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一章 奔走串聯

“說我冥頑不化,我承認,我就是冥頑不化!”

雪漫長空的外間朔風凜冽,天低雲暗。而鋪着虎皮的大堂中,香爐、火炭、熱湯一應俱全,驅走了遼東的冷寂寒意。戴着貂皮絨帽、窄袖金鉤,長褲皮靴,身披華貴大氅的主人,高坐居中上首。那主人正值盛年,相貌堂堂儀表不凡,不時頷首,在聽左首邊一人說話。

那人繼續道:“……搞到如今地步,按理說我自顧享受做一方富家翁也就算啦,可還是如此這般抗爭,我是爲了什麼?他高嶽做了皇帝,必然要殺光我們這些異族人,我苻洪縱使勢力微弱,也絕不甘心任他宰割!再說,天下就該是他高嶽的麼?我不服氣!”

當初苻洪雄心勃勃,一心想要奪取秦州的制霸權。在與高嶽爭衡而全面落敗後,他降伏劉曜駕前,與陳安相互呼應,甘爲前趙攻擊秦國的馬前卒。後來陳安敗死,苻洪也被秦軍擊潰,連他勇力過人的弟弟苻突都死在陣中,這使苻洪極爲恐懼,於是見機行事,早一步退出關中,在前趙消亡之際,便帶着三萬部族奔往關東投靠後趙去了。

石勒對苻洪的主動歸附,還算比較高興,賞他徵西大將軍、略陽公的顯赫官爵。後來石虎篡位,爲拉攏之意,便又晉封他爲車騎將軍,常山郡王,將常山郡賞給他做封地,准許他保留一定程度的部族獨立建制。對此苻洪也投桃報李曲意逢迎,在各種場合爲石虎搖旗吶喊,立場鮮明的反對秦國。彼時高嶽對外正將精力放在荊州與塞北,對內掃除敵對的殘餘勢力進一步鞏固統治,故而逃出生天的苻洪,慢慢也就幾乎被遺忘了。

苻洪曾經的理想,是以略陽郡爲基礎,佔據秦州之後,再奪取整個關中地區,最終以長安爲跳板,東出潼關進而囊括天下。但如今混成這個慘淡樣子,昔日他瞧不上的對手高嶽,卻早已建國稱尊,並在天下諸強中成爲翹楚,更有混一宇內的趨勢;而自己是東奔西逃的喪家之犬,不得已委身於石虎這種昏暴的粗人,實在令人心痛。故而慢慢喘勻了氣的苻洪,不甘心被遺忘。在冀北常山,他時常在邊境地帶襲擾搶掠秦國的城鎮村莊,宣示自己是打不死的小強。得報後高嶽很是憤怒,意在徹底剿滅他時,秦、趙大規模的戰爭終於爆發,開始你來我往連年攻伐不斷,兩大強國的注意力,都被牽制在了冀南地區,苻洪再次逃過滅頂之災。

但常山郡與秦國幷州接壤,自然無法避免成爲兵火焚掠之地。秦幷州牧楊韜,屢出偏師,打得苻洪叫苦連天,確實難以抵擋,不得已向石虎求援。石虎正在幽州帶着主力大軍攻打慕容燕國,京都是太子石邃監國,南方是樑王石挺統轄,各有值守不得擅動,於是便派了平西將軍石閔統兵三萬,前往常山助陣。石閔猛悍絕倫,勇冠諸軍,

多次陣斬秦將,力挫鋒芒,而且也算頗爲知兵,帶動趙軍倒能長期與楊韜對峙起來,力保常山不失。抵禦秦軍入境。

過了一年多,石虎收復了幽州大部分地界,但卻始終不能擊垮慕容皝的燕國,陷在日久無功師老兵疲的泥潭中,又焦心南方鄴城、邯鄲乃至京都襄國的局勢,回軍之意愈發濃烈,於是向燕國罷兵。慕容皝雖然和石虎對峙經年,但畢竟是以小擊大,鑑於趙國整體實力的強盛,慕容皝自覺目前沒有完全撕破臉而敵對的契機,也自然見好就收。慕容皝貢獻兵餉五萬石牛羊三千頭‘謝罪’,石虎割讓幽州北平郡‘答賞’,趙、燕雙方很快媾和。

