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二章 心意鬆動

“昔年,高嶽稱帝的時候,孤還上過賀表,秦帝報賞甚多,還將他的妹子,賜給孤做了王妃。這麼些年,我兩家之間,總體上來說還是不錯的。可是我與趙國石家,卻是一直都不對付。石虎狂暴自大,沒有高嶽那般仁義大度,多次逼辱我國,非常可憎。”

“說實話,兵,孤多得很。仗,也是家常便飯打熟了的。”慕容皝悠悠道:“但你現在叫孤出兵與趙軍聯合去打秦國,這違背了常理。最起碼,孤還是尊秦爲宗主國、向秦稱臣的嘛。”

“從前高嶽不是奉司馬保爲宗主嗎?石勒不也是向劉曜稱臣嗎?”

苻洪曉得慕容皝盡說些冠冕堂皇的官話。他毫不猶豫,張口就對:“請問燕王,如今司馬保何在?劉曜何在!高嶽和石勒,最終都背叛了自己曾經的主人,但世人沒有說他們忘恩負義的,只曉得秦國與趙國,是天下雙雄,是霸主般的存在。兒童才論對錯,成人只看輸贏。世上沒有永遠的朋友或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燕王是當今雄傑,難道會那樣拘泥刻板嗎?”

“怎麼樣才叫不拘泥刻板呢?”慕容皝意味深長地笑笑。

“從前石勒在的時候,趙國一度曾是天下間最強。然而後來石虎篡位,按說他篡他的與我何干,但石虎殘暴無德,趙國實力江河日下,終歸不是值得託付和倚靠的明主。這個道理,連我這種勢窮之人都知道,如燕王雄才大略,怎會不明白?”

苻洪連比帶劃,侃侃道來,“現在秦國軍力強大,自西而東咄咄逼人,有一統天下的野心。現下石虎雖然仍能抗衡,但我看他撐不了幾年了。如果趙國一旦被秦國滅掉,那麼,在整個北方,除了燕國,再沒有一家域外之邦了。燕王試想,到那時候,您能獨善其身麼?”

“脣亡齒寒的道理,古今皆然。沒有了趙國的牽制,將來秦國必然會揮兵東進,必欲要霸佔遼東的土地和人口。屆時燕王將何以自處?獻地稱臣?容我說句實話,亡國失勢的主子,一般可都是沒有什麼好下場,能保住性命就算不錯,還能享受如今的王霸之尊麼?”

苻洪瞥了眼慕容皝,故意欲言又止道:“燕王還是自己設想一想吧,很多事,其實不需要我點明的,燕王肯定最清楚。”

慕容皝面色倒沒什麼波動。他沉吟片刻,復開口道:“我慕容鮮卑,本來只是偏隅遼東苦寒之地的一個小部落,靠着自己的雙手,才能不斷戰勝各種災害壓迫,發展壯大。後來晉失其德,天下無主,中原各路王公貴族流民領袖也就罷了,邊地的匈奴、羯、羌、氐人,無論什麼出身什麼族屬,都蠢蠢欲動起來,紛紛劃地稱王。

我慕容皝自詡材質超過凡人,爲什麼就不能問鼎中原,做出一番帝王事業來!所以,我實話告訴你,不管他是秦是晉,對中原的花花世界,我將來總是要去爭一爭的。什麼叫正統?奪得了天下,你就是正統!不試試,怎麼知道自己行不行?”

