機第四十三章 寺內修行第六百五十五章 乘風破浪第四百四十九章 戒嚴第六百二十九章 你還不配問第四百一十章 與民同樂第七百八十二章 入山尋敵第一百三十二章 士氣第八百六十二章 一統天下(大結局下)第四百七十三章 虎牢之戰前瞻第五百八十九章 柳絮第一百九十二章 大婚第兩百八十九章 厲兵秣馬第六百零五章 賜爵封賞(第二更)第七百四十六章 洛陽賢王第十四章 小名芷婉第四百九十章 卻月之陣第六百四十章 宮闈(第一更)第四百六十三章深入重山第三百四十八章 太原郡攻略(二)第四百六十一章 不可再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