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新春福到(2)

楊志遠到達新營已是下午三點,楊志遠把沈協和張憫分別送到家。

把張憫送到家門口,張憫的父母早就在路口盼着了。一看張憫到家了,就樂呵呵地迎了上來。楊志遠看到張憫的父母,停了車,趕忙和安茗從車上跳了下來,跟張憫的父母問好。張憫的父親一看是楊志遠,笑呵呵的,說:“志遠來了,走,進家去坐坐。”

楊志遠笑,說:“老太爺,我們就不進去了,還急着趕路呢,家裡人都等着呢。”

張憫的母親笑,說:“他爹,你也不看看今天是什麼日子,行,志遠,今天就不留你了,你媽媽肯定跟我一樣,都等急了。”

然後一看安茗,說:“這麼漂亮的女娃兒,志遠,你女朋友啊。”

安茗落落大方地向張憫的母親問了一聲好。張憫的母親笑呵呵的,說:“好着呢。”眼睛橫了張憫一眼,說:“你看志遠都帶女朋友回家了,怎麼也不見你帶個女娃兒回來,讓我這做媽的也樂呵樂呵。”

張憫一聽,頭就大了。他笑了笑,揮揮手,說:“志遠,快點帶着安茗走,再晃來晃去的,我的耳根只怕沒得清靜。”

楊志遠和安茗相視一笑,跟張憫的父母道別,上了車,開着五十鈴朝楊家坳而去。

楊志遠和安茗回到楊家坳,差不多都快五點了。一過豁口,楊志遠和安茗只覺眼前一亮,只見楊家坳的山前屋後,到處都是紅燈籠,楊家坳的紅燈籠跟外面買的不一樣,楊家坳的紅燈籠都是楊家人用竹篾自己做的,花鳥蟲魚,形形色色,形態各異,活靈活現。特別是村口的那映入眼簾的幾棵大樟樹,樹上掛滿的各式的紅燈籠,紅蜻蜓、紅蝴蝶、紅蜜蜂,惟妙惟肖,風一起,展翅欲飛,似要撲面而來。

安茗一直呆在北京,何曾見過這般鄉村的春節氛圍。她的眼睛一眨不眨地直視着前方,由衷地讚歎,真漂亮。

楊志遠知道在門前屋後樹上樹下掛紅燈籠,是楊家坳的鄉親們表達喜悅心情的一種傳統方式,往年只要遇上豐年,楊家坳的鄉親們家家戶戶都要編一些紅燈籠掛在屋前,更不用說這兩年楊家坳蒸蒸日上,鄉親們的日子過得比什麼時候都好,自是恨不得把所有的山頭都披紅掛綵纔好。好日子,好心情,這纔是祖祖輩輩的鄉親們真正希冀過上的生活,楊志遠很慶幸自己帶領鄉親們做到了這一點。

楊志遠提着大包小包,和安茗踏着青石板朝家走去。張青站在楊石家的屋檐下早就望眼欲穿了,看到安茗,張青的臉上笑開了花。

安茗乖巧地說:“張阿姨,您怎麼站在這,外面風這麼大,我們進屋去吧。”

張青笑,說:“我聽雨菲告訴我,你今年到楊家坳來過年,我就日思夜盼,看到你,我這心裡啊就像喝了蜜似的,吹點風算得了什麼。”

張青拉着安茗的手久久不願鬆手,兩人說着話,並肩走進楊石家的堂屋。楊雨菲聽到安茗的聲音,從裡屋躥了出來。兩個女孩抱在一起,別提有多親熱。楊雨菲說:“你怎麼纔來啊,都想死我了。”

安茗笑,說:“我剛纔看見你說的那個林覺了。”

楊雨菲拉了安茗的衣角一下,看了楊志遠一眼,安茗會意,笑了笑。兩個女孩手拉着手,朝裡屋走去,楊雨菲望了一眼後面,見楊志遠並沒有跟上,這才低低地問:“安茗姐,你覺得林覺這個人怎麼樣?”

安茗颳了楊雨菲的鼻子一下,笑,說:“雨菲你這丫頭,是不是早已春心暗許了?”

