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2章 崑崙角海戰

“今天,你們將與我恩裡克成爲跨越大洋,與契丹建立貿易關係的開創者。”

“我們終將和這個遍地黃金的國家打起招呼,越過那羣貪婪殘暴的土耳其人,建立直接的貿易關係!”

“嗚吼!!”

洪熙九年三月,在一片蔚藍的南大西洋上,二十餘艘戰船與三十餘艘補給船正在以一種輕鬆愉悅的速度向南方前進着。

旗幟上的皇冠與他們的語言說明了他們的身份,他們是歐洲西南部阿維什王朝(葡萄牙)的國家艦隊,而率領這支艦隊的,是被他們譽爲航海者的恩裡克王子。

他們所乘坐的船隻,是使用阿維什王朝最先進技術建造的三桅杆型卡瑞克帆船,它的特徵是有着巨大的弧形船尾,以及船首的巨大斜桅。

阿維什王朝人在它的前桅及中桅裝配了數張橫帆,後桅則配上一面三角帆,而這也是歐洲史上第一款用作遠洋航行的船艦。

率領這支艦隊的恩裡克王子已經不是第一次率領海軍作戰,從十一年前,恩裡克王子就親率一萬九千名陸軍和一千七百名海軍,以及二百艘戰艦組成的龐大軍隊攻佔了崑崙洲西北角的重要城市休達。

自此開始,阿維什王朝開始有意識的在海上進行擴張。

不出意外,他們會按照歷史軌跡一樣,一點點向南邊的崑崙洲大陸進行探索,然而隨着大明在中亞、西亞不斷進行貿易,大量的商品開始經過帖木兒、奧斯曼等國流通於歐洲。

各國商人雖然可以直接穿越陸地,前往小西洋和大明商人做生意,但奧斯曼依舊會向他們收取高昂的稅金。

無法忍受中間商的若昂一世,最終支持恩裡克提前創辦了航海學校,並鼓勵其網羅歐洲各國的航海人才。

從永樂十六年到洪熙三年,恩裡克爲阿維什王朝培養了大批熟練的航海者,並修建了裡本斯海港,改進了海船,將航海探險事業堅決進行下去。

由於得知大明在崑崙洲最南端有着直接貿易的銷售點,所以恩裡克在洪熙年間不斷派遣先遣隊南下探索大西洋。

他們在南下的過程中發現了許許多多的島嶼,並賜予了這些島嶼的名字。

洪熙七年,一則好消息傳回了裡本斯,那就是先遣隊發現了一片綠色區域,並且在這裡得到了關於大明的情報。

不同於他們先前發現隔壁沙漠,這片嶄新的區域裡有着許許多多的黑色人種,他們居住在綠色的樹林中,並且他們身上穿着的服飾居然有大明的服飾。

這個發現傳回後,作爲基督騎士團大統領兼阿維什王朝王子的恩裡克不顧衆人勸阻,他執意親自帶隊南下尋找崑崙角的大明貿易站點。

三千二百名海軍,二十艘戰船和三十三艘補給船,這就是阿維什王朝給予恩裡克的最大支持。

此時的他們已經越過了綠色區域,並向着南方沿着海岸線航行了半個月。

恩裡克有預感,他們即將抵達大明商人口中的崑崙角。

想到這裡,他舉起酒杯往嘴裡灌了一大口。

興許是他的第六感比較靈敏,總之在向南航行的第四十七天,他們開始發現沿海的部落越來越多,每次看見他們的船隊都會熱情的朝他們打招呼。

不過當他們率領船隊靠岸後,那羣人見到自己一羣人後,立馬就開始往密林之中跑去,似乎將他們視作了敵人。

這樣的情況,讓他們遲遲得不到補給,而恩裡克也十分果斷,他當即以騎士團大統領的身份將這羣土著人定性爲異教徒,開始焚燬他們的部落,搶奪食物,並將女人和孩子俘虜,派遣船隊將他們送回裡本斯。

