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隴南氐王

武都郡下辯城。

一座氣勢不凡的巨大板屋內,坐着一個年約五十的老者。老者眉闊額廣,鳳眼細長,面部輪廓剛勁柔韌,他蓄着五縷花白色鬍鬚,鬍子不長,也並不太濃密,卻修剪得體,頗有氣度。此人正是武都陰平二郡所有隴南氐人的大首領,氐王楊茂搜。

楊茂搜正自獨坐沉思。前日夜間接到緊急軍報,西和失守。他一夜無眠,心中煩憂憤懣,以致食不知味,無心下箸。所謂在其位謀其政,他是氐王,武都陰平二郡,數十萬隴南氐人的命運,與他息息相關,全都重重地壓在他日漸衰老的肩膀上。他何曾不想卸下重擔,但時局紛亂,烽火四起,又哪裡是他安享晚年的時候。

西和落入敵手,這意味着什麼,不要說他,便是下辯城中隨便一百姓,也知道非同小可。西和離下辯一百二十里,皆是平原坦途,半分地利也無。敵軍可以在西和休整和補充後,不慌不忙的揮軍來攻,各式攻城器械,軍械糧草,運輸便捷暢通,都可以從從容容的拉到下辯城下。

他下辯城中,盡是步兵,若是開城出戰,敵軍據說有數百名精銳騎兵,可以穿插分割,在坦蕩平原上肆意騷擾、突擊和衝殺步兵而沒有任何顧慮。

而且,楊萬夫如今還在敵手,楊堅頭大敗而回,氐兵一再失利,士氣低迷,相反隴西軍卻戰意昂揚。所以,嚴格的說,當下天時、地利、人和一樣都不佔優,這樣的局面如何是好,手中沒有底牌,巧婦也難爲無米之炊。

另外,據軍報上講,高嶽得到西和城後,整軍安民,秋毫無犯,西和現在已經安定如初。隴西軍隨後開始募兵,據悉一日一夜便已有六百餘青壯應募,雖然大多是漢人,也還是有百來名胡族甚至氐族之人,看來這民心,隴西軍也漸漸收攏了。

楊茂搜煩亂的很,但他不願大聲發作抑或遷怒下人,於是又悶悶的坐了一會,站起身來便在房間內自顧踱步。他身材魁梧而壯碩,今年雖然已有五十一歲,仍然努力挺直腰板,步履保持穩健。

踱了片刻,他走到牆壁前,望着掛在牆上的舊地圖發呆。上面武都、陰平二郡的地形疆域和重要城郭,都簡要的做了標識,被繪製在一張大牛皮上。這張圖,他從年輕時就看,到現在閉着眼都能原模原樣重畫一張出來,但這兩天,他卻頻繁的看,目光深邃。

“父王,父王!”

楊茂搜正看着地圖若有所思時,堂外傳來了急促的叫聲,伴隨着牛皮靴踩在地上踏踏的迅猛步伐,一起傳進了楊茂搜的耳朵裡。

楊茂搜剛轉過身,一個大步流星的身影便撞了進來,正是他的次子楊堅頭。楊堅頭戰敗而歸,不少貴族長老,都要求嚴懲於他,楊堅頭愧恨惶懼,不知所措。楊茂搜最終沒有處置,勝負兵家常事,楊堅頭力戰而敗,乃勢也,非是延誤瀆職一類可比。再說此時大敵當前,處置

楊堅頭,於事無補,對軍心也是一種打擊。

楊茂搜對於這個小兒子,其實還是非常喜愛的。氐人好武,楊堅頭能有氐族第一猛將的名號,憑的不是他楊茂搜之子的身份,而是靠他自己真刀實槍奪下來的。楊堅頭年輕獷悍,活力四射,豪爽不羈,十分貼合楊茂搜的心,楊茂搜每每看見他,便想三十年前的自己,也是這樣。

楊堅頭百般皆好,只是太過急躁,聽風就是雨心胸也不夠寬廣,沒有中原人所說的那種海納百川的王者氣度,遠遠不如兄長楊難敵喜怒不形於色的深沉穩重,和處理政務時候的有條不紊。當初在選擇繼承人的時候,楊茂搜不是沒有糾結過,最後還是參照漢人的規矩,從長遠角度出發,立了綜合能力更勝一籌的長子。

