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無端示好

過了半個月,這一日,潘武都作爲首陽縣軍中主將,在兵營校場的大營裡,召開隊主以上會議。

高嶽這邊,除他本人,韓雍、李虎、何成、彭俊依次而坐;潘武都這邊,莫胡盧和車鹿回卻歪七扭八的斜坐着。

郅平麾下也有直屬兩百人,但沒有隊主,只歸郅平一人指揮。

大營正中,潘武都舒舒服服的靠坐着,他掃視一眼衆人,開口道:“今日,將大家召集來,其實也沒有什麼大事。只是我聽說東邊的匈奴人摩拳擦掌,又將要挑起戰事,非要與我大晉朝比個高低,所以,仗也就快開打了。”

莫胡盧道:“陛下在長安即位,皆是天下都來勤王,大家發奮報國,定然能一舉蕩平匈奴小丑,收復中原也不是懼空話。”

潘武都點點頭,嗯了一聲,直起身道:“這個是自然。那些匈奴人,從前不過是朝廷的邊奴,僥倖勝了些仗,便也耀武揚威,稱王稱帝,如今這等沒有自知之明的狂妄悖逆之徒,到處都是,哼。”

他突然意識到了自己情緒的變化,趕忙剋制了一下,放緩了語調,復又往椅背上一靠,道:“到時候仗打起來,那是舉國都要參與,人人都會有份。雖然咱們是在後方,卻也不能不多用心,城中軍務都在你們手上,不可鬆懈了。”

潘武都說了半天,話鋒一轉道:“我的意思嘛,屆時大家會辛苦很長時間。所以給大家先放個三天的假,三天之後,全體都要動員起來,修繕城池,加強巡邏,重視防務,隨時等候長安的勤王詔旨等等,那就要全身心的投入了。”

高嶽聞言,不由一怔。他坐着不動,心中卻開始思索起來。要說打仗,如今世道,大仗不斷小仗不停,已是司空見慣,不比承平時日,一聽說打仗人就高度緊張,手足無措。

潘武都這麼鄭重地強調戰爭的即將到來,實際上沒有多大效果,在座的人,都是見慣了刀槍。而且,他說了半天,重點卻又不是具體的軍務,而是給大家放三天假。一個人說話,都有目的性,那麼,潘武都的真實意圖是什麼?

有些莫名其妙的感覺,但到底哪裡不對呢。

高嶽劍眉微顰,不由擡眼望向潘武都,潘武都也正望向高嶽,兩人視線一對接,潘武都立馬移開了目光,但很快又轉回來,神情平靜,若無其事。

高嶽抓不着頭緒,目光遊離,看向車鹿回,車鹿回沖他笑了笑,轉頭又去看潘武都,認真聆聽。

潘武都又道:“明日起,給大家三天假,放鬆放鬆。不過不許出城,只要是在城內,我敞開了說,吃喝嫖賭,隨便你們,本都尉只當沒看見。”

他的目光又移到了高嶽面上,彷彿什麼事都沒發生過,擠了些笑意,道:“不過高司馬倒是例外。本都尉聽說你的家鄉,就在城北的白嶺村,家中可有年邁的親人,你不妨回家看一看,盡點孝心嘛。”

高嶽腦中電光一閃,他終於找到了什麼地方不對勁了。是笑容!

車鹿回沖他笑了一笑。潘武都竟然也衝他笑。但是依照以往,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

潘武都等人,每每碰面,要麼滿面不屑,要麼一臉厭恨,從來沒有一絲的好顏色,更不要說,不久前,雙方剛剛在大街上,公然發生了衝突,徹底撕破了麪皮。

而且,看他們的或歪或靠的鬆散坐姿,也是刻意透露

出一種隨性和輕鬆,不像從前那般動輒劍拔弩張。

事出反常必有妖。雖然暫時不曉得潘武都等人的真實目的,但一定要保持高度警惕,走一步想三步,總不會錯。

但是能回家探望胡老漢,總是一樁好事。高嶽略略思忖,不動聲色道:“如此,謝過潘都尉好意。我有一弟馮亮,不知可否一同回鄉。”

“可以,可以!”潘武都一口答應,非常爽快。

李虎聞言,不由意動,他離鄉日久,心中牽掛老父,也想回家探望一番,躊躇片刻,還是忍不住站起道:“潘都尉,屬下也想告一番假,和高司馬一同回家探親,還望潘都尉成全,屬下感激不盡。”