恩裡克有感覺,這些黑人將會成爲裡本斯奴隸市場最暢銷的奴隸。

在恩裡克的授意下,阿維什王朝的艦隊開始在西崑崙沿海不斷燒殺搶掠,硬生生靠着強盜般的手段向南推進了上千裡。

三月初五,在晴朗的陽光下,坐落於崑崙角的崑崙宣慰司無疑成爲了這個時代崑崙南部地區最大最繁華的一個區域。

曾經千餘人駐紮的崑崙角,如今已經發展成爲了數千各國商人和百姓的聚集地。

由於朝廷禁止所有民營商船前往崑崙角以西的海域,所以崑崙角以西的大部分商品只能在崑崙宣慰司獲取。

此時的崑崙宣慰司儘管還是隻駐紮着一千兵馬,但城池與海港卻不斷地擴建與加固,而且城池四周也有着一條條城外街道。

這些街道兩側是各國商人的居所和倉庫,在崑崙宣慰司,他們可以用最低的價格購買到足夠多的抗瘧粉和瓜果蔬菜。

除此之外,許多商人也會前來崑崙宣慰司販賣當地稀缺的商品,例如中亞的女奴、馬匹和各類商品。

在大明百姓的審美中,崑崙洲的女人確實不太符合審美,而宣慰司的海軍俸祿並不低,所以中亞的女奴就成爲了小西洋地區的暢銷品。

只需要二十貫,就能買到一個身材苗條模樣可人的胡姬,這讓駐守在崑崙宣慰司的海軍士兵如何能夠忍受得住。

故此在這裡,海軍士兵基本都有一到三個胡姬,類似一些武官則是擁有更多。

雖然在大明官營貿易區禁止奴隸貿易,但在小西洋購買的奴隸卻不受限制,依然可以帶回大明。

正因如此,許多人都會將胡姬僞裝後帶往大明,私底下販賣給權貴。

這種變相走私是被默許的,但不能拿到檯面上來說。

大明經營崑崙宣慰司多年,許多海軍將士在服役三年後選擇了退役,並在崑崙宣慰司安家。

他們可以花費十幾貫購買幾十個奴隸爲自己開墾荒地,或者在一些河流淘金,總之只要有背景,想在崑崙洲發財並不困難。

一些退役的兵卒自發組成了一個商幫,他們在南崑崙的地界上找尋金銀礦並開採,亦或者開荒來販賣耕地。

軍隊的各項規矩烙印進入了他們的血液裡,這些規矩讓他們在南崑崙如魚得水,執行力非常高。

不過他們之所以能如魚得水,主要還是對崑崙宣慰司的孝敬得當,正如眼下……

“宣慰使,這是這次弟兄們對您的孝敬,不是什麼值錢的玩意,您收下吧。”

“既然是兄弟們送的,那我就恭敬不如從命了。”

崑崙城宣慰司衙門內,孟冉坐在主位笑着接過對面那精幹商人推過來的小盒子。

盒子雖然只有兩個巴掌大,但推動起來卻十分沉重。

孟冉多年的經驗告訴他,這裡面裝着的估計是黃金。

想到這裡,他也笑道:“我聽聞朝廷那邊去年爆發了一場大案,整個廟堂換了不少,這段時間你們若是經過滿剌加海峽,那還是老老實實的交稅,別惹出什麼事端。”

雖然已經是三月,但由於距離遙遠,所以孟冉所獲得的情報依舊是去年九月的情報。

此時他還不知道朝廷爆發了“顏李案”,只當是朝廷對江南的打壓。

“謝宣慰使指點,我回去後會告知兄弟們的,勞宣慰使費心。”

“宣慰使這邊事務繁忙,那我也就不打擾了,勞您費心。”

精幹商人起身作揖行禮,隨後在孟冉的相送下離開了宣慰司衙門。

在他走後,孟冉走回來打開了那小盒子,果然裡面整整齊齊的放着十餘條手指粗的金條。

只是一眼看去,孟冉便知道這裡大概有百兩黃金左右。

看似不多,但這孝敬卻是每個季節都有,一年下來最少有四百兩黃金的收入。

若是以他正五品宣慰使的俸祿,起碼需要三十年才能累積下這財富。

“可惜,這宣慰使我頂多只能擔任一年了。”

孟冉暗歎可惜,畢竟這位置是真的賺錢,算上其它商人的孝敬,一年收入上萬貫完全不成問題,即便是他這種勳二代也不免流口水。

“孟輝!”

孟冉突然招呼了一聲,一個從七品官員當即便一路快走出現在了正廳內。

“大人,下官在這。”孟輝作揖迴應,孟冉則是示意道:

“把這些東西收起來,等明年回京述職,還得靠這些東西走動關係,尋一個好位置。”

“是”孟輝應下,並將這盒黃金收了起來。

儘管他父親是遼國公,可他父親主要的根基還是在東北,而他自己想要的位置在海上。

只有在海上,他纔敢大肆斂財,若是在東北他敢這麼收錢,不用他父親出手,他大哥便已經出手把他打死了。

想到自己的父親和大哥,孟冉不免露出不屑。

“幹得再好又如何,一年算上皇帝賞賜的銅山,收入也不過就萬餘貫,與我差不多。”

“嗶嗶——”

忽的,刺耳的哨聲傳來,緊接着就是“鐺鐺”的鐘聲。

“娘地,遇到海盜了?”

