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不管盈盈

她嚇得不輕,打着擺子說,“萬歲爺,奴才這就請太醫去。”

皇帝嘴角直往下耷拉,“多大點事兒,請什麼太醫!你起來,別動不動就下跪,往後揹着人時就甭磕頭了,有話站着說,還要挺直了腰桿子。”

錦書躬身道是,又小心說,“奴才瞧瞧您的傷吧,值房裡有藥,奴才去取。”

皇帝擼起袖子,男人的胳膊和女人的胳膊不一樣,到底是練家子,結實有勁兒。錦書也顧不得害臊了,湊近了看,卻是汗毛林立,什麼也看不見。

她又往細了看,吶吶道,“在哪兒呢?真戳着您了?”

皇帝氣結,敢情她還當他訛人是怎麼的!另一隻手往腕子上一指,沉聲道,“這個紅點兒,瞧見沒有?這是針眼兒,不是刀傷!”

她木訥地哦了聲,“主子稍等,奴才這就取藥去。”說着快步出了正殿,一撩灑花軟簾,正撞在門口的李玉貴身上。

李玉貴被撞得一踉蹌,穩了身子慌里慌張把她拉到一旁,朝殿內努了努嘴,問,“怎麼樣了?還火着嗎?”

錦書繞過他往配殿裡去,邊應道,“消了火了,這會兒沒事兒了。”

李玉貴嘆道,“到底錦姑娘臉面大,三兩下就哄住了。”看她翻箱倒櫃的就問,“找什麼呢?”

錦書手上一頓,怯生生道,“諳達,我把萬歲爺的胳膊弄傷了。”

李玉貴五官移了位,驚呼道,“神天菩薩!您可真行!夠把祖宗從祖墳裡扒拉出來鞭一頓的了!傷着哪兒了?趕緊請太醫吧!”

錦書苦着臉說,“我把繡花針插在萬歲爺胳膊上了,可萬歲爺說不是什麼大事,犯不着傳太醫,擦點藥就成了。”

李玉貴聽得直倒氣兒,姥姥的!都這樣了還能不殺頭,連呵斥都沒聽見,真個兒是稀罕到骨頭縫裡去了!他搖着腦袋長吁短嘆,生了情的橫豎是不一樣的,戳一針算什麼,就是拿頂針整根的捅進去也不帶發火的!他拍了拍她的肩膀,“丫頭,你可真夠有福的了,自個兒多珍惜着點吧!”

錦書含糊着應承了一聲就往明間裡去,邊走邊想,什麼有福!對着仇人強顏歡笑,自稱奴才,又是磕頭又是伺候,這樣的福氣她寧肯不要,如果可以,一輩子再不相見纔好呢!

南窗戶的簾子打起了一個角,皇帝微側着身子,明媚的春光照在他的膝蓋上,他凝神看手腕上的針眼,越看眉頭皺得越緊,眼皮都沒擡一下,冷着聲道,“又在發什麼愣,還不過來上藥!”

她應了聲,急忙捧着藥罐子過去,躬身替他挽起袖子,只見那皮肉間不知什麼時候鼓起了個包,像蚊子叮咬的一樣,周圍大片的紅腫。她這才覺得害怕,惶惶的半跪在他腳邊的踏板上,拿玉撥蘸了藥薄薄敷上一層,又覺得不夠,便再敷上一層,直塗了五六層上去,這纔拿素絹包紮了傷口,重替他放下箭袖起身退至一旁。

這時候園子裡有腳步聲傳來,李玉貴大聲的請安,“老祖宗回來啦,奴才給您問吉祥啦!”

皇帝看她一眼,順手把矮几上的藥罐兒塞到了腳踏底下,拿足尖一踢,藥罐子骨碌碌就滾進最裡頭去了。他若無其事的整整衣裳迎到門前去,遠遠給太皇太后揖手行禮,“孫兒給皇祖母請安。”

太皇太后看見他只一怔,旋即笑着虛扶一把,“皇帝多早晚來的?”

皇帝扶她到大狼皮褥子上坐定,方恭敬答道,“纔剛來了不久。皇祖母是上景仁宮去了?”

太皇太后點了點頭,“東籬那孩子怎麼這麼不小心,扭傷了脖子這樣大的事也不打發人來回我,倒是順子在這兒說起了我才知道。你去瞧過了?依着你看到底怎麼樣呢?”

