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南陽郡王

三日後。秦州。上邽城。

一座氣勢不凡的高大建築,披着太陽金色的霞光,矗立在城中之處,更顯得富麗堂皇。若是近觀仰望,便見蕭牆粉壁,琉璃大瓦畫棟雕樑之下,丈許之高的金釘朱門之上,一塊寬闊厚重的匾額,氣勢昂揚的牢牢懸掛,上面氣勢威嚴的四個大字:南陽王府。

王府大殿之上,一個年約三十五六歲之人,披着極品金紗織就的寬大袖袍服,雍容華貴,靠臥在正中的寬大榻上。

此人身材極胖,軟軟的橫臥於榻,便似好大一隻肉球。他的臉又圓又闊,竟撲了些遮油的脂粉。不笑的時候,眼睛也眯成一條線,又肥又短的脖子上,肉一層蓋着一層,就像疊疊的浪。

此人,赫然就是西晉秦州牧、右丞相、大司馬、大都督、侍中、都督陝西諸軍事、南陽郡王司馬保。

永嘉元年(307年),故南陽王司馬模轉任爲徵西大將軍、開府、都督秦雍樑益四州諸軍事,代替已經被殺的河間王司馬顒鎮守長安。

當時關中地區發生嚴重饑荒,出現人吃人的現象,再加上疾病瘟疫,盜賊公然作惡,四處民不聊生。

司馬模的力量不能控制和彈壓,其同母親兄、掌控朝政的東海王司馬越,便徵召司馬模回朝,打算另遣他人代替司馬模鎮守關中,司馬模有麾下勸說他不要接受朝令,伺機而動。司馬模於是不赴徵召。

司馬模一面託詞不赴洛陽,一面上表派遣世子司馬保爲西中郎將、東羌校尉,鎮守上邽,以其爲自己的外圍臂助,父子二人心懷有異,悶頭經營關中。

秦州刺史裴苞,反感司馬模的蠢蠢之心,抗拒司馬保的到來。於是司馬模派帳下都尉陳安,率衆攻打裴苞,成功的將其擊敗,裴苞逃離秦州。

永嘉五年(311年),漢趙皇帝劉聰在攻陷洛陽後,派遣其子劉粲和晉朝降將趙染率軍西進,攻打長安。司馬模出兵抵抗,卻一敗塗地。衆人背叛逃離,倉庫空虛,司馬模無奈出降,卻仍然沒逃脫被羞辱後再殺死的命運。

司馬模敗死,陳安也不知所蹤。但彼時,司馬保早已在秦州站穩了腳跟,父親前腳死,他後腳便上表承襲了南陽王爵位,在關中唯我獨尊起來。

一個時辰前,他正在臥室酣睡,卻被內侍叫醒,呈上了一封奏疏。

司馬保惺

忪之間,勃然大怒。他體型胖大,愛靜不愛動,成日無事便喜睡覺。眼下正自睡的香甜卻陡然被叫醒,無怪他火冒三丈,當下便怒罵一聲,將那內侍,叫護衛拖了出去,重打四十大板再說。

怨憤之間,司馬保漫不經心地看了手中奏疏。紙上寥寥數句話,卻使司馬保陡然清醒,睡意全無。

轄境內,隴西郡有變。不過事變之人,明顯願意順服自己,且願意爲自己所驅使,到底是接納還是懲戒,倒是一件拖不得的大事。

於是他充耳不聞隱約傳來的內侍慘叫聲,一面叫人伺候披衣而起,一面使人傳召屬下心腹文臣武將,齊聚大殿,共商此事。

衆人齊集之後,司馬保便將其奏疏,給麾下其文武傳看。此刻,司馬保掃視了一眼肅立左右的部下,挪了挪身子,拉長了語氣道:“衆卿,可有良策以教孤?”

榻下,左首文臣,以秦州長史淳于定爲首,從事中郎裴詵、參軍楊曼依次而立;右首武將,以大都督府司馬、鎮軍將軍胡崧爲首,平西將軍張春次席,楊韜、王連、楊次等一衆武將緊立其後。

高嶽佔據隴西一事,大家業已知曉。此刻聽聞王爺發問,屬官之首的淳于定,小心翼翼的答道:“未知王爺意下如何?”