楊雨菲嬌嗔道:“安茗姐,你說什麼呢?”

安茗嘻嘻地笑,說:“第一感覺還行,其他的我不瞭解,自然就沒有發言權。不過,我想志遠挑選的人,人品和才學肯定錯不了。”

楊雨菲笑,說:“他跟小叔比,那可就差遠了。”

安茗笑,說:“你這話怎麼說的。”

楊雨菲笑,說:“就是嘛。安茗姐,你不知道,喜歡我小叔的女孩,就像地裡的韭菜,一茬一茬的,此消彼長。”

安茗笑,說:“這很正常啊,我安茗喜歡的人,要是沒人喜歡那就不正常了。”

楊雨菲笑,說:“就是,小叔這樣的人,我見了都喜歡,更不用說別人了。”

安茗點了楊雨菲一下,說:“你這話也不怕讓別人聽見,羞不羞,這麼大的人了,還這麼沒心沒肺的,這可不行。”

楊雨菲嘻嘻地笑,說:“我對小叔是喜歡加崇拜。如果他不是我小叔,安茗姐,那我就跟你搶了。”

安茗樂得不行,說:“雨菲,說話不臉紅,也不知道害臊。那我問你,林覺你還要不要了。”

楊雨菲直笑,說:“要啊。怎麼能不要呢。”

安茗搖搖頭,說:“我真是拿你沒轍。”

年夜飯照例是在楊石家吃的,楊石家老老少少圍了滿滿兩大桌,別提有多熱鬧。楊石心情高興,和楊志遠喝了好幾杯酒。大概是因爲有安茗在的緣故,張青在桌上破例喝了一小杯藥酒。飯後,楊石拿着一疊紅包從裡屋走了出來。孩子們一看,一個個歡呼雀躍的,說:“發紅包了喲。”

楊石樂呵呵的,給孩子們每人發了一個紅包。輪到安茗,楊石也給安茗發了一個,安茗笑:“楊石爺爺,怎麼我也有紅包啊?”

楊石笑,說:“你叫我爺爺,自然也是有咯。”

楊志遠笑,說:“楊石叔,既然安茗可以有紅包,那我也該有一個不是。”

楊石眼一瞪,說:“你想得倒美。想渾水摸魚,門都沒有。”

楊石雖是這麼說,但還是笑呵呵地同樣給了楊志遠一個紅包。這麼一來,楊志遠就收不了場了,楊雨菲、楊廣唯立馬就圍了過來,說:“小叔,既然你可以向爺爺要紅包,那你是不是也該給我們每人一個紅包啊。”

楊志遠笑,說:“幹嘛,趁火搶劫呢。”

楊雨菲說:“小叔,可不能這般吝嗇。”

安茗在一旁幫腔,笑嘻嘻地說:“就是,該給的紅包還是要給的。”

楊志遠笑,說:“既然安茗說該給,雨菲、廣唯,你找安茗要去。”

安茗笑,說:“雨菲他們找你要紅包跟我有何關係?”

楊雨菲一把挽住安茗的胳膊,笑,說:“關係大了去了,你是小叔的女朋友,也就是我未來的小嬸嬸,找你自然沒錯。”

安茗一看楊石、張青全都笑意盈盈地看着自己,頓時面紅耳熱,她有些羞澀地拍了楊雨菲一下,說:“你說什麼呢,敢情我幫你還幫錯了,變成惹禍上身了,真是好心沒得好報。雨菲,你這人不地道,一直都叫姐,一要紅包就成嬸了。”

楊志遠在一旁看着直樂,他從口袋裡掏出一疊包好的紅包,交給安茗。安茗自然知道楊志遠此舉是何用意,她有些扭捏,說:“你把紅包給我幹嘛。”

楊雨菲笑,一把就把話挑明瞭,說:“小嬸嬸,你難道這都不明白,小叔把紅包交給你發,這就是在交權,今後由你當家作主了。”

安茗笑,說:“我可不上這個當,就他那幾個工資,我還不得倒貼。”

大家哈哈一笑,這年的氛圍更加濃烈了。

一到過年,有幾個電話是楊志遠必須提前打的。李澤成、張平原、楊建中、向晚成等等,還有就是謝富貴、陳峰、胡大海等舊友,楊志遠不因地位的改變而有所改變,該打的電話還是照打。大家在電話裡互道新年祝詞,李澤成一聽是楊志遠,就笑,說:“志遠,看來我們是心有靈犀,我和你師嫂正說起你呢,你的電話就來了。”

楊志遠笑,說:“我有什麼好說?”