皇帝看太皇太后心疼肝斷的樣子,就知道太子這回的戲做得足,只得應道,“皇祖母且放寬心吧,孫兒看了,沒什麼大礙,不過就是扭着了,並沒有傷筋動骨,將養幾天也就好了。”

“這我就放心了。”太皇太后道,“我怕他身邊的人大意,把塔都留下照料他了,另吩咐了太醫正坐守在景仁宮裡,好保他萬無一失。”

皇帝笑了笑,“還是皇祖母想得周全,塔嬤嬤在,朕也好安心出巡。”

帝王家就是這樣,行事說話各有各的用意,再親的人面前也要保留三分,從沒有掏心掏肺的時候。太皇太后是個心思深沉的人,她雖看不出太子是裝病,卻也留了個心眼兒,把塔嬤嬤留下一則照顧太子,二則也作看管。

至於皇帝,當然樂見其成。

風平浪靜時有塔嬤嬤在,太子不能隨心所欲,只好乖乖呆在自己宮裡“養病”。倘或錦書出了什麼事,憑着他的能耐,一個塔嬤嬤斷斷留他不住。這樣既防止他們見面,又能在緊要關頭保全錦書,不失爲上上之策。

皇帝斂了笑容,又道,“孫兒明早就要出巡了,今天特來和皇祖母辭行。這趟圍子約莫十來日便回來了,孫兒不在宮裡,請皇祖母保重鳳體,孫兒出行在外也念着皇祖母。”

太皇太后滿臉的慈愛,伸手搭在皇帝手背上一握,“你也要保重聖躬纔好,才入的春,到底還是寒浸浸的。軍中不比宮裡,該帶的東西都要帶全了,到了那邊缺這短那的可不行,臨時置辦也不方便。”轉臉對李玉貴道,“多給你們萬歲爺帶幾套氅衣,別由着他貪爽利,會頭着了涼我唯你是問。”

李玉貴點頭哈腰道,“老佛爺只管放心吧,奴才自當盡心伺候主子。”

皇帝也道,“朕每日打發人送平安摺子到皇祖母跟前,請老祖宗不必掛念孫兒,孫兒定會仔細朕躬,請皇祖母寬心。”

太皇太后笑着說好,祖孫倆慢慢的吃了一盞茶,聊了幾句番外話,太皇太后拿眼一乜旁邊的錦書,說不上的乏力。皇帝真正的目的怕不是單單和她辭行吧,還有他心心念唸的人,臨出宮來瞧一眼,說上幾句話,真夠難爲他的。堂堂的皇帝,這樣的煞費苦心,這點子精力用在後/宮哪個嬪妃身上不好,明知道難,偏和自己較真,何必呢!

太皇太后打量皇帝,眉目清朗,英姿勃發,端端正正的坐着,那樣子真是像極了他皇考。高皇帝半生戎馬,原本是心懷天下的,後來怎麼樣呢?敦敬皇貴妃一死,連帶着把他的志向和三魂七魄統統帶走了,點燈熬油的把命熬丟了,扔了個爛攤子給皇帝,虧得皇帝爭氣,走到了那份上沒了退路,二十歲的年紀咬緊了牙關攻下了京畿,否則宇文家早就株連九族了。

如今呢?廉頗老矣,尚能飯否?那軸脾氣,別到臨了也砸在個女人身上!

太皇太后幽幽嘆了口氣,轉頭問李玉貴,“隨扈的御前伺候都妥了嗎?短人不短?要不我這兒撥兩個過去?”

皇帝掃了李玉貴一眼,直掃得他遍體生寒,忙哈着腰道,“瞧老佛爺說的!這大英的一草一木,一磚一柱,都是咱們萬歲爺的,就是玉皇大帝那兒短了人,萬歲爺跟前也不能短嘍。老佛爺甭操心了,奴才都置辦好了,欽點御前隨扈的紅頂子侍衛們也都收拾齊全在營房裡候着了,擎等着明兒天一亮就開跋。”

太皇太后猶不放心,“九城戒嚴了沒有?道兒都清了嗎?”

