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七章 直擊根本

寬闊洶涌的黃河面上,無數激流勇進的大小船隻,白帆點點,星羅密佈,猶如追波逐浪的龐大魚羣,不停剖開翻涌的河水,疾速前行。

主艦上,兩邊的雄壯士兵,俱都是精赤着上身,虯突起鐵石般的肌肉,一面整齊劃一的喊着號子,一面奮力的搖動船櫓乘風破浪。艦首甲板上,一人闊面虯髯,目光凜凜,眺望前方,俄而竟然擡頭望日,目不轉瞬,正是趙帝石虎。

徵西將軍張豺,輕輕走過來,恭聲道:“陛下!再往前行舟半個時辰,便就過了平皋了。據斥候方纔來報,平皋一帶,也沒有什麼秦軍攔阻,可謂是坦途。”

石虎哼了一聲道:“從汲縣一路向西逆水而上,根本沒有秦軍迎擊,平皋也自然不會有。說起來並不是他們不敢戰,而是根本想不到朕會要從黃河水路來突襲洛陽。”

張豺忙躬身施禮讚道;“陛下此計,神出鬼沒,人所難料,真正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備,便是古來良將,也應自嘆弗如,而臣等,簡直是驚爲天人了。”

“他們多半以爲朕會進兵幷州。哼,幷州固然重要,但就算打下晉陽,也不過是和秦軍再反覆拉鋸,你來我往,最後搞得身心俱疲,有什麼益處?還有逆賊石生,在滎陽一帶狂吠,他以爲投靠了高嶽,便能從此逍遙?只不過若是眼下去攻打石生,勝算雖然很大,但有虎牢爲阻礙,我軍難以前進,殺了石生也不過是讓朕泄恨而已,對軍事局面,不能造成多大的影響。故而朕想,要麼不來,要麼就來一場大的,直接將洛陽攻下來,所有的麻煩都解決了。”

石虎捋着濃髯,不禁有些得意,又笑道:“世人皆說北人騎馬,南人行舟。這話也不盡然,難道江東就沒有騎軍?我大趙就沒有會水之人?謬論!朕此番選擇從水路突襲洛陽,也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只要能趕在高嶽反應過來之前,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嘿嘿,到時候洛陽被我大軍團團圍住全力攻打,倉促間援軍來不及回救,洛陽必然爲我所得。等高嶽落到朕的手裡,哼哼,朕要讓他求死不得!”

話說汲縣雖然城小地瘠,但是從汲縣再往東南方向不到五里處,便有一處港口,正當黃河。歷來便有很多河岸漁民,聚集於此,打魚販魚,故而大小船隻也不在少數。最關鍵的是,從汲縣港順河而上,雖然是逆流,但四五日內,便可以抵達孟津港,再就可以直攻洛陽。甚至從險要處棄船登岸,然後不過二三十里路,即可兵臨毫無屏障的洛陽城下。

一念及此,石虎爲什麼會出人意料的去往朝歌這個困惑,當然就迎刃而解。眼下秦軍主力四出,洛陽相對空虛,如果猝不及防之下,突然被石虎的五萬大軍強攻,是什麼後果,三歲兒童都能猜得到。韓雍當即便嚇出了一身冷汗,在急稟高嶽的同時,大都督府內,道道緊急軍令如雪

片飛出。

隨着大都督府參軍、部將們狂奔疾走的身影,各處軍隊開始立即奉令調動:京師禁軍一萬,順河而下,梭巡河面,準備時刻迎擊襲擾趙軍。同時河東的何成部,急忙趕往孟津港駐防,作爲主力部隊的後續。幷州楊韜本來形勢大好,但爲保護京都,不得已只好收縮兵力南撤,翻越太行山直奔野王,希望能在平皋攔住趙軍,若是趕不及,便從後追趕逆擊;而石生亦奉命暫時回軍,回守滎陽確保無虞。另調前將軍吳夏鎮守虎牢,以便隨時策應救援洛陽;而楊堅頭、雷七指兩將,各領五千精銳,在洛陽西北、東北方面,面臨黃河紮營,並以數道鐵索橫斷河面,嚴陣以待。

