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通普高速(1)

本省下半年接連發生了兩件大事,這兩件事,一喜一憂,都與公路建設有關,一個讓本省的百姓歡欣鼓舞,一個讓本省的政壇人心惶惶,不可終日。

楊志遠這天隨同周至誠在榆江高新技術產業園視察。楊志遠知道,今年時間過半,全省的各類經濟數據都已彙總,省長爲了對省內的工業生產有一個更加直觀的瞭解,故纔有了本次調研。省長視察調研,自然不會是形單影隻,這種情況之下,省長會不時有些問題想問,得有人在一旁作答才行,自然就有省裡市裡的頭頭腦腦在一旁陪着。其實省政府離高新工業園也就幾步之遙,省長咳聲嗽就到了。但既是調研,程序就比較正規,需要省政府辦公廳提早下發通知,以便市裡作出相應安排。

今天陪同周至誠省長一同視察領導衆多,榆江市委書記王文舉、市長張淮悉數到場。榆江高新產業園的形勢不錯,自從上次明強電子奠基以後,這次省長看到又有好幾家與集成電子、軟件信息有關的科技型公司在園區內破土動工,感覺形勢一片大好。

省長心情不錯,此時雖是夏末,本省最炎熱的日子已過,但烈日當空,一路走來,滿身汗漬。楊志遠先前本欲爲周至誠撐傘,省長笑,說:“志遠,幹嘛,本省長就這般嬌貴,經不起曬,把傘收了,沒這必要。”

省長拒絕楊志遠的好意,興致勃勃,在初具雛形的園區內與王文舉邊走邊談。

省長有理由高興,根據最新數據,本省工業經濟不止榆江,合海、會通二市的發展形勢也很不錯,尤其是這三市的三大產業園,作爲新興工業的代表,更是呈現出一種欣欣向榮後來居上的景象。三駕馬車並駕齊驅,對本省經濟的拉動效應顯而易見,連楊志遠都知道,本省以這個經濟增長速度發展下去,本省今年在全國的經濟排名肯定可以一改以前停滯不前的局面,上升好幾個名次。省長又豈會不知,這充分說明省長到本省後的一系列經濟佈局已經初見成效,值得欣慰。

周至誠和王文舉走在前面,楊志遠和張淮等一干人隨同左右。兩位領導現在的關係不錯,在前面有說有笑,在園區裡這走走,那看看,全然不顧烈日當空、塵土飛揚。省長心情舒暢,楊志遠他們跟在後面,自然也是一臉的輕鬆。

周至誠說:“文舉書記,有沒有信心在兩年內,讓園區工業產值突破百億,財政收入突破五億?”

王文舉笑,說:“至誠省長,這隻怕有些困難。”

周至誠笑,說:“文舉書記那你可得抓緊了,榆江的工業經濟一直排在全省首位,合海、會通跟榆江比起來都只能算是小老弟,你們如果放鬆警惕,只怕會有被小老弟趕超的危險。”

周至誠這麼一說,王文舉頓生警惕,說:“至誠省長,你這話是什麼意思,說清楚點,是不是羅亮那小子又搞什麼名堂了?”

周至誠笑,說:“合海的生物醫藥工業園自從度過了去年年底的那場金融緊縮危機,早就今非昔比,各項經濟指標是突突地往上漲,照合海的這個形勢,我看用不了多久,就會把你榆江這個老大比下去。”

王文舉笑,說:“還別說,羅亮這小子還真能來事,會折騰,看來還是省長高明,用了一個羅亮,活了一盤棋。現在看來,我當初支持你重用羅亮只怕還真是有些欠妥。”

周至誠好奇,說:“文舉書記,這話是何意思,用對了人,還有何不妥?”

王文舉笑,說:“我這是憑空扶持了一個榆江的競爭對手出來不是。”

周至誠哈哈一笑,說:“文舉書記,讓我說你什麼好,你怎麼着也是省級領導,還有着如此狹隘的地方保護主義,大局觀到哪去了。”

王文舉一笑,回頭看了張淮一眼,說:“張市長,你看看,省長都批評我們了,我們可不能讓羅亮那小子反超了,要不然還不得讓羅亮那小子得意洋洋,趾高氣昂地看我們的笑話。”

張淮笑,說:“文舉書記,你放一萬個心,這樣的情況不可能出現,小老弟再怎麼折騰也還是小老弟,想做老大,只怕還嫩了點。”