皇帝笑道,“坊市間有九門提督衙門會同前鋒營,護軍營等警蹕,御道上有三營親兵把守,不會有閒人誤闖的,請皇祖母放心。”

太皇太后沉吟道,“雖說這些年太平無事,可總歸仔細些好。”

皇帝自然知道她要提點的是什麼,微躬了躬身子道,“孫兒省得,謝皇祖母關心。”說罷起來行禮,“時候不早了,說了這麼會子話耽擱了皇祖母歇覺,倒是孫兒大大的不是。皇祖母安置吧,孫兒告退了。”

太皇太后站起來,年紀大了想得也多,她統共就兩個孫子,一個撒在外頭還沒回來,這個時時在身邊的這會子也要出宮去,心裡一惆悵,就拉着皇帝一再的叮囑,“瀾舟啊,出了城冷,好歹多穿些。上駟院裡的馬挑性子溫和的,像上回那樣撂蹶子的多嚇人啊!到了豐臺捎信兒回來,我盼着的。”

皇帝頷首道,“孫兒記住了。老祖宗且等兩日,朕早晨接到了咱們莊王爺的摺子,說眼下到了房山,趕着點腳程,再過兩三天就能到京城了,到時候叫皇考定妃和長亭進宮陪您。”

太皇太后想了想道,“房山離豐臺近,還是叫他往豐臺去,你們弟兄先碰個面,有他在你身邊我也放心些。”

皇帝道是,太皇太后指派了錦書道,“送送萬歲爺吧。”

錦書應個嗻,便尾隨着皇帝朝宮門上去。太皇太后倚着大迎枕,掀起簾子一角看,臉上神色複雜難懂。崔貴祥在邊上看着,不明白太皇太后怎麼指了錦書送駕,暗琢磨着是不是老太太有了鬆動,剛纔還要往御前撥人,難道是要把錦書往皇帝身邊送嗎?

“崔啊,”太皇太后突然道,“你也是老人兒了,迄小兒就在南苑王府當差,敦敬皇貴妃你也見過,你瞧錦書和她像不像?”

崔貴祥不由一驚,腦瓜子轉了轉才道,“像,也不像。”

太皇太后看過來,“這話怎麼說?”

崔貴祥垂手道,“依奴才看,錦書的眉眼兒並不十分像先皇貴妃。性子嘛,倒有幾分相似,也是愛靜,不愛多說話。還有口音,舌頭有點沉的京普,這個就特別的像。”

太皇太后咳了聲,“總管,你這算是有見地?不着三不着兩的,誰論口音了?紫禁城長大的孩子不都這樣嗎!”

崔貴祥一低腦袋,“請老佛爺示下。”心裡咚咚跳得像擂鼓似的,可別起了端禍根的念頭啊,萬歲爺出了宮,錦書要靠太子保命還真有點懸吶!

太皇太后一個人悶頭想了半天,“這孩子長得好,脾氣也好,辦事兜水不漏更好。簡直是齊全壞了!怎麼辦呢,你瞧瞧你們萬歲爺那樣兒,像是陷進去了,我這會兒也拿不定主意,我琢磨來琢磨去,想得腦仁兒都疼。你說好好的,皇帝偏瞧上這個丫頭,要換成別人,留了牌子,第二天一晉位,齊活了!可她這兒不成啊,她和旁人不一樣……你說她對皇帝有沒有那麼點意思?”

“這奴才可說不好。”崔貴祥忙道,“老佛爺,咱們也別操心了,這種事兒誰說得明白呢!不過照奴才看來,錦書是沒有那心思的,她是個聰明人,知道怎麼才能活得長久,她要是想出幺蛾子,萬歲爺恩旨一下,板上釘釘誰也攔不住,您說,是不是這個理兒?”

太皇太后緩緩點頭,“是這話。你給我盯着點兒,一有動靜就回我,別等鬧出禍來,再補救就晚了。”

崔貴祥唱個喏,低眉順眼道,“老佛爺放心交給奴才吧,奴才保管給您辦得妥妥貼貼的。”