石虎親率大軍南下回歸襄國,親自都督冀南軍事。臨行前,總歸是忌憚慕容皝在自己走後會趁虛而入,便傳調平西將軍石閔來薊城,讓他都督幽州諸軍事,專門鎮守北方。但石虎心眼很多,暗忖石閔猛銳陰鷙,而今獨鎮一方,萬一將來擁兵自重尾大不掉,自己再抽不開身怕是無人可制,於是便只給了石閔不到兩萬人馬,使他只能自保無法進擊,難以迅速坐大。

石閔一走,沒有多少時候,常山便被楊韜猛攻。苻洪數戰不敵,再次選擇出逃,狂奔至冀北河間郡的易縣躲避,又上奏石虎各種求援申訴。石虎正在主持反攻大計,哪裡有心思管他,又見苻洪這般不中用老是添麻煩,更沒有好臉色,對其終於失去容忍,回書便是一通大罵,讓他這個廢物自己想辦法,如果將來搶不回常山,便提頭來見。

苻洪又恨又懼,羞惱交加,卻曉得石虎這種動輒殺人的魔星不是在開玩笑。他思來想去,又怨恨其高嶽來,如果不是高嶽,自己也落不到這個境地,於是竟決定派人去刺殺高嶽,想着若是高嶽一死,中原更亂,自己便可以在亂局中分一杯羹,抑或從此自立翱翔亦未可知。於是他一面緊密部署安排刺殺事宜,一面北上前往薊城,去找石閔,想靠石閔去搶回常山。

石閔雖與他熟識,但其爲人性格冷淡孤傲,初時對落魄來投的苻洪並不是十分熱情,對幫他搶回常山更沒有什麼多感興趣。但苻洪看出了石閔的私心,對他各種利益陳述,誘說石閔不僅可以搶回常山,更可以趁機反攻幷州雁門郡,甚至能否打下整座幷州。若是拿下了幷州,將來進可以自成諸侯,退也可以受封重賞。苻洪察言觀色,各種誇讚吹捧,哄熱了石閔的勃勃野望和雄心壯志,石閔便默許了他的請求。

但從實際出發,石閔較爲無奈。他只有兩萬人馬,不說防備燕國,就算全部拉出去,也不定打得過楊韜的四萬精兵,再說楊韜也是個百戰良將,非是平庸對手,又在幷州苦心經營多年,去打他這實在沒有勝算啊。苻洪見好容易說動了石閔,如何肯放棄,便自告奮勇去遼東燕國首都大

棘城,要說服燕王慕容皝與趙軍配合,共同出兵進擊幷州。

當下,聽完了他的真實來意和一番慷慨陳詞,慕容皝不置可否,端起一碗熱湯,吹了吹,喝了一大口,滿足地嘆了口氣,拍着腿道:“聽說中原人都愛喝茶,孤實在無法理解。幾片樹葉子泡水,味道又寡又淡,還偏要小口小口的慢慢嘬飲,有什麼意思?既不解渴又無增益,實在是附庸風雅的矯揉做作!你看孤這碗湯,用鹿茸、老參,再加些甘草一起精心熬煮,活血補氣提神健體,幾大口喝下去,渾身熱乎乎暖融融,連汗都要冒出來,這才叫爽快!大首領,不要客氣,你冷不冷?快多喝些!”

“多謝燕王的美意。”

苻洪連忙謝過,滿臉笑容端起碗來。這湯又腥又苦,還夾雜着甘草的特殊味道,味道古怪難以下嚥,苻洪喝了一口,自覺實在消受不起,皺了皺眉頭,便裝作若無其事的又放下。慕容皝早將他的一舉一動看在眼裡,面色變得有些發沉,卻對陪坐在右首邊、燕國國相封弈驀然道:“封先生,孤想起了您曾給我說過的一個故事,是講從前有個叫竇固的人。”