京師洛陽戒嚴,外城內城俱是三步一崗,五步一哨;另外武衛將軍周盤龍親督求死軍,不分晝夜護衛皇城,並每兩個時辰,就與楊、雷兩將通訊一次,隨時瞭解趙軍動向。

第三日清晨,禁軍前軍、伏波將軍曹弋部三千人,在巡視河面時,最先遭遇趙國大軍。曹弋立即使人回報,並率部與其周旋。秦軍主力得報後,立時大動,何成率部順河而下,迎擊趙軍,楊堅頭、雷七指留下兵力加強防備,再各領三千兵,沿河岸疾奔而去。

楊、雷二將趕到河面戰場時,曹弋及其三千士兵,早已全部陣亡,而何成部萬人已經與趙軍前軍混戰做一處。楊雷便令麾下只管射箭,以鋪天蓋地的強弩牽制,並在岸上來回巡視,防止趙軍來登南岸。

戰了半晌,似乎勢均力敵,但總歸是攔下了趙軍的步伐,這多少讓人心安。諸將正有所寬慰的時候,驀然從後方傳來急報,孟津港失守,洛陽危急!

原來,石虎先一步便探知了秦軍已經獲悉了他的動向,順河偷襲洛陽的計劃基本告破。但他當機立斷,留下三萬人仍然逆水行舟,索性大張旗鼓,以牢牢吸引秦軍的注意力,自己卻率兩萬精悍兵卒,早早登河北岸,偃旗息鼓人馬噤聲,潛行百里,突然抵達已然空虛的孟津港,一舉而下後,馬不停蹄從孟津港直奔洛陽。

這一下驚報,將前線衆兵將幾乎嚇飛了膽,忙不迭掉頭回軍,去救京師,倒被趙軍前軍趁機在後衝殺了一陣,死傷不少。但何成等人哪裡還顧得上,這個時候,寧願以相對較小的損失,來爭取急迫的時間,保證根本利益萬萬不能受到侵害。

洛陽城被趙兵團團圍住,瘋狂攻撲。城牆雖然高大堅固,但也架不住野獸般的趙兵蟻附咬噬,不多時便四處焦煙,傷痕累累。高嶽披甲佩劍,親自登城,指揮拒守。因皇帝親臨,秦兵激勵振奮,死命抵禦,城上城下的屍首堆起老高,洛陽城總算兀自堅持。

“高嶽!你的洛陽,即將不保,現在開門迎降,朕可以封你爲歸義侯,保你性命。若是再負隅頑抗,城陷後,朕有的是方法,讓你後悔不及!”

俄而,一面鮮紅似血的大纛,在城外耀武揚威的由遠及近。趙兵攘臂大呼聲中,金盔金甲的石虎,跨坐在一匹格外高碩的健馬之上,揚着馬鞭衝城上大聲囂叫。

“朕以忠勇大義曉諭軍民,正要掃除胡虜恢復天下,怎還會向汝等醜類屈身?石虎休要猖狂,朕神都城下,便是汝的葬身之所!”

高嶽嗔目而視,搶過一張強弩大弓,精心瞄準後,以無上神力,嘣得一聲,那強矢如追風逐電般,直奔石虎面門而去!

石虎亦是武技過人的猛將,眼觀六路耳聞八方,猛聽風聲有異,隨即便感覺前方的空氣似乎都要被撕裂,心內曉得必然是有強力襲擊,他大吼一聲,奮起手中巨矛,衆兵將只聽得當啷狂響,石虎堪堪將暴射到面前的那支大箭,眼疾手快的撥了開去,那箭矢餘勢未消,噗得便扎進了堅硬的地裡,只剩半截尾簇倔強地伸出頭來。

石虎手中矛杆震盪,臂膀麻木,心中更是暗自驚異:都說秦帝高嶽昔年,也是萬人陣中任意飆忽縱橫的超級猛將,但並沒有與其交過手。想不到今日只是這一箭之力,竟然能夠強勁到這般地步,看來若是實話實話,高嶽的武力,多半會是在他石虎之上。

石虎生性自負無比,眼中心中,從來都看不上任何人,在武技一端上,更是自認乃是比肩霸王級別的絕世驍猛。不料高嶽竟然更加強盛,這讓他雖然不願承認,但事實又逼着他不得不正視,故而當下不禁惱羞成怒,恨得咬牙切齒。