苻洪一面聽着,一面不時插幾句話,多爲吹捧恭維之語,實則暗暗吃驚。雖然聽封弈所說慕容皝等於是個直腸子,但沒想到他竟是這般如此直言不諱的人,且言語之言似乎也沒有什麼顧忌。另外,對於慕容皝毫不掩飾的勃勃野心,更是令人震撼不已。

“就像大首領你說的一樣,臣服高嶽,敵視石虎,這都可以是一時之舉。”慕容皝打開了話匣子,乾脆就一股腦都倒出來。“孤並不是不可以改變,關鍵是看值不值得。這段時間以來,冀州的局勢,孤也很關注,趙國若是亡了,我燕國則必然會直接暴露在秦軍的刀槍之下,這個孤很是清楚。”

“趁着趙軍在南方牽制了絕大多數主力的秦軍,從而強襲幷州,這確實是個好機會。但關鍵有一點,對於和石閔合作聯軍,孤其實不很樂意,說句老實話,孤不喜歡石閔這個人。”

苻洪嗯嗯的點着頭,腦子裡在急劇地轉,想着怎樣彌補的話。慕容皝端起碗又喝了幾大口熱湯,反手便解下了身上的大氅。他的鼻尖冒出了微微的汗,不知是果真熱了,還是情緒開始變得激動所致。

“就像那茶葉一樣。在中原特別是在南方,達官貴人都爭相品茗,分出各種名貴種類出來,吹捧之下價格越來越高。但是到了孤這裡,根本不受待見,白送過來也是懶得多瞧。石閔素稱驍猛絕倫,石虎很重視他,要倚仗他四方征伐,所以石閔現在趙國扶搖直上,已好算是新一代翹楚。但石閔爲人陰鷙傲慢,得理不饒人,不得理也不饒人!他仗着自己武勇便有種天下第一的感覺,好像老子誰都不怕似的,屢次主動挑起事端。孤曾經爲大局考慮,向他示好求和,但他竟然殘殺我的使者,還曾公開蔑視辱罵孤及我國多位重臣,說了很多難聽的話,實在令人極爲憎惡!”

慕容皝耷拉着臉,氣呼呼道:“這種小賊不識擡舉,不知天高地厚,還當真以爲孤怕他不成!孤正打算要狠狠教訓他,你現在卻來叫我和他合作?趁早打住!換誰都行,石閔就免談了罷!”

這一點,苻洪感同身受,不由連連頷首。石閔武技絕高,能力出衆,這個不假,但其爲人確實狂傲性格乖張。他對中下級的廣大士卒非常體恤,能夠做到賞罰分明同甘共苦,但他與很多同級或上級袍澤卻都處不好關係,甚至對太子不屑一顧,對風頭正勁的樑王,也

看不上眼。從前苻洪與石閔在常山共事過一段時間,基本上都是忍氣吞聲,遇事主動讓步,才基本算是相安無事。

“石閔……嘿,自視甚高,再加上石虎現在正重用他,所以格外有些小人得志便猖狂的嘴臉。”苻洪擺出一副完全站在慕容皝這邊的理解模樣,“燕王是堂堂王者,先不要跟他這種小人計較。我來勸您與他暫時合作,完全是爲了燕國的利益考慮的。拋開別的不說,石閔帶兵的本事還是不錯的,他的攻擊能力,也是頂尖的,起碼在趙國目前來看,比他明顯要好的將領,還真是找不到幾個。正好他現在又調駐在幽州與您比鄰,約他一起去打秦國,正是最合適的人選。”

苻洪侃侃而談,諄諄以教,將一條條的道理擺出來,力勸慕容皝暫時放下成見與個人喜惡,從大局出發,定要與石閔聯兵,強襲幷州。末了還做出些懇切模樣道:“燕王是有大智慧的人。石閔再強,在您面前不過是匹夫之勇。等打下了幷州之後,您的勢力會進一步增加,到時候,我相信您有的是辦法解決掉石閔。而且,必要時我可以作爲您的內應,爲您助一臂之力。我苻洪不求別的,將來您劃一塊地給我放牧養老,就足夠了。”

慕容皝其實對聯趙攻秦,很感興趣。他曉得不趁着現在有所行動,藉助石虎的力量去儘可能的消耗秦軍,若是將來趙國一亡,等他單獨面對高嶽的時候,會是多麼的艱難和彷徨。他本來邁不開石閔這道坎,但經過苻洪一番勸說,他的心早已鬆動了。

“嗯。大首領的誠意和苦心,孤都明白了。這樣吧!這個事情也不是小事,孤要做好和高嶽撕破臉的準備,和石閔這種人合作,也要有個萬全的計劃。孤要和封先生及幾位重臣再多商量商量。大首領且在我這裡好好住着,隨便吃喝玩樂,少則三日、多則五日後,孤給你一個準話!”

