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倒數第一

1994年10月2日,山南省靜州市第一中學。

夜晚12點,復讀班寢室準時熄燈。

值班老師離開以後,第一寢室裡燃起十幾支蠟燭,疲憊不堪的同學們圍坐在燭光前,繼續挑燈夜戰。蠟燭火光隨風而動,人影印在牆上如妖怪一般。

1994年,靜州一中高考錄取率爲34%,比全國高考錄取率略高一些。根據現有高考政策,1995年靜州一中高考錄取率應該與前一年相近,又由於每間寢室的學生是隨機安排的,據此可推斷寢室裡多數人逃不脫落榜的厄運。復讀生誰都不甘心再次淪爲落榜倒黴蛋,他們如溺水之人,拼命朝岸上游去。

王橋比同學們晚一個月進入復讀班,被安排到靠近房門的臨窗牀位。

臨窗牀位可觀風景,最先呼吸到新鮮空氣,原本算是好位置。由於第一宿舍並非標準宿舍,而是由老教室改建,設施陳舊,靠近房門的這扇窗在暑假時連窗櫺帶玻璃整體脫落,開學後仍然沒有維修。下雨時,雨水隨風飄進屋。烈日當空時,陽光直射,牀鋪變成烤箱,臨窗下鋪就由好位置變成壞位置,一直空置。

在山南看守所度過艱難的日子以後,王橋本能地牴觸密閉環境,漏雨、吹風、太陽曬的臨窗牀位能讓他感到心靈自由,放下行李時他甚至暗自慶幸沒有人看上這個牀位。

熄燈以後,王橋將蠟燭放在跛腳木凳上,藉着蠟燭飄搖的光線,專心致志地背英語單詞。凌晨1點,寢室裡還有六七支蠟燭未熄,燭光照亮了一張張慘白的臉。

王橋拿着臉盆從衛生間回來時,寢室傳來一陣“燃起了”的喊叫聲,屋內閃出明亮火光。看見火光,他毫不猶豫拿着臉盆衝向衛生間。

寢室正中一張牀的下鋪蚊帳燃燒起來,並將上鋪引燃,火光熊熊,濃煙滾滾。

幾個學生站在牀邊,被暴烈的大火嚇住,手足無措。王橋端着臉盆衝到牀前,大吼道:“去接水。”同時用力將臉盆的水朝燒起的蚊帳潑去。

牀邊同學如夢方醒,提桶抓盆朝衛生間衝去。

大火熄滅不久,拿着手電筒的值班老師聞訊趕到,看着被燒燬的兩牀蚊帳以及牀上用品、書本,倒吸了一口涼氣。寢室裡有22張木牀和大量易燃物,真要燒起來,絕對是驚天動地的大事故。他嚴厲地問道:“誰引起的火災?站出來。”

一個個子瘦小的同學站在老師面前,低着頭道:“我點蠟燭看書,不小心引燃了蚊帳。”

“你叫什麼名字?”

“李想。”

“跟我到辦公室來。”值班老師見李想站着不動,催促道,“你差點闖了大禍,別傻站在這裡。”

一個說着“紅旗廠普通話”的同學愁眉苦臉地道:“老師,我的牀被燒了,還被水淋得溼透,怎麼睡?”

值班老師道:“如果有什麼損失,李想將照價賠償,今天晚上和同學擠一擠,暫時克服一下。”他看到寢室裡還有蠟燭,怒吼道:“快點把蠟燭熄掉,難道還想出事?!”

