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迅疾出手

他說的乃是永嘉五年,漢國攻破洛陽,縱容部下搶掠,俘虜晉懷帝,殺太子司馬詮、宗室、官員及士兵百姓三萬餘人,並挖掘陵墓和焚燬宮殿,史稱“永嘉之亂”。

當此時,華夏中國第一次有亡國亡種的危險。但是後來東晉建立,君臣勾心鬥角,爭權奪利,皆不能振奮朝綱,勵精圖治,以驅逐胡虜爲念。

上不能收復北國河山,拯億萬黎庶於水火之中;下不能開疆拓土,步步爲營,爲國家圖謀發展壯大。

除了把精力耗在內部鬥爭上,東晉還仍然崇尚清談,就一些無關國計民生的玄學問題析理問難,反覆辯論。

士族名流相遇,不談國事,不言民生,誰要談及如何治理國家,如何強兵裕民,何人政績顯著等,就被貶譏爲專談俗事,遭到諷刺。

上至皇帝,下至王公貴族,都以此爲清悠儒雅,以此爲風流倜儻。整個國家和民族的血性,就此消磨在誇誇其談裡,沉醉在香茶清酒中。

期間,有那愛國將士每每以北伐中原、恢復失土爲己任。

祖逖、庾亮、殷浩、桓溫、劉裕等人,要麼因國家猜測疑懼,自壞長城;要麼朝堂之間皆是貪圖苟安,胸無大志之徒,掣肘排擠;要麼北伐將領醉心名爵權力,自改初衷。

總之,東晉自甘衰弱安逸,當然難有作爲。後世之南宋,亦有十年之功毀於一旦的悲嘆,凡此種種,有過之而無不及。

一念及此,高嶽竟有些躁怒起來。他對南宋朝廷極爲憤恨,連帶着對偏安南方的東晉,一些兒沒有好感。

高嶽怒目而視道:“山河板蕩,我漢家萬千大好男兒,蟄伏草莽之中,威武敢戰,如鋼似鐵。只待有人振臂一呼,便能雲集景從,可使山河爲之變色。”

“彼等胡族,趁我中州紛亂,盜鼎篡立。便是小人得志,但終究也不過是腐草之光,妄爭日月。終有一日,待我漢家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之時,爾等胡人,必會屏氣凝息,俯首稱臣。”

彭俊等漢兵聽得高嶽言語,全身熱血一股一股的往上便涌,心中像泛開了潮水,怎麼也平靜不下來,直要掣刀持矛,縱聲呼喊,投身到風雲激盪的莽莽戰陣中去。

幾個鮮卑兵神色尷尬,面面相覷,小聲的竊竊私語起來。粗眉驀地大叫:“這等冒犯之言,等於是在打潘都尉的臉,咱們這就去彙報,你這幾個漢狗,都等着一起殺頭吧。”

“要怪就要怪你爹沒有好好教會你該怎麼夾着尾巴做人,哈哈。”鮮卑兵叫囂道。

聽聞辱及先父,高嶽勃然變色,心中殺機頓起。他面寒如鐵,森然道:“既然

爾等自恃勇武。這樣,你們一起上吧,如果能贏了我,我拱手相送,聽憑爾等自去告狀。”

三名鮮卑兵,正自面面相覷,一時拿不定主意到底動不動手之時,高嶽卻行動了。

他突然如餓虎撲羊,瞬間已是衝到了三人面前。鮮卑兵還未有所反應,高嶽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從受傷的粗眉腰中,刷的一下拔出了腰刀,只一刀,便將一名鮮卑兵砍翻在地。