慕容皝沒有多餘的繁文縟節,站起身來便給此番會談下了定論。苻洪想想也不能當面催逼的緊了,張弛有度才最穩妥,於是便也欣然同意,滿面春風地開口便問慕容皝多要美酒與美女,說要好好放鬆放鬆。兩人相視哈哈大笑,封弈便要去召集羣臣來商議,彬彬有禮地指引着苻洪一同告退而去。

望着二人遠去的背影,慕容皝的笑容慢慢消退,面色也凝重了幾分。他坐下來默默想了想,感覺腦子有些亂,又復站起,往內室慢慢踱去,換個環境先放空一下,打算等幾位大臣來齊後再做道理。

入得內室,方喝了兩口清水提神,門外卻告了一聲,便有個人進來急匆匆道:“大王!那苻洪來,可是勸說大王要與皇帝爲敵?”

(本章完)

第二十七章 諄諄以教第兩百七十五章 奇兵出塞第三百七十九章 總不服氣第一百八十三章 徒惹爭端第九十一章 何方來軍第三百五十六章 得有襄陽第一百九十六章 禍起蕭牆第兩百一十七章 最新去向第七十九章 靈機一動第三百四十三章 絕世孤寶第兩百五十九章 靈魂出竅第三百六十一章 恭請聖裁第一百八十三章 徒惹爭端第九十三章 進佔西和第三百九十二章 撫平邊地第十八章 我是靠山第三十八章 安然無恙第十四章 口舌如槍第兩百五十五章 難言隱患第一百四十章 議定奇襲第三百三十二章 各級封賞第兩百九十六章 徵南行營第三百二十九章 東西夾擊第兩百七十七章 焉敢如此第兩百七十四章 公私混雜第四百一十章 少年有才第三百三十三章 計策有疑第一章 前世今生第一百二十三章 上邽來使第七十九章 靈機一動第四十四章 異變陡生第一百二十一章 百姓父母第一百五十七章 委有重任第兩百五十二章 消釋疑慮第兩百八十八章 鳴沙柴堡第三章 來之安之第三百六十九章 救人救心第一百三十七章 心有所動第兩百八十九章 子欲養親第六十九章 主從相商第九章 當前形勢第一百九十章 落花有意第五十六章 民冤如山第三百五十二章 壯士斷腕第一百九十一章 熱情似火第兩百一十二章 分析透徹第九十九章 偶然邂逅第三百零七章 自投羅網第兩百零八章 見機避禍第三百八十三章 雙雙獲贊第八十六章 行兵方略第三百八十四章 亡命途中第兩百八十四章 何處聖旨第三百四十三章 絕世孤寶第一百零五章 潔身自好第二十九章 當街翻臉第三百六十一章 恭請聖裁第二十七章 諄諄以教第三百零八章 正是說客第一百三十章 運回好馬第兩百一十四章 豈當兒戲第兩百六十三章 主動來附第二十二章 心潮翻涌第三百七十章 幷州軍議第十三章 首陽主官第七十三章 初次行動第一百四十八章 奉令離城第一百一十二章 執子之手第兩百三十四章 敲山震虎第兩百四十五章 同生共死第兩百九十二章 秦國肇基第三百八十二章 意外任命第三百一十六章 秦涼爭鋒第兩百七十三章 臨汧大捷第兩百一十五章 擊退來敵第三百五十一章 痛下決心第四百二十八章 黃粱一夢第三百四十一章 天道好還第一百九十章 落花有意第三百四十二章 前趙崩塌第一百二十章 重煥生機第三百三十七章 再伐代國第兩百四十五章 同生共死第三百六十八章 以勇對勇第三百二十二章 親臨朔州第一百零四章 席間歡飲第三百零五章 太傅未歸第五章 馬匪之首第三百九十八章 節外生枝第兩百八十二章 既定計劃第兩百八十四章 何處聖旨第二十二章 心潮翻涌第八十三章 驚懼難言第一百一十三章 身處煉獄第一百六十九章 絕望不已第九十五章 戰還是和第兩百六十六章 涼州盛情第三百五十章 何人擋路第三百九十章 莫名使者第三百二十二章 親臨朔州