潘武都想一想,出人意料的竟也答應下來,。他強調除了高嶽等三人可以一同還鄉探親外,其餘一將一卒,都不準離開首陽縣。

潘武都又交代了幾句望大家同心戮力,爲國效忠之類的場面話,便徑自離去,車鹿回和莫胡盧跟隨離去。

剩下衆人,見高嶽仍然端坐不動,若有所思,便也都不離去。韓雍道:“今日這會議,倒是有些奇怪,總有種莫名其妙的感覺。”

高嶽腦中風車般轉動,望着營帳外明亮的陽光,略微眯了眯眼,口中言道:“你們也覺得有什麼不妥的地方嗎?”

彭俊撇撇嘴,冷笑一聲道:“那姓潘的,平日裡見了我等,只恨不得一口全吞下去。今日怎麼突然喝錯了湯藥,變了一副和善的面孔。只是再怎麼和善,老子看了也還是覺着厭煩。”

“就是。不過他今日這般示好,會不會是上次被咱們鬧了一次,確實有些想和咱們罷手言和?”何成疑惑道。

韓雍沉吟道:“不。此必有隱情。讓高司馬回鄉探視,這是善舉。但是潘武都主動提出,卻很不合情理……難道?”

韓雍陡然一驚,急向高嶽道:“難道,他想在你回鄉路上,暗中埋伏,欲行不軌?”

韓雍果然心思縝密,眼光長遠,冷靜而沉穩,考慮問題能迅速抓住要害,這是他優於衆人的特點所在。

高嶽也已想到了這一層,聽韓雍所言,頷首沉聲道:“我也正有此想。明日回鄉,我左右不過三人,只要埋伏一支早有準備的隊伍,趁我不備,突然襲擊,必能得手。”

李虎勃然變色,大怒道:“他媽的。這狗賊如此歹毒,老子還當他轉了性子,變得好心起來,原來不是想咬人,而是開始想吃人了。”

何成、彭俊也破口大罵起來。彭俊被潘武都所部,欺壓多時,一直雙拳難敵四手,胳膊擰不過大腿。如今投在高嶽麾下,有了強大靠山,也有了戰友臂助,再也不願隱忍,便提議乾脆率兵,出其不意將潘武都擒下再說。

高嶽擺了擺手,制止了幾人的躁動,道:“彼等既欲圖我,焉能沒有防備之心,冒失出擊,難有勝算不說,也落了個主動挑釁的罪名。”

高嶽轉目一瞧,見韓雍仍然沉默不語,兀自皺眉思索,便一揚頭道:“韓兄,有何指教?”

“啊。我確有所想。”韓雍輕輕摩挲八字濃髭,深陷的眼窩裡,目光閃動,緩緩道:“假設潘武都確實心存歹意,意欲半路埋伏襲擊。那麼有一節,我卻想不通。”

他站起身來,走到營門前,伸出頭去,裝作不經意的左右看了看,除了帶來的一隊親兵仍在不遠處等候,

並無閒雜人等。

韓雍大步走回衆人身邊,低聲道:“我想不通的是,潘武都再三明令禁止,不準有任何人出城。屆時,他若是派的人少,偷偷出城也可掩人耳目,但依着主公身手,他定會擔心事有不成,更會露出馬腳。”

“若是派的人多,百八十人的話,衆目睽睽之下,他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臉?而且動靜一大,也必然會引起我們警覺。所以,他應該是不會派一兵一卒出城。那麼,他到哪裡再去找人手,來行這暗中刺殺的鬼蜮伎倆?”

高嶽本來坐着,聽聞此言,霍地起身,讚賞的拍了拍韓雍肩膀,沉聲道:“韓兄所言,正是我心中疑惑糾結所在。”

“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高嶽冷笑一聲,“潘武都一定有所圖謀,這一層上已經毋庸置疑。我和韓兄所想一樣,無非是在半路上截擊於我。但是,他能指使誰來具體行動,我也實在想不出所以然。”

衆人商議一番,沒有什麼結果。想多派人手相隨保護,又想起來潘武都再三強調過,除了高嶽、李虎、馮亮三人特許回鄉之外,再不準有一人出城,故而無奈放棄。

彭俊抓了抓頭,粗聲粗氣猶豫道:“主公,咱老彭還有手下七十多漢兵,都指望着主公做靠山,跟那姓潘的狗賊到底拼個輸贏。要是太危險,要不,先別回去了。”