李澤成笑,說:“說你勇冠三軍,馳騁酒場,不管是將軍還是部長,統統把他們拉下馬。”

楊志遠笑,說:“師兄,我怎麼沒聽出這是好話,能喝酒這算什麼本事。”

李澤成呵呵一笑,說:“這怎麼就不是好話,能喝酒是不算本事,但不會喝酒,卻是一點本事都沒有。行了,你嫂子說了,你下次上北京來,一定讓我把你請到家裡來聚一聚。”

楊志遠笑,說:“好,我也正想認識認識師嫂。咱們就這麼說定了。”

給向晚成打電話,向晚成當即一愣,他笑,說:“志遠,我還正想給你打電話拜年呢。”

楊志遠自然知道向晚成這話是什麼意思,雖然他目前的級別比向晚成低,但位置卻比向晚成重要,是很多人爲之結交的對象,如果不是彼此早就認識,像縣委書記這一級別的官員,又怎麼會有和他楊志遠通電話的機會。楊志遠笑了笑,說:“向書記,幹嘛,想讓人罵我呢。往年你要是先給我打電話,那體現你向書記親民,今年你要是先給我打電話,那別人會罵我楊志遠狐假虎威。”

向晚成笑,說:“想不讓人罵你,哪還不簡單,你請我喝酒就是。”

楊志遠笑,說:“你看看,原形畢露了不是,你這不是順着杆子往上爬嗎,行了,從我認識你向書記起,你就是隻佔面子不吃虧的主,不就一餐酒嗎,我請你就是。”

向晚成呵呵一笑,說:“好,那我就在家等着,只要別讓我望穿秋水就行。”

還有幾個電話,往年沒有,是今年新增的。那就是省長周至誠、朱明華、王文舉、付國良,楊志遠覺得自己有必要給領導們在電話裡拜個年,聊表自己的心意。

接到楊志遠的拜年電話,周至誠呵呵一笑,說:“志遠,今天上午剛分開,沒必要這麼繁瑣。”

楊志遠笑:“省長,您家的電話可是熱線,我好不容易纔打進來,您怎麼着也該表揚幾句吧。”

周至誠笑,說:“志遠,你想要我表揚,只怕沒有。不挨批評就不錯了,既然你把電話打進來了,那你讓安茗接電話,我得問問她,你是不是做到唯馬首是瞻了?”

楊志遠呵呵一笑,把電話遞給了一旁的安茗。安茗說:“省長伯伯您好。”

周至誠在電話裡笑,說:“安茗,有沒有需要投訴的,本省長馬上給你秉公辦理。”

安茗笑,說:“謝謝省長伯伯的關心,目前楊志遠同志表現良好,無需投訴。”

周至誠笑,說:“是嗎,你可千萬不能因爲怕楊志遠挨軍棍而瞞報軍情。”

安茗笑,說:“肯定不會。”

自然也會和李長江、謝智樑、張憫、沈協這些同學打電話,同學之間自然少不得一通亂侃,親切無比,但有一個電話,楊志遠很想打出去,可他又從心裡感到情怯,不知自己該說什麼,楊志遠只有把祝福的話深藏在心裡,在心裡一遍遍地說,曉萌,新年快樂!我相信,你一定會找到屬於自己的幸福!