值班老師帶着垂頭喪氣的李想走出寢室後,大家紛紛上牀。復讀班的學生承受着遠強於高三的壓力,每天學習時間超過12小時,大家仗着年輕,瘋狂地透支體力。頭靠在枕頭後,睡意立刻襲來,顧不得議論剛纔發生的驚險一幕。

第二天早自習時,寢室門口貼上了嚴禁在寢室點蠟燭的通知。隨後復讀班負責人劉忠在小操場組織召開了全體復讀班學生參加的學生大會,通報第一寢室的火災情況,強調預防火災的重要性。

欠缺睡眠的同學在晨風吹拂下,睡意漸漸消去,散會以後,一窩蜂朝食堂涌去。王橋不願意去搶饅頭和稀飯,到小操場旁邊的樹林裡背單詞。

他的英語聽說能力在初中時頗爲不俗,考試成績不理想的主要原因是不熟悉高中英語題型,他有信心在短時間將英語成績提升起來。

唯獨數學,令其十分頭痛,還沒有破解之道。

第三節上課鈴聲響起,詹圓規踩着鈴聲拿着數學卷子走進教室。他面帶寒霜,將試卷往桌上重重一摔,發出驚堂木擊打案桌一般的聲響,同學們聞聲汗毛直豎。

詹圓規是文科班數學老師詹遠貴的綽號。被學生取這個綽號的主要原因是他說話尖酸刻薄,每次批評學生就如用圓規刺入學生肉體,還要畫個圈,弄一個緊箍咒,讓被批評者肉體疼痛、精神緊張。

綽號極爲傳神,又巧妙地利用了原名詹遠貴的諧音,迅速在靜州教育系統風行,不僅學生用,老師也用。

詹圓規面無表情地將一疊卷子放在桌面上,腦袋左右擺動,用冷峻的目光打量着64名學生。每個學生都感覺詹圓規的目光停留在自己臉上,不約而同僵硬起來。

坐在最後一排的王橋低頭看着數學書,目光沒有與詹圓規交接。只讀過半學期高中,突然來到靜州最好學校的高考復讀班,前幾次數學測試絕對難看,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詹圓規眼光在教室裡掃來掃去,緩緩開口:“出考題的時候,我將難度降低了2/3,竊以爲及格人數應該比上一次多一些。人類歷史就是不斷地挑戰智力極限的過程,偶爾出個把挑戰下限的也不奇怪,考10分、20分的相當於挑戰下限,我反覆告誡自己不要奇怪,哎,怎麼能不奇怪!大家都那麼謙虛,不肯將分數超過別人。謙虛固然是中華民族的美德,可是到了你們這個水平就不要謙虛了,過於謙虛其實是愚蠢的表現……”

考砸鍋的同學們都低下頭,臉皮薄的紅了臉,膽子小的青了臉。

在廣南第三看守所經歷了煉獄生活,王橋心理素質遠遠強於班上同學,他將詹圓規的諷刺打擊當成耳旁風,抓緊時間看書。距離高考只有實打實的9個月,必須爭分奪秒才能將數學成績提起來。

詹圓規拿起一份試卷,道:“今天表揚兩位同學,一位是晏琳,這次考了93分,一枝獨秀,希望以後繼續保持。另一位同學是王橋,上次考了9分,這次13分,增加了4分,有所提高,不算最後一名,比所有退步的同學都值得表揚。”

班上所有同學都鬨笑了起來,不少同學還將目光投向了晏琳和王橋。

“晏琳,你站起來,讓同學們看看追趕的對象。”

在倒數第二排右側站起一位女子,身高在一米六七到一米七左右,身材高挑勻稱,梳着一個馬尾巴。

靜州有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俗語,文科班總人數大大少於理科班,最後一排只有兩三人,王橋獨佔一張課桌,清靜自在。他正在打量高挑修長的全班第一名,詹圓規把戰火燒了過來,道:“王橋同學也請站起來,讓同學們認識一下後面的追兵。”

王橋沒有想到詹圓規會將野火燒到自己身上,面對同學們幸災樂禍的表情,臉面上有點發燒。他以前在紅星廠子弟校讀書時,子弟校老師在課前課後挺注意保護差生的自尊心。誰知名校名師卻沒有基本師德,讓王橋感到很納悶。他抱着在人屋檐下豈能不低頭的態度,默默地站起來。

