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偶然邂逅

高嶽心中坦蕩,便伸出手將那母子二人小心攙起,將懷中一些零碎銀錢塞了過去。想了想又悄悄道:“嫂子,你只管去帶孩子診治,我出門急,並未帶多少錢,統共現就這麼多,你只管用,若還是有困難處,便去城中府衙,跟門口人說只找一個姓高的便可以。”

那女子痛哭流涕,千恩萬謝一番,帶着孩子走了。那邊廂,早有十數名巡城的隴西廂軍士卒趕到,將冊西五花大綁,推着便走。聽得衆人言道多虧有一個見義勇爲的好漢,大家便指引軍卒到高嶽身前來。可巧這幾名軍卒,乃是新丁,當面不識高嶽,只將案件詳細問了幾句,便對高嶽點首示意,自押着人犯冊西走了。

高嶽站住不動,目送着一隊人遠遠離去。無意轉首間,卻發現街對面有一名身材高挑健美的氐女好似在看自己,他凝目細看,正好和對方一雙美目來了個對視。那氐女卻不似漢女含怯,大大方方便對着高嶽淺淺一笑,頷首示意。

高嶽來不及挪開目光,只好又報以微笑。見他回笑,街對面又有三五名氐族少女,似乎是之前那氐女的同伴,簇擁着咯咯樂成一團,把高嶽笑的莫名其妙。那幾名氐女,湊在一起嘀咕了幾句,又似乎不停慫恿高挑女子。那女子被攛掇不過,便輕輕一跺腳,又含笑向高嶽望了望,便慢慢走了過來。

高嶽見那女子衝着自己越走越近,五官端正眉眼俊俏,不由得心頭一緊,便站住了不再走動,面目上卻強自顯出鎮靜之色。

“請問漢家的公子,爲何觀瞧我?”

那女子本是貝齒輕咬紅脣,待走到高嶽近前,反而有些落落大方,擡起美目明眸,施了一禮,盈盈笑道。

高嶽這身打扮,一望便知乃是漢人。當時氐人基本都是有自己特點的穿着,偶有仰慕漢風的氐人,也學着漢服打扮,卻無論如何沒有那種自然的風度。

“我見氐家姑娘,美麗大方,便,便多看了兩眼,唐突無禮之處,萬勿見怪!”

方纔高嶽無意看見她時,她便已經在注視高嶽,此番卻先發制人笑問高嶽爲何看她。可是高嶽又不好說,對不住是我剛纔在發呆,走神了,我根本就沒誠心想看你。面對那氐女的笑臉,他心一軟只好這般解答。

高嶽擡眼望去,見那女子眉目含笑,穿着白衣青裙,編着烏黑的髮辮,正是典型的氐女打扮。但她的膚色白皙,卻不似尋常氐女那般黑沉,在陽光下倒呈現出一片平滑的淡金色,更顯得健康明媚。

“你覺得我很漂亮,是嗎?”女子像一隻驕傲的孔雀,語氣中沒有一絲一毫的嗔怒之意。

高嶽張口結舌,哪裡能夠招架氐女這般的爽直,囁嚅了幾句,嘆了口氣,真心感慨道:“姑娘是很漂亮。而且你們氐族女子,真誠可愛,毫無矯柔做作

之意,令人由衷讚歎!”

“漢家公子,你能夠好心救助老弱,很是讓人敬佩。”方纔高嶽挺身而出擊倒強盜、救助老人和受傷的幼*童等一幕幕,幾名女子都看在眼裡,對這個無所畏懼的勇敢的身影,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姑娘言重,見義勇爲乃是常理,不值一提。”高嶽笑了笑,客客氣氣道。

那女子俊目流盼,緊緊盯着高嶽雙眼道:“公子從哪裡來?”

