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八十四章 何處聖旨

石勒聞訊,勃然大怒,加大了攻城了力度。靳明一天之內,數次遣使請劉曜救命。劉曜便令一直在觀望的徵北將軍劉雅生、鎮北將軍劉策等宗室,率軍前往平陽西城接應靳明。看到皇帝劉曜的部隊前來,石勒此時畢竟還算漢臣,倒也沒有立即翻臉,於是靳明帶着一萬五千平陽戶口出城,歸於劉曜,但靳氏全族轉眼便被翻臉的劉曜全部殺死。

在平陽,由於一直試圖挑起城中變亂、從而促其投降自己的計劃徹底失敗,失望憤怒的石勒縱兵大掠,將皇宮內外全部焚燬。不過聽從了張賓的建議,命人修復了劉淵和劉聰的墳墓,收攏國內人心擡高自身名望,繼而留兵駐守,自己統帥大軍班師,並把平陽城內的渾天儀和皇家法器等各種名物珍寶運回襄國。

雖然石勒沒有得到平陽的傳國玉璽,但是不能不說石勒是這次平叛行動的最大贏家。他除了物資糧秣大增之外,還前前後後共招撫漢國臣民十幾萬戶(包括部落),遠遠大於靳明帶給劉曜的那一萬五千戶。另外,劉漢帝國舊有的京畿之地也落入了石勒之手。他的觸角,眼下已經隨時可以從多個方向伸向河南、關中之地。

而劉曜卻由於腹背受敵,左右失措,喪失了最佳的行動時機,只是落得了名義上的被漢國上下公推的皇帝名號、象徵着受命於天的傳國寶璽,以及少量的戶口民衆。靳氏被滅、平陽落入石勒之手後,劉曜再也無心逗留,急匆匆的回到長安,正式舉行登基大典,並改國號爲大趙。但此時,他的趙國勢力範圍,已經只有雍州東三郡、河南司州及山西小部分地區,已不復昔年劉淵劉聰鼎盛時候的景象。

彼時,石勒迴轉襄國之後,派左長史王脩獻捷報給劉曜,並朝賀其即位爲帝。見石勒的賀表中,言辭之間頗爲恭謹,劉曜也很高興,又且爲了穩住石勒,便加封其爲太宰,加殊禮,進爵爲趙王,如曹操輔漢故事,友好的賜予各種賞物,禮送王脩回去。

但福禍相依,此言誠是不虛。使團中,卻有一人歸附了劉曜,並進諫道,王脩此來,其實是奉了石勒密令,來偵查刺探長安及關中的虛實,等得到了確切報告後,石勒就會來進犯。此時劉曜確實實力大受損耗,擔心底細泄露,於是立時派兵追還並殺害了王脩,原本授予石勒的官位、封爵及禮遇等也就此擱置。

使團中,有人僥倖逃脫性命,奔回襄國哭訴一切。石勒得報後極爲憤怒,並正好以此爲契機,擬出了著名檄文,傳遍天下。

“孤之奉劉家,人臣之道過矣。若微孤,豈能南面稱朕哉?根基既立,便欲相圖。天不助惡,使假手靳準,孤惟事君之體,當資舜求瞽瞍之義,

故復推崇令主,齊好如初。何圖長惡不悛,殺奉誠之使,帝王之起,復何常耶?趙王趙帝,孤自取之,名號大小,豈其所節耶?此後與劉氏絕好,俾衆周知!”

