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八章 說服(下)

談判之要訣,除了威逼利誘,便是要抓住對方人性中的弱點,順其意之言辭並不耗費什麼,卻能令其心情愉悅,接受度大增,可謂惠而不費。

對於公孫瓚這種人來說,面子大過天,尊嚴最無價。若是荀攸與陳羣一味強硬,甚至要求公孫瓚臣服,很容易激起他的逆反心理。而這種時候的公孫瓚恐怕不會考慮什麼利益得失,直接咔嚓了荀陳二人也未可知。

稍稍將話術變一變,從薊侯臣服於冀州牧,變成兄長襄助弟弟,如此既以情誼暖人,又能給公孫瓚蓋上一塊遮羞布。

幽州很亂不假,冀州強於幽州也不假,但若說張飛帶着四萬人便能讓劉表和公孫瓚輕易的倒戈卸甲以禮來降,那無疑是癡人說夢。

事實上此次幽州之謀的關鍵還是在於沮授、荀攸、陳羣三人,首要之事便是加緊分化公孫瓚與劉表。

而能夠將幽州掌控幾分,也要看三人究竟能做到何種地步。畢竟公孫瓚雖然大敗虧輸,劉表的根基卻沒有傷到。

無意天下之爭的劉表很可能會向劉備低頭,但低頭的程度卻也有待商榷。

若想讓劉表徹底放下不該有的心思,那收服公孫瓚便是必須之事。比起老奸巨猾的劉景升,公孫瓚顯然要簡單的多。

事實上公孫瓚也並非不清楚這其中貓膩,只是好面子的人,面子纔是第一位的。更何況陳羣先前所言也並非胡謅,以如今的天下形勢,公孫瓚也確實該找一個投資目標了。

比起又遠又惹人厭煩的袁紹,有着一層親近關係的劉備顯然要好得多。雖然嘴上一直詆譭劉備,但公孫瓚還是對他有一些瞭解,至少卸磨殺驢之事他是做不出來的。

良久,公孫瓚沉聲道:“若只是襄助……本侯自然義不容辭,只是劉景升那邊你們又待如何?那廝奸詐狡猾,恐怕不會輕易低頭。”

荀攸與陳羣對視一眼,笑道:“薊侯放心,幽州牧會知道該怎麼做的。”

……

劉表確實知道如今該怎麼做,他和劉寵不同,對自己的能力和未來有着非常精確地認識,天下大亂至廝,他也從沒有想過逐鹿中原,而是希望能夠做好自己的“守戶之犬”,安安心心管好幽州這一畝三分地,待將來有人橫掃六合,他自會效仿竇融歸漢。

可這一天來的太快了,縱然有意放任沮授向冀州報信,劉表還是無法接受冀州軍來的如此之快,中山有集結軍隊。但據線報,截止五日前也不過只有一兩萬人,張飛是從哪變出了剩下的兩萬人來?

原本希望能夠迫退公孫瓚,掌管大半個幽州後再與劉備談判,卻不料如今鷸蚌尚在相爭,漁翁便已入場,談判籌碼遠比預期的少,能獲得的自主權恐怕也不樂觀。

最重要的是,公孫瓚那廝會如何選擇?剛坑了公孫瓚一把,劉表此時卻隱隱期盼公孫瓚別賣了他,幽州雙雄唯有同進同退,才能獲得更大的利益。

“這就是靈壽侯給明公信中所言的‘囚徒困境’?”軍營大帳中,看着劉表有些陰沉的面色,沮授若有所悟的想到了此前李澈對幽州事項的分析。

大致猜想到劉表心中所想,沮授心裡暗道:“無非是人心逐私利,天下無公義罷了。”

“這一局是沮先生贏了,不知先生可否告知本官,冀州軍四萬人從何而來?”

見劉表發問,沮授拱手笑道:“靈壽侯就任青州牧之前,曾在鉅鹿、中山、常山三郡國行軍屯之舉,所謂軍屯,戰時兵閒時民,隨時可以召集,並不用自四方召兵。”

“哦?”劉表眼中厲芒一閃,輕笑道:“看來這四萬人並非左將軍麾下精銳。”

沮授從容道:“明公之精銳乃是對禍亂天下之賊子所用,又豈會用於幽州?張校尉此來並無他意,但解鬥耳。”

劉表被氣樂了,派一名領兵大將來解鬥,這是把爭鬥雙方一併收拾了的解鬥法?