給陳明達的電話是最後一個打的。陳明達一接楊志遠的電話,就笑,說:“志遠啊,今年我這年過的很是冷清。安茗長這麼大,這可是第一次在外面過年,我和你阿姨還真是有些不太習慣。”

楊志遠笑,說:“明年過年,我上北京來,我來陪您喝酒。”

陳明達笑,說:“這倒也公平,就這麼說好了,不許反悔。”

楊志遠笑,說:“您是將軍,你聽說過軍中有戲言的嗎。”

楊志遠和陳明達說完話,又和安小萍聊了幾句。安茗一聽是母親的電話,把電話搶了過去,嘰嘰喳喳的說了起來。

楊志遠這一圈電話打完,白宏偉、李丹、楊自有、楊呼慶就陸陸續續地來了。楊志遠好久沒看見楊呼慶了,很是高興,說呼慶,今年西南那一片怎麼樣。

楊呼慶還沒來得及開口,楊廣唯已替他說了,說:“呼慶西南那一片很是不錯,都佔了公司的三分之一的業績了。”

楊志遠一拍楊呼慶的肩膀,說:“好。”

楊志遠一看楊呼慶的身邊站着一個漂亮的女孩,望了楊呼慶一眼,說:“也不介紹介紹。”

楊呼慶忙說:“這是我女朋友,重慶人。”

楊志遠笑,說:“呼慶不錯,不但把業務做開了。而且還順帶拐帶了一個媳婦回來,雙豐收,值得祝賀。”

安茗正巧放下電話,一聽楊志遠這話,白了楊志遠一眼,說:“楊志遠,你什麼意思,那我算不算被你拐來的。”

楊志遠哪敢吭聲,裝作沒聽見,大家呵呵一笑。

這時,楊志遠的電話叮叮噹噹地響了起來。先是羅亮,然後就是其他地市的主要領導,一個個電話從幾萬米的高空,直衝而下,精確地打到楊志遠的手機上,給楊志遠拜年。楊志遠知道,地市的領導們給省裡的省級領導拜完年,此時輪到他了。楊志遠除了跟羅亮的關係比較好,多說了幾句話。其他的領導都是客客氣氣地互相問候,直到掛了電話,楊志遠都還沒能把某些市領導的名字和形象對上號。有好幾個領導,楊志遠都只知其人,未見其人,自然一片模糊,毫無什麼形象可言。

在這些接到的電話中,有兩個電話不得不提。一個是普天市市長陶然的電話,陶然除了向楊志遠祝賀新春佳節,順便還跟楊志遠提到了老大娘的事。

陶然說:“老人家的情況不太好,老人家的兒子不治身亡了。市裡今年把老人家作爲特困對象,在年前送上了一份訪貧問苦的慰問金,以示慰問。”

楊志遠自然知道陶然這話是什麼意思,試想,普天的特困戶不在少數,老大娘如果不是因爲偶遇省長,陶然作爲一市之長,又豈會注意到她。楊志遠對陶然表示感謝。陶然說:“楊秘何必客氣。”

楊志遠掛了電話,好半天沒說話,安茗看楊志遠的神情黯然,關切地問:“志遠,你怎麼啦?”

楊志遠嘆了口氣,說了老大娘的遭遇。楊志遠說,在本省,像老大娘這樣的特困戶數不勝數,我們在這裡舉家歡慶,歡度春節,可與此同時,不知有多少的底層百姓在慘淡過日。想起這些,我的心情豈能不沉重,我幫助了一個老大娘,可是此刻不知道還有多少個老大娘需要得到幫助。可以我一己之力,甚是微薄,即便是有心卻又無力改變多少現況。我現在有些理解澤成師兄當初面對老張時的心情了,面對無數像老張那樣需要幫助的人,澤成師兄只怕也曾像我這樣的蒼白無力過。但既然遇上了,只能抱着一種力所能及的態度,能幫一人是一人,能幫一把是一把。就像現在的我,不也是能幫大娘一把是一把麼。

安茗說:“所以,要幫助更多的人,只有從體制上想辦法,建立長效的公平的社會保障機制,這樣才能不止於一人受惠,而是讓全民受惠。所以,志遠,你必須好好幹,你只有站到一定的位置,你纔可以施展自己的宏圖。你如果是縣長,你就可以改變一縣人的命運,你如果成了市長,你就可以改變一市之人的命運,只要你爲之付出了,將來我們老了,也就可以問心無愧,無怨無悔了。”

楊志遠握着安茗的手,頓時被安茗的這番話說得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靜。

另一個電話是姜慧打來的。姜慧說:“志遠兄弟,吃完飯了沒?”