石虎當即將馬撥回陣中,頒下死命,令兵將全力攻城,並且公開叫囂,城破後,可以縱情燒殺搶掠三日,然後徹底屠城。

正喊殺震天、兩相攻守拒戰之時,城下趙軍大亂,秦安東將軍雷七指最先率部怒馳而至,兜頭便撞入了敵陣中,左劈右砍,殺得血肉橫飛。俄而平南將軍楊堅頭也趕到,兩員驍銳猛將,一先一後、一左一右,凌厲地往後方中軍石虎處鑿去。

趙軍兵將,紛紛披靡,實在難以抵擋。正在狼狽時候,趙軍中驀然有一杆戰旗打起,在亂軍中縱橫決蕩,往來飆忽,決絕的迎着最先突陣的雷七指而去,城上高嶽凝神眺望,旗面上乃是“建節將軍石”的名號,尚不知是誰。

卻見那趙將,乃是一員年輕小將,左手擁矛,右手執戟,瞬息之間,便格殺了最靠前的大批秦兵士卒,有數員武力過人的摧鋒秦將,上前來廝鬥,但無論是單打,還是共攻,不到片刻功夫,全都被那趙將臨陣斬殺。

“無名小卒休要猖狂!認得大將雷七指麼!”

雷七指正率親兵往來攪陣,見那趙將猛銳非常,不禁憤怒,策馬來戰。那小將聞雷七指名,毫無懼色,矛戟並起。孰料六十合外,雷七指竟然被那將一矛刺中左肩,大叫一聲栽下馬來!

(本章完)