高嶽拔刀砍死第一個鮮卑兵之時,另一名鮮卑兵反應稍快,拔腿便跑。高嶽耳聽八方,眼觀六路,見他要逃,便疾速追去,如風似電,須臾便追到身後,一刀捅去,也當場斃命。

瞬息之間,兩名鮮卑兵皆是死於非命。粗眉亡魂皆冒,受了傷的鼻子中,鮮血還在不停流淌,他卻顧不上擦拭,想轉身逃跑,腿已邁不開步子,想叫喊,喉嚨竟發乾發澀,喊不出聲。

高嶽手中鋼刀滴血,來到他面前,面如寒冰,殺氣瀰漫,瞋目而視。

粗眉再也支撐不住,噗通一聲跪倒,啞着嗓子抖索道:“好漢,好漢饒我,我瞎了狗眼,我不該……”

高嶽恍如未覺,毫不遲疑的又是一刀,直直的刺進了粗眉的胸膛。粗眉眼珠暴突,血紅了雙眼,歪倒在地,抽搐着嚥了氣。

高嶽對自己的身手有很高的信心。他乃是極強的天賦之身,加之岳飛嚴格的訓導錘鍊,且在實戰中不斷磨鍊。多少彪悍宿將也不是他對手,何況三個籍籍無名的小卒,故而反手之間,已是連殺三人。

彭俊幾人,嚇得呆住。高嶽殺人如殺雞的凌厲氣勢,瞬息之間便取三人性命的迅疾身手,聽聞求饒卻無動於衷的冷酷心腸,本已讓幾個漢兵目瞪口呆。

平日裡,彭俊有所顧忌,無奈和手下士卒交代,沒什麼大事,便退讓三分。其實真有什麼大規模的衝突,也無非是吵嚷一番,羣毆之類,簡直是絕無可能。

而高嶽竟然說做就做,一出手就當場殺了三個鮮卑人,而且還是同屬一軍的軍中同伴,這實在是膽大包天,肆意妄爲。

但是,看高嶽手刃粗暴驕狂的鮮卑兵,幾名漢兵都覺得心中舒暢無比,累積多時的胸中鬱氣,似乎隨着那殺人鋼刀,一下子發泄了出來。

彭俊情緒複雜,心中極爲震驚。他呆了半晌,顫着聲道:“高。高司馬,你,你這?”

高嶽毫不理會他。卻將手中兇器,塞在了第一個鮮卑兵手中,又一拳打在了這死人的眉眼上,登時打破了眉梢,卻似鬥毆時留下的印跡般。

接着又俯身拔出了這第一個鮮卑兵的腰刀,仔細的賽進了粗眉的手中,將粗眉的手握緊了

刀柄。

他想了一想,伸手在粗眉懷中小心摸索,不一會摸出了個小錢袋。他將小錢袋在手中掂了掂,微微頷首,走出幾步,蹲下身去,卻將錢袋塞進了不遠處倒斃在地的,第三個鮮卑兵懷中。

“彼等既然存着告狀揭發的心思,便一定會將事情鬧大,爲了息事寧人,我等定會被潘武都狠下辣手。”

做完這一切,高嶽冷漠的臉上似乎放鬆了一些,他來到彭俊身前,直截了當道:“況且,幾個狗賊辱我先父,怎能放過?不如索性全部除掉,省的再起波折。正好此地偏僻,無人看見,是滅口的好機會。”

他殺氣未退,目光炯炯,梭視幾人道:“剛纔,你們可曾看見什麼?”

幾人聽聞滅口二字,又在高嶽威勢的目光下,不自覺地有些不安。剛要開口,彭俊心中一動,忙道:“咱們根本就沒來過這裡,哪裡能看見什麼?”