“在下乃是從隴西而來。”高嶽趕忙移開目光,施了一禮。

女子莞爾一笑,露出珠貝般潔白飽滿的牙齒,爽朗道:“啊,我猜公子多半是隴西軍人,不然阻攔歹徒時,身手怎會那般了得。”

西和城本來漢人並不多,隴西軍入城後,纔多了很多漢人面孔。且高嶽下令嚴禁擾民,故而西和滿城百姓,對隴西軍上下的印象都算不錯。

女子說着話,回首望了望街對面的幾個同伴。那些氐女眼巴巴的看,見她回首,都忙不迭的笑着揮手叫喊。有那過來過去的行人,大多是懂的,見此不禁紛紛露出笑容,有的從高嶽兩人身邊繞過,打量一番高嶽,直點頭道:“小夥子,相貌英俊,不錯!”

“姑娘既貌美且聰慧,一猜便中,可謂才貌雙全。”高嶽心道自己堂堂男子漢,奈何反不如一女子爽朗灑脫,沒得失了大方之氣。他緩了緩緊張侷促之心,讓自己放鬆下來,便微笑作答,言行間更顯風度翩翩。

那女子笑顏如花,正欲再說話時,不遠處有一個隴西親兵,衝着高嶽直揮手。這親兵倒也有些眼色,見自家將軍在街頭和一貌美少女說話,便沒有貿然大叫將軍,露了高嶽的身份,本不欲相擾,奈何有急事必要相奏,只好在不遠處揮手,含糊招呼。

“姑娘,我有急事要待處理,便就告辭,失禮之處請多見諒。”高嶽見狀,便對女子拱手施禮相謝,不及多說便轉身隨親兵而去。

那女子欲言又止,呆呆的望着高嶽背影,一時怔忡無言。幾名同伴上前拉住她道:“別看啦,人家早都走了,他叫個什麼名字?”

女子秀媚的雙目一下子滯住。她愣了片刻,急的面上飛紅道:“我忘了問!”

話說高嶽心情複雜的回到府衙,一屁股坐下,拿起案桌上的一封信。

方纔親兵已經在路上稟報,這是半個時辰前,襄武城剛剛遣人送來的。因將軍不在衙內,便將信放在案桌上,讓信使在堂內休息等候。具體是何人所寫,暫時沒有相問。

高嶽點點頭,示意親兵退下。他心中有些忐忑,生怕是李虎來信告急,言道襄武有變。待到拆開信封一看,不由喜出望外,竟然卻是馮亮口述、孫隆代筆所寫。信中告訴高嶽,馮亮已經恢復如初,並且此前虧多柴和祁復延盡心盡

力,將內衙正式運作起來。如今內衙已有斥候一百名,皆是精挑細選嚴格甄別的精銳,忠誠幹練。

半數斥候已被派遣隱匿至上邽,另有十數人分佈在陰平武都,甚至還派遣了五人,遠遠去往長安,探知敵我消息。前幾日,剛剛接到潛伏在上邽的斥候探報,目前司馬保暫無動靜,請高嶽放心,早日凱旋,不勝企盼。

高嶽大喜,反覆將信紙看了好幾遍,心中的鬱氣被信紙上幾行字一下子衝去大半,令人心動的男女之情,也被暫時拋在腦後。

他急忙將信使召來,當面一番詳細詢問。原來馮亮十日前已經基本康復,襄武城中各式良醫,皆被李虎請去開了固元複本的方子,另外讓廚間燉了人蔘雞湯,給馮亮滋補。馮亮少年體質,活力充盈,到得前日,已經基本恢復如初了。

“已覽。見信喜不自勝。上天佑護,使你轉危爲安,我心中十分高興。內衙一事,依着我從前給你說過的話,有條不紊的去做。多柴、祁復延可正式任命爲內衙指揮副使。司馬保方面,要繼續加強探查,如有風吹草動,急速報於我知。多柴、祁復延閱歷豐富,主簿苗覽、督郵汪楷等人,亦是老成持重的忠忱之人,你遇事要多多商量請教。待我不日回師襄武,再敘手足之情。”