自下此令之後,石勒便悍然自立爲趙王、大單于,改元趙王元年,正式肇基後趙帝國。公開與劉曜決裂,從此前、後二趙並立,相互敵對,暫且不提。

且說秦軍三線皆勝,一舉攻佔雍州七郡中的西四郡,高嶽很是欣慰,嘉獎諸將,並順水推舟給劉胤賣個人情,就此退兵,擇期班師襄武。

其時很多部下都曾躍躍欲試,紛紛進言攻略長安,或者掃蕩雍州東三郡。高嶽笑而不答,繼而搖首否決。衆人極爲不解,高嶽才言明道,之所以不趁勝擴大戰果,乃是因爲兩點。

一則,通過攻略雍州西四郡,達到了既定目標。秦軍將士們眼下也頗爲疲憊,亟待休整,纔能有張有弛。而劉曜東方平叛之事暫告段落,已急火流星迴師長安,若此時再去攻打東三郡,劉曜被逼迫甚緊必然極力反擊,從而爆發出強大的戰鬥力,導致勝負難料。且匈奴漢國也不是一戰便可全部消滅的,路還是要步步爲營踏實的走。

二則,高嶽極爲肯定道,將來真正的強大敵人,其實不是劉曜,而是東方的石勒。眼下暫且留住劉曜,無形中便使其爲緩衝地帶,從而爲我擋住石勒,避免立時便與其接壤而發生衝突。且劉曜在,就不會一直容忍石勒跋扈不臣,最終必將與石勒翻臉成仇而刀兵相向,我則可以安心發展壯大,纔好來收漁翁之利。

於是暫以西四郡爲屬地,使胡崧領雍州刺史銜,令其移鎮扶風乾縣,總管雍州軍事。安排妥當後,高嶽統帥大軍,班師襄武。

方回府衙,竟然有使者前來,大呼聖旨到。高嶽見其形狀,有些心疑,便直問卻爲哪裡的聖旨。使者言道,乃是大趙皇帝之旨。高嶽微微詫異,但也想聽聽劉曜說些什麼,便仍然大馬金刀的坐着,只把頭一點。使者哪裡敢叫高嶽下堂來跪着接旨,於是便只有裝作含糊不知,兀自大聲宣讀起來。

“閣下發跡隴右,席捲西州,飲馬河渭,揚威塞北,雖自古名王大將,未足爲喻。然則存亡決在得主,成敗要在所附。得主則爲義兵,附逆則爲賊衆,義兵雖敗而功業必成,賊衆雖克而終歸殄滅。故晉殘暴昏庸,諸王內鬥,塗炭天下黎庶,上天厭棄晉室。故我高祖,親率王師恭行天罰,數年之間便掃蕩中原,克成帝業,天下皆仰聖德。”

“今朕爲中原所推,即位爲帝,必將延承高祖遺德。閣下以天挺之姿,威振宇內,擇有德而推崇,隨時望而歸之,勳義堂堂。若捐棄殘晉而歸隆漢,

朕必將既往不咎,引爲干城,屆時天下不足定,四海不足掃。今相授太尉、使持節,任秦、涼、夏、樑四州牧,領西北大都督,加九錫,進爵秦王。閣下若其受之,符遠近之望,朕心甚洽也。誠摯心意,皆旨中所具知,朕虛位以待,望眼欲穿,佇待回覆佳音。欽此。”

閱罷劉曜聖旨,高嶽若有所思。劉曜使者不敢造次,隻眼巴巴的候着,堂下一衆文武,也都默然相望。片刻,高嶽一笑,對衆人道:“趙皇帝,好大的氣魄和手筆,上來便封我爲王。原來在他劉曜眼中,高某還是頗有些價值的。”

衆人一片騷動,忍不住交頭接耳。漢國使者鄭重道:“陛下有言:天下英雄紛紜,朕唯獨敬佩數人,秦州高公有其一。如今陛下將從前的仇讎一筆勾銷,還以超乎尋常的規格和名爵,熱切地期盼您的大駕,也可謂是聖眷優渥了。”

從事中郎汪楷立時出列,對着漢使厲聲斥道:“此言荒謬可笑!劉曜使爾鼓動脣舌,無非想我家主公就此降附,從而能夠少一層心腹之患罷了。”

“我主一片誠意,怎容你這般無禮誣……”

汪楷看也不看漢使,兀自轉過身來,對着高嶽躬身施禮,正色道:“主公在上,且容屬下分說。我神州故土,自從被他匈奴首倡逆舉以來,動盪不堪,萬民離亂,四方戰火沖天,彼劉氏可謂始作俑者,罪大惡極,天下義士皆恨不能寢肉食血。”

說着,他又轉而對一衆同僚道:“晉室雖微,國祚一分爲二。但天幸有我家主公降臨,正是上蒼憐憫世間黔首,不忍中原萬物被胡虜所踐踏。如今,我秦州欣欣向榮,上下人等,更應努力輔佐主公,同心協力恢復故土,便是日夜警惕尤嫌不足,遑論一旦自棄大好根基,轉去投奔虜君?寧不使天下既唾且笑!”