第二十七章 諄諄以教第兩百七十五章 奇兵出塞第三百七十九章 總不服氣第一百八十三章 徒惹爭端第九十一章 何方來軍第三百五十六章 得有襄陽第一百九十六章 禍起蕭牆第兩百一十七章 最新去向第七十九章 靈機一動第三百四十三章 絕世孤寶第兩百五十九章 靈魂出竅第三百六十一章 恭請聖裁第一百八十三章 徒惹爭端第九十三章 進佔西和第三百九十二章 撫平邊地第十八章 我是靠山第三十八章 安然無恙第十四章 口舌如槍第兩百五十五章 難言隱患第一百四十章 議定奇襲第三百三十二章 各級封賞第兩百九十六章 徵南行營第三百二十九章 東西夾擊第兩百七十七章 焉敢如此第兩百七十四章 公私混雜第四百一十章 少年有才第三百三十三章 計策有疑第一章 前世今生第一百二十三章 上邽來使第七十九章 靈機一動第四十四章 異變陡生第一百二十一章 百姓父母第一百五十七章 委有重任第兩百五十二章 消釋疑慮第兩百八十八章 鳴沙柴堡第三章 來之安之第三百六十九章 救人救心第一百三十七章 心有所動第兩百八十九章 子欲養親第六十九章 主從相商第九章 當前形勢第一百九十章 落花有意第五十六章 民冤如山第三百五十二章 壯士斷腕第一百九十一章 熱情似火第兩百一十二章 分析透徹第九十九章 偶然邂逅第三百零七章 自投羅網第兩百零八章 見機避禍第三百八十三章 雙雙獲贊第八十六章 行兵方略第三百八十四章 亡命途中第兩百八十四章 何處聖旨第三百四十三章 絕世孤寶第一百零五章 潔身自好第二十九章 當街翻臉第三百六十一章 恭請聖裁第二十七章 諄諄以教第三百零八章 正是說客第一百三十章 運回好馬第兩百一十四章 豈當兒戲第兩百六十三章 主動來附第二十二章 心潮翻涌第三百七十章 幷州軍議第十三章 首陽主官第七十三章 初次行動第一百四十八章 奉令離城第一百一十二章 執子之手第兩百三十四章 敲山震虎第兩百四十五章 同生共死第兩百九十二章 秦國肇基第三百八十二章 意外任命第三百一十六章 秦涼爭鋒第兩百七十三章 臨汧大捷第兩百一十五章 擊退來敵第三百五十一章 痛下決心第四百二十八章 黃粱一夢第三百四十一章 天道好還第一百九十章 落花有意第三百四十二章 前趙崩塌第一百二十章 重煥生機第三百三十七章 再伐代國第兩百四十五章 同生共死第三百六十八章 以勇對勇第三百二十二章 親臨朔州第一百零四章 席間歡飲第三百零五章 太傅未歸第五章 馬匪之首第三百九十八章 節外生枝第兩百八十二章 既定計劃第兩百八十四章 何處聖旨第二十二章 心潮翻涌第八十三章 驚懼難言第一百一十三章 身處煉獄第一百六十九章 絕望不已第九十五章 戰還是和第兩百六十六章 涼州盛情第三百五十章 何人擋路第三百九十章 莫名使者第三百二十二章 親臨朔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