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 官與賊

從進來開始,邯鄲勝與劉樂便閉目靜思,生怕自己忍不住笑出聲引起趙瑾的懷疑。如今定眼望去,只見這些人大多畏畏縮縮,衣衫襤褸,但可以看出其體態並非貧民。

族長們顯然不可能認識這些人,其身後侍立的族人連忙低聲解說,邯鄲勝等人頓時面色大變。

看到邯鄲勝等人變了臉色,李澈冷笑道:“沒錯!他們就是被黑山賊毀了家計,然後被趙氏沒了良田之人!”

趙瑾聞言面色一變,轉頭望向自家族人,那些被架住的年輕人只是苦笑着搖搖頭,他們是族中後輩,並不瞭解這些事,今天也是跟趙瑾來開眼界的。

他轉頭又對那些百姓說道:“你們可知趙氏爲何一直不願還你們田地?因爲正是趙氏與黑山賊達成了合作,他們放縱黑山賊搜刮周邊百姓,黑山賊則依約不攻打邯鄲城!”

人羣頓時一片譁然,這些百姓都是住在城外的中小地主與少數自耕農,在黑山賊掃蕩的過程中躲入邯鄲城,郡兵“擊退”了黑山,然而他們的家計與田地卻被沒收,以繳獲之名賞賜給了趙氏。

趙氏把持了邯鄲縣與趙國的督盜賊史,在趙國缺少中尉的情況下,掌控着趙國的兵卒,負責剿滅盜匪之事。

而這也是趙氏與趙王合作的根基。趙王不想跟黑山賊打仗,於是暗許趙氏與黑山賊合作,達成了骯髒的交易,出賣了城外的民衆——黑山賊不會搶奪大家族的良田。

因而其他大族紛紛默許,趙氏也在這年餘時光裡勢力突飛猛進,甚至能拿出數萬畝良田來酬謝這些大族。

如今得知事情真相,本以爲趙氏只是貪墨土地的百姓們頓時憤怒了,他們並非真正底層的貧民,大多是有些家計的中小地主,這些人聯合起來的怒火足以將趙氏吞噬殆盡。

趙瑾手腳冰涼,只覺再無希望,怒吼道:“若非與劉三刀達成協議,邯鄲怎能安穩這麼長時間?爾等長居京師,自然不知黑山賊之兇惡。朝廷剿匪不力,又怎能怪到我趙氏身上?”

“朝廷剿匪不力,是朝廷之過。可爾等掌一國之兵,卻怯戰不前,與賊寇蠅營狗苟,狼狽爲奸,又是何道理?”李澈踏前一步,揪起趙瑾的衣領痛罵道。

“你……”趙瑾怔怔的說不出話,只能指着李澈顫抖。

“爾等食漢祿,爲漢臣,一不能殺賊立功,二不能保境安民;出賣國中百姓倒是得心應手,本侯倒是想問問,夜深人靜之時,爾等眼前可有那些被賊寇殘害的百姓鬼魂?”

聞聽此言,門前的那些百姓大多開始啜泣,賊寇擄掠了他們的財物,殺害了他們的親人。最後僅剩的田地又被趙氏吃幹抹淨,李澈這番話倒是讓他們又想起了這段悲慘的時光。

邯鄲勝等人本想上前勸住李澈,然而王越眼神冷冷掃過,他們頓時駐足不前,只是苦口婆心的勸道:“縣君,冷靜,且先冷靜。”

“先審判了這些國之蠹蟲,本侯才能冷靜!”李澈鬆開趙瑾,坐回主位,冷笑道:“待你趙氏衆人收押過來,本侯便還這邯鄲一片青天。”

……

就在縣衙開審的同時,呂韻領了五十甲士與兩百邯鄲氏私兵直撲趙氏府邸。而韓浩則帶了剩下的甲士與五百私兵,向城外的趙氏莊園撲去。

趙氏衆人早早的便收到了消息,府門緊閉,牆頭上露出十來個持弓的賓客。

“縣君有令,放下武器出降,隨本官前往縣衙受審,敢有反抗者,格殺勿論。”殺氣四溢的話語,讓門內的趙氏衆人心驚膽戰。

沒有準備的情況下,府內根本沒有太多私兵,只有數十名門客與衛士,豪強們的私兵事實上大多是隸屬於他們的佃農,這些人都在城外。

呂韻以二百私兵分別把守幾個小門,自己帶着五十甲士準備從大門衝鋒。

“尊駕,敢問是否有誤會?我家大人素與縣君交好,如何會鬧到這種程度?”門內傳來一個男子的聲音,難掩驚恐的詢問道。

“趙氏勾結黑山賊劉三刀,意圖謀刺國相,罪證確鑿,本官奉命收押爾等,莫要負隅頑抗!”明明是很清脆的少女聲音,府內之人卻只覺得一陣膽寒。

見趙氏遲遲不做迴應,不耐煩的呂韻一揮手道:“跟我衝陣!”