高嶽急急的問了多時,喜不自禁提筆便回了一封信,也沒有什麼嚴謹措辭,想到什麼寫什麼,簡練的寫了百十來字,便取了信封封好,將信使招呼近前道:“你用過午飯,再辛苦一回,這封回信,速速帶回襄武,親自交到馮都帥或者孫校尉手中,不可有誤。”

信使躬身領命,接過信便轉身而去。高嶽知曉馮亮安然無虞,且內衙已有條不爲的運作了起來,當下很是振奮,急切間竟然有些想快速處理掉當前軍事、早日回到襄武的感覺。正亂想間,堂外有親兵急匆匆地大步奔來。

“稟報將軍,方纔城外來了一隊人馬,爲首之人自稱是氐族大王子楊難敵,說要面見將軍,有大事相商。”

高嶽劍眉一挑,“哦?人在哪裡?”

“還在城外。不得將軍指令,守城士卒不敢私自放進任何人。”

“來者共有多少人?”

“一共只有十個人。”

看樣子武都方面,再也坐不住了,竟然派大王子這樣的儲君來,且不帶軍隊護衛,這是示之以誠,應該是一門心思求和。

高嶽心中有些快慰。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目前局面雖然讓他有些舉棋不定,眼下卻有氐人主動前來何談,這下主動權便被自己抓在手中,倒是彌補不少。

他面上卻波瀾不驚道:“按正常程序,驗過身份後,便直接將他們帶到府衙。另外,派人去將雷校尉、骨校尉和彭校尉三人速速叫來。”

(本章完)