周至誠哈哈大笑,說:“張淮同志,我可告訴你,吹牛是要上稅的,合海生物工業園上半年工業總產值已經過30億,財政收入也已突破1.5億,與你們高新技術產業園已是不相上下。照他們的這個速度,明年他們是不是有過百億的可能。”

王文舉點頭,說:“還別說,羅亮是有兩把刷子。張市長,看來我們不服是不行的,讓辦公廳跟合海聯繫聯繫,約個時間上合海去看看,學習學習。”

周至誠笑,說:“文舉書記,不錯,能放下老大的架子,跟小老弟學習,只憑這個態度,合海要超過榆江還真是不容易。我可告訴你,你們三大產業園區,誰第一個過百億,我就給誰授獎。”

正說着,楊志遠的電話響了。楊志遠一接,是一個女聲,一口的美式英語,對方自我介紹,說自己是瑪利亞。楊志遠馬上就反應過來,此人爲華爾街那個大財團喬治總裁的私人秘書,金髮碧眼,很能喝酒,很會說話。因兩人同爲老闆的秘書,楊志遠那天在酒會上和瑪利亞連幹了三杯葡萄酒,瑪利亞坦然自若,楊志遠一看,就知道瑪利亞這人能喝。瑪利亞在電話裡說,喬治總裁定於明天下午到榆江,不知省長在不在省裡。

楊志遠知道省長期待這個電話已經很久了。他當即回答說:“周省長在家,喬治先生什麼時候到榆江,我們好安排人員接機?”

兩人在電話裡確定了時間。楊志遠放下電話,心裡有些按捺不住的興奮,喬治此行人員衆多,這很值得高興,喬治帶這麼多人前來不會是到本省來遊山玩水,消遣散心這般簡單。對於像喬治這類華爾街大財團的總裁來說,時間就是金錢的道理,他只怕比誰都懂。

此消息值得爲之興奮,楊志遠走到省長身邊,低聲說:“省長,喬治預計明日下午一點到榆江。”

周至誠一震,對此個期待已久的消息,一旦真要成真,反而覺得有些不真實,省長追問了一句:“誰?”

楊志遠說:“喬治!”

周至誠一經確認,頓時呵呵一笑,說:“什麼是心想事成,就是如此。”

王文舉說,說:“省長何事如此高興,是否可以說來聽聽。”

周至誠笑,說:“文舉書記,剛纔我們不是還說到了本省高速沒能與沿海省份貫通,此交通瓶頸成爲制約本省經濟發展的最大問題,我看用不了兩年,這一問題肯定可以得到妥善的解決。知道喬治嗎?”

王文舉笑,說:“省長對其圖謀已久,我豈會不知。他又來了?”

周至誠笑,說:“正是。”

王文舉笑,說:“省長就這麼肯定,此番喬治前來,就爲高速,不爲其他?”

周至誠笑,說:“喬治雖然一直沒有明示,但這些日子裡我們可沒閒着,沒少做功課。我可以很肯定地說,喬治此次前來,就爲通普高速,不可能圖謀其他。”

通普高速,爲會通至普天高速公路的簡稱。從北京經本省到達沿海的高速公路,大部分都已經開工,唯通普高速遲遲沒有動工,這是因爲從普天過去,就是沿海某省,本省與鄰省的省界線爲一條著名的山脈,山脈以南屬鄰省管轄,山脈以北屬本省普天,此山層層疊疊,橫亙在兩省之間,當年飛虎隊之所以把機場選在普天治下偏西南的某縣,就因爲此地山高路險,易守難攻。通普高速如果想要和鄰省貫通,就必須鑽山打洞,開挖隧道,建大型的橋樑,如此一來工程浩大,投資巨大。本省財力有限,需要用錢的地方很多,一時難以爲繼,故纔會拿此標段來招商引資。

王文舉笑,說:“難怪省長如此高興,此事還真是值得可喜可賀。”

周至誠說:“志遠,你現在馬上打電話告訴秘書長,讓秘書長通知相關部門的領導馬上到省政府來開一個緊急會議,雖然萬事俱備,但臨陣擦擦槍還是很有必要。”

第二天,周至誠省長親自帶隊,於榆江機場迎接喬治總裁一行。

賓主相見,喬治和周至誠省長熱情擁抱。喬治笑,說:“周省長,沒想到我們這麼快又見面了。”

周至誠笑,說:“喬治先生,快嗎,我怎麼不覺得。”

喬治哈哈一笑,說:“周,沒想到你這麼幽默。”

周至誠笑,說:“不是幽默,是心有期待而已。我衷心希望喬治先生此行能有所收穫。”

周至誠把話說得明朗,喬治自是明白周至誠這話的意思,他一笑,說:“你瞧瞧我帶來的這些人,有律師、會計師,你覺得我此行會有收穫嗎?”