楊志遠笑,說:“姜姐啊,吃了。”

姜慧說:“志遠兄弟,年前約了好幾次,你都沒時間,怎麼樣,過年的這幾天有沒有時間,我們聚一聚。”

楊志遠不想和姜慧走得過近,他推辭,說:“姜姐,家裡來客人了,一時只怕走不開。”

姜慧笑,說:“你女朋友來了吧。”

楊志遠有些奇怪,問:“姜姐,你怎麼知道的。”

姜慧笑,說:“你姜姐在北京還是有些朋友的,想知道的事情,我還是能知道的。好,志遠兄弟,你忙好了,姐姐在這裡祝你春節快樂。”

楊志遠笑,說:“謝謝姜姐。”

楊志遠的電話叮叮噹噹響個不停,楊雨菲不樂意了,說:“小叔,你今年哪那麼多電話,你能不能不接了。安茗姐想放煙花,你還放不放了?”

楊志遠笑:“自然得放,走,放煙花去。”

安茗興高采烈地牽着楊志遠的手,說:“北京現在不讓放煙花鞭炮,不知道少了多少的樂趣。”

楊志遠笑,說:“走,今天晚上就讓你樂個夠。”

今年的煙花燃放點改在老虎嘴了。一行人有說有笑,結伴朝老虎嘴而去。不一會,老虎嘴的焰火就響徹了整個夜空,把楊家坳映得一片亮堂,映紅了屋前楊家坳鄉親們的一張張笑臉。春天就要來了,鄉親們深信來年,楊家坳肯定又會是紅紅火火的一年。

老虎嘴上,安茗興奮地撥通了家裡的電話,大聲地說:“媽,你聽,這是春天的腳步聲。”