孟冉反應過來後暗罵一聲,對孟輝吩咐道:“把東西藏好,另外去問問戚升,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

這還是孟冉執掌崑崙宣慰司兩年來第一次遇到敵人,不過他倒也不慌亂,畢竟駐紮在這裡的還有一千海軍。

在孟冉的吩咐下,孟輝把東西藏好後連忙走出衙門,剛好與一名十七八歲的千戶官迎頭撞見。

“戚千戶,怎麼回事,是遇到海盜了嗎?”

這名千戶官便是崑崙宣慰司的千戶官戚升,其祖父是當年渤海軍渡海南下登州時投降的代登州衛指揮使戚諫。

靖難之役結束後,戚諫被朱高煦所記住而一步步拔擢爲山東都指揮使,戚諫的兒子戚樾則是跟隨朱棣幾次北征,在戚諫致仕後就任大寧都指揮僉事。

戚樾是戚升的父親,雖說只有十八歲,但如今卻已經是一個千戶官了。

“是西邊來的敵人,有大小船隻五十餘艘,我特來詢問宣慰使如何處置。”

“西邊,那不就是西洲嗎?”

孟輝愣了愣,朝廷可是早早有過交代,若是西洲人渡海南下,不論其理由如何,都不準越過崑崙角。

“應該是西洲的人,距離太遠我們看不清他們的膚色。”

戚升雖然年輕,但行事穩重,性格冷靜,並不因爲敵軍戰船數量衆多而慌亂。

“他們距離此地尚有六十餘里,應該還沒有發現我們戰船的蹤跡。”

“大概三個時辰後就能抵達此處,所以我得詢問宣慰使如何處置他們。”

“千戶裡面請。”孟輝聞言不敢阻攔,當即爲其引路走入宣慰司衙門之中。

坐在衙門內的孟冉老神在在的坐在自己位置上,並不因爲外敵入侵而擔憂。

不過當他看到孟輝爲戚升帶路,他當即意識到了不對勁,立馬開口道:

“海上警鐘作響,不知是東邊來了海盜,還是發現了什麼?”

“大人,是西洲派遣了艦隊前來,大小戰船五十餘艘,不過戰船炮口並不多。”

戚升交代過後,孟冉便倒吸了一口涼氣,同時也意識到這是自己的一個機會。

“咳咳,既然是西洲夷人,那就請戚千戶前往阻截,詢問明白他們爲何會來到這裡。”

“若只是貿易,那朝廷十分歡迎,可若是想要逾越崑崙角,則按照朝廷的規矩辦事。”

孟冉交代着,戚升卻皺眉作揖道:“若是他們強闖呢?”

“那便是入侵!”孟冉厲聲道:“不管他們有多少兵馬,本官決不允許他們逾越崑崙角一步!” “是!”聽懂了孟冉的交代,戚升當即回禮:“末將這就提點兵馬出海備敵,若是戰事不順,則請大人向木骨都束及波斯衛求援。”

“戚將軍放心去吧,崑崙宣慰司有本官在,亂不了。”

孟冉揹負雙手,根本不把所謂的西洲夷人放在眼裡。

見狀,戚升便轉身離去,而孟輝也在戚升走後對孟冉祝賀道:“恭賀大人,此戰不論勝敗,大人都將獲利。”

“嗯……”孟冉摸了摸自己的八字鬍,臉上滿是笑意。

他恨不得戚升立馬和西洲夷人打起來,只要他們開戰,那自己就能以督戰的藉口繼續逗留崑崙洲,直到朝廷反應過來爲止。

這仗打得越久,他就獲利越多。

至於會死多少士兵,那不是他該關心的事情,他只關心能打多久,以及開戰過後自己是否能借機賺一筆。

在他如此作想時,走出宣慰司衙門的戚升開始調動兵馬,除了留守二百人保護宣慰司衙門外,其餘七百餘人盡數被他帶走。

“嗚嗚嗚——”

號角聲響起,由一艘寶船,三艘大福船組成的艦隊駛出港口,向着西方趕去。

一個時辰後,他們在海上看到了那連成片的西洲艦隊。

“他們的船怎麼這麼小?”