“堅頭,有什麼事,慢慢說,不要着急。”

窗外的夕陽照在楊堅頭年輕而血氣方剛的臉上,儀表堂堂。望着兒子的臉,楊茂搜展顏一笑,溫和說道。他總覺得對這個小兒子有所虧欠,所以大事小情上,都對他有所遷就,捫心自問,若是別的將領兵敗而回,說不準真就被嚴懲了。

楊堅頭幾步便走到父親身邊,急急道:“父王,據最新探報,隴西軍似乎有件喜事。當初那高嶽雖然被朝廷任命爲隴西太守,但是隴西郡下四大城,他只得了兩個,另有狄道和臨洮二城,表面歸順,實際並不真心擁護。”

“那高嶽出兵來打我們,後方相對空虛。據說高嶽前腳走,狄道臨洮二城,突然就起兵反叛。其中狄道城直接出兵攻打首陽,圍城十餘日,守將李虎堅守不出,狄道軍攻不下來。隴西軍留守襄武的韓雍,夜間出奇兵,火攻急襲狄道軍,大勝,隨後又趁勢反攻下狄道城。”

“狄道縣令叫個什麼,我倒記不得,反正他全軍覆沒,孤身一人慌忙逃到盟友臨洮城去,卻被臨洮縣令翻臉砍下腦袋,送到韓雍帳前請罪去了。”

“那韓雍根本不爲所動,表面應允接受臨洮的賠罪反正,暗裡卻令李虎領兵兩千,長途奔襲臨洮,一戰而下,臨洮縣令被押到襄武,韓雍當面斥責他反叛上官,出賣盟友,乃是不忠不義之徒,首鼠兩端,人品卑劣,留之無用。便將他明正典刑了。所以現在,高嶽已經完全據有隴西,成爲名副其實的隴西之主。”

楊堅頭一口氣說了這許多,忙招呼侍從倒了一大杯水,咕咚咚幾大口便灌了下去,他沒有注意到父親越皺越緊的眉頭,將嘴角邊的水一擦,又自顧大聲說起來。

“這倒也不是重點,關鍵狄道、臨洮二城易主之後,韓雍又整編和徵募能戰之士共六千人,連那輔兵,他們叫個什麼廂軍的,都擴充了三千人。前幾日,襄武已經新發步卒兩千、騎兵三百來武都前線,現在估摸着已經到了西和城,高嶽曉諭全城,隴西軍一片歡呼,所以我軍斥候能比較順利的打探到這些事情。”

敵之幸事,我之禍事啊。”

楊茂搜聽罷,重重的嘆了口氣。半晌沒有再說話。此間並無外人,他無需再作鎮定之色,內心的焦灼煩愁盡皆寫在臉上。他轉身慢慢走到案桌前,無力的坐下,依舊沉默不語。

楊茂搜雖然是氐王,但只不過是隴南白馬羌氐部落的大首領而已,勢力和實力其實都並不是很強。早年間,北方安定、北地之處的氐人豪酋齊萬年,起兵反叛晉朝,一度稱帝,鼎盛時縱橫西北,無人敢攖其鋒,略陽郡的兩大氐族楊飛龍楊茂搜父子、符懷仁符洪父子都曾畏懼順伏過齊萬年。

楊茂搜與齊萬年雖然都是氐族人,但並不是同一部族。因忍受不了齊萬年的壓迫和橫暴,楊茂搜與齊萬年翻臉,卻實在敵不住,最後才從略陽南遷至武都,一路艱辛跋涉,只不過想給依賴他的部衆,一個安穩的家園而已。如今還沒過的幾年,又被高嶽這般凌厲攻打,實在讓楊茂搜揪心不已。

楊堅頭見父親此番失落模樣,心中很是難過。他從記事起,便見父親跨馬舞刀,縱橫廝殺,敢於和一個又一個強敵相抗,使隴南氐人不致衰落。當年祖父楊飛龍傳位給父親時,曾高興的拍着他的後背,對一衆長老貴族道,此兒吾家千里之駒,日後我氐人擎天之柱也!