淳于定生性謹慎,在獲悉主公的真實意圖之前,從不輕易表露自己的看法。他當年是司馬模帳下謀士,在司馬模被徵召入朝時,揣摩出司馬模的猶豫,於是進言不赴徵召,深得司馬模的賞識。

司馬保不知不覺被淳于定掌握了話題的主動,張口便道:“孤王之意,這高嶽既然能佔據隴西,肯定也是有些才勇的。現在看他奏疏,對孤王很是恭敬,不如就順水推舟,默認了吧。”

“大王英明。如今亂世之秋,大王重任在肩,正應該不拘一格,廣納英才。這高嶽既然懂得尊卑,願意順服王爺,那麼正該好言撫慰,使其感恩戴德,更有利於收入麾下。”

淳于定躬身,看似侃侃而談,實際上等於是重複了一遍司馬保的話。

右首處,一個長着鷹鉤鼻、薄嘴脣的武將,越衆而出,提高了音調道:“啓稟王爺。末將以爲,就算要承認和接納他,也要講個手段,要拿捏他一番纔可。”

衆人定睛一看,卻是平西將軍張春。

按理說,武將這邊,應該是軍職最

高的鎮軍將軍胡崧先表個態,開個口,然後一衆武將才各自表達一下自己的看法,同意不同意,那都沒什麼關係。

可是這個張春卻亂了秩序,搶先出聲,大家又不以爲怪。因爲張春乃是司馬保做南陽王世子之時,便陪伴在身邊的侍衛,與司馬保經年相處下來,關係很是狎暱,是司馬保最爲親近的心腹之一。

胡崧雖是大將,卻是當初朝廷委任在長安,在司馬模敗死後,無奈投奔的司馬保。他也知道司馬保麾下,爭權奪利乃是常事。作爲外來戶,要緊的就是明哲保身,沉默如金。若是憑着一個朝廷所授的三品鎮軍將軍,就想凌駕衆將之上,那這幫土著,沒一個是好相與的。

張春無視胡崧搶先發言,這種舉動十分無禮。但是亂世之際,禮崩樂壞。手裡有兵,實力強硬,就是正理,誰還跟你講這些沒有用的東西。胡崧心中雖然不忿,但仍然是眼觀鼻鼻觀心,不置一詞。

“哦?什麼手段你說。”

司馬保也習慣和默認了張春無禮之舉。聽他說的有些故弄玄虛,不禁有些好奇。

“這個高嶽,無名之輩,十之八九是趁着後方空虛,陰差陽錯據有了隴西,事已至此,也就罷了。大王若是承認和接納他,就要加一個額外條件叫他去完成。完成了,說明他真心實意的願意效忠大王,那咱們以後也能放心的用他。”

“完不成,那便是虛情假意,觀望拖延。屆時我便親率大軍,將其剿除。總之,要讓他知道,想要來投靠咱們,也不是那麼輕描淡寫的事。若是薄薄一張紙,就能得到大王的認可,那麼將來屬地內四處起兵,殺官佔地,皆來求官求爵,屆時又該如何處置?”

張春旁若無人自顧自說,言談舉止之間,總流露出一種恣縱的桀驁之感。

“嗯。張將軍所言,很有些道理。不過這個額外條件,要叫那高嶽去做什麼事呢?”

司馬保本來是靠臥在坐榻上,時間稍長,他肥大的身軀便有些支撐不住,便索性又往下挪了挪,旁邊侍女是服侍久了的,連忙上前,將榻旁的一隻金絲軟墊,塞在了司馬保後背之處,司馬保近乎於快要躺下了。

張春陰陰一笑,從那薄嘴脣裡,蹦出四個字來,讓司馬保睜圓了眯成線的眼睛,又驚奇地坐立起來。

“投名狀也。”

(本章完)