使用望遠鏡觀察阿維什王朝艦隊的戚升皺了皺眉,不由得提升了許多信心。

“打旗語,看看他們能不能看懂!”

戚升站在寶船甲板上對旗手大聲吩咐,旗手聞言也很快開始揮舞手中令旗。

此刻雙方的距離不過二里,並且還在不斷逼近。

隨着距離越來越近,恩裡克這纔看到了那四艘龐然巨物。

“該死,那是契丹的船嗎?”

“好大的船,還有他們船上的火炮怎麼那麼多”

“他們在什麼?”

當五千料的寶船與三千料的三艘福船出現時,阿維什王朝艦隊上的許多士兵和軍官開始了慌亂。

在海上,船隻的體型決定了戰力,以寶船的體型,但凡它對阿維什王朝艦隊發起進攻,光憑體型就足夠碾碎許多船隻。

阿維什王朝艦隊中最大噸位的船不過六百噸,而大明最大的那艘船,恐怕有上千噸。

“該死,裡本斯的那羣商人沒告訴我大明的船有那麼大。”

恩裡克暗罵一聲,但還是開口道:“告訴派迪亞,輪到他表現的時候了。”

在恩裡克的吩咐下,一艘三百噸的船駛出了艦隊,朝着明軍那四艘龐然巨物駛去。

“放下一艘沙船去交涉,別讓他們靠近寶船。”

戚升防範意識很高,萬一對方的這艘船裝載了炸藥,試圖炸沉寶船的話,那他們就會很被動了。

在戚升的命令中,一艘沙船被放下,運載十餘名士兵在兩軍之間的海域與恩裡克所派遣的船隻碰面。

雙方的船隻撞在了一起,兩方拋錨後將船隻停穩,隔着數丈展開交流。

由於在西亞接觸了不少外國人,明軍倒也沒有因爲葡萄牙人的長相而感到驚訝,反倒是阿維什王朝艦隊上的葡萄牙人們在討論大明將士。

“這就是契丹人?”

“他們現在好像叫做大明,確實和書上寫的一樣高大。”

“他們的武器怎麼這麼奇怪?”

“應該是和火槍一樣的武器,不過的確很奇怪。”

在阿維什王朝士兵的討論中,一名西亞長相,身穿絲綢的男子走到了船舷處開口道:

“尊敬的天朝天兵,我們是來自西洲極西阿維什王朝的艦隊,來到這裡主要是想要與天朝建立貿易。”

帶着口音的官話響起,甲板上的明軍四目相對,最後還是一名總旗官開口道:

“貿易可以,但你們不能逾越崑崙角前往小西洋貿易,這是朝廷定下的規矩。”

“什麼?”派迪亞顯然沒想到大明朝還有這樣的規矩,要知道恩裡克的想法就是繞過土耳其人,並前往小西洋進行貿易。

現在越過崑崙角就是小西洋,可他們卻不能越過這地方,這讓他們如何能接受。

“好的,我將會去傳達您的話!”

派迪亞畢恭畢敬的行禮作揖,明軍見狀也收起船錨返回本陣。

在派迪亞的示意下,阿維什王朝的船隻開始返回本陣之中,而派迪亞本人也攀爬上了恩裡克的坐船。

“怎麼樣?”

見到派迪亞出現,恩裡克立馬上前詢問了起來,派迪亞臉色並不好看,這讓恩裡克心裡出現了不好的預感。

“他們說如果只是貿易,那他們可以和我們進行貿易,但我們不能逾越崑崙角。”

“大明帝國的皇帝下達了命令,不準任何船隊逾越崑崙角,這和我之前和你討論的結果差不多,大明帝國將小西洋視爲自己的後花園。”

“不準前往?那我來到這裡是爲了什麼?”

恩裡克無法接受這樣的結果,派迪亞卻勸導道:

“最少我們可以和大明帝國直接進行貿易,反正瓷器、茶葉、絲綢和香料都在他們手上。”

“只是這點利益,無法讓我說服裡本斯的貴族們。”

恩裡克臉色難看的進行迴應,派迪亞卻看了一眼明軍的艦隊:“你準備怎麼打算?”