第一百章 主客歡談第兩百八十章 平陽之亂第三十一章 內室智囊第一百三十章 運回好馬第兩百三十三章 殺雞儆猴第三百七十四章 志在殉國第一百八十七章 微微情愫第八十三章 驚懼難言第三百九十二章 撫平邊地第一百三十章 運回好馬第三百九十二章 撫平邊地第三百七十九章 總不服氣第兩百五十四章 堪做棟樑第三百四十二章 前趙崩塌第一百四十五章 千鈞一髮第七十章 視察城防第三百五十九章 兵圍洛陽第二十章 自訪韓雍第三百二十五章 兩不相容第兩百六十章 再起爭端第一百七十三章 暫退敵軍第三百九十六章 法外之恩第一百三十六章 若有所思第兩百六十章 再起爭端第兩百七十五章 奇兵出塞第五十章 隴西郡守第一百九十七章 會師宕昌第三百四十六章 趙室遺屬第兩百六十七章 真實緣由第三百二十四章 駐兵陳留第一百四十九章 狹路相逢第兩百九十三章 天倫之情第四百二十七章 志願終成第三百八十四章 亡命途中第兩百七十七章 焉敢如此第兩百五十二章 消釋疑慮第兩百四十八章 若即若離第兩百五十一章 瞻前顧後第四百零二章 毫無貳志第九十五章 戰還是和第五十一章 意外驚喜第兩百七十七章 焉敢如此第兩百七十三章 臨汧大捷第四十六章 韓雍來援第一百六十三章 忠烈殉國第三百四十四章 初次交手第兩百零五章 合攻張春第三百三十四章 大逆當前第一百九十七章 會師宕昌第兩百零五章 合攻張春第四十三章 武都授首第一百五十八章 國事日艱第二十八章 韓雍生辰第兩百三十九章 上邽長安第四章 少年驕狂第八十一章 火燒糧倉第兩百三十一章 各有心思第三百九十七章 人人自危第一百五十九章 敵軍如蝗第三百八十八章 總戎軍機第一百一十五章 提前預備第九十四章 隴南氐王第兩百八十二章 既定計劃第一百六十章 攻守相持第一百零八章 親迎氐王第兩百三十五章 朝廷求援第三百七十五章 救難解危第兩百八十八章 鳴沙柴堡第一百一十五章 提前預備第八十四章 心中煎熬第一百零六章 又與卿逢第兩百八十二章 既定計劃第一百零九章 氐王盛情第三百一十三章 意欲撤軍第一百二十六章 安營紮寨第一百九十六章 禍起蕭牆第四百二十八章 黃粱一夢第三百四十五章 代國被平第三百三十五章 亂平之後第三百八十七章 目的何在第三百零五章 太傅未歸第三百八十三章 雙雙獲贊第兩百四十九章 幕後操縱第兩百六十七章 真實緣由第兩百八十七章 緩兵之計第四十一章 小心爲上第兩百六十五章 因故西行第三百六十九章 救人救心第三百八十章 私人身份第一百七十七章 略陽蒲家第四百一十章 少年有才第兩百七十章 戰事又起第四十九章 郅平殞命第一百一十章 情悽意切第一百九十三章 驚天消息第三百九十一章 不辱使命第三百八十八章 總戎軍機第一百五十章 插翅而逃第一百二十章 重煥生機第一百三十章 運回好馬
第一百章 主客歡談第兩百八十章 平陽之亂第三十一章 內室智囊第一百三十章 運回好馬第兩百三十三章 殺雞儆猴第三百七十四章 志在殉國第一百八十七章 微微情愫第八十三章 驚懼難言第三百九十二章 撫平邊地第一百三十章 運回好馬第三百九十二章 撫平邊地第三百七十九章 總不服氣第兩百五十四章 堪做棟樑第三百四十二章 前趙崩塌第一百四十五章 千鈞一髮第七十章 視察城防第三百五十九章 兵圍洛陽第二十章 自訪韓雍第三百二十五章 兩不相容第兩百六十章 再起爭端第一百七十三章 暫退敵軍第三百九十六章 法外之恩第一百三十六章 若有所思第兩百六十章 再起爭端第兩百七十五章 奇兵出塞第五十章 隴西郡守第一百九十七章 會師宕昌第三百四十六章 趙室遺屬第兩百六十七章 真實緣由第三百二十四章 駐兵陳留第一百四十九章 狹路相逢第兩百九十三章 天倫之情第四百二十七章 志願終成第三百八十四章 亡命途中第兩百七十七章 焉敢如此第兩百五十二章 消釋疑慮第兩百四十八章 若即若離第兩百五十一章 瞻前顧後第四百零二章 毫無貳志第九十五章 戰還是和第五十一章 意外驚喜第兩百七十七章 焉敢如此第兩百七十三章 臨汧大捷第四十六章 韓雍來援第一百六十三章 忠烈殉國第三百四十四章 初次交手第兩百零五章 合攻張春第三百三十四章 大逆當前第一百九十七章 會師宕昌第兩百零五章 合攻張春第四十三章 武都授首第一百五十八章 國事日艱第二十八章 韓雍生辰第兩百三十九章 上邽長安第四章 少年驕狂第八十一章 火燒糧倉第兩百三十一章 各有心思第三百九十七章 人人自危第一百五十九章 敵軍如蝗第三百八十八章 總戎軍機第一百一十五章 提前預備第九十四章 隴南氐王第兩百八十二章 既定計劃第一百六十章 攻守相持第一百零八章 親迎氐王第兩百三十五章 朝廷求援第三百七十五章 救難解危第兩百八十八章 鳴沙柴堡第一百一十五章 提前預備第八十四章 心中煎熬第一百零六章 又與卿逢第兩百八十二章 既定計劃第一百零九章 氐王盛情第三百一十三章 意欲撤軍第一百二十六章 安營紮寨第一百九十六章 禍起蕭牆第四百二十八章 黃粱一夢第三百四十五章 代國被平第三百三十五章 亂平之後第三百八十七章 目的何在第三百零五章 太傅未歸第三百八十三章 雙雙獲贊第兩百四十九章 幕後操縱第兩百六十七章 真實緣由第兩百八十七章 緩兵之計第四十一章 小心爲上第兩百六十五章 因故西行第三百六十九章 救人救心第三百八十章 私人身份第一百七十七章 略陽蒲家第四百一十章 少年有才第兩百七十章 戰事又起第四十九章 郅平殞命第一百一十章 情悽意切第一百九十三章 驚天消息第三百九十一章 不辱使命第三百八十八章 總戎軍機第一百五十章 插翅而逃第一百二十章 重煥生機第一百三十章 運回好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