第五十一章 意外驚喜第兩百一十三章 陳安又來第三十八章 安然無恙第四百一十二章 迷霧重重第六十九章 主從相商第三百三十八章 隨意處置第一百四十三章 難得一醉第九十七章 王儲行事第六十二章 當務之急第十四章 口舌如槍第兩百八十三章 感念舊恩第一百七十二章 霸王再世第三百九十六章 法外之恩第三百零七章 自投羅網第三百二十章 貴何如之第三百一十章 傷人暗箭第一百零六章 又與卿逢第兩百六十一章 真正心思第四十章 三人密談第三百三十八章 隨意處置第兩百八十三章 感念舊恩第兩百二十六章 大喜大悲第三百六十四章 久忍篡國第兩百四十八章 若即若離第兩百九十一章 真實身份第三百四十九章 一夜密談第兩百八十六章 北上送禮第四百一十八章 藏身之處第三百五十章 何人擋路第兩百四十三章 要緊之事第八十一章 火燒糧倉第兩百一十九章 南安使者第一百三十七章 心有所動第七十三章 初次行動第七十九章 靈機一動第三百三十七章 再伐代國第四百一十六章 動情曉禮第三百一十五章 義不可廢第兩百七十九章 就此立夏第三百五十四章 逼不得已第三十章 陌生堂弟第四百一十九章 內有奸細第兩百五十章 皇帝遺旨第三百零一章 形勢逆轉第一百八十一章 唐突西子第四百零八章 峰迴路轉第八十八章 西和失利第三百六十二章 南戰北爭第兩百三十一章 各有心思報到+抱歉第六十三章 字字珠璣第三百八十章 私人身份第一百零九章 氐王盛情第三百三十八章 隨意處置第八十九章 下辯來援第一百四十七章 覷機而退第三百一十三章 意欲撤軍第一百二十五章 獻出陰平第一百六十六章 名王威勢第三百八十四章 亡命途中第一百四十一章 先利其器第四百一十三章 鄴城方面第六十五章 史載大賢第六十八章 名正言順第一百一十九章 要緊生意第兩百四十六章 日落西山第一百四十三章 難得一醉第三百零七章 自投羅網第兩百五十三章 家事之難第兩百三十三章 殺雞儆猴第四百一十一章 姚府用膳第三百二十五章 兩不相容第三百一十六章 秦涼爭鋒第兩百一十章 攻勢再起第一百零八章 親迎氐王第八十九章 下辯來援第六十四章 真知灼見第一百三十一章 何方神聖第三百九十八章 節外生枝第兩百九十章 什麼王法第兩百一十五章 擊退來敵第兩百一十六章 推心置腹第八十一章 火燒糧倉第三百四十九章 一夜密談第兩百七十七章 焉敢如此第一百九十一章 熱情似火第一百二十七章 不明敵情第兩百零九章 不行就走第三百一十四章 涼州之變第十一章 首陽小城第三百四十九章 一夜密談第四百一十七章 鐵石之人第一百零九章 氐王盛情第兩百一十章 攻勢再起第兩百九十四章 相聚一堂第三百四十二章 前趙崩塌第十二章 殺雞儆猴第六十七章 南陽郡王第三百九十七章 人人自危第兩百九十六章 徵南行營
第五十一章 意外驚喜第兩百一十三章 陳安又來第三十八章 安然無恙第四百一十二章 迷霧重重第六十九章 主從相商第三百三十八章 隨意處置第一百四十三章 難得一醉第九十七章 王儲行事第六十二章 當務之急第十四章 口舌如槍第兩百八十三章 感念舊恩第一百七十二章 霸王再世第三百九十六章 法外之恩第三百零七章 自投羅網第三百二十章 貴何如之第三百一十章 傷人暗箭第一百零六章 又與卿逢第兩百六十一章 真正心思第四十章 三人密談第三百三十八章 隨意處置第兩百八十三章 感念舊恩第兩百二十六章 大喜大悲第三百六十四章 久忍篡國第兩百四十八章 若即若離第兩百九十一章 真實身份第三百四十九章 一夜密談第兩百八十六章 北上送禮第四百一十八章 藏身之處第三百五十章 何人擋路第兩百四十三章 要緊之事第八十一章 火燒糧倉第兩百一十九章 南安使者第一百三十七章 心有所動第七十三章 初次行動第七十九章 靈機一動第三百三十七章 再伐代國第四百一十六章 動情曉禮第三百一十五章 義不可廢第兩百七十九章 就此立夏第三百五十四章 逼不得已第三十章 陌生堂弟第四百一十九章 內有奸細第兩百五十章 皇帝遺旨第三百零一章 形勢逆轉第一百八十一章 唐突西子第四百零八章 峰迴路轉第八十八章 西和失利第三百六十二章 南戰北爭第兩百三十一章 各有心思報到+抱歉第六十三章 字字珠璣第三百八十章 私人身份第一百零九章 氐王盛情第三百三十八章 隨意處置第八十九章 下辯來援第一百四十七章 覷機而退第三百一十三章 意欲撤軍第一百二十五章 獻出陰平第一百六十六章 名王威勢第三百八十四章 亡命途中第一百四十一章 先利其器第四百一十三章 鄴城方面第六十五章 史載大賢第六十八章 名正言順第一百一十九章 要緊生意第兩百四十六章 日落西山第一百四十三章 難得一醉第三百零七章 自投羅網第兩百五十三章 家事之難第兩百三十三章 殺雞儆猴第四百一十一章 姚府用膳第三百二十五章 兩不相容第三百一十六章 秦涼爭鋒第兩百一十章 攻勢再起第一百零八章 親迎氐王第八十九章 下辯來援第六十四章 真知灼見第一百三十一章 何方神聖第三百九十八章 節外生枝第兩百九十章 什麼王法第兩百一十五章 擊退來敵第兩百一十六章 推心置腹第八十一章 火燒糧倉第三百四十九章 一夜密談第兩百七十七章 焉敢如此第一百九十一章 熱情似火第一百二十七章 不明敵情第兩百零九章 不行就走第三百一十四章 涼州之變第十一章 首陽小城第三百四十九章 一夜密談第四百一十七章 鐵石之人第一百零九章 氐王盛情第兩百一十章 攻勢再起第兩百九十四章 相聚一堂第三百四十二章 前趙崩塌第十二章 殺雞儆猴第六十七章 南陽郡王第三百九十七章 人人自危第兩百九十六章 徵南行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