煙花衝上天空,在長長的夜空中一一炸響,然後像一朵朵七彩的菊花,在楊家坳的夜空中次第開放。

第33章 旅遊畫冊(3)第32章 昔日重來(2)第30章 責無旁貸(2)第7章 英雄相惜(1)第15章 舊地重遊(1)第9章 磁場效應(2)第37章 更上層樓(3)第12章 晴天霹靂(2)第25章 洽談周(2)第33章 初具雛形(3)第20章 無愧於心第6章 有情翩翩(3)第11章 勿忘歷史(2)第15章 舊地重遊(4)第9章 縣長相幫第1章 北京再見(3)第24章 稻田養殖(2)第21章 遠山如黛(4)第3章 嘔心瀝血(1)第4章 路見不平(3)第12章 驚濤駭浪(3)第10章 旅遊專線(3)第7章 官德民風(1)第6章 短兵相接(2)第44章 千里姻緣(3)第33章 初具雛形(1)第21章 有的放矢(2)第5章 書記蒞臨(3)第36章 事在人爲第35章 心情愉悅(1)第9章 專橫跋扈(2)第6章 晚成縣長(1)第2章 捨我其誰(1)第35章 心情愉悅(1)第12章 晴天霹靂(2)第3章 嘔心瀝血(4)第8章 市長調研(2)第35章 心情愉悅(3)第31章 情深意切(3)第32章 人大議案(2)第29章 刮骨療傷(3)第35章 心情愉悅(2)第40章 蓬蓽生輝(3)第30章 責無旁貸(1)第4章 元旦前後(1)第21章 北京過年(1)第10章 新春福到(1)第14章 通普高速(4)第30章 又是一年春來到第36章 諸事妥當(2)第26章 願賭服輸(1)第16章 同學情誼(2)第35章 心情愉悅(1)第5章 融資貸款(1)第11章 陳年舊案第37章 更上層樓(3)第2章 韜光隱晦(2)第20章 欲罷不能(1)第34章 龍舟待發(1)第12章 晴天霹靂(3)第2章 成竹在胸(3)第28章 福星高照(2)第16章 無語的憂傷(1)第46章 情誼無價(2)第1章 北京再見(2)第1章 黨校報到(2)第32章 昔日重來(2)第3章 多方會談(2)第2章 師生情重(2)第8章 張溪嶺(2)第17章 吉祥號碼(1)第18章 換屆在即(4)第37章 更上層樓(1)第35章 心情愉悅(2)第2章 成竹在胸(3)第12章 晴天霹靂(2)第42章 人生之幸(1)第3章 嘔心瀝血(3)第2章 楓樹灣(3)第10章 漁翁得利(2)第3章 多方會談(2)第9章 專橫跋扈(1)第3章 先行一步(2)第27章 大器必成第22章 發展準則(1)第13章 英雄美女(2)第33章 初具雛形(1)第35章 心情愉悅(4)第23章 一通百通(1)第10章 漁翁得利(3)第20章 欲罷不能(2)第3章 權力快感(1)第6章 短兵相接(2)第32章 昔日重來(2)第22章 江山多嬌(3)第26章 懷舊之旅(2)第23章 蓄意阻擊(2)第31章 情深意切(4)第15章 舊地重遊(4)第8章 市長調研(1)
第33章 旅遊畫冊(3)第32章 昔日重來(2)第30章 責無旁貸(2)第7章 英雄相惜(1)第15章 舊地重遊(1)第9章 磁場效應(2)第37章 更上層樓(3)第12章 晴天霹靂(2)第25章 洽談周(2)第33章 初具雛形(3)第20章 無愧於心第6章 有情翩翩(3)第11章 勿忘歷史(2)第15章 舊地重遊(4)第9章 縣長相幫第1章 北京再見(3)第24章 稻田養殖(2)第21章 遠山如黛(4)第3章 嘔心瀝血(1)第4章 路見不平(3)第12章 驚濤駭浪(3)第10章 旅遊專線(3)第7章 官德民風(1)第6章 短兵相接(2)第44章 千里姻緣(3)第33章 初具雛形(1)第21章 有的放矢(2)第5章 書記蒞臨(3)第36章 事在人爲第35章 心情愉悅(1)第9章 專橫跋扈(2)第6章 晚成縣長(1)第2章 捨我其誰(1)第35章 心情愉悅(1)第12章 晴天霹靂(2)第3章 嘔心瀝血(4)第8章 市長調研(2)第35章 心情愉悅(3)第31章 情深意切(3)第32章 人大議案(2)第29章 刮骨療傷(3)第35章 心情愉悅(2)第40章 蓬蓽生輝(3)第30章 責無旁貸(1)第4章 元旦前後(1)第21章 北京過年(1)第10章 新春福到(1)第14章 通普高速(4)第30章 又是一年春來到第36章 諸事妥當(2)第26章 願賭服輸(1)第16章 同學情誼(2)第35章 心情愉悅(1)第5章 融資貸款(1)第11章 陳年舊案第37章 更上層樓(3)第2章 韜光隱晦(2)第20章 欲罷不能(1)第34章 龍舟待發(1)第12章 晴天霹靂(3)第2章 成竹在胸(3)第28章 福星高照(2)第16章 無語的憂傷(1)第46章 情誼無價(2)第1章 北京再見(2)第1章 黨校報到(2)第32章 昔日重來(2)第3章 多方會談(2)第2章 師生情重(2)第8章 張溪嶺(2)第17章 吉祥號碼(1)第18章 換屆在即(4)第37章 更上層樓(1)第35章 心情愉悅(2)第2章 成竹在胸(3)第12章 晴天霹靂(2)第42章 人生之幸(1)第3章 嘔心瀝血(3)第2章 楓樹灣(3)第10章 漁翁得利(2)第3章 多方會談(2)第9章 專橫跋扈(1)第3章 先行一步(2)第27章 大器必成第22章 發展準則(1)第13章 英雄美女(2)第33章 初具雛形(1)第35章 心情愉悅(4)第23章 一通百通(1)第10章 漁翁得利(3)第20章 欲罷不能(2)第3章 權力快感(1)第6章 短兵相接(2)第32章 昔日重來(2)第22章 江山多嬌(3)第26章 懷舊之旅(2)第23章 蓄意阻擊(2)第31章 情深意切(4)第15章 舊地重遊(4)第8章 市長調研(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