不曉得慕容皝爲什麼突然莫名其妙提這個,苻洪左看右看,滿面茫然。封弈站起來道:“竇固,乃是東漢初年的名將,曾大破匈奴,橫掃西域,威名震懾四方。他在邊疆鎮撫多年,胡人都佩服他的恩信。有一次,羌人請竇固赴宴,席上的烤肉還沒熟,一個羌人便長跪在竇固面前割了一塊,血流到了那人的手指間,那人把這塊黏黏糊糊看着髒兮兮的肉獻給竇固,竇固毫不嫌棄,立即當面就把它吃了,諸胡極爲感念,因此像對父母一樣愛戴他。”

苻洪笑容一下子僵在臉上,他明白了慕容皝有所指責。

“大首領。我家大王生性豪邁直爽,說話也是直來直去,是個愛憎分明的丈夫。在我們這裡,主人敬你飲用,若是客人推三阻四不願喝盡,不僅是對主人的不尊重,而且還說明來者心無誠意,是個不值得信賴的夥伴。”封弈是個不苟言笑的人,他鞠了一躬,又退回去坐下了。

苻洪心中只道該死,也不願在這種微末細節上得罪慕容皝,把他對自己的印象搞壞了。他二話不說,端起碗來仰頭一飲而盡,末了一抹嘴,朝着慕容皝施禮。

“沒想到在下無心之舉,倒使得燕王有所不快,罪過了。不過在下實在不是有意怠慢,而是心中焦慮憂愁,便是瓊漿玉液也入口無味。若是燕王能仗義扶持,同意出兵隨我攻打併州討伐秦人,待得凱旋歸來,在下願與燕王歡飲三日三夜!”

聽他始終不離正題,慕容皝笑笑,放下了手中的碗,慢條斯理道:“大首領的心情,孤能理解。且稍安勿躁,聽孤來說上一說。”

(本章完)