高嶽言道,白嶺村,無論如何也要回去一趟。一則家中父老確實要去探望一番;二則便是龍潭虎穴,吾也不懼,走一遭又有何妨。高嶽豪氣陡升,倒要看看潘武都到底能玩出什麼花樣。

韓雍面色嚴肅,直言不諱道:“主公一人安危,牽扯到我等這麼多人。膽小畏縮,人所不取。但是浮躁衝動,更容易招來災禍。總之萬勿掉以輕心,我等衆人,還望主公今後一路提攜。”

何成從靴中摸出一把匕首,遞給高嶽道:“這是我到哪都隨身帶着的傢伙事,上次在冬春樓街上,沒有它,我怕是要吃大虧。主公既然要走一趟,便先帶上,不怕一萬就怕萬一,有時候出其不意襲擊敵人,效果很好。”

高嶽接過匕首,順手也插進了靴筒。感受到大家的關心和擔憂,他不禁心中感動,展顏笑道:“諸位情誼,高某牢記在心。此行無論什麼遭遇,高某必能平安歸來。日後還要與衆位兄弟攜手並肩,共闖天下呢。”

他正色道:“我不在城中之時,所有上下軍卒,一應大小事務,皆聽韓司馬節制調遣。若有違令之人,韓司馬自行處置;若是突發緊急事件,韓司馬也可自行決斷,並遣人去白嶺村速報我知。”

“另外,所有人等,也要加強戒備,不可獨自行動,萬一潘武都是趁我遠離,而來圖謀你們,也未可知。總之,大家都牢記警醒二字,可知道嗎?”

韓雍以下,紛紛站起拱手。高嶽的強大自信心和鎮定自若的氣勢,總是能不知不覺地感染別人,讓人慢慢地把心放下來,覺得跟在高嶽身後,沒有什麼事辦不成,搞不定。

第二日大早,高嶽三人出的城門而去。此前麾下衆人,相送至兵營外,便被韓雍制止,不再遠離兵營,以防萬一。

韓雍望着高嶽遠去身影,心中滿是憂慮。但他不願在一衆部下前,露出不良情緒,干擾軍心,便故作輕鬆,指派大家各回崗位。只剩他一人之時,還是忍不住,輕輕的嘆了口氣。

(本章完)