“人既然殺了,高司馬方纔的舉動?”有一名漢兵不解道。

彭俊卻是有些看懂了。他心中不禁感嘆,高司馬此人,狠厲果決不說,在此倉促事變之際,還能如此縝密謀劃,臨大事而面不改色,實非常人。

他對高嶽一拱手,道:“高司馬,在下真心佩服。”

高嶽點點頭。“趕快離開這裡。”

半個時辰後。

潘武都在三名鮮卑兵的屍體旁,走來走去。旁邊的莫胡盧、車鹿回等十來名親兵,面色或凝重、或陰沉、或惱怒,但皆是沉默無言的肅立。

潘武都看了片刻,面色愈發難看,他氣沖沖的來到莫胡盧、車鹿回二人面前,惡狠狠的瞪視着,忽然將二人都重重地踢了一腳。

二人莫名其妙,目瞪口呆的望着潘武都,卻又不敢多問。

只聽潘武都怒道:“你們看看,這三人,是哪個的直屬部下,嗯?爲了這點錢財,竟敢如此!”潘武都將手中一個小錢袋掂掂,這是他剛剛在屍體衣服邊發現的。

“一個個愣頭青似的,遇事要多用腦子!咱們不能做只會打打殺殺的粗莽人。”他恨恨道:“看看!這定然是這三人私下聚賭,這一人贏了賭資,那兩人又不服輸要賴賬,於是將其誘騙也好,劫持也好,總之弄到這偏僻之地,意圖重新搶奪,然後打鬥之中便鬧出人命來!”

“我給你二人,交代過多少次了?要你們好好約束一下這幫兔崽子,多少也要守一點規矩,你們總是當作耳邊風,現在出了事,還好意思來跟老子彙報!”

潘武都將二人大罵一頓,氣哼哼的掉頭就走。剩下一羣人,面面相覷,神色各異。

(本章完)