第兩百一十六章 推心置腹第九十章 堅頭之勇第三百一十三章 意欲撤軍第三百八十一章 君臣奏對第兩百零八章 見機避禍第一百四十八章 奉令離城第一百三十章 運回好馬第三百八十一章 君臣奏對第兩百七十七章 焉敢如此第三百零五章 太傅未歸第三百五十八章 始料未及第三百一十三章 意欲撤軍第兩百零二章 莫名所以第三百九十六章 法外之恩第一百二十四章 成竹在胸第兩百八十四章 何處聖旨第一百四十二章 愜意聚酌第兩百零三章 螳螂黃雀第三百二十三章 公賞私贈第兩百五十一章 瞻前顧後第一百六十六章 名王威勢第兩百七十三章 臨汧大捷第一百三十二章 遊子之心第兩百零四章 俱有所圖第四十章 三人密談第二十五章 濃濃深情第六十三章 字字珠璣第三十五章 故人之情第兩百二十七章 氣鬱心間第五十七章 軍法如刀第兩百五十一章 瞻前顧後第三百四十章 兩趙決斷第四十五章 固守待援第三百二十二章 親臨朔州第三百六十七章 直擊根本第五十一章 意外驚喜第三百四十章 兩趙決斷第一百四十章 議定奇襲第一百六十二章 相接逆戰第兩百零六章 趁勝安排第二十六章 小露身手第兩百六十章 再起爭端第一百四十九章 狹路相逢第五十三章 爲官之本第兩百零七章 敗軍責任第四百二十六章 如許期待第四百零七章 當庭處死第四百二十七章 志願終成第三百七十四章 志在殉國第六十一章 三件要事第一百三十九章 張春犯忌第三百九十八章 節外生枝第二十八章 韓雍生辰第三百零一章 形勢逆轉第三百九十一章 不辱使命第三百八十七章 目的何在第八十九章 下辯來援第五十九章 人心如秤第三百五十二章 壯士斷腕第九章 當前形勢第四百一十章 少年有才第九章 當前形勢第三百六十三章 油盡燈枯第三百三十九章 趙王怨憤第一百四十章 議定奇襲第三百四十章 兩趙決斷第兩百八十二章 既定計劃第五十七章 軍法如刀第一百一十八章 白嶺盛會第一百七十四章 入城面君第九十四章 隴南氐王第一百五十八章 國事日艱第四百二十二章 心意鬆動第三百四十三章 絕世孤寶第兩百五十五章 難言隱患第三百八十三章 雙雙獲贊第一百一十六章 凱旋而歸第一百三十三章 兩難之處第兩百零八章 見機避禍第六章 小試身手第兩百一十五章 擊退來敵第五十一章 意外驚喜第三百九十六章 法外之恩第一百九十五章 絕不低頭第兩百六十四章 實在難料第七十六章 威脅逼供第三十九章 要事相商第三百八十五章 傳話而已第一百三十六章 若有所思第兩百三十六章 吾道不孤第九十章 堅頭之勇第一百一十九章 要緊生意第三百九十章 莫名使者第三百八十三章 雙雙獲贊第兩百四十六章 日落西山第兩百八十三章 感念舊恩第四十五章 固守待援第三百三十六章 暗生嫌隙第三百三十章 水到渠成
第兩百一十六章 推心置腹第九十章 堅頭之勇第三百一十三章 意欲撤軍第三百八十一章 君臣奏對第兩百零八章 見機避禍第一百四十八章 奉令離城第一百三十章 運回好馬第三百八十一章 君臣奏對第兩百七十七章 焉敢如此第三百零五章 太傅未歸第三百五十八章 始料未及第三百一十三章 意欲撤軍第兩百零二章 莫名所以第三百九十六章 法外之恩第一百二十四章 成竹在胸第兩百八十四章 何處聖旨第一百四十二章 愜意聚酌第兩百零三章 螳螂黃雀第三百二十三章 公賞私贈第兩百五十一章 瞻前顧後第一百六十六章 名王威勢第兩百七十三章 臨汧大捷第一百三十二章 遊子之心第兩百零四章 俱有所圖第四十章 三人密談第二十五章 濃濃深情第六十三章 字字珠璣第三十五章 故人之情第兩百二十七章 氣鬱心間第五十七章 軍法如刀第兩百五十一章 瞻前顧後第三百四十章 兩趙決斷第四十五章 固守待援第三百二十二章 親臨朔州第三百六十七章 直擊根本第五十一章 意外驚喜第三百四十章 兩趙決斷第一百四十章 議定奇襲第一百六十二章 相接逆戰第兩百零六章 趁勝安排第二十六章 小露身手第兩百六十章 再起爭端第一百四十九章 狹路相逢第五十三章 爲官之本第兩百零七章 敗軍責任第四百二十六章 如許期待第四百零七章 當庭處死第四百二十七章 志願終成第三百七十四章 志在殉國第六十一章 三件要事第一百三十九章 張春犯忌第三百九十八章 節外生枝第二十八章 韓雍生辰第三百零一章 形勢逆轉第三百九十一章 不辱使命第三百八十七章 目的何在第八十九章 下辯來援第五十九章 人心如秤第三百五十二章 壯士斷腕第九章 當前形勢第四百一十章 少年有才第九章 當前形勢第三百六十三章 油盡燈枯第三百三十九章 趙王怨憤第一百四十章 議定奇襲第三百四十章 兩趙決斷第兩百八十二章 既定計劃第五十七章 軍法如刀第一百一十八章 白嶺盛會第一百七十四章 入城面君第九十四章 隴南氐王第一百五十八章 國事日艱第四百二十二章 心意鬆動第三百四十三章 絕世孤寶第兩百五十五章 難言隱患第三百八十三章 雙雙獲贊第一百一十六章 凱旋而歸第一百三十三章 兩難之處第兩百零八章 見機避禍第六章 小試身手第兩百一十五章 擊退來敵第五十一章 意外驚喜第三百九十六章 法外之恩第一百九十五章 絕不低頭第兩百六十四章 實在難料第七十六章 威脅逼供第三十九章 要事相商第三百八十五章 傳話而已第一百三十六章 若有所思第兩百三十六章 吾道不孤第九十章 堅頭之勇第一百一十九章 要緊生意第三百九十章 莫名使者第三百八十三章 雙雙獲贊第兩百四十六章 日落西山第兩百八十三章 感念舊恩第四十五章 固守待援第三百三十六章 暗生嫌隙第三百三十章 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