楊堅頭的印象中,父親始終是那個鋼澆鐵鑄的漢子,身軀雄壯偉岸,威名赫赫戰無不勝。他最崇拜和敬重的人,也就是父親。如今二十年歲月彈指而過,當年那個頂天立地的身影,也不知不覺的被重擔壓彎了脊樑,被風霜染白了鬚髮,昔日那有如神鷹般明亮銳利的眼,也有些黯淡渾濁起來。

楊堅頭慢慢走到父親身邊,倒了一杯水遞過去,低着頭訥訥道:“父親,堅頭無能,打了敗仗讓父親操心憂慮,堅頭不孝。”

楊茂搜接過水杯,一飲而盡,強笑道:“不是這樣。我聽說你和所有兒郎們都毫不顧死,奮勇廝殺,卻都抵擋不住高嶽的腳步,可見此人乃是強勁之敵,哪裡能夠輕易擊敗。你不要總爲打敗仗的事而耿耿於懷,山野的虎狼,也是磨礪了爪牙後,才能抓到獵物。勝負嘛兵家常事,你不要太在意。”

“可是父親當年哪裡打過什麼敗仗,祖父不是也說你所向無敵嗎?”

楊茂搜哈哈大笑,拍着兒子的手背,道:“那是你祖父鼓舞和激勵我的話。我又不是神人,敗仗怎麼會沒有吃過。只不過我的心態好,總是能最快的鼓起勇氣,恢復實力,繼而發起反攻,最後才轉敗爲勝。堅頭啊,男子漢受些挫折,算不得什麼,你還年輕,日後的路還長哪。”

想起了年輕時候的燃情歲月,楊茂搜連說帶笑,感慨了一陣,他探直了身子,目光炯炯對楊堅頭道:“而今情勢危急,我打算親自領兵出征。趁着我還剩些力氣,還能舉得起戰刀,我爲你們兄弟再把路鋪平些、鋪遠些。”

(本章完)

