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六十四章 實在難料

鄧恆見高嶽總是客客氣氣,態度和藹,心中也很高興,當下便允道:“既然大將軍不棄,小民就恭敬不如從命,便留下來看看這中原世界的繁華城市,看看這大將軍治下的安樂之所,究竟比我那裡要好出多少來。”

大家都善意的笑了,氣氛很是融洽不少。鄧恆察言觀色,便又道:“還有一事,要稟報大將軍。實不相瞞,小民之所以能夠耳聞大將軍的威名,瞭解到大將軍素來的忠義行徑,又堅定了投效於麾下的心意,乃是因爲我身邊有一個好伴當,時時相告。這一次,斬殺楊次,爲貴軍盡些綿薄之力,也是我這個伴當的及時建議。且小民在邊塞,因爲他的隨時參贊,歸附於我靖邊麾下的部族也越來越多。說起來小民實在是沾了他的光。不知,可否令他來見見大將軍?”

高嶽奇道:“這樣的好漢,我更要結交一番。快請他進來便是。”

不多時,一個套着羊皮襖、蹬着馬靴的人,垂首躬身趨步而入。等走至近前擡起頭來,高嶽滿臉的笑意登時僵在面上,當下忽地一下站起,驚得竟然當堂失態。

“怎……怎會是你!”

咣啷一聲,一隻茶盞摔碎在地上,原來是高嶽失手打翻,但高嶽恍如未覺,只目瞪口呆直愣愣望着來人。那人一身打扮,十足十的邊塞之民,且蓄着濃密的鬍子,但他甫一擡頭,高嶽便驚得如頭頂上炸了個響雷般跳了起來,因爲這張臉,便是化成灰,他都認得。

“當真是你!李虎!”

這一聲叫喚,使得那人渾身明顯抖動起來。他咬着嘴脣,看得出在竭力控制情緒,但片刻之後,那人突然像被抽去了全身力氣,難以自制一下子僕伏在地,先是小聲悲泣,終於放聲大哭起來。

“主公!主公!我是李虎啊!嗚嗚……”

來人確是李虎。當初,他在猝不及防下,被蒲洪的大軍圍攻於首陽城北,左衝右突不得透圍,身負重傷血流滿甲,力戰不屈後竟至暈死在戰場上。當時惶急的情形下,無暇細察,敵我兩方面,都認爲李虎當陣戰死,並將此消息迅速傳播了開來。

等到首陽失陷於蒲洪後,有百十名潰兵,感念李虎從前待遇親厚,不忍他遺骸暴露,任憑風吹雨曬,便偷偷潛去戰場,想將他掩埋入土。在一片屍橫遍野中,好歹將李虎尋了出來,卻發現他並沒有死,甦醒後還有幾分意識。兵卒們大喜過望,又因首陽、狄道相繼失陷,南下之路逐漸艱難,故而便將李虎負着先一路北逃,竟至塞外。

偶然與靖邊城主鄧恆邂逅,相談甚歡。因李虎頗講義氣,且又出身軍旅素質過人,還是隴地一帶的漢人,鄧恆對他很是親近和器重,

就讓他留居在靖邊,引做副手。

李虎對自己的原本身份以及過往遭遇,都對鄧恆坦言,表示待合適時機,定當迴歸舊部,鄧恆同情理解且多做寬慰。但後來隴西局面一度很是敗壞,風聲鶴唳,傳到塞外又更多了不少添油加醋,本就忐忑不安,等旋即再接到了李豹刺殺孫隆悍然叛降的消息,李虎魂飛魄散,手足無措,不敢再興起南歸之心。

於是在驚懼和煎熬中,時間慢慢遷延,李虎無奈的在靖邊滯留日久。雖然身體早已熟悉和適應了當地黃砂直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的邊塞生活,但李虎的內心,無時不刻在牽掛着襄武,牽掛着隴西,牽掛着從前的點點滴滴。多少次在夜晚中驚醒,李虎長吁短嘆乃至潸然淚下,他的內心,開始大聲對他呼喚起來。

平日裡無事,鄧恆很喜歡聽李虎講述他從前的故事,對於這個得力助手口中的主公高嶽,也很是神往,願意拜見一面,且漸漸得也被激發了壯志,不甘在塞北碌碌無爲的了此一生。於是二人竟然不知不覺的彼此鼓舞,都堅定了南下之心。鄧恆便間或使人查知秦州態勢,待得知如今秦州天翻地覆換了新顏,高嶽已然實力雄厚成爲一方強藩的時候,二人更立下決心,就此動身。正巧探知楊次北逃而來,於是在李虎的強烈建議下,鄧恆將其截殺,並等來隨後的楊韜,此後種種便都知曉,毋須贅述了。

當下聽聞如此,高嶽感慨唏噓,當即下得堂來,一把扶起李虎,上下打量,緊緊的擁抱住他。見高嶽並沒有因爲分隔日久而變得冷淡敷衍,也沒有因爲如今身居高位就矯情倨傲,而是仍然這般重情重義,不會讓他有半分的陌生感,李虎心中無比安定的同時,也更是感動不已,眼中噙着的熱淚,消散不去。