“我……”恩裡克看向了遠處的四艘大明戰船,又看了看自己身後的五十幾艘船隻。

“我準備武力與他們交涉,只要讓他們知道阿維什王朝並非他們所想的那樣弱小,我們就能奪得更多的話語權。”

“你一定是瘋了!”派迪亞沒想到恩裡克居然想着和大明帝國交戰。

“你的艦隊會在開戰的一瞬間被覆滅的,我見識過他們的強大實力,就連沙哈魯都需要對大明帝國稱臣,我們絕不可能是他們的對手。”

“恩裡克王子,我認爲您現在收起這樣的想法還來得及,或者你可以暫時與大明先進行貿易,下次再帶更多的軍隊來征討他們。”

“下次?”恩裡克搖搖頭:“伱看到他們的人數了嗎?”

“他們只有四艘船和不到一千人,而我們有五十幾艘船,三千多人。”

“這一戰,我不認爲我會輸。”

恩裡克這般說着,同時開始對兩邊的士兵下令道:“向他們緩慢靠近,一旦靠近,就學習他們的戰術,炮擊他們的船艙。”

阿維什王朝艦隊的戰船之所以提前幾十年將火炮裝備上船,這也是受到了大明艦隊的影響。

大明艦隊在伊拉克、波斯地區炮擊阿巴丹的行爲讓西亞各國商人記憶深刻。

在鄭和橫掃中亞後的十餘年時間裡,西亞各國都開始加快了對火炮的研究,其中奧斯曼更是效仿明軍將火炮搬上戰船,因此還取得了幾場海戰。

奧斯曼火炮上船的做法啓發了各國,恩裡克也受此啓發,將火炮裝上了大帆船,並憑此攻陷了休達城。

在他看來,只要打明軍一個猝不及防,那他們就將取得最終的勝利。

他的想法很好,但他的想法也暴露的太過明顯。

“他們在緩慢向我們靠近,而且已經打開了火炮的擋板。”

戚升用望遠鏡將他們的行爲盡收眼底,同時佩服道:“果然陛下說的很對,西洲夷人畏威不畏德,唯有火炮才能讓他們知道他們與天朝的差距。”

話音落下,戚升轉頭對衆人開口道:“左滿舵,準備炮擊!”

“嗶嗶——”

“左滿舵,準備炮擊!”

刺耳的哨聲在海上響起,即便恩裡克再自大也知道明軍發現了他的行爲。

此時他們距離明軍的距離不到半里,只需要放開手衝鋒就能獲得與他們短兵交擊的機會。

“衝鋒!”

恩裡克拔出了自己的長劍,在他的吶喊聲中,二十餘艘戰船一馬當先的衝向明軍。

“放!”

“轟轟轟——”

沉悶如雷的炮聲在大西洋上作響,儘管只有四艘船,但經過改良的寶船和福船所能裝備的火炮數量遠遠高於舊式寶船和福船。

“轟轟轟——”

“額啊!”

“船!船被打穿了!”

六十餘門火炮發出了自己的怒吼,從十二斤到二十四斤不等的石質炮彈在發射的一瞬間便將這一艘艘試圖衝鋒的短小戰船擊穿。

恩裡克很倒黴,一枚二十四斤的石質炮彈落在了他的身旁,將甲板擊穿的同時,那飛濺的木屑也將他打成了一個刺蝟。

木屑卡在了甲冑上,但更多是卡在了他的臉上。

“右滿舵!”

“預備……放!”

“轟轟轟——”