周至誠一笑,說:“只要大家心有誠意,以互惠互利爲原則,我相信喬治先生肯定會收穫多多。”

喬治一笑,說:“好。”

周至誠說:“請。”

從機場經合海上了高速,看到指示牌前方有服務區,喬治當即提出想到服務區看一看。客人有要求,主人自是同意。楊志遠一個電話打給前車的焦達,焦達放慢車速,走不多遠,兩臺警車夾着兩臺尼桑碧蓮就進了高速公路服務區。

楊志遠知道喬治此舉,不是爲了休整,而且另有目的,於此可見,大家的判斷很是正確,喬治此次百分百是爲高速公路而來,再無其他。

在高速公路服務區出現了一個小插曲。省長陪同喬治一行在蔣海燕那端的商務區考察,雖然江海通高速只有109公里,與沿海的高速沒有實行對接,但高速公路服務區的生意還算不錯,服務區裡休整的客貨車停得滿滿當當,由此可以推斷,江海通高速的車流量不錯,如果全線貫通,經濟效益更是可觀。楊志遠知道,對於喬治他們這類的財團來說,高速公路之所以值得投資,就因爲此類項目有着良好的現金流和收益,投資雖大,但風險小,收益穩定。喬治從商務區走了出來,點了點頭,說:“周省長,我對這一次的榆江之行同樣充滿期待。”

周至誠笑,說:“是嗎?既然我們都充滿期待,那我們就開誠佈公,各取所需如何?”

這句話有些不好翻譯。尚平三正在想自己該如何把省長的意思恰到好處地表現出來,對方的人員笑了笑,搶先一步把省長這話按意給翻譯了,他是這樣告訴喬治的,公佈雙方的想法,以讓對方知道彼此的誠意,得到大家想要的東西。

楊志遠一聽,這話很是貼切,此人能如此翻譯,一聽就知道此人對雙方的文化背景都很是瞭解。楊志遠對此人早有留意,此人爲黃種人,不到四十,楊志遠此前還只是猜想此人多半爲中國人,現在楊志遠可以肯定此人就是中國人。現在留學海外的國人越來越多,學成後在國外工作的人不計其數,喬治此次隨行的工作人員除了其,還有好幾位國人的面孔,不足爲奇。楊志遠之所以對其多有留意,是感覺喬治對其態度誠懇,不同於一般屬下,此人肯定是對方極爲重要的一個人物,所以多有關注。

喬治一聽,笑,說:“周省長,那你說說,我想要的東西是什麼?”

周至誠笑,說:“喬治先生想要的首先是安全、無風險,其次就是利潤。”

喬治呵呵一笑,朝周至誠豎起大拇指,說:“周省長,這話很對,漂亮。”

周至誠笑,說:“那喬治先生,你是否可以拿出你的誠意來,至少得讓我知道你此行的目的何在不是。”

喬治思考了幾秒鐘,終於亮出了自己的底牌,他踩了踩腳下的土地,說:“就這,高速公路。”

周至誠哈哈一笑,說:“歡迎之至。”

這時喬治一眼看到了八角飛懸,極具民族特色楊家坳土特產館。喬治不知此樓有何用途,很是好奇地問:“周省長,這個,目的又是何在?”

周至誠笑,說:“志遠,這個由你來解釋比較妥當。”

楊志遠笑,說:“喬治先生,這個是一個叫楊家坳的公司用來展示自己公司民族的有特色的產品的地方,就像是展覽館。”

楊志遠的口語雖然不及尚平三,但怎麼着也是名校的高材生,真要說,也還拿得出手,喬治一聽,頓時來了興致,說:“展覽館,那我們看看去。”

楊志遠一聽,趕忙前面帶路,領着大家往土特產館裡走去。此樓的工作人員多爲楊家坳之人,楊家人可以不認識省長,也可以不認識什麼喬治,但不可能不認識楊志遠,一看楊志遠領着一羣人走了進來,一個個跑過來跟楊志遠打招呼,同輩的就叫志遠,低一輩的就叫小叔,親親熱熱,無比高興。

喬治一見,很是奇怪,說:“楊,怎麼回事,你跟他們很熟嗎?”