第兩百九十一章 真實身份第七十五章 見機行事報到+抱歉第六十三章 字字珠璣第一百九十九章 同舟共濟第一百七十一章 所向披靡第一百三十章 運回好馬第兩百章 傳檄而告第三百三十九章 趙王怨憤第七十七章 探知消息第七十四章 有驚有險第兩百七十章 戰事又起第一百三十九章 張春犯忌第三百七十七章 公私抉擇第三百九十一章 不辱使命第一百六十二章 相接逆戰第九十九章 偶然邂逅第二十八章 韓雍生辰第一百九十一章 熱情似火第九十二章 單打獨鬥第三百零七章 自投羅網第兩百七十七章 焉敢如此第一百七十二章 霸王再世第三百二十八章 趙使來謁第三十一章 內室智囊第一百四十五章 千鈞一髮第三百零八章 正是說客第三百九十五章 故人故去第二十八章 韓雍生辰第兩百四十五章 同生共死第一百二十六章 安營紮寨第二十五章 濃濃深情第一百五十章 插翅而逃第一百六十一章 叛將趙染第九十五章 戰還是和第三百三十五章 亂平之後第四百二十二章 心意鬆動第三百一十章 傷人暗箭第一百六十章 攻守相持第兩百九十八章 各種心態第八十九章 下辯來援第兩百六十二章 靖邊城主第兩百一十章 攻勢再起第三百九十章 莫名使者第一百五十六章 惠跖不同第四百一十三章 鄴城方面第兩百五十三章 家事之難第六十六章 難遂所願第兩百零八章 見機避禍第三百四十六章 趙室遺屬第兩百四十四章 前後受敵第八十七章 土山失守第兩百五十二章 消釋疑慮第三百五十一章 痛下決心第三百三十六章 暗生嫌隙第三百九十五章 故人故去第一百三十章 運回好馬第十五章 別部司馬第三百六十章 帝業終成第六十九章 主從相商第三十五章 故人之情第一百二十八章 奪命而逃第兩百四十四章 前後受敵第一百六十六章 名王威勢第三百八十五章 傳話而已第四百章 言出如鋒第兩百三十七章 奈何掣肘第七十三章 初次行動第三百八十六章 當面秘奏第九十二章 單打獨鬥第三百三十九章 趙王怨憤第兩百三十八章 失去目標第二十八章 韓雍生辰第二十三章 強力臂助第兩百七十三章 臨汧大捷第九十四章 隴南氐王第十章 一言而決第三百八十五章 傳話而已第一百六十二章 相接逆戰第兩百七十四章 公私混雜第一百七十一章 所向披靡第八章 衆人暢談第三百零五章 太傅未歸第三百九十六章 法外之恩第五十六章 民冤如山第兩百六十章 再起爭端第兩百一十九章 南安使者第兩百四十一章 外城失守第八十四章 心中煎熬第五十九章 人心如秤第四十八章 首陽易主第三百零三章 大川河畔第八十章 準備妥當第兩百八十七章 緩兵之計第四百二十七章 志願終成第三百二十三章 公賞私贈第四百二十六章 如許期待第兩百一十一章 南安生亂第二十三章 強力臂助第一百一十一章 情難自已
第兩百九十一章 真實身份第七十五章 見機行事報到+抱歉第六十三章 字字珠璣第一百九十九章 同舟共濟第一百七十一章 所向披靡第一百三十章 運回好馬第兩百章 傳檄而告第三百三十九章 趙王怨憤第七十七章 探知消息第七十四章 有驚有險第兩百七十章 戰事又起第一百三十九章 張春犯忌第三百七十七章 公私抉擇第三百九十一章 不辱使命第一百六十二章 相接逆戰第九十九章 偶然邂逅第二十八章 韓雍生辰第一百九十一章 熱情似火第九十二章 單打獨鬥第三百零七章 自投羅網第兩百七十七章 焉敢如此第一百七十二章 霸王再世第三百二十八章 趙使來謁第三十一章 內室智囊第一百四十五章 千鈞一髮第三百零八章 正是說客第三百九十五章 故人故去第二十八章 韓雍生辰第兩百四十五章 同生共死第一百二十六章 安營紮寨第二十五章 濃濃深情第一百五十章 插翅而逃第一百六十一章 叛將趙染第九十五章 戰還是和第三百三十五章 亂平之後第四百二十二章 心意鬆動第三百一十章 傷人暗箭第一百六十章 攻守相持第兩百九十八章 各種心態第八十九章 下辯來援第兩百六十二章 靖邊城主第兩百一十章 攻勢再起第三百九十章 莫名使者第一百五十六章 惠跖不同第四百一十三章 鄴城方面第兩百五十三章 家事之難第六十六章 難遂所願第兩百零八章 見機避禍第三百四十六章 趙室遺屬第兩百四十四章 前後受敵第八十七章 土山失守第兩百五十二章 消釋疑慮第三百五十一章 痛下決心第三百三十六章 暗生嫌隙第三百九十五章 故人故去第一百三十章 運回好馬第十五章 別部司馬第三百六十章 帝業終成第六十九章 主從相商第三十五章 故人之情第一百二十八章 奪命而逃第兩百四十四章 前後受敵第一百六十六章 名王威勢第三百八十五章 傳話而已第四百章 言出如鋒第兩百三十七章 奈何掣肘第七十三章 初次行動第三百八十六章 當面秘奏第九十二章 單打獨鬥第三百三十九章 趙王怨憤第兩百三十八章 失去目標第二十八章 韓雍生辰第二十三章 強力臂助第兩百七十三章 臨汧大捷第九十四章 隴南氐王第十章 一言而決第三百八十五章 傳話而已第一百六十二章 相接逆戰第兩百七十四章 公私混雜第一百七十一章 所向披靡第八章 衆人暢談第三百零五章 太傅未歸第三百九十六章 法外之恩第五十六章 民冤如山第兩百六十章 再起爭端第兩百一十九章 南安使者第兩百四十一章 外城失守第八十四章 心中煎熬第五十九章 人心如秤第四十八章 首陽易主第三百零三章 大川河畔第八十章 準備妥當第兩百八十七章 緩兵之計第四百二十七章 志願終成第三百二十三章 公賞私贈第四百二十六章 如許期待第兩百一十一章 南安生亂第二十三章 強力臂助第一百一十一章 情難自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