但沮授話語中的威脅之意他也聽出來了,此時劉備尚未將幽州視爲敵人,是以只是以普通部隊威懾,若真要冥頑不靈,冀州的精銳隨時可以調動。

劉表揉了揉額頭,嘆道:“看來左將軍是鐵了心要拿下幽州?都督並冀軍事要務還不夠,左將軍是準備總掌幽青並冀四州軍政?”

沮授沉聲道:“在下以爲,以牧伯之智慧,這其中關礙想必很明白。左將軍想收拾山河,那必然不可能放任幽州遊離於四州之外。只是牧伯德高望重,名望著於海內;薊侯又與左將軍關係親近,是以左將軍並不想將事情惡化到刀兵相見的地步。

然而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有些事不得不爲。若牧伯與薊侯仍然負隅頑抗,那麼爲萬世計,左將軍也只能忍痛做出不忍言之事,還請牧伯三思。”

劉表摸了摸鬍鬚,笑問道:“不如左將軍先掃清南方妖邪如何?待乾坤定鼎,吾自爲漢臣。兗州牧可不是好相與之人啊,若左將軍一意要拿下幽州,難免給其機會,屆時恐怕難以收場。”

沮授輕笑一聲,搖頭道:“兗州牧恐怕無暇顧及河朔之事,陶恭祖太老了,已經不適合掌控徐州了。”

劉表瞳孔猛的一縮,他身處北疆,對南邊的消息自然不比冀州靈通。驟聞曹操準備對徐州動手,一時有些亂了方寸。失去了曹操的掣肘,冀州還真能抽出大量的軍事力量來收拾幽州。 шшш ★тт kān ★¢ Ο

更有可能的是,曹操與劉備達成默契,你吞幽州我吞徐州,待收拾完邊緣諸侯之後再做較量。

沮授朗聲道:“請牧伯三思,如今雖是亂世,卻終究不比春秋戰國。遠交近攻、合縱連橫也未必好用。至於先南下之說,牧伯何必以此荒謬之言搪塞?臥榻之側,不容他人酣睡!”

劉表怫然不悅,冷聲道:“好一個霸道的左將軍!”

沮授悠悠道:“此乃人之常情,請牧伯勿要多慮,若有可能,左將軍自然不想這般威脅。然而牧伯人中俊傑,非得威逼利誘、曉以利害不可啊。”