楊志遠笑,說:“自然,因爲我就是楊家坳這個地方的人。”

此時喬治身邊有人一笑,說:“原來你就是楊家坳的那個楊志遠,我可是對你慕名已久。”

此話讓楊志遠一驚,說話之人正是剛纔給喬治翻譯之人。此人楊志遠揣摩已久,自己對其沒有任何印象,楊志遠可以肯定,此人素未謀面,自己百分百不認識。

對方見楊志遠心有疑惑,呵呵一笑,說:“我是宋山,澤成可曾向你提起過我。”

宋山之名楊志遠在母校讀書時早就聽說,上次經李澤成一提起,更是記憶在心。此人一說自己是宋山,楊志遠一笑,說:“原來是宋師兄,澤成師兄多次和我說起過你。”

喬治沒想到楊志遠竟然和宋山認識,問:“宋,你怎麼認識楊?”

宋山笑,說:“楊和我畢業於同一所學校,是我的小師弟。”

喬治笑,說:“這麼巧。”

楊志遠笑,說:“喬治先生,這並不奇怪,我們那所學校,每年從學校畢業的人成千上萬,走到哪都可以遇上我們母校之人。”

宋山呵呵一笑,說:“這倒也是。”

周至誠笑,說:“這就是桃李芬芳。”

此時大家在一樓商品展示區裡轉了一圈,喬治看着那些琳琅滿目的土特產品,說:“楊,這都是你們那地方生產的,有意思。”

二樓早坐滿了在此小憩的過往商客,楊志遠把大家領上了三樓,大家在樹兜前分桌坐下,周至誠省長和喬治坐在了一桌,尚平三一旁給省長當翻譯。楊志遠和宋山坐在了旁邊不遠的另一張樹桌上。

三樓的牆上,一臺鑲入木牆的電視機在播放楊家坳的宣傳片。喬治看着那風景旖旎的四季分明的風景片,一個勁地驚呼:“這是哪?真漂亮。”

周至誠笑,說:“這就是楊家坳。”

另一張桌上,宋山說:“小師弟,沒想到你們楊家坳的風景這般漂亮。”

楊志遠說:“宋師兄,本省像楊家坳這般風景秀麗的地方有很多,你要有空,我帶你上楊家坳是看看,肯定不會讓你失望。”

宋山笑,說:“好。”

楊志遠奇怪,問:“宋師兄,你不是在高盛投資銀行麼,怎麼又和喬治先生走到了一起。跳槽了?”

