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二章 接旨(上)

“什麼?弘農王不見了?”

在許褚趕到後,荀府的戰鬥也宣告結束,然而在場的公卿們很快收到了一個令人色變的消息,弘農王劉辯不見了。

許褚也是勃然變色,轉身便往弘農王府而去。

張溫急得滿頭大汗,顫聲道:“這……這可如何是好啊!大王若是有什麼不測……”

周毖陰沉着臉,搖頭道:“若只是如此尚還好說,可若是大王落到了有心人的手裡……”

公卿們面色大變,劉辯畢竟曾經是天子,是被國賊廢立,只是如今木已成舟,所有人才默認了他廢帝的身份。

可這個身份還有太多可利用之處,一個袁術已經把大漢朝折騰的夠嗆了,若再來個雙日凌空,天有二主,那大家也別折騰了,直接火拼了事。

還是劉和最先反應過來,急道:“速速去拿下袁術,他定然知曉弘農王去向!”

所有人撒開步子就往皇宮奔去,什麼儀態形象,完全被拋諸腦後,滿朝的兩千石文武公卿就這麼衣冠不整的狂奔到了朱雀闕前,劉和的鞋子都跑丟了一隻。

然而朱雀門前已然塵埃落定,看着被射成刺蝟的袁術,劉和大怒道:“誰讓你們殺了袁術的?”

“是本官!光祿勳有何異議?”

楊彪大步走了過來,顯得意氣風發,但見其他人都對他怒目而視,心中也不免起了疑惑。

張溫上前道:“弘農王從王府失蹤了,袁術很可能知道其下落,可如今……”

楊彪身子一顫,袖袍中的手也是一抖,強作鎮定道:“無妨,此處尚有袁術親信,他們或許知道大王的下落。本官也已經傳令封閉城門,沒人能逃出……”

“楊太尉,不好了!封城之前,有人見袁術親信統領趕着馬車自雍門而出!”

強自鎮定的楊彪也穩不住身形,一陣恍惚,驚怒道:“速速派人追擊!務必將人追回來!”

伍瓊前跨兩步,一把揪起一名袁術手下,怒道:“袁術將大王擄去何處了?說!”

“是……是統領,將軍讓統領去辦事,我……我們也不知道是幹什麼去了。”

“啊!”張溫仰天長嘯,大怒道:“袁術罪不可赦!當誅袁氏三族!”

周毖摸着下巴,來回踱步,驀的驚叫道:“袁術必是想將弘農王交給袁本初!袁本初手上有弘農王密旨,這……”

楊彪一咬牙,沉聲道:“絕不能讓大王落到袁本初手上!否則大漢再無寧日!”

“緊急軍情!冀州刺史劉備攻破小平津關,距雒陽不足五里!”

“緊急軍情!北中郎將盧植與上黨太守張楊攻破孟津關,距雒陽不足十里!”

楊彪霍然轉身,長揖道:“諸位同僚,萬不可讓這些帶兵在外之人領軍入雒陽,否則恐演袁術舊事!懇請諸位與本官一道上書天子,請天子下詔,命劉備與盧植屯軍於孟津與小平津,未得詔命不可擅動。如此,雒陽可得安寧。”

伍瓊等人正待應和,卻見張溫沉聲道:“子干與劉玄德千里勤王,生死置之度外,我等身爲公卿,卻要將有功之臣拒之城外?此非是輔佐天子之道。老夫以爲,其軍可屯於五裡之外,其人可入朝面見天子,也可讓天子見一見大漢忠良。”

張溫一席話說完,伍瓊等人頓時目瞪口呆,這顯然和之前王允與他們商量的不同,楊彪或許有私心,但所有公卿也確實都擔心這些領兵的武夫亂來,可張溫提出了異議,讓不少人產生了動搖。

楊彪眼神微微一眯,看了一眼張溫,沉聲道:“伯慎公恐怕太過樂觀,這些人真的是來勤王的?”

“老夫不熟悉劉玄德,但老夫熟悉盧子幹,就是在場的各位都背叛了大漢,盧子幹也不會做出不忠之事!假使盧子幹當日在朝中,恐怕袁賊也沒那麼容易廢立君王!”

楊彪微微蹙眉,環視一圈後詫異道:“王太常何在?”

