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說到三王子從北門守軍之處打聽到釐瑱出城的方向, 不料在這之後,三王子又追問一句釐琛出城之事,雲永見狀大惑不解, 不知三王子此番爲打探釐瑱行蹤而來, 何以又詢問那已死的釐琛之動向, 此二者之間有何聯繫?
心下正兀自納悶, 又見那守城之將扶額尋思一回, 隨後方躬下身來對三王子說道:“正如公子所言,近一月之前,我的確見過釐琛, 他正是從這北門出城,之後不久, 便傳來冀城西北有梟陽人食人之事, 國主聞訊, 隨即下旨令左都尉大人調查,彼時左都尉大人亦是率領一隊禁軍從北門出發, 之後方知此屍乃是釐琛……”
三王子聞罷這話,眼中精光畢露,然面上卻不動聲色,對那將領拱手道謝,隨後方與雲永一道乘馬出了北門。
三王子對雲永笑道:“如今便是你亦不懷疑這釐瑱失蹤與釐琛命喪之間, 存在某種關聯……”
雲永忙道:“此番屬下毫不懷疑此二者之間的關係, 釐瑱與釐琛二人竟不約而同出了冀城北門, 令人無法不懷疑此二人是否有相同的目的。然屬下愚鈍, 只不解殿下是如何瞧出這二者之間有那關聯, 而其他人卻全然不曾懷疑……”
三王子則答:“若說有萬全之把握,倒也沒有;我不過是較他人留了心, 從釐璦與那北門守將的口中得知不少蛛絲馬跡。然真正令我起疑之事正是釐琛之死,從國主到國中百姓,似是毫不懷疑釐琛乃是命喪梟陽人之後,做了蜂擁而入的缺衣乏食的梟陽人果腹之餐,兼了梟陽人素有吃人之惡名,釐琛之屍被發現之時,他正被分食,可謂是被當場抓了現行,證據確鑿,令這一推論更加理所當然……”
雲永:“……”
三王子接着道:“然事實當真如此?我卻不以爲然……只此番我並無證據,若我所料不差,待我尋到釐瑱,大抵便能知曉真相……”
之後三王子與雲永便乘坐騎一路往西北而去,此番行了不足十里之地,便已遠離了人煙阜盛之城池,來到林深草密的荒郊野外。只見此處已然靠近大山,山下分佈有稀稀落落的農舍,行至那農舍跟前,便見那房屋高大,門窗皆非尋常人等所用之尺寸,便知此乃夸父族人所居之地。待將目光投向那半山腰之處,又見那半山腰的山壁之上開有無數山洞,模樣規整,大小相近,雲永見狀,隨即手指那方山壁問道:“殿下快看,那是何物?”
三王子隨着雲永手指的方向望去,見罷那山洞,登時眼神一亮,口中喃喃道句“這不是……”不及多言,隨即一揚馬鞭,打馬前往。雲永見罷此景不解其意,只得緊跟前去。
此番未行多久便已到達那山壁之下,二人下馬,舉目而望,此番離得近了,方見這山洞密密麻麻布滿整個山壁,三王子隨即道句“雲永你候於此處,待我入內探查一回”,言畢即足下輕點,運起輕身之法,沿那山壁石縫之間走壁飛檐而上,不多時便到達最下處的一個山洞,於洞門口駐足。
山下雲永只睜大雙目緊盯三王子一舉一動,提防那意外變故,不敢稍加輕忽。只見三王子拔出腰間蓐收神劍,先行立於那洞口探查洞內氣息,似是並無異樣,方纔斂氣悄聲入了洞中。
之後不過半晌工夫,便見三王子出了山洞,重又沿山壁飛身而下,雲永迎上前去問道:“殿下,可有探查出甚異狀?”
三王子答曰:“果不出我所料,此處正是進入夸父國的梟陽人聚居之地。”
雲永聞言驚道:“梟陽人居於此處?……殿下是見到洞中居民了?”
三王子則搖首道:“洞中早已空無一人。”
雲永聽罷難以置信:“如此殿下如何知曉此乃梟陽人聚居之地?”