第12章 張憫沈協(1)第28章 省長召見(2)第24章 雨後新竹(1)第24章 將軍光臨(1)第35章 皆大歡喜(2)第29章 意外當選(1)第33章 初具雛形(1)第25章 心如電擊(3)第20章 欲罷不能(2)第12章 張憫沈協(1)第35章 心情愉悅(1)第28章 風清月明(3)第20章 南山開發(1)第32章 人大議案(2)第42章 人生之幸(1)第19章 好事連連(1)第12章 晴天霹靂(3)第40章 蓬蓽生輝(1)第28章 福星高照(1)第7章 幾多醉(2)第19章 中央考察組(2)第5章 書記蒞臨(1)第1章 初來乍到(1)第7章 官德民風(1)第34章 花香遍地第39章 農博會(3)第25章 洽談周(1)第21章 遠山如黛(2)第22章 桃李天下(2)第23章 蓄意阻擊(5)第17章 吉祥號碼(5)第21章 務虛務實(2)第2章 楓樹灣(2)第10章 新春福到(1)第14章 不離不棄(1)第8章 市長調研(3)第12章 張憫沈協(3)第21章 務虛務實(2)第6章 晚成縣長(1)第32章 昔日重來(1)第8章 知無不言(2)第29章 意外當選(2)第19章 好事連連(1)第26章 願賭服輸(2)第16章 天網恢恢(4)第19章 雄才韜略(1)第10章 依依惜別(1)第7章 英雄相惜(2)第23章 線上有線(3)第36章 會通奇蹟(2)第18章 換屆在即(2)第35章 皆大歡喜(2)第36章 諸事妥當(1)第3章 嘔心瀝血(1)第20章 重大突破第12章 驚濤駭浪(1)第11章 兩會期間(1)第11章 勿忘歷史(6)第12章 晴天霹靂(3)第25章 心如電擊(3)第15章 安茗家世(2)第9章 磁場效應(1)第22章 江山多嬌(5)第4章 元旦前後(3)第39章 農博會(3)第12章 晴天霹靂(1)第8章 知無不言(1)第10章 新春福到(3)第25章 豐收在望(1)第2章 捨我其誰(4)第7章 公司成立(1)第18章 換屆在即(3)第3章 嘔心瀝血(4)第31章 情深意切(1)第37章 更上層樓(2)第2章 師生情重(2)第7章 幾多醉(3)第24章 雨後新竹(2)第1章 空降社港(2)第32章 昔日重來(2)第18章 換屆在即(1)第22章 桃李天下(1)第14章 不離不棄(2)第31章 磨礪人生第8章 市長調研(4)第33章 力所能及(2)第4章 元旦前後(3)第1章 北京再見(3)第8章 市長調研(5)第6章 沿海調研(2)第25章 洽談周(3)第16章 同學情誼(1)第6章 沿海調研(2)第44章 千里姻緣(2)第31章 又見北京(3)第23章 蓄意阻擊(2)第2章 韜光隱晦(1)第25章 豐收在望(2)第27章 省委考察組(5)第6章 晚成縣長(1)
第12章 張憫沈協(1)第28章 省長召見(2)第24章 雨後新竹(1)第24章 將軍光臨(1)第35章 皆大歡喜(2)第29章 意外當選(1)第33章 初具雛形(1)第25章 心如電擊(3)第20章 欲罷不能(2)第12章 張憫沈協(1)第35章 心情愉悅(1)第28章 風清月明(3)第20章 南山開發(1)第32章 人大議案(2)第42章 人生之幸(1)第19章 好事連連(1)第12章 晴天霹靂(3)第40章 蓬蓽生輝(1)第28章 福星高照(1)第7章 幾多醉(2)第19章 中央考察組(2)第5章 書記蒞臨(1)第1章 初來乍到(1)第7章 官德民風(1)第34章 花香遍地第39章 農博會(3)第25章 洽談周(1)第21章 遠山如黛(2)第22章 桃李天下(2)第23章 蓄意阻擊(5)第17章 吉祥號碼(5)第21章 務虛務實(2)第2章 楓樹灣(2)第10章 新春福到(1)第14章 不離不棄(1)第8章 市長調研(3)第12章 張憫沈協(3)第21章 務虛務實(2)第6章 晚成縣長(1)第32章 昔日重來(1)第8章 知無不言(2)第29章 意外當選(2)第19章 好事連連(1)第26章 願賭服輸(2)第16章 天網恢恢(4)第19章 雄才韜略(1)第10章 依依惜別(1)第7章 英雄相惜(2)第23章 線上有線(3)第36章 會通奇蹟(2)第18章 換屆在即(2)第35章 皆大歡喜(2)第36章 諸事妥當(1)第3章 嘔心瀝血(1)第20章 重大突破第12章 驚濤駭浪(1)第11章 兩會期間(1)第11章 勿忘歷史(6)第12章 晴天霹靂(3)第25章 心如電擊(3)第15章 安茗家世(2)第9章 磁場效應(1)第22章 江山多嬌(5)第4章 元旦前後(3)第39章 農博會(3)第12章 晴天霹靂(1)第8章 知無不言(1)第10章 新春福到(3)第25章 豐收在望(1)第2章 捨我其誰(4)第7章 公司成立(1)第18章 換屆在即(3)第3章 嘔心瀝血(4)第31章 情深意切(1)第37章 更上層樓(2)第2章 師生情重(2)第7章 幾多醉(3)第24章 雨後新竹(2)第1章 空降社港(2)第32章 昔日重來(2)第18章 換屆在即(1)第22章 桃李天下(1)第14章 不離不棄(2)第31章 磨礪人生第8章 市長調研(4)第33章 力所能及(2)第4章 元旦前後(3)第1章 北京再見(3)第8章 市長調研(5)第6章 沿海調研(2)第25章 洽談周(3)第16章 同學情誼(1)第6章 沿海調研(2)第44章 千里姻緣(2)第31章 又見北京(3)第23章 蓄意阻擊(2)第2章 韜光隱晦(1)第25章 豐收在望(2)第27章 省委考察組(5)第6章 晚成縣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