第五十三章 爲官之本第一百四十三章 難得一醉第一百五十一章 換個思路第一百五十四章 朝廷有旨第三百八十五章 傳話而已第七十八章 糧倉重地第三百七十七章 公私抉擇第四十五章 固守待援第一百七十一章 所向披靡第四百零二章 毫無貳志第三百六十四章 久忍篡國第十七章 漢兵式微第三百零四章 要見主帥第九十六章 智囊獻議第四百一十八章 藏身之處第兩百一十二章 分析透徹第兩百二十八章 花香滿樓第兩百四十六章 日落西山第一百零一章 機鋒涌動第一百六十六章 名王威勢第兩百四十二章 皇帝的心第三百九十八章 節外生枝第四百二十一章 奔走串聯第七十四章 有驚有險第八十四章 心中煎熬第三百三十三章 計策有疑第一百二十四章 成竹在胸第三百八十一章 君臣奏對第三百一十五章 義不可廢第一百七十九章 是有難處第兩百八十六章 北上送禮第三百二十五章 兩不相容第兩百七十章 戰事又起第兩百五十九章 靈魂出竅第四十六章 韓雍來援第三百零三章 大川河畔第六十五章 史載大賢第四百一十九章 內有奸細第兩百一十九章 南安使者第六十七章 南陽郡王第四百一十二章 迷霧重重第五十五章 不齒之事第三百九十章 莫名使者第四百零七章 當庭處死第三百八十七章 目的何在第二章 身不由己第三百二十七章 約秦之議第三十二章 無端示好第一百七十四章 入城面君第兩百九十八章 各種心態第三百三十九章 趙王怨憤第兩百三十四章 敲山震虎第兩百三十九章 上邽長安第兩百九十三章 天倫之情第兩百二十四章 美人反間第五十七章 軍法如刀第一百六十四章 痛定思痛第兩百一十七章 最新去向第一百六十章 攻守相持第三百七十九章 總不服氣第兩百六十九章 後園之請第兩百八十二章 既定計劃第一百一十三章 身處煉獄第二章 身不由己第八十六章 行兵方略第兩百八十六章 北上送禮第三百六十一章 恭請聖裁第兩百一十七章 最新去向第十一章 首陽小城第兩百六十二章 靖邊城主第二十四章 村中集會第一百八十二章 名門之後第一百九十四章 全面敵襲第一百章 主客歡談第四十九章 郅平殞命第兩百一十二章 分析透徹第兩百七十四章 公私混雜第六十二章 當務之急第一百八十九章 以身作則第一百三十二章 遊子之心第兩百零三章 螳螂黃雀第三百七十九章 總不服氣第四十二章 斬首行動第兩百四十四章 前後受敵第三百三十九章 趙王怨憤第三百四十一章 天道好還第三百一十八章 神卜妙算第四十五章 固守待援第七十六章 威脅逼供第七章 消弭禍事第九十九章 偶然邂逅第四百一十七章 鐵石之人第七十七章 探知消息第十七章 漢兵式微第兩百四十七章 往事已矣第四百零一章 遺臣之情第五十九章 人心如秤第三百三十五章 亂平之後第一百二十二章 又獻一計
第五十三章 爲官之本第一百四十三章 難得一醉第一百五十一章 換個思路第一百五十四章 朝廷有旨第三百八十五章 傳話而已第七十八章 糧倉重地第三百七十七章 公私抉擇第四十五章 固守待援第一百七十一章 所向披靡第四百零二章 毫無貳志第三百六十四章 久忍篡國第十七章 漢兵式微第三百零四章 要見主帥第九十六章 智囊獻議第四百一十八章 藏身之處第兩百一十二章 分析透徹第兩百二十八章 花香滿樓第兩百四十六章 日落西山第一百零一章 機鋒涌動第一百六十六章 名王威勢第兩百四十二章 皇帝的心第三百九十八章 節外生枝第四百二十一章 奔走串聯第七十四章 有驚有險第八十四章 心中煎熬第三百三十三章 計策有疑第一百二十四章 成竹在胸第三百八十一章 君臣奏對第三百一十五章 義不可廢第一百七十九章 是有難處第兩百八十六章 北上送禮第三百二十五章 兩不相容第兩百七十章 戰事又起第兩百五十九章 靈魂出竅第四十六章 韓雍來援第三百零三章 大川河畔第六十五章 史載大賢第四百一十九章 內有奸細第兩百一十九章 南安使者第六十七章 南陽郡王第四百一十二章 迷霧重重第五十五章 不齒之事第三百九十章 莫名使者第四百零七章 當庭處死第三百八十七章 目的何在第二章 身不由己第三百二十七章 約秦之議第三十二章 無端示好第一百七十四章 入城面君第兩百九十八章 各種心態第三百三十九章 趙王怨憤第兩百三十四章 敲山震虎第兩百三十九章 上邽長安第兩百九十三章 天倫之情第兩百二十四章 美人反間第五十七章 軍法如刀第一百六十四章 痛定思痛第兩百一十七章 最新去向第一百六十章 攻守相持第三百七十九章 總不服氣第兩百六十九章 後園之請第兩百八十二章 既定計劃第一百一十三章 身處煉獄第二章 身不由己第八十六章 行兵方略第兩百八十六章 北上送禮第三百六十一章 恭請聖裁第兩百一十七章 最新去向第十一章 首陽小城第兩百六十二章 靖邊城主第二十四章 村中集會第一百八十二章 名門之後第一百九十四章 全面敵襲第一百章 主客歡談第四十九章 郅平殞命第兩百一十二章 分析透徹第兩百七十四章 公私混雜第六十二章 當務之急第一百八十九章 以身作則第一百三十二章 遊子之心第兩百零三章 螳螂黃雀第三百七十九章 總不服氣第四十二章 斬首行動第兩百四十四章 前後受敵第三百三十九章 趙王怨憤第三百四十一章 天道好還第三百一十八章 神卜妙算第四十五章 固守待援第七十六章 威脅逼供第七章 消弭禍事第九十九章 偶然邂逅第四百一十七章 鐵石之人第七十七章 探知消息第十七章 漢兵式微第兩百四十七章 往事已矣第四百零一章 遺臣之情第五十九章 人心如秤第三百三十五章 亂平之後第一百二十二章 又獻一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