第一百三十三章 兩難之處第四十六章 韓雍來援第兩百七十章 戰事又起第三百五十九章 兵圍洛陽第兩百九十六章 徵南行營第二十七章 諄諄以教第一百一十三章 身處煉獄第四百一十六章 動情曉禮第三百一十七章 何以爲報第四百二十二章 心意鬆動第一百一十七章 李虎求婚第六章 小試身手第兩百二十四章 美人反間第三十四章 陡然遇襲第三百零三章 大川河畔第一百零五章 潔身自好第四百一十二章 迷霧重重第兩百五十四章 堪做棟樑第兩百九十八章 各種心態第兩百一十二章 分析透徹第一百五十九章 敵軍如蝗第三百九十九章 事泄之後第三百五十七章 奴家惜奴第一百四十三章 難得一醉第三百八十六章 當面秘奏第一百八十六章 閒庭信步第一百三十七章 心有所動第一百零八章 親迎氐王第兩百零三章 螳螂黃雀第兩百三十二章 直擊上邽第三百九十三章 慎重起見第兩百四十七章 往事已矣第九十二章 單打獨鬥第一百六十九章 絕望不已第四百二十一章 奔走串聯第兩百四十五章 同生共死第七十八章 糧倉重地第十七章 漢兵式微第二十七章 諄諄以教第一百六十七章 死間失敗第五十二章 隴西變天第一百四十四章 中樞之險第一百一十七章 李虎求婚第三百九十九章 事泄之後第三百一十五章 義不可廢第五十二章 隴西變天第兩百二十六章 大喜大悲第兩百七十章 戰事又起第二十五章 濃濃深情第七十九章 靈機一動第四百二十二章 心意鬆動第一百五十九章 敵軍如蝗第三百零一章 形勢逆轉第四百一十一章 姚府用膳第一百八十五章 奉旨相送第三百四十章 兩趙決斷第一百一十一章 情難自已第兩百一十五章 擊退來敵第兩百七十六章 中途意外第一百六十章 攻守相持第三百五十六章 得有襄陽第兩百二十八章 花香滿樓第一百三十三章 兩難之處第一百七十九章 是有難處第兩百零六章 趁勝安排第三百零四章 要見主帥第三百五十八章 始料未及第三百六十九章 救人救心第三百五十二章 壯士斷腕第一百一十章 情悽意切第三百四十一章 天道好還第一百二十一章 百姓父母第兩百五十六章 末路殤情第四百二十三章 知子如母第三百三十七章 再伐代國第四十六章 韓雍來援第四百二十五章 以誠動人第二十四章 村中集會第五十五章 不齒之事第七十一章 人事任免第一百四十章 議定奇襲第一百九十四章 全面敵襲第一百四十章 議定奇襲第一百二十一章 百姓父母第兩百零三章 螳螂黃雀第一百七十二章 霸王再世第一百八十章 端陽節至第七十一章 人事任免第三百二十四章 駐兵陳留第一百四十九章 狹路相逢第三百二十八章 趙使來謁第三百九十九章 事泄之後第三百九十五章 故人故去第兩百七十九章 就此立夏第兩百九十章 什麼王法第兩百零七章 敗軍責任第三百四十四章 初次交手第一百五十二章 論功行賞第一百四十四章 中樞之險第六十七章 南陽郡王
第一百三十三章 兩難之處第四十六章 韓雍來援第兩百七十章 戰事又起第三百五十九章 兵圍洛陽第兩百九十六章 徵南行營第二十七章 諄諄以教第一百一十三章 身處煉獄第四百一十六章 動情曉禮第三百一十七章 何以爲報第四百二十二章 心意鬆動第一百一十七章 李虎求婚第六章 小試身手第兩百二十四章 美人反間第三十四章 陡然遇襲第三百零三章 大川河畔第一百零五章 潔身自好第四百一十二章 迷霧重重第兩百五十四章 堪做棟樑第兩百九十八章 各種心態第兩百一十二章 分析透徹第一百五十九章 敵軍如蝗第三百九十九章 事泄之後第三百五十七章 奴家惜奴第一百四十三章 難得一醉第三百八十六章 當面秘奏第一百八十六章 閒庭信步第一百三十七章 心有所動第一百零八章 親迎氐王第兩百零三章 螳螂黃雀第兩百三十二章 直擊上邽第三百九十三章 慎重起見第兩百四十七章 往事已矣第九十二章 單打獨鬥第一百六十九章 絕望不已第四百二十一章 奔走串聯第兩百四十五章 同生共死第七十八章 糧倉重地第十七章 漢兵式微第二十七章 諄諄以教第一百六十七章 死間失敗第五十二章 隴西變天第一百四十四章 中樞之險第一百一十七章 李虎求婚第三百九十九章 事泄之後第三百一十五章 義不可廢第五十二章 隴西變天第兩百二十六章 大喜大悲第兩百七十章 戰事又起第二十五章 濃濃深情第七十九章 靈機一動第四百二十二章 心意鬆動第一百五十九章 敵軍如蝗第三百零一章 形勢逆轉第四百一十一章 姚府用膳第一百八十五章 奉旨相送第三百四十章 兩趙決斷第一百一十一章 情難自已第兩百一十五章 擊退來敵第兩百七十六章 中途意外第一百六十章 攻守相持第三百五十六章 得有襄陽第兩百二十八章 花香滿樓第一百三十三章 兩難之處第一百七十九章 是有難處第兩百零六章 趁勝安排第三百零四章 要見主帥第三百五十八章 始料未及第三百六十九章 救人救心第三百五十二章 壯士斷腕第一百一十章 情悽意切第三百四十一章 天道好還第一百二十一章 百姓父母第兩百五十六章 末路殤情第四百二十三章 知子如母第三百三十七章 再伐代國第四十六章 韓雍來援第四百二十五章 以誠動人第二十四章 村中集會第五十五章 不齒之事第七十一章 人事任免第一百四十章 議定奇襲第一百九十四章 全面敵襲第一百四十章 議定奇襲第一百二十一章 百姓父母第兩百零三章 螳螂黃雀第一百七十二章 霸王再世第一百八十章 端陽節至第七十一章 人事任免第三百二十四章 駐兵陳留第一百四十九章 狹路相逢第三百二十八章 趙使來謁第三百九十九章 事泄之後第三百九十五章 故人故去第兩百七十九章 就此立夏第兩百九十章 什麼王法第兩百零七章 敗軍責任第三百四十四章 初次交手第一百五十二章 論功行賞第一百四十四章 中樞之險第六十七章 南陽郡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