他說着,驀地朝着漢使戟指,橫眉豎目道:“此賊巧舌如簧,攪動人心,屬下請斬此賊,以儆效尤,以揚我威!”

漢使瞠目結舌,驚懼無言的望着高嶽。高嶽示意汪楷先退下,又想了想,便道:“鄙州上下一心,志在恢復,便是金玉成山,或者裂土分茅,也不能夠動搖,又豈是區區言語可以打動。不過爾遠來跋涉,專門爲我傳遞汝主之意,也是辛苦本職。兩國交戰,不斬來使。爾且歸去,爲我歸語汝主:各安本境可也,舉兵爭衡亦可也。至於任命,實難爲效。”

漢使怏怏而去。劉曜得報後,悵怒嗟嘆,卻也一時無可奈何。眼下形勢倒轉,心腹大患乃是禍起蕭牆的石勒,劉曜決意攘外必先安內,於是只有默許了關中現狀,一門心思先謀取石勒,必欲及早除之,暫且不提。

(本章完)

第三百二十六章 不約而同第一百七十四章 入城面君第三百零三章 大川河畔第五十九章 人心如秤第兩百九十四章 相聚一堂第兩百九十五章 梁州相關第六十二章 當務之急第九十一章 何方來軍報到+抱歉第一百二十五章 獻出陰平第一百九十三章 驚天消息第兩百三十二章 直擊上邽第三百五十二章 壯士斷腕第兩百二十三章 疑竇叢生第六十六章 難遂所願第七十九章 靈機一動第一百九十八章 虛虛實實第兩百四十八章 若即若離第五十二章 隴西變天第三百五十六章 得有襄陽第三百五十七章 奴家惜奴第兩百二十二章 回鄉的路第三百六十四章 久忍篡國第三十四章 陡然遇襲第四百一十一章 姚府用膳第五十八章 嚴以律已第三百七十四章 志在殉國第十七章 漢兵式微第三百二十六章 不約而同第四百一十九章 內有奸細第四百二十六章 如許期待第一百八十八章 校場受降第一百八十五章 奉旨相送第四百一十五章 來者何意第一百四十八章 奉令離城第四十一章 小心爲上第五十三章 爲官之本第三百五十七章 奴家惜奴第三百五十一章 痛下決心第九十六章 智囊獻議第三百三十一章 進爵爲王第七十三章 初次行動第一百七十章 雷霆萬鈞第一百六十七章 死間失敗第十九章 迅疾出手第二十一章 丈夫相交第八十五章 親征武都第三百一十五章 義不可廢第兩百零八章 見機避禍第三百六十三章 油盡燈枯第四百二十一章 奔走串聯第兩百七十七章 焉敢如此第三百八十七章 目的何在第五十章 隴西郡守第一百章 主客歡談第十二章 殺雞儆猴第兩百九十六章 徵南行營第兩百五十二章 消釋疑慮第三百七十四章 志在殉國第三百六十四章 久忍篡國第三百八十五章 傳話而已第三百六十八章 以勇對勇第一百七十六章 佳兒有策第三百一十六章 秦涼爭鋒第五十二章 隴西變天第三百七十九章 總不服氣第一百四十章 議定奇襲第一百八十六章 閒庭信步第四百二十二章 心意鬆動第三百八十二章 意外任命第一百二十四章 成竹在胸第六十章 李虎心思第一百零九章 氐王盛情第三百四十二章 前趙崩塌第一百二十一章 百姓父母第三百二十四章 駐兵陳留第八十二章 軍制商議第三百五十三章 各種僵持第九十九章 偶然邂逅第兩百一十六章 推心置腹第兩百八十九章 子欲養親第兩百三十八章 失去目標第兩百零九章 不行就走第一百七十五章 閉門自惱第一百三十五章 豈願順服第三百三十三章 計策有疑第一百九十八章 虛虛實實第一百二十五章 獻出陰平第九十三章 進佔西和第八十九章 下辯來援第四百二十六章 如許期待第一百六十八章 長安危急第兩百六十三章 主動來附第兩百七十五章 奇兵出塞第一百一十九章 要緊生意第一百六十九章 絕望不已第三百零四章 要見主帥第五十六章 民冤如山第三百四十六章 趙室遺屬第三章 來之安之