三王子笑道:“你可是忘卻了?我國雖向來排斥異族,然因國力強盛之故,國中不乏異族之人寄居。在我國西北邊境,亦有這等類似的山洞,正是寄居我國的梟陽人之居所,我曾於國中見過,遂方纔見罷這些山洞之時,便覺分外眼熟,心下已能猜到幾分,待我前往探查,果不其然……”
雲永又支頤道:“梟陽人曾居於此處,然如今則盡皆搬走,想必定是因國主下令抓捕驅除國中梟陽人之故;可即便我等知曉此狀,又對找尋釐瑱之下落有何幫助?”
三王子則道:“此事與釐琛之事卻是大有關聯,你可是忘卻了釐琛屍首是於何處被發現?”
雲永答:“屬下未曾忘記,釐琛之屍於冀城西北被發現,發現之時正被梟陽人啃食……”說到此處,雲永雙目圓睜,恍然大悟,驚道,“難不成正是在此處?屬下與殿下出了冀城北門,不正向這西北而來?!”
三王子道:“如今你亦明瞭,釐琛之屍被發現於梟陽人聚居之處,又被梟陽人啃食,此事並非偶然。只如今我未曾明白之事便是釐琛是否當真命喪於梟陽人之手,以及釐瑱失蹤與釐琛之死有何關係……不過無論真相如何,釐琛命喪之事,定與此地有關,且若我猜的不錯,從北門出城而又失蹤的釐瑱,大抵亦曾來過此地。”
雲永:“……!”
三王子又道:“我欲沿此道路往西北再仔細探查一番。”
雲永聞言,隨三王子所指方向望去,只見西北方正是進山之路,越往前行,則山勢越發陡峭難行,且沿途林深草密、荒無人煙。雲永隨即提議道:“殿下,不若先行尋當地居民詢問那處情況,我等亦可有備無患。”
三王子聽罷首肯。
隨後二人牽馬復又出來這大路之上,惟有靠近官道之處,方可見到稀稀落落的村莊人家。三王子二人敲門,拿出國主欽賜之令牌打探消息。當地居民見他二人雖是異族之人,然手持令牌,便知是國主欽差,也不疑有他,將人恭敬請進屋中落座。
此番三王子先行詢問此地梟陽人之事,只聽那戶人家家主答曰:“大人所言無錯,此處正是梟陽人、厭火人居住之地,早些年從境外移居我國的梟陽人等便多有在此山間定居,此地林深草密,獵物頗豐,遂便於狩獵。然一月以前,梟陽人、厭火人大量進入國中,兼了此時又正值寒冬,那山壁之上寸草不生,大雪一下數月,本便是獵物匱乏、食材稀缺之時,這一下子又來了許多人,此地又如何接濟得上?此地環境登時大變樣,難以支持,不單寄居的異族之人,便連本地居民亦被迫遣往別處。小人若非是久居此地,家中老幼難行,亦不會留在此地……而一月以前出了那事,國主下令此二國之人遷出冀城,尤其是此地的梟陽人,此地便成了如今模樣,再也尋不到一個梟陽人……”
三王子聞罷這話,便知自己方纔所料不差,隨即又追問道:“可否告知一月以前之事的詳情?可是釐琛大人之事?”
那家主遂答:“正是大人所言之事。近一月以前,釐琛大人被人發現死於那北山前的樹林裡,周遭尚還圍着數名梟陽人正啃食他之屍身。”
三王子又問道:“彼時發現釐琛大人之時,他是何種狀況?是與梟陽人纏鬥不敵還是已然身死、了無氣息?”
那家主聞罷這話很是納悶,答曰:“大人說笑了,被那兇狠殘暴之梟陽人啃食,哪還有活着反抗的可能?釐琛大人被發現之時,已是氣絕多時了。彼時小人等與左鄰右舍集結一道,手持□□棍棒,方將那幹梟陽人並厭火人趕走,在現場皆瞧得清楚。不久後,左都尉大人並第二勇士釐瑱便率兵趕到,將犯事之梟陽人等盡皆逮捕歸案……”
三王子聽罷此言神色一凜,又追問道:“彼時釐瑱大人亦到了現場?”