伍瓊等人頓時面色變得非常難看,張溫顫聲道:“太常親身挺劍刺殺袁賊,不幸被賊重創,已然傷重不治……”

楊彪袖袍中的拳頭微微捏緊,良久之後,長嘆一聲道:“罷了,原來如此,那就依伯慎公之言吧,但願不會引狼入室。”

張溫訝異的看了楊彪一眼,肅然道:“太尉多慮了,有盧子幹領兵鎮守,沒人能鬧出事來。老夫會親自去見盧子幹,曉以利害。”

“那便有勞衛尉了。”

……

浩浩蕩蕩的大軍停駐在雒陽城遠處,並將沿途收攏的難民安置於一處,施以粥飯,儼然準備屯軍於此。

而在營外。騎在馬上的劉備眺望着遠方的雒陽城,眼神複雜無比,微微嘆氣道:“離京近年,不想竟是以這般姿態回京城,當真是可嘆……”

陳羣悠悠道:“在下可是許久未曾來雒陽城了,也不知這麼多年,雒陽可有大的變化。”

劉備掃視四周,喟然道:“這裡的變化已經很大了,京畿之地,竟然有如此多的流民無人看護,想來長文應該未曾在雒陽見過這般情形。”

“之前雖然好一些,但也是一樣的本質,袁術只是將這一慘狀加重暴露出來罷了。使君這般安撫流民,聚攏照料,恐怕會惹朝野物議啊。”

劉備搖搖頭,沉聲道:“終究還是要管的,河南尹管不了,那備身爲大漢臣子,自該盡一份力。他們都是大漢的子民,也從沒犯過什麼罪,只是朝堂傾軋才讓他們變成這般模樣,是朝廷之過啊。”

陳羣含笑點點頭,轉而望向荀攸,惑道:“公達怎的這般模樣?”

荀攸眉頭緊鎖,一副神情不安的樣子,劉備也問道:“公達可是覺得有什麼不妥?”

“攸只是覺得有什麼不好的事發生了,心下有些煩悶,無妨的。”

雖然荀攸搖頭表示沒什麼大礙,但看他的神情姿態,陳羣和劉備顯然無法相信他的話。

只是這般情形下,卻又不好強行追問。

忽見雒陽城的方向有十餘騎奔馳而來,劉備揮手止住了準備射箭的士卒,便聽到遠遠傳來的呼喊聲:

“冀州刺史劉備接旨!”