呂韻一身黑光玄鎧,是何進當日所贈,比起身後的甲士還要精良的多,手持一面大盾,硬生生頂着那稀疏的弓箭衝到了門前。

大盾立在身前,呂韻嘴角勾起一抹冷笑,飛起一腳踹在趙氏府門上,府內的賓客頓覺大門一陣搖晃。

幾名甲士也隨着一起撞擊,連續十餘下,彷彿被攻城槌撞擊一般,趙氏的大門轟然倒塌,甲士們蜂擁而入,隨後便是一陣雞飛狗跳。

呂韻皺皺眉,想起來李澈的叮囑,大聲道:“放下武器,雙手抱頭蹲下,否則格殺勿論!這是最後的機會。”

趙氏的賓客本已被這些重甲怪物追的到處跑,聞言連忙照做,見這些着環首鎧的兇人竟然真的沒有追擊,只是盔甲之間露出的眼神卻好似有幾分遺憾。

“真是一羣土雞瓦狗。”站在呂韻身邊護衛的一名甲士不屑的譏諷道。

卻見呂韻大步向後院走去,邊走邊說道:“一羣拿錢吃飯的流寇遊俠,難道指望他們有什麼忠義之心?這趙府本就是軟柿子,韓史去的那邊纔是硬骨頭。”

走到後院,見後門涌入的私兵們開始劫掠,呂韻皺了皺眉,但總要給邯鄲氏一些甜頭,這擺在府內的,多是一些沒什麼大用的奢侈物,給他們也無妨。只是……

呂韻想了想,喚來私兵的首領冷聲道:“交代下去,正事要緊,先拿下主要人物送往縣衙。不準對趙氏家眷動手動腳!還有,書籍一概不準亂動,否則本官代邯鄲氏處置了你們!”

