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六章 決斷(上)

潁川荀氏,上溯族譜可追至戰國後期的大思想家荀子,而真正令荀氏於天下顯名,卻是荀子的第十二代孫荀淑。

在前漢時,因避漢宣帝劉詢諱,天下荀氏俱改姓爲孫,而一直到了荀子第十一世孫孫遂之時,復歸本姓爲荀。或許是冥冥中自有天意,在荀遂迴歸本姓後,荀氏便迎來了歷史上最爲高光的一段時期。

其子荀淑成爲天下士人領袖一般的人物,號爲“神君”,連李膺這等天下楷模都敬其爲師,可謂顯赫一時。荀氏也正式成爲了天下第一流的清貴門閥,單論士林名望,隱隱還要越過袁楊一頭。

作爲荀氏第三代推出來的代表人物,荀彧早早便知道自己肩上是一副沉重無比的擔子。他自幼便收穫了常人終生難以想象的名利,無論是何顒稱讚的“王佐之才”,還是陳羣論汝穎人物時將他排在了五子之首,這都是無數人夢寐以求的美事。

而聰慧的荀彧也很清楚,這其中家族帶來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若他沒有背靠荀氏,是不會有這麼多人將他捧爲潁川當代第一人的。

所幸,荀彧並沒有辜負這些人的期望和讚譽,在年歲稍長後,他便在族中乃至整個潁川聲名鵲起,而這一次,卻是真正的實至名歸。

身爲家族的代表,荀彧很坦然的面對並承擔起了自己的責任,不論是婚姻還是仕途,他都選擇了接受家族的安排,也始終維護着家族的利益。

但世事無常,任誰也沒想到,本只是露出頹相的漢王朝會在十餘年間像墜崖一般直落谷底。對於荀彧這些有識之士而言,在張角舉起大旗造反的那一刻開始,他們便清醒的意識到了一個問題,那就是時代變了。

而在這個時候,荀彧的肩上便再壓上了一副更加沉重的擔子,那便是王朝的興亡,以及天下的未來。

如項羽“彼可取而代之”之言,面對江河日下的大漢王朝,荀彧也生出了“吾當可挽天傾”之念。非凡之人,必有非凡之志,不只求一世榮華,更是要萬世留名。而若要青史留名,又有什麼能比得過儒家至高理想的“平天下”呢?

由於心中的那份堅持,荀彧放棄曹操,選擇了北上。

在冀州,他收穫了劉備幾乎傾盡所有的信任,以一介外來者的身份,初來乍到便成爲了冀州別駕,可以說劉備是壓着冀州洶涌的反對聲浪給了他莫大的信任。

荀彧自然是感激這份信任,可他也清楚,在他之上,還有兩名更受信任之人。他的同族侄子荀攸,以及那名幾乎有着超然自主權的青州牧。

或者說這兩人都是超然於所有人之外,而他荀彧,卻是與沮授並列,屈居次列。

令不少荀氏族人不滿的是,荀攸不僅地位超然,彷彿連人都超然了出去,在處事之時總是不偏不倚,渾然忘記了自己是荀氏族人一般。

即便是在冀州激進派拼命攻訐荀彧之時,他也仍然堅持中立,不偏不倚的處置着那些挑事之人,似乎對此沒有絲毫的怒意。

送走了不知是第幾批來訴苦的族人,即便是一直維持君子儀範的荀彧,也不由得深深嘆了口氣。

和那些短視的族人不同,他很理解荀攸的做法,這既是出於荀攸自己的決意,也是爲了整個荀氏。

荀攸之所以能夠超然於外,是因爲他可以算是元從之臣。他是第一個投靠劉備的名門子弟,併爲劉備打下趙國這個根基立下了汗馬功勞。在他身上,家族、地域的影子非常淡薄,所以劉備願意相信他的公心,相信他的忠誠。

可若是荀攸身份轉變,成爲了荀氏的領頭人,那麼劉備就算再念舊,也難以去無條件信任他的每一個建議,家族的牽絆,在這個時代是足以與君臣關係相抵的。

這也是隻有劉備麾下才會出現的奇怪情況,若是換成其他人,就算荀攸再怎麼表示中立,恐怕也絕難信任他。

因爲荀攸和李澈不同,他是荀氏子弟,是名門之後,有着龐大的政治資源,任何一名主君都需要對這種人提起萬分的警惕;而李澈只是一介山野無名之人,即便他擁青州而獨立,也無法參與進諸侯爭雄之中,這是名門的遊戲。