士兵們還沒將恩裡克從木屑中拯救出來,明軍便已經調整了船體,對阿維什王朝的艦隊發起了第二輪炮擊。

兩輪炮擊所展示的是一百二十餘門火炮,這個火炮數量是整個歐洲所有海軍加在一起都達不到的數量。

恩裡克還從未看見過如此多的火炮出現在一處戰場上,不過現在他看到了,代價則是他的生命……

第405章 怨種父子第370章 父子合謀第398章 大發戰爭財第464章 丁酉新政第55章 道德者死第13章 大樹營內243.第243章 月漾橋之戰第453章 棒雞倭狗第436章 春風吹又生第81章 孝陵之上第394章 藥石難醫第364章178.第178章 得寸進尺第118章 未雨綢繆第463章 永樂十七年319.第319章 南征安南217.第217章 名利皆要243.第243章 月漾橋之戰第446章 滅其國更其主第127章 終抵吉林第131章 日出松江第451章 繁花似錦251.第251章 望兵止渴第82章 拓土之論189.第189章 一夜暴富第388章 安得廣廈千萬間第369章 做大明的狗第421章 壩上江南177.第177章 南北榜案224.第224章 靖難之役第462章 孤家寡人第546章 愚蠢至極第105章 匹夫無罪第79章 中元祭日第51章 孜孜不倦第130章 秦王樉薨290.第290章 沿海商幫第30章 父子相似第480章 攜老扶幼第393章 呂宋開荒270.第270章 兵臨城下第8章 徐氏治戎第378章 着手北方第1章 洪武二十七年328.第328章 攻略安南198.第198章 父慈子孝259.第259章 兩線作戰第130章 秦王樉薨第359章 自由貿易311.第311章 西洋市舶司第430章 逐胡三千里288.第288章 永樂元年159.第159章 血戰不退第447章 瘈狗噬人第379章 家國難掌第113章 功臣末路327.第327章 太子監國第465章 風浪不止第407章 永樂十年第42章 旁敲側擊173.第173章 翻手之間250.第250章 瑞雪兆豐年243.第243章 月漾橋之戰第360章 再徵漠北238.第238章 破陣胡兒322.第322章 應對自如217.第217章 名利皆要267.第267章 撥亂反正140.第140章 建功立業306.第306章 定額之爭第453章 棒雞倭狗299.第299章 南征北討第69章 爺孫和睦第59章 東窗事發198.第198章 父慈子孝第107章 會廳議倭第446章 滅其國更其主第493章 癸卯貪腐第131章 日出松江271.第271章 兵圍京師第507章 亂雲飛渡204.第204章 故人重逢第531章 洪熙十二年第475章 父債子還158.第158章 黑雲壓城162.第162章 死傷甚重第425章 人君姿態第451章 繁花似錦第56章 陳年往事228.第228章 戰勝似敗第69章 爺孫和睦222.第222章 奉天靖難第106章 倭夷入寇第518章 顏李案第396章 先甜後苦第50章 漢人皆說胡兒語158.第158章 黑雲壓城178.第178章 得寸進尺第83章 擅寡而長237.第237章 寧王歸心
第405章 怨種父子第370章 父子合謀第398章 大發戰爭財第464章 丁酉新政第55章 道德者死第13章 大樹營內243.第243章 月漾橋之戰第453章 棒雞倭狗第436章 春風吹又生第81章 孝陵之上第394章 藥石難醫第364章178.第178章 得寸進尺第118章 未雨綢繆第463章 永樂十七年319.第319章 南征安南217.第217章 名利皆要243.第243章 月漾橋之戰第446章 滅其國更其主第127章 終抵吉林第131章 日出松江第451章 繁花似錦251.第251章 望兵止渴第82章 拓土之論189.第189章 一夜暴富第388章 安得廣廈千萬間第369章 做大明的狗第421章 壩上江南177.第177章 南北榜案224.第224章 靖難之役第462章 孤家寡人第546章 愚蠢至極第105章 匹夫無罪第79章 中元祭日第51章 孜孜不倦第130章 秦王樉薨290.第290章 沿海商幫第30章 父子相似第480章 攜老扶幼第393章 呂宋開荒270.第270章 兵臨城下第8章 徐氏治戎第378章 着手北方第1章 洪武二十七年328.第328章 攻略安南198.第198章 父慈子孝259.第259章 兩線作戰第130章 秦王樉薨第359章 自由貿易311.第311章 西洋市舶司第430章 逐胡三千里288.第288章 永樂元年159.第159章 血戰不退第447章 瘈狗噬人第379章 家國難掌第113章 功臣末路327.第327章 太子監國第465章 風浪不止第407章 永樂十年第42章 旁敲側擊173.第173章 翻手之間250.第250章 瑞雪兆豐年243.第243章 月漾橋之戰第360章 再徵漠北238.第238章 破陣胡兒322.第322章 應對自如217.第217章 名利皆要267.第267章 撥亂反正140.第140章 建功立業306.第306章 定額之爭第453章 棒雞倭狗299.第299章 南征北討第69章 爺孫和睦第59章 東窗事發198.第198章 父慈子孝第107章 會廳議倭第446章 滅其國更其主第493章 癸卯貪腐第131章 日出松江271.第271章 兵圍京師第507章 亂雲飛渡204.第204章 故人重逢第531章 洪熙十二年第475章 父債子還158.第158章 黑雲壓城162.第162章 死傷甚重第425章 人君姿態第451章 繁花似錦第56章 陳年往事228.第228章 戰勝似敗第69章 爺孫和睦222.第222章 奉天靖難第106章 倭夷入寇第518章 顏李案第396章 先甜後苦第50章 漢人皆說胡兒語158.第158章 黑雲壓城178.第178章 得寸進尺第83章 擅寡而長237.第237章 寧王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