“遵命!”那人看了看重甲士兵的兇相,再看看面前這人那一身黑光玄鎧,想到邯鄲勝的交代,識趣的點頭應是。

→☆→☆→☆→☆→我是文言文的分割線←★←★←★←★←★←

澈遷邯鄲令,邯鄲大姓趙瑾反,韻與督盜賊史韓浩帶兵擊之。

——《季漢書·列傳第八》

第一百九十二章 鄉賢與巨寇(上)第五十七章 暗度陳倉第五百二十六章 朱雀闕上(上)第四百五十五章 別離第五百一十章 皇權和士人第一百一十九章 天要亮了第一百一十五章 縣衙第三百九十三章 殘酷第四百八十章 暗流涌動(一)第二百七十六章 選擇(下)第一百零五章 劍第二百零九章 大復仇第四十五章 傷仲永第二章 天下苦漢久矣第五百四十七章 平定關中(十二)第二百八十章 辦學(上)第四百四十二章 託付第一百二十三章 中秋第四百一十四章 太史慈(下)第四百七十九章 忠心耿耿(下)第三百五十八章 蔡邕(下)第五百六十二章 月下傾訴第一百六十三章 戰端(中)第五百四十五章 平定關中(十)第三百一十章 風水輪流轉(中)第五百八十五章 中原僵持(三)第五百四十八章 韓遂之敗(上)第三百四十四章 法術勢第二百七十七章 備戰第三百三十六章 所謂賢名(上)第七十九章 傳道受業解惑第七十二章 夜談第五百三十五章 關中動亂(六)第四百零三章 中原第二百三十八章 廢立(四)第九十二章 決鬥第二百二十七章 終變(一)第四百一十四章 太史慈(下)第四十六章 進諫第七十三章 朝會第四百三十七章 南匈奴之戰(三)第三百五十五章 謀算第四百一十六章 血書第一百六十二章 戰端(上)第三十六章 興趣第一百零七章 道別第五十九章 從賊第七十章 迎駕第三十九章 巾幗不讓鬚眉第二百七十五章 選擇(上)第一百三十六章 速斷第一百七十八章 豪族與朝廷第三百八十七章 決斷(中)第五百二十九章 新任京兆尹第一百七十九章 家族第三百九十二章 衝突第二百六十七章 遊說(中)第二百一十九章 帝與臣(上)第五百七十四章 南宮爭執(上)第四百八十一章 暗流涌動(二)第四百一十八章 徐州(上)第五百二十九章 新任京兆尹第二百零六章 常山趙子龍(下)第四百六十三章 攻營與守營(上)第二十五章 刺殺第五百七十五章 南宮爭執(下)第一百三十七章 爲官第一百八十章 送禮第五百七十三章 王府夜談(下)第二百四十二章 遙祭第二百九十五章 常山之戰(七)第四百六十七章 攻敵必救(下)第四百七十三章 議罰?議賞?第四十九章 利害第一百二十七章 天下很大第四百六十四章 攻營與守營(下)第二百九十六章 常山之戰(八)第九十五章 薅羊毛第七章 袁府第二百一十九章 帝與臣(上)第四百二十七章 少年天子(一)第四百九十九章 演(上)第五百七十七章 三使(上)第三百六十一 試探(上)第一百一十二章 人才第一百零八章 出京(上)第四十五章 傷仲永第一百九十五章 信念第三百二十四章 夷族第四百三十五章 南匈奴之戰(一)第一百五十六章 亂起(上)第二十五章 刺殺第六章 入城第四百七十二章 戰事將止第三百章 功利與道義第一百零七章 道別第五百一十三章 封賞(上)第四百七十七章 陪都(下)第六十六章 時代的落幕第一百六十五章 雒陽終局(上)
第一百九十二章 鄉賢與巨寇(上)第五十七章 暗度陳倉第五百二十六章 朱雀闕上(上)第四百五十五章 別離第五百一十章 皇權和士人第一百一十九章 天要亮了第一百一十五章 縣衙第三百九十三章 殘酷第四百八十章 暗流涌動(一)第二百七十六章 選擇(下)第一百零五章 劍第二百零九章 大復仇第四十五章 傷仲永第二章 天下苦漢久矣第五百四十七章 平定關中(十二)第二百八十章 辦學(上)第四百四十二章 託付第一百二十三章 中秋第四百一十四章 太史慈(下)第四百七十九章 忠心耿耿(下)第三百五十八章 蔡邕(下)第五百六十二章 月下傾訴第一百六十三章 戰端(中)第五百四十五章 平定關中(十)第三百一十章 風水輪流轉(中)第五百八十五章 中原僵持(三)第五百四十八章 韓遂之敗(上)第三百四十四章 法術勢第二百七十七章 備戰第三百三十六章 所謂賢名(上)第七十九章 傳道受業解惑第七十二章 夜談第五百三十五章 關中動亂(六)第四百零三章 中原第二百三十八章 廢立(四)第九十二章 決鬥第二百二十七章 終變(一)第四百一十四章 太史慈(下)第四十六章 進諫第七十三章 朝會第四百三十七章 南匈奴之戰(三)第三百五十五章 謀算第四百一十六章 血書第一百六十二章 戰端(上)第三十六章 興趣第一百零七章 道別第五十九章 從賊第七十章 迎駕第三十九章 巾幗不讓鬚眉第二百七十五章 選擇(上)第一百三十六章 速斷第一百七十八章 豪族與朝廷第三百八十七章 決斷(中)第五百二十九章 新任京兆尹第一百七十九章 家族第三百九十二章 衝突第二百六十七章 遊說(中)第二百一十九章 帝與臣(上)第五百七十四章 南宮爭執(上)第四百八十一章 暗流涌動(二)第四百一十八章 徐州(上)第五百二十九章 新任京兆尹第二百零六章 常山趙子龍(下)第四百六十三章 攻營與守營(上)第二十五章 刺殺第五百七十五章 南宮爭執(下)第一百三十七章 爲官第一百八十章 送禮第五百七十三章 王府夜談(下)第二百四十二章 遙祭第二百九十五章 常山之戰(七)第四百六十七章 攻敵必救(下)第四百七十三章 議罰?議賞?第四十九章 利害第一百二十七章 天下很大第四百六十四章 攻營與守營(下)第二百九十六章 常山之戰(八)第九十五章 薅羊毛第七章 袁府第二百一十九章 帝與臣(上)第四百二十七章 少年天子(一)第四百九十九章 演(上)第五百七十七章 三使(上)第三百六十一 試探(上)第一百一十二章 人才第一百零八章 出京(上)第四十五章 傷仲永第一百九十五章 信念第三百二十四章 夷族第四百三十五章 南匈奴之戰(一)第一百五十六章 亂起(上)第二十五章 刺殺第六章 入城第四百七十二章 戰事將止第三百章 功利與道義第一百零七章 道別第五百一十三章 封賞(上)第四百七十七章 陪都(下)第六十六章 時代的落幕第一百六十五章 雒陽終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