第三百二十六章 不約而同第一百七十四章 入城面君第三百零三章 大川河畔第五十九章 人心如秤第兩百九十四章 相聚一堂第兩百九十五章 梁州相關第六十二章 當務之急第九十一章 何方來軍報到+抱歉第一百二十五章 獻出陰平第一百九十三章 驚天消息第兩百三十二章 直擊上邽第三百五十二章 壯士斷腕第兩百二十三章 疑竇叢生第六十六章 難遂所願第七十九章 靈機一動第一百九十八章 虛虛實實第兩百四十八章 若即若離第五十二章 隴西變天第三百五十六章 得有襄陽第三百五十七章 奴家惜奴第兩百二十二章 回鄉的路第三百六十四章 久忍篡國第三十四章 陡然遇襲第四百一十一章 姚府用膳第五十八章 嚴以律已第三百七十四章 志在殉國第十七章 漢兵式微第三百二十六章 不約而同第四百一十九章 內有奸細第四百二十六章 如許期待第一百八十八章 校場受降第一百八十五章 奉旨相送第四百一十五章 來者何意第一百四十八章 奉令離城第四十一章 小心爲上第五十三章 爲官之本第三百五十七章 奴家惜奴第三百五十一章 痛下決心第九十六章 智囊獻議第三百三十一章 進爵爲王第七十三章 初次行動第一百七十章 雷霆萬鈞第一百六十七章 死間失敗第十九章 迅疾出手第二十一章 丈夫相交第八十五章 親征武都第三百一十五章 義不可廢第兩百零八章 見機避禍第三百六十三章 油盡燈枯第四百二十一章 奔走串聯第兩百七十七章 焉敢如此第三百八十七章 目的何在第五十章 隴西郡守第一百章 主客歡談第十二章 殺雞儆猴第兩百九十六章 徵南行營第兩百五十二章 消釋疑慮第三百七十四章 志在殉國第三百六十四章 久忍篡國第三百八十五章 傳話而已第三百六十八章 以勇對勇第一百七十六章 佳兒有策第三百一十六章 秦涼爭鋒第五十二章 隴西變天第三百七十九章 總不服氣第一百四十章 議定奇襲第一百八十六章 閒庭信步第四百二十二章 心意鬆動第三百八十二章 意外任命第一百二十四章 成竹在胸第六十章 李虎心思第一百零九章 氐王盛情第三百四十二章 前趙崩塌第一百二十一章 百姓父母第三百二十四章 駐兵陳留第八十二章 軍制商議第三百五十三章 各種僵持第九十九章 偶然邂逅第兩百一十六章 推心置腹第兩百八十九章 子欲養親第兩百三十八章 失去目標第兩百零九章 不行就走第一百七十五章 閉門自惱第一百三十五章 豈願順服第三百三十三章 計策有疑第一百九十八章 虛虛實實第一百二十五章 獻出陰平第九十三章 進佔西和第八十九章 下辯來援第四百二十六章 如許期待第一百六十八章 長安危急第兩百六十三章 主動來附第兩百七十五章 奇兵出塞第一百一十九章 要緊生意第一百六十九章 絕望不已第三百零四章 要見主帥第五十六章 民冤如山第三百四十六章 趙室遺屬第三章 來之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