第117章 春歸何處第八十七章 邊聲四起第三十二章 丁寧深意第138章 風入羅幃第110章 都門帳飲第155章 輕失花期第七十五章 長近尊前第131章 風雨無晴第178章 造物乘除第179章 有淚如傾第183章 元嘉草草第十五章 笑語盈盈第106章 山重無數第160章 倉皇北顧第104章 情極生怨第四十章 洗妝真態第113章 無處無愁第四十六章 帶風伴雨第六十四章 永日慼慼第115章 燈照離席第116章 無情燕子第六十四章 永日慼慼第113章 無處無愁第四十七章 惆悵此情第112章 昇平守分第三十四章 猶抱寒蟬第一章 三生煙火第105章 藍橋路近第四十九章 霧隱城堞第150章 繡被春寒第146章第123章 遺鈿不見第161章 桃李自春第119章 韋郎去也第116章 無情燕子第184章 漢旗翻雪第七十四章 密靄深樹第二十二章 翠微高處第142章 驚飆動幕第二章 一世迷離第三十七章 十里柔情第135章 玉鉤雙燕第八十四章 不與人期第八十八章 欲知方寸第105章 藍橋路近第五十六章 此意悠悠第六十五章 蒼山亂流第七十一章 機中論錦第103章 幾多幽怨第二十九章 著人滋味第168章 五雲深處第八十八章 欲知方寸第177章 錦字徵鴻第八十章 流水西東第177章 錦字徵鴻第149章 怎不思量第七十二章 渚雲暗度第157章 一餉徜徉第三十三章 無情有思第八十五章 無聊爲伊第二十五章 昔年多病第七十三章 千丈晴空第141章 無言自愁第七章 屈指堪驚第134章 遍滿春色第135章 玉鉤雙燕第126章 雲隨雁字第117章 春歸何處第二十二章 翠微高處第130章 人閒晝永第十一章 表裡澄澈第134章 遍滿春色第146章第105章 藍橋路近第135章 玉鉤雙燕第105章 藍橋路近第六十七章 何妨徐行第157章 一餉徜徉第159章 紅萼宜簪第五十章 兩處沉吟第123章 遺鈿不見第六十一章 不管盈盈第162章 一箭風快第二十七章 寒沙淺流第九章 玉真初見第六章 高樓危闌第八十章 流水西東第七十五章 長近尊前第二十四章 正恁凝愁第九十九章 一庭淒冷第117章 春歸何處第160章 倉皇北顧第149章 怎不思量第106章 山重無數第十九章 相從未款第十五章 笑語盈盈第138章 風入羅幃第二十四章 正恁凝愁第136章 東風主張第十二章 做冷欺花
第117章 春歸何處第八十七章 邊聲四起第三十二章 丁寧深意第138章 風入羅幃第110章 都門帳飲第155章 輕失花期第七十五章 長近尊前第131章 風雨無晴第178章 造物乘除第179章 有淚如傾第183章 元嘉草草第十五章 笑語盈盈第106章 山重無數第160章 倉皇北顧第104章 情極生怨第四十章 洗妝真態第113章 無處無愁第四十六章 帶風伴雨第六十四章 永日慼慼第115章 燈照離席第116章 無情燕子第六十四章 永日慼慼第113章 無處無愁第四十七章 惆悵此情第112章 昇平守分第三十四章 猶抱寒蟬第一章 三生煙火第105章 藍橋路近第四十九章 霧隱城堞第150章 繡被春寒第146章第123章 遺鈿不見第161章 桃李自春第119章 韋郎去也第116章 無情燕子第184章 漢旗翻雪第七十四章 密靄深樹第二十二章 翠微高處第142章 驚飆動幕第二章 一世迷離第三十七章 十里柔情第135章 玉鉤雙燕第八十四章 不與人期第八十八章 欲知方寸第105章 藍橋路近第五十六章 此意悠悠第六十五章 蒼山亂流第七十一章 機中論錦第103章 幾多幽怨第二十九章 著人滋味第168章 五雲深處第八十八章 欲知方寸第177章 錦字徵鴻第八十章 流水西東第177章 錦字徵鴻第149章 怎不思量第七十二章 渚雲暗度第157章 一餉徜徉第三十三章 無情有思第八十五章 無聊爲伊第二十五章 昔年多病第七十三章 千丈晴空第141章 無言自愁第七章 屈指堪驚第134章 遍滿春色第135章 玉鉤雙燕第126章 雲隨雁字第117章 春歸何處第二十二章 翠微高處第130章 人閒晝永第十一章 表裡澄澈第134章 遍滿春色第146章第105章 藍橋路近第135章 玉鉤雙燕第105章 藍橋路近第六十七章 何妨徐行第157章 一餉徜徉第159章 紅萼宜簪第五十章 兩處沉吟第123章 遺鈿不見第六十一章 不管盈盈第162章 一箭風快第二十七章 寒沙淺流第九章 玉真初見第六章 高樓危闌第八十章 流水西東第七十五章 長近尊前第二十四章 正恁凝愁第九十九章 一庭淒冷第117章 春歸何處第160章 倉皇北顧第149章 怎不思量第106章 山重無數第十九章 相從未款第十五章 笑語盈盈第138章 風入羅幃第二十四章 正恁凝愁第136章 東風主張第十二章 做冷欺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