“同學們,你們前有標兵,後有追兵,誰都大意不得。下一次月考,凡是被王橋追上的同學都站起來亮相。”看着低頭不語的王橋,詹圓規又對前面說出的話感到後悔,暗道:“我這個脾氣真得改一改,跟這種沒有希望的學生起什麼勁,復讀班魚龍混雜,不是每個學生都值得教導。”

想到這裡,他讓自己儘量平和下來,道:“王橋坐下吧,希望你每次考試都有進步。大家拿起試卷,我逐一講解。凡是你們做錯的題,就是各自的薄弱環節,別想着是失誤,做錯了肯定有知識點沒有弄懂。心存僥倖之心,下次會在同樣的地方摔跟頭。”

數學考第一的晏琳飛快地回頭看了王橋一眼,暗自奇怪:“一中高考上線率也就在34%左右,文科班有56人,按比例不超過20人能夠高考上線。這位數學考十來分,無論如何也上不了線,他來複讀有什麼意義。靜州復讀班招生是要看高考分數線的,他能進來肯定是關係戶。”

王橋不認同詹圓規的教學方法,但是最後幾句話醜理端,他顧不得腹誹,豎着耳朵,恨不得將每個字都吸進腦裡。客觀地說,詹圓規思路清晰,口才不錯,除了刻薄點以外還算是優秀的數學老師。

在現實生活中,有才能的人總是恃才傲物,傲物有很多表現形式,尖酸刻薄是其中一種。如果一個人有才能又謙和,那麼不管放在哪個部門哪個單位都是棟樑之才。不幸的是,我們身邊棟樑之才很少,詹圓規式的有才能但脾氣不好的人亦不算太多,沒有多少才能且自視甚高的人爲數最多。

下課鈴聲響起,王橋沒有離開座位,拿着數學試卷反覆揣摩。這一次數學成績得了13分,全班倒數第二。值得欣慰的是在13分裡有2分填空題和4分選擇題不是扔硬幣推測結果,而是靠着真本事得出的正確答案。

王橋在紅星廠子弟校初中畢業以後,憑着優異成績考入靜州市第一中學。誰知讀了半學期,因爲一起長大的紅星廠六號大院的朋友被人欺負,七個六號大院的天不怕地不怕的高中學生就“血仇血報”,將對方打成了腦震盪。王橋是打架的主力,聽說對方被打成腦震盪,以爲腦震盪是重傷,怕被抓進派出所,也不與家人商量,與另一位勇敢的同學連夜南下到了廣南省。

王橋在廣南省開始了打工生涯,兩年時間裡便成爲山南省南下廣南羣體中最年輕的醫藥代表。

誰知天有不測風雲,一場意外打斷了王橋的醫藥代表生涯。

意外發生後,王橋被關進了廣南省第三看守所。當王橋從看守所無罪釋放出來以後,痛定思痛,決定彌補讓他最爲失落的大學夢,由父母託關係來到靜州一中復讀。

復讀前,他只學過半學期高中數學,這一次靠着本事做對6分數學題,是歷史性的巨大進步。

看着鮮紅的13分,王橋盤算道:“還有9個多月就要高考,要想考出好成績,每個月都得有進步。11月月考,數學成績一定要考上20分,年底考上40分,明年3月力爭及格,6月必須要上80分。”

(第一節完)