第二百五十九章 謀權(上)第二百一十四章 人間地獄第三百三十五章 鄭玄(下)第一百零三章 送別第五百四十章 平定關中(五)第一百九十七章 易陽縣(上)第五百六十六章 中原烽煙第二十六章 臥雪堂第一百七十九章 家族第二百七十九章 各懷心思(下)第二百六十五章 冀州變亂第二百三十一章 終變(五)第三百九十章 勸學(下)第五十七章 暗度陳倉第十四章 八及弟子第五百零三章 議功善後(上)第二百八十章 辦學(上)第十七章 鴻德門前第三百四十章 青州之治(上)第一百零五章 劍第一百八十二章 剿與撫第五百三十八章 平定關中(三)第五百一十一章 天子法駕第四百九十八章 來使(下)第四百一十六章 血書第四百三十九章 屠刀第二百六十五章 冀州變亂第五十二章 君子之行第二十四章 失望第四百五十二章 低頭第一百四十三章 救命稻草(第二更,求首訂)第一百五十六章 亂起(上)第三十九章 巾幗不讓鬚眉第七十一章 公卿第一百二十五章 機關算盡太聰明第二百九十九章 火化第三百三十七章 所謂賢名(下)第四百八十一章 暗流涌動(二)第一百五十八章 亂起(下)第十八章 禁宮斥宦第十章 憤怒第三十九章 巾幗不讓鬚眉第四百三十四章 再見曹操第二百四十二章 遙祭第二十四章 失望第四百六十章 兗州初戰(上)第一百一十八章 以人爲鏡第四百八十九章 退匈奴(三)第五百五十八章 曲城鄉侯第二百四十三章 站隊第五十二章 君子之行第二百一十七章 決戰(下)(三千字)第六章 入城第七十六章 鐵頭娃第二百四十四章 興兵爲國,安問袁盧第九十四章 弓似霹靂弦驚第一百二十一章 死人不會說話第五百一十七章 談心第一百四十一章 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第四百一十五章 母與子第三百六十二章 試探(下)第一百八十六章 說親(上)第六十章 斥賊第三百七十二章 私心第一百八十九章 外力與齊心第一百五十九章 動亂(上)第三百八十一章 幽州牧劉表(上)第一百七十八章 豪族與朝廷第一百六十六章 雒陽終局(下)第四百零一章 兄弟第二百二十七章 終變(一)第一百九十三章 鄉賢與巨寇(下)第二百一十三章 萬人敵第五十二章 君子之行第五百一十四章 封賞(下)第八十九章 外放第五百七十二章 王府夜談(中)第五百三十二章 關中動亂(三)第三百四十九章 儒宗(上)第一百五十二章 肉食者鄙第三百八十五章 特別的人第三百六十五章 逝第四百三十九章 屠刀第四百零八章 說服(下)第一百四十一章 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第三百一十三章 謀劃(下)第二百八十三章 用意第五百一十章 皇權和士人第三百五十一章 老友(上)第五百一十四章 封賞(下)第二百二十三章 宮變(下)第二百六十六章 遊說(上)第五百一十章 皇權和士人第五十九章 從賊第二百零一章 陶升第二百八十章 辦學(上)第二百八十二章 清查土地第二百八十九章 常山之戰(一)第三百七十一章 薊侯(下)第四百八十一章 暗流涌動(二)
第二百五十九章 謀權(上)第二百一十四章 人間地獄第三百三十五章 鄭玄(下)第一百零三章 送別第五百四十章 平定關中(五)第一百九十七章 易陽縣(上)第五百六十六章 中原烽煙第二十六章 臥雪堂第一百七十九章 家族第二百七十九章 各懷心思(下)第二百六十五章 冀州變亂第二百三十一章 終變(五)第三百九十章 勸學(下)第五十七章 暗度陳倉第十四章 八及弟子第五百零三章 議功善後(上)第二百八十章 辦學(上)第十七章 鴻德門前第三百四十章 青州之治(上)第一百零五章 劍第一百八十二章 剿與撫第五百三十八章 平定關中(三)第五百一十一章 天子法駕第四百九十八章 來使(下)第四百一十六章 血書第四百三十九章 屠刀第二百六十五章 冀州變亂第五十二章 君子之行第二十四章 失望第四百五十二章 低頭第一百四十三章 救命稻草(第二更,求首訂)第一百五十六章 亂起(上)第三十九章 巾幗不讓鬚眉第七十一章 公卿第一百二十五章 機關算盡太聰明第二百九十九章 火化第三百三十七章 所謂賢名(下)第四百八十一章 暗流涌動(二)第一百五十八章 亂起(下)第十八章 禁宮斥宦第十章 憤怒第三十九章 巾幗不讓鬚眉第四百三十四章 再見曹操第二百四十二章 遙祭第二十四章 失望第四百六十章 兗州初戰(上)第一百一十八章 以人爲鏡第四百八十九章 退匈奴(三)第五百五十八章 曲城鄉侯第二百四十三章 站隊第五十二章 君子之行第二百一十七章 決戰(下)(三千字)第六章 入城第七十六章 鐵頭娃第二百四十四章 興兵爲國,安問袁盧第九十四章 弓似霹靂弦驚第一百二十一章 死人不會說話第五百一十七章 談心第一百四十一章 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第四百一十五章 母與子第三百六十二章 試探(下)第一百八十六章 說親(上)第六十章 斥賊第三百七十二章 私心第一百八十九章 外力與齊心第一百五十九章 動亂(上)第三百八十一章 幽州牧劉表(上)第一百七十八章 豪族與朝廷第一百六十六章 雒陽終局(下)第四百零一章 兄弟第二百二十七章 終變(一)第一百九十三章 鄉賢與巨寇(下)第二百一十三章 萬人敵第五十二章 君子之行第五百一十四章 封賞(下)第八十九章 外放第五百七十二章 王府夜談(中)第五百三十二章 關中動亂(三)第三百四十九章 儒宗(上)第一百五十二章 肉食者鄙第三百八十五章 特別的人第三百六十五章 逝第四百三十九章 屠刀第四百零八章 說服(下)第一百四十一章 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第三百一十三章 謀劃(下)第二百八十三章 用意第五百一十章 皇權和士人第三百五十一章 老友(上)第五百一十四章 封賞(下)第二百二十三章 宮變(下)第二百六十六章 遊說(上)第五百一十章 皇權和士人第五十九章 從賊第二百零一章 陶升第二百八十章 辦學(上)第二百八十二章 清查土地第二百八十九章 常山之戰(一)第三百七十一章 薊侯(下)第四百八十一章 暗流涌動(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