第三百八十九章 失之躁怒第一百六十五章 勁敵東來第七十九章 靈機一動第兩百四十四章 前後受敵第一百一十二章 執子之手第一百四十六章 天羅地網第兩百零七章 敗軍責任第三百二十三章 公賞私贈第一百八十三章 徒惹爭端第兩百零九章 不行就走第兩百一十二章 分析透徹第三百二十九章 東西夾擊第三百一十三章 意欲撤軍第兩百四十二章 皇帝的心第三百九十三章 慎重起見第兩百零一章 另遣良將第四百零八章 峰迴路轉第三百零二章 格格不入第兩百零八章 見機避禍第四十四章 異變陡生第兩百零三章 螳螂黃雀第三百七十三章 身陷絕境第三百零五章 太傅未歸第一百一十九章 要緊生意第兩百四十八章 若即若離第三百一十四章 涼州之變第一百三十三章 兩難之處第六十一章 三件要事第三百二十三章 公賞私贈第三百五十二章 壯士斷腕第五十二章 隴西變天第兩百五十四章 堪做棟樑第四十章 三人密談第三百零一章 形勢逆轉第九十五章 戰還是和第兩百九十八章 各種心態第一百五十四章 朝廷有旨第五十五章 不齒之事第一百二十四章 成竹在胸第一百零一章 機鋒涌動第一百五十一章 換個思路第兩百四十四章 前後受敵第三百六十八章 以勇對勇第三百四十章 兩趙決斷第一百章 主客歡談第一百九十六章 禍起蕭牆第一百零八章 親迎氐王第三百二十三章 公賞私贈第二十二章 心潮翻涌第二十三章 強力臂助第六十六章 難遂所願第三百三十五章 亂平之後第三百零一章 形勢逆轉第一百一十二章 執子之手第三百四十八章 突發醜聞第兩百五十四章 堪做棟樑第兩百一十五章 擊退來敵第一百五十九章 敵軍如蝗第一百七十八章 因功受封第兩百九十七章 頭號節將第兩百零一章 另遣良將第四百零一章 遺臣之情第一百九十四章 全面敵襲第兩百八十二章 既定計劃第一百二十七章 不明敵情第三百七十三章 身陷絕境第兩百八十章 平陽之亂第四章 少年驕狂第三百八十六章 當面秘奏第一百九十九章 同舟共濟第六十一章 三件要事第兩百九十八章 各種心態第三百五十二章 壯士斷腕第五十四章 痛貶庸吏第兩百九十一章 真實身份第一百八十二章 名門之後第六十四章 真知灼見第兩百七十章 戰事又起第兩百五十九章 靈魂出竅第一百九十二章 愈發誤會第三百九十一章 不辱使命第四百零四章 威逼利誘特殊情況說明第二十六章 小露身手第三百六十九章 救人救心第兩百八十七章 緩兵之計第三百三十四章 大逆當前第兩百五十八章 開個玩笑第三百二十六章 不約而同第四百零二章 毫無貳志第十九章 迅疾出手第三百八十一章 君臣奏對第三百四十五章 代國被平第六十三章 字字珠璣第三百八十五章 傳話而已第兩百六十七章 真實緣由第三百四十九章 一夜密談第兩百零五章 合攻張春第三百七十六章 據實奏報第三百七十四章 志在殉國
第三百八十九章 失之躁怒第一百六十五章 勁敵東來第七十九章 靈機一動第兩百四十四章 前後受敵第一百一十二章 執子之手第一百四十六章 天羅地網第兩百零七章 敗軍責任第三百二十三章 公賞私贈第一百八十三章 徒惹爭端第兩百零九章 不行就走第兩百一十二章 分析透徹第三百二十九章 東西夾擊第三百一十三章 意欲撤軍第兩百四十二章 皇帝的心第三百九十三章 慎重起見第兩百零一章 另遣良將第四百零八章 峰迴路轉第三百零二章 格格不入第兩百零八章 見機避禍第四十四章 異變陡生第兩百零三章 螳螂黃雀第三百七十三章 身陷絕境第三百零五章 太傅未歸第一百一十九章 要緊生意第兩百四十八章 若即若離第三百一十四章 涼州之變第一百三十三章 兩難之處第六十一章 三件要事第三百二十三章 公賞私贈第三百五十二章 壯士斷腕第五十二章 隴西變天第兩百五十四章 堪做棟樑第四十章 三人密談第三百零一章 形勢逆轉第九十五章 戰還是和第兩百九十八章 各種心態第一百五十四章 朝廷有旨第五十五章 不齒之事第一百二十四章 成竹在胸第一百零一章 機鋒涌動第一百五十一章 換個思路第兩百四十四章 前後受敵第三百六十八章 以勇對勇第三百四十章 兩趙決斷第一百章 主客歡談第一百九十六章 禍起蕭牆第一百零八章 親迎氐王第三百二十三章 公賞私贈第二十二章 心潮翻涌第二十三章 強力臂助第六十六章 難遂所願第三百三十五章 亂平之後第三百零一章 形勢逆轉第一百一十二章 執子之手第三百四十八章 突發醜聞第兩百五十四章 堪做棟樑第兩百一十五章 擊退來敵第一百五十九章 敵軍如蝗第一百七十八章 因功受封第兩百九十七章 頭號節將第兩百零一章 另遣良將第四百零一章 遺臣之情第一百九十四章 全面敵襲第兩百八十二章 既定計劃第一百二十七章 不明敵情第三百七十三章 身陷絕境第兩百八十章 平陽之亂第四章 少年驕狂第三百八十六章 當面秘奏第一百九十九章 同舟共濟第六十一章 三件要事第兩百九十八章 各種心態第三百五十二章 壯士斷腕第五十四章 痛貶庸吏第兩百九十一章 真實身份第一百八十二章 名門之後第六十四章 真知灼見第兩百七十章 戰事又起第兩百五十九章 靈魂出竅第一百九十二章 愈發誤會第三百九十一章 不辱使命第四百零四章 威逼利誘特殊情況說明第二十六章 小露身手第三百六十九章 救人救心第兩百八十七章 緩兵之計第三百三十四章 大逆當前第兩百五十八章 開個玩笑第三百二十六章 不約而同第四百零二章 毫無貳志第十九章 迅疾出手第三百八十一章 君臣奏對第三百四十五章 代國被平第六十三章 字字珠璣第三百八十五章 傳話而已第兩百六十七章 真實緣由第三百四十九章 一夜密談第兩百零五章 合攻張春第三百七十六章 據實奏報第三百七十四章 志在殉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