第455章 四人夜聚第346章 調研第250章 社會關係(六)第303章 相見(五)第264章 晏琳(四)第202章 蟲咬第459章 禮物第240章 冤家(二)第10章 第三輛汽車第二百六十六 晏琳六第111章 上崗演講第31章 手機在哪裡第393章 宋書記的交待第169章 決斷第31章 手機在哪裡第326章 祭祖(十二)第367章 趙波的發現第410章 風波惡第193章 燭光晚餐第328章 新職(一)第382章 只會慢慢凋零第189章 散夥第414章 回陽州第91章 看望第388章 假的真記者第310章 報道(四)第26章 新警察第136章 奇遇第456章 牽豬捉雞第8章 稱雄寢室第378章 李寧詠的新目標第390章 畫風轉變第319章 祭祖(五)第255章 舊鄉人(二)第114章 審方案第201章 迎接代表團第458章 什麼時候吃喜糖第363章 根本矛盾第267章 衝突(一)第467章 暗洞裡的尖頭魚第291章 工地生活(九)第443章 磊落的心第97章 訓練第125章 畢業季第38章 陰差陽錯第54章 愛情不期而至第65章 查房第91章 看望第193章 燭光晚餐第53章 跳舞第378章 李寧詠的新目標第178章 縮頭烏龜第39章 六個對六個的戰鬥第104章 交流第204章 有心對無心第186章 暫時妥協第365章 晏琳(五)第229章 酒品(二)第353章 與書記的共識第188章 眼緣第243章 故人第102章 舊鄉老友第135章 吵架第780章 又談心第225章 住院第284章 工地生活(四)第35章 黑暗與光明第285章 工地生活(五)第197章 酒戰第77章 從此王郎是路人第137章 驚人之語第350章 村民議事規則第239章 冤家第393章 宋書記的交待第59章 錯過第二百五十九 車禍第52章 家裡無人第135章 吵架第447章 帶鎖的日記本第358章 脾氣不小的宋組長第115章 搗鬼第233章 三板斧(四)第241章 岩石坡第215章 暗渡陳倉(三)第233章 三板斧(四)第66章 春夢第132章 東城之東第186章 暫時妥協第28章 懷孕第57章 遠望第179章 註定失敗的座談第284章 工地生活(四)第372章 夜談第251章 低頭第21章 退學和當兵第54章 愛情不期而至第146章 要做強者第172章 垃圾場第447章 帶鎖的日記本
第455章 四人夜聚第346章 調研第250章 社會關係(六)第303章 相見(五)第264章 晏琳(四)第202章 蟲咬第459章 禮物第240章 冤家(二)第10章 第三輛汽車第二百六十六 晏琳六第111章 上崗演講第31章 手機在哪裡第393章 宋書記的交待第169章 決斷第31章 手機在哪裡第326章 祭祖(十二)第367章 趙波的發現第410章 風波惡第193章 燭光晚餐第328章 新職(一)第382章 只會慢慢凋零第189章 散夥第414章 回陽州第91章 看望第388章 假的真記者第310章 報道(四)第26章 新警察第136章 奇遇第456章 牽豬捉雞第8章 稱雄寢室第378章 李寧詠的新目標第390章 畫風轉變第319章 祭祖(五)第255章 舊鄉人(二)第114章 審方案第201章 迎接代表團第458章 什麼時候吃喜糖第363章 根本矛盾第267章 衝突(一)第467章 暗洞裡的尖頭魚第291章 工地生活(九)第443章 磊落的心第97章 訓練第125章 畢業季第38章 陰差陽錯第54章 愛情不期而至第65章 查房第91章 看望第193章 燭光晚餐第53章 跳舞第378章 李寧詠的新目標第178章 縮頭烏龜第39章 六個對六個的戰鬥第104章 交流第204章 有心對無心第186章 暫時妥協第365章 晏琳(五)第229章 酒品(二)第353章 與書記的共識第188章 眼緣第243章 故人第102章 舊鄉老友第135章 吵架第780章 又談心第225章 住院第284章 工地生活(四)第35章 黑暗與光明第285章 工地生活(五)第197章 酒戰第77章 從此王郎是路人第137章 驚人之語第350章 村民議事規則第239章 冤家第393章 宋書記的交待第59章 錯過第二百五十九 車禍第52章 家裡無人第135章 吵架第447章 帶鎖的日記本第358章 脾氣不小的宋組長第115章 搗鬼第233章 三板斧(四)第241章 岩石坡第215章 暗渡陳倉(三)第233章 三板斧(四)第66章 春夢第132章 東城之東第186章 暫時妥協第28章 懷孕第57章 遠望第179章 註定失敗的座談第284章 工地生活(四)第372章 夜談第251章 低頭第21章 退學和當兵第54章 愛情不期而至第146章 要做強者第172章 垃圾場第447章 帶鎖的日記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