那家主頷首以示肯定:“彼時小人等將林中發現屍首之事報入冀城,彼時城中當值之人正是左都尉大人,左都尉大人便與釐瑱大人一道出城趕來此處。那時屍身已被啃食得殘缺不全,面目難辨,釐瑱大人檢查過屍首周遭,發現了屍身之上所戴勇士徽章,方纔確認了屍身身份……”
三王子聞言蹙眉暗忖:“勇士徽章嗎……”隨後又回過神來,另詢一事,“此番我等還欲往北進入北面山中調查,請教閣下那山中可有猛獸兇禽?我等需作何準備?”
那家主聽罷這話忙不迭擺手道:“那處去不得,去不得!”
三王子連忙問道:“此話怎講?怎的就去不得?此處往北乃是前往羽山的必經之路,若此處不可行,又當如何北上?”
家主則答:“大人想必是初來乍到,因而不知此地險惡。此路本是北上羽山的必經之路,但凡不是大雪封山之時,本地居民皆是從此路北上進山。然正是在數月以前,此處不知是生了什麼邪祟,忽地迷障阻路,居民有那在山中繞了半晌又繞回南山下的,還有進山之後便迷失在山中再未出山的。因了這等怪事,數月以來本地已有不少居民命喪此處,之後本地便再無人敢從此地進山北行,但凡有北往之人,皆繞道而行……”
三王子聞言驚道:“這!……”隨後又斂下神色,追問一句,“請教家主,此地居民進山,除去北上外,可還有其他意圖?”
那家主則答:“早些年間,此山素有不少野獸棲息,遂本地之民待冬去春來,大雪初霽之時,皆往山中打獵。除此之外,此山之中盛產一種紋石,其上帶有天然花紋,乃是本地特產。此物所造首飾極爲珍貴,乃此地進貢王室之物,每年官府皆會遣人進山開採此石。”
三王子聽罷這許多事,只覺豁然開朗,此事眉目較之前已是清晰許多,又與那家主磕嘮幾句,隨後便告辭出來。那家主挪動小山一般壯碩的身軀,親自將三王子二人送出門來。三王子剛欲請那人留步,卻驟然目見半空之中一隻體型大得出奇的大雁疾飛而過,三王子臨時起意,從身上取下神弓,又搭上一支普通的箭矢,對準那大雁一箭射去。而通常能射穿飛禽心臟的箭矢於此時卻顯得格外短小,遂此番三王子則特意瞄準那大雁脖頸,只見那雁應聲而落,箭矢正穿喉而過,一箭斃命。
三王子與雲永一道,各自擡了首尾,方拾起那大雁,交與那家主道:“此番閣下對在下相助良多,此時正是獵物稀缺之際,惟以此物聊表謝意。”
那家主聽罷這話,方纔回過神來,伸出一手將那死雁拎起,拱手道:“協助大人辦案乃是小人等的義務,何敢希求大人謝禮……”說着又揚了揚手中獵物,“難以置信大人武藝竟如此高強,這天上飛的不比地上跑的,便是小人等這般身子體魄,欲將之射下亦需箭術卓越之弓-弩手,不料大人不過舉手之間便手到擒來,小人等惟有五體投地……”
三王子聞言道聲“過獎”,隨後便與雲永一道上馬離去。
之後雲永只道是就此向北進山,不料卻見三王子調轉馬頭,向南往冀城而去。雲永見狀不解,隨即問道:“殿下,此時不進山,可是又有他計?”
三王子對曰:“此番回城,正是爲進山做那準備。”
雲永追問道:“殿下請恕屬下愚鈍,此乃何意?”
三王子答:“雲永可知那山中爲何出此異變,令該地居民屢屢迷失在山中?”
雲永倒答得爽快:“這山中異狀與彼時我們在女子國堂庭山之上所遭遇之異狀頗爲相似,兼了這處又位於成都載天之上,數月之前又正值殿下於羽民國破除了白虎之陣,白虎之陣被破,則下一陣法隨之開啓。若屬下未曾猜錯,此處山間正是玄武之陣所在!而玄武之陣憑空生出,自會產生迷陣,阻礙過往之人。”
三王子頷首道:“不錯,正是如此。遂此番我回城中,是爲尋一人相助,方可破陣。”言畢亦不待詳細說明,便揚鞭飛馬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