輕輕揉了揉眉頭,荀彧只覺得有些身心俱疲。原本幾人分擔的事務,這幾日卻是盡數壓在了他的身上,驟增的壓力雖不至於將他壓垮,但也讓他有些疲倦。

只是荀攸和沮授北上也是無可奈何之事,幽州之事必須儘早解決,只有沮授和荀攸這等人物,才能擔負起劉備的信任,做出臨機決斷。若是換其他使節,那恐怕會錯失良機。

“別駕,牧伯請您去議事堂一敘。”

侍衛的傳呼聲把荀彧拉回了現實,稍稍整理了下儀容,荀彧從容道:“吾這便過去。”

……

“這些日子辛苦文若了,諸事繁雜啊。”

不出所料,劉備的第一句話便是誠摯的慰問,荀彧朗聲道:“明公言重了,本是當爲之事,談不上辛苦。”

劉備笑着頷首道:“雖是當爲之事,但能每件事都處理的井井有條,卻又是不易之事。只是還望文若再堅持些時日,待到幽州事定,公達與公與也可稍作分擔。”

荀彧一怔,疑道:“明公……已經做出了決斷?”

“若要說決斷,吾早已有了決意。只是不比你們智計超人,吾對幽州局勢推演倒是頗費了些時日,是以今日才請文若前來,論一論該如何行事。”

劉備坦然與荀彧對視,雙眼再也沒有了之前的猶疑與困惑,取而代之的是不可動搖的堅定,連帶着本來頗爲面善的神情都硬朗了幾分。

荀彧輕輕呼出了一口氣,輕笑道:“請明公直言,吾洗耳恭聽。”

劉備肅然道:“景升兄與伯圭兄的爭鬥已經不可避免,勝負難料。若一方能夠摧枯拉朽,那且按下不提;若是兩人僵持三月以上,那吾便不得不插手,否則幽州陷入戰火,北疆不穩,黎民塗炭,便有吾一分罪過!文若以爲然否?”