第一百二十二章 引蛇出洞第五百一十四章 封賞(下)第二百一十二章 豪傑之論第四百一十六章 血書第三百二十九章 算計(上)第三百一十七章 當仁,不讓於師第九十九章 悟而能執第一百五十一章 驚變(下)第五百零六章 決定(下)第一百五十四章 議罪(上)第四百七十章 夏侯淵第三百四十二章 渤海之戰(上)第四百八十五章 暗流涌動(六)第二百八十一章 辦學(下)第三百五十一章 老友(上)第三百九十六章 臨戰決議(下)第三十二章 荀府第六十三章 賈詡第三百四十八章 兗州亂第一百三十九章 失道寡助第一百五十四章 洞察人心第三百一十五章 虎牢關(上)第三百零六章 任峻(上)第二百一十一章 真心話第四百九十三章 退匈奴(七)第五百四十二章 平定關中(七)第五百二十五章 衛覬第一百二十三章 中秋第四百一十七章 未來第四百七十三章 議罰?議賞?第二百八十六章 甄府(中)第二百二十三章 宮變(下)第四百零四章 爭論第七十四章 罰罪第一百一十九章 天要亮了第二百二十二章 宮變(中)第二百七十九章 各懷心思(下)第三百九十二章 衝突第三百七十三章 各方反應(上)第二百七十七章 備戰第一百五十一章 驚變(下)第五百三十七章 平定關中(二)第一百零二章 濟陰太守第四百五十五章 別離第五百七十二章 王府夜談(中)第一百七十二章 談利言義第七十三章 朝會第二百七十一章 地域之爭(上)第三百一十一章 風水輪流轉(下)第三百二十七章 賞罰(下)第三百零九章 風水輪流轉(上)第一百六十一章 動亂(下)第六十章 斥賊第三百三十一章 算計(下)第四百三十七章 南匈奴之戰(三)第一百九十章 知政失者在草野第二十一章 呂韻第一百六十四章 戰端(下)第三百一十四章 冀州動第七十四章 罰罪第一百九十二章 鄉賢與巨寇(上)第五百七十四章 南宮爭執(上)第五百一十九章 思考第四百八十八章 退匈奴(二)第二百三十一章 終變(五)第六十八章 左右爲難第五百四十八章 韓遂之敗(上)第二百九十二章 常山之戰(四)第三百九十二章 衝突第四百六十二章 兗州初戰(下)第二百九十章 常山之戰(二)第三十八章 兵要第二百六十四章 背叛第三百七十七章 歷陽之戰(下)第二百九十二章 常山之戰(四)第三百八十章 天下動盪第二十七章 醒轉第五百六十五章 漢土第八十九章 外放第四十章 崩第一百八十章 送禮第一百二十一章 死人不會說話第三百五十五章 謀算第一百七十五章 信息不對稱第二十五章 刺殺第五百三十七章 平定關中(二)第四百四十五章 開陽之戰(上)第三百五十九章 呂布與閻行第三百四十二章 渤海之戰(上)第七十二章 夜談第四百五十二章 低頭第二百四十四章 興兵爲國,安問袁盧第三章 抉擇第二十八章 徵召第五百二十四章 京兆尹府(下)第四百九十九章 演(上)第六十二章 賊寇習性第四百二十九章 少年天子(三)第三十七章 亂世(二合一4000字)第九十四章 弓似霹靂弦驚
第一百二十二章 引蛇出洞第五百一十四章 封賞(下)第二百一十二章 豪傑之論第四百一十六章 血書第三百二十九章 算計(上)第三百一十七章 當仁,不讓於師第九十九章 悟而能執第一百五十一章 驚變(下)第五百零六章 決定(下)第一百五十四章 議罪(上)第四百七十章 夏侯淵第三百四十二章 渤海之戰(上)第四百八十五章 暗流涌動(六)第二百八十一章 辦學(下)第三百五十一章 老友(上)第三百九十六章 臨戰決議(下)第三十二章 荀府第六十三章 賈詡第三百四十八章 兗州亂第一百三十九章 失道寡助第一百五十四章 洞察人心第三百一十五章 虎牢關(上)第三百零六章 任峻(上)第二百一十一章 真心話第四百九十三章 退匈奴(七)第五百四十二章 平定關中(七)第五百二十五章 衛覬第一百二十三章 中秋第四百一十七章 未來第四百七十三章 議罰?議賞?第二百八十六章 甄府(中)第二百二十三章 宮變(下)第四百零四章 爭論第七十四章 罰罪第一百一十九章 天要亮了第二百二十二章 宮變(中)第二百七十九章 各懷心思(下)第三百九十二章 衝突第三百七十三章 各方反應(上)第二百七十七章 備戰第一百五十一章 驚變(下)第五百三十七章 平定關中(二)第一百零二章 濟陰太守第四百五十五章 別離第五百七十二章 王府夜談(中)第一百七十二章 談利言義第七十三章 朝會第二百七十一章 地域之爭(上)第三百一十一章 風水輪流轉(下)第三百二十七章 賞罰(下)第三百零九章 風水輪流轉(上)第一百六十一章 動亂(下)第六十章 斥賊第三百三十一章 算計(下)第四百三十七章 南匈奴之戰(三)第一百九十章 知政失者在草野第二十一章 呂韻第一百六十四章 戰端(下)第三百一十四章 冀州動第七十四章 罰罪第一百九十二章 鄉賢與巨寇(上)第五百七十四章 南宮爭執(上)第五百一十九章 思考第四百八十八章 退匈奴(二)第二百三十一章 終變(五)第六十八章 左右爲難第五百四十八章 韓遂之敗(上)第二百九十二章 常山之戰(四)第三百九十二章 衝突第四百六十二章 兗州初戰(下)第二百九十章 常山之戰(二)第三十八章 兵要第二百六十四章 背叛第三百七十七章 歷陽之戰(下)第二百九十二章 常山之戰(四)第三百八十章 天下動盪第二十七章 醒轉第五百六十五章 漢土第八十九章 外放第四十章 崩第一百八十章 送禮第一百二十一章 死人不會說話第三百五十五章 謀算第一百七十五章 信息不對稱第二十五章 刺殺第五百三十七章 平定關中(二)第四百四十五章 開陽之戰(上)第三百五十九章 呂布與閻行第三百四十二章 渤海之戰(上)第七十二章 夜談第四百五十二章 低頭第二百四十四章 興兵爲國,安問袁盧第三章 抉擇第二十八章 徵召第五百二十四章 京兆尹府(下)第四百九十九章 演(上)第六十二章 賊寇習性第四百二十九章 少年天子(三)第三十七章 亂世(二合一4000字)第九十四章 弓似霹靂弦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