第七十一章 公卿第一百二十五章 機關算盡太聰明第四百三十九章 屠刀第四十章 崩第二十六章 臥雪堂第二十二章 蹇碩伏誅第二百五十二章 撤退第二百六十二章 世事之妙第四百九十章 退匈奴(四)第四十章 崩第三百二十二章 接旨(上)第五百六十七章 荒唐一夢(一)第五百五十一章 梟雄心性與梟雄末路第九十章 猛士雲集第二百四十章 廢立(終)第六十三章 賈詡第三百四十九章 儒宗(上)第五百一十章 皇權和士人第五百三十九章 平定關中(四)第一百一十四章 惡名第一百六十一章 動亂(下)第四百四十三章 釋權第五百三十章 關中動亂(一)第二百零八章 破釜沉舟(上)第三百四十一章 青州之治(下)第四百八十一章 暗流涌動(二)第三十二章 荀府第二百五十二章 撤退第七十一章 公卿第一百五十七章 亂起(中)第四百六十四章 攻營與守營(下)第三百五十九章 呂布與閻行第三百八十章 天下動盪第一百九十七章 易陽縣(上)第五百六十八章 荒唐一夢(二)第五百七十五章 南宮爭執(下)關於劇情推進第三百三十章 算計(中)第二百四十六章 羣雄起(上)關於劇情推進第四百八十一章 暗流涌動(二)第八十六章 驅逐第四百五十七章 五勝五敗第五百零三章 議功善後(上)第五百零七章 許靖第三章 抉擇第五百六十九章 荒唐一夢第三百八十九章 勸學(上)第五百八十三章 中原僵持(一)第一百四十四章 達成共識(第三更,求首訂)第五百七十四章 南宮爭執(上)第八十五章 激進第二百七十二章 地域之爭(下)第五百三十章 關中動亂(一)第二百六十七章 遊說(中)第二十七章 醒轉第一百四十二章 論商第二百三十七章 廢立(三)第三百三十五章 鄭玄(下)第八十九章 外放第五百七十二章 王府夜談(中)第二百零六章 常山趙子龍(下)第四百九十四章 狗第三十六章 興趣第三百二十七章 賞罰(下)第三百四十六章 讖緯與神鬼(上)第二百六十二章 世事之妙第三百八十二章 幽州牧劉表(下)第三百四十九章 儒宗(上)第四百七十三章 議罰?議賞?第三百四十六章 讖緯與神鬼(上)第四百八十九章 退匈奴(三)第四百九十五章 收狗(上)第五百一十一章 天子法駕第五百八十章 和親(上)第一百四十二章 論商第五百二十九章 新任京兆尹第二百八十七章 甄府(下)第四百二十九章 少年天子(三)第五百七十三章 王府夜談(下)第五百六十三章 忽悠(上)第一百四十一章 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第五百七十九章 三使(下)第一章 初見第三百三十一章 算計(下)第二百二十一章 宮變(上)第五百五十一章 梟雄心性與梟雄末路第三百三十八章 援兵第二百五十七章 會盟(中)第一百八十四章 楊鳳(上)第一百三十九章 失道寡助第一百八十四章 楊鳳(上)第五百零二章 逆轉(下)第一百零四章 尋劍第二十章 包頭呂布第四百九十八章 來使(下)第二百五十六章 會盟(上)第四百六十六章 攻敵必救(上)第四百九十六章 收狗(下)第十四章 八及弟子
第七十一章 公卿第一百二十五章 機關算盡太聰明第四百三十九章 屠刀第四十章 崩第二十六章 臥雪堂第二十二章 蹇碩伏誅第二百五十二章 撤退第二百六十二章 世事之妙第四百九十章 退匈奴(四)第四十章 崩第三百二十二章 接旨(上)第五百六十七章 荒唐一夢(一)第五百五十一章 梟雄心性與梟雄末路第九十章 猛士雲集第二百四十章 廢立(終)第六十三章 賈詡第三百四十九章 儒宗(上)第五百一十章 皇權和士人第五百三十九章 平定關中(四)第一百一十四章 惡名第一百六十一章 動亂(下)第四百四十三章 釋權第五百三十章 關中動亂(一)第二百零八章 破釜沉舟(上)第三百四十一章 青州之治(下)第四百八十一章 暗流涌動(二)第三十二章 荀府第二百五十二章 撤退第七十一章 公卿第一百五十七章 亂起(中)第四百六十四章 攻營與守營(下)第三百五十九章 呂布與閻行第三百八十章 天下動盪第一百九十七章 易陽縣(上)第五百六十八章 荒唐一夢(二)第五百七十五章 南宮爭執(下)關於劇情推進第三百三十章 算計(中)第二百四十六章 羣雄起(上)關於劇情推進第四百八十一章 暗流涌動(二)第八十六章 驅逐第四百五十七章 五勝五敗第五百零三章 議功善後(上)第五百零七章 許靖第三章 抉擇第五百六十九章 荒唐一夢第三百八十九章 勸學(上)第五百八十三章 中原僵持(一)第一百四十四章 達成共識(第三更,求首訂)第五百七十四章 南宮爭執(上)第八十五章 激進第二百七十二章 地域之爭(下)第五百三十章 關中動亂(一)第二百六十七章 遊說(中)第二十七章 醒轉第一百四十二章 論商第二百三十七章 廢立(三)第三百三十五章 鄭玄(下)第八十九章 外放第五百七十二章 王府夜談(中)第二百零六章 常山趙子龍(下)第四百九十四章 狗第三十六章 興趣第三百二十七章 賞罰(下)第三百四十六章 讖緯與神鬼(上)第二百六十二章 世事之妙第三百八十二章 幽州牧劉表(下)第三百四十九章 儒宗(上)第四百七十三章 議罰?議賞?第三百四十六章 讖緯與神鬼(上)第四百八十九章 退匈奴(三)第四百九十五章 收狗(上)第五百一十一章 天子法駕第五百八十章 和親(上)第一百四十二章 論商第五百二十九章 新任京兆尹第二百八十七章 甄府(下)第四百二十九章 少年天子(三)第五百七十三章 王府夜談(下)第五百六十三章 忽悠(上)第一百四十一章 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第五百七十九章 三使(下)第一章 初見第三百三十一章 算計(下)第二百二十一章 宮變(上)第五百五十一章 梟雄心性與梟雄末路第三百三十八章 援兵第二百五十七章 會盟(中)第一百八十四章 楊鳳(上)第一百三十九章 失道寡助第一百八十四章 楊鳳(上)第五百零二章 逆轉(下)第一百零四章 尋劍第二十章 包頭呂布第四百九十八章 來使(下)第二百五十六章 會盟(上)第四百六十六章 攻敵必救(上)第四百九十六章 收狗(下)第十四章 八及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