不多時,聞訊而來的韓雍、楊軻、馮亮、彭俊等一衆從前的故友同僚等,都急急趕來。見了面大家紛紛七嘴八舌滔滔不絕,又是各種喜悅、感慨、唏噓乃至難過,百感交集。李虎也不想控制自己的情緒,任由積累了多久的淚,一次性流個夠。

半晌之後,高嶽出聲示意衆人先安靜下來,便轉而對鄧恆道:“鄧城主,我的兄弟和部下,蒙你多方照料,我實在感激不盡,客套的話不用多說,城主的來意和誠心,我當仔細考慮,最遲三日之內,定當有所回報。”

鄧恆拜謝,又曉得李虎與故人重逢,定然有千言萬語。於是也很識相的就請告退,施了禮先出府衙而去。這邊,堂間衆人與李虎又好一陣敘舊言新,高嶽讓大家都先回避,於是堂間便剩下他與李虎二人。

高嶽讓李虎坐下,望着他,措辭道:“既然回來了,從前的事過去就不要再提……總

之我非常高興。但是有些話呢,我也必須當面告訴你。”

想了想,高嶽決定還是直截了當更痛快些。“如今我已牧守秦州,朝廷賜爵郡公,拜爲大將軍。所以跟着我一路走來多有功勞的部下,我絕不會薄待,都要酌情提拔。對於你,我私下裡仍然當你是親近的好兄弟,但是在公面上,有些規矩我也不好帶頭違反。你重重跋涉復來歸我,按理我當重重賞賜。但你畢竟離去的時間太長,且於後來各場征戰中,都沒有參與,所以,我若只是因着舊情而現在晉升你,那麼旁人多半會議論我徇私不公了。所以,你離去時乃是校尉之職,如今歸來,還從校尉做起。我只能在財物上給你多做補償,卻不能在公職上有何特殊照顧。”

李虎立即起身,恭敬道:“屬下能夠再次回到主公麾下,心願已了,再無他求。官職名位等等,也已看得開了。至於金銀財物,更是可以立免,我一心迴歸,難道就是爲了這些而來麼?主公不需半分爲難。從此以後,屬下自當奮發進取,立下實際功勞,主公便可以正大光明的拔擢,屆時屬下也問心無愧。”

“好。你這般深明大義,懂得事理,能夠理解我的苦衷,很好。”高嶽點點頭,又沉吟道:“還有一層。幾日前,李豹已被處死了,你知道了罷。”

李虎面色轉黯,澀聲道:“聽說了。且此前我從北門入城,經過校場時,也看見了他,他的人頭被掛起示衆了。”

說着,李虎擡起頭來,鼓起勇氣道:“他咎由自取,怪不得任何人。可是,主公,屬下求你,可否能讓我去給他收殮入葬……他畢竟是我的親兄弟,我沒法子眼睜睜看他暴屍荒野而不管呀!”

高嶽默然不答。良久方嘆息一聲道:“李豹犯下的罪過,極難容忍。若是覺得在我麾下屈才,我也可聽憑他自去投奔司馬保,只算是人各有志就是。但他竟然殘殺同僚,以孫隆的人頭來做邀功的獻禮,這種卑劣行徑,影響太壞讓人髮指!所以我不能留他性命。他死後,我曾明令嚴禁任何人收葬他,但是未料到你竟然還活在世上。……這樣吧!我不能生生截斷人倫之情。你自己去做,我讓馮亮去照會各方,然後都只當不知便是。”

李虎紅着眼眶,深深地拜服於地。

相關事宜處理完畢,李虎自回襄武的家中。他的妻子何氏,高嶽曾令專人服侍照料,生活上自然無憂。但自忖年紀輕輕便失去愛侶形單影隻,時時悲苦難耐,失魂落魄的度日。現下陡然見李虎死而復生,激動驚喜之下,竟至昏厥,李虎忙喚來郎中救醒,夫妻二人恍如隔世,抱頭痛哭不已,家中立時如死水涌入了活泉般,不提。

(本章完)

第一百零五章 潔身自好第三百三十六章 暗生嫌隙第三百二十六章 不約而同第三百六十五章 意外之客第兩百三十八章 失去目標第三百九十七章 人人自危第十六章 針鋒相對第兩百七十二章 撒豆成兵第三百一十七章 何以爲報第三百九十六章 法外之恩第三百五十八章 始料未及第一百三十九章 張春犯忌第五章 馬匪之首第三十二章 無端示好第兩百三十三章 殺雞儆猴第一百一十二章 執子之手第三百四十三章 絕世孤寶第一百二十五章 獻出陰平第四十四章 異變陡生第三百四十七章 左右爲難第兩百一十六章 推心置腹第九十四章 隴南氐王第三百五十八章 始料未及第一百五十六章 惠跖不同第四百一十七章 鐵石之人第十一章 首陽小城第四百二十三章 知子如母第三百零六章 誰是罪首第一百八十二章 名門之後第三百五十七章 奴家惜奴第兩百九十章 什麼王法第兩百七十四章 公私混雜第四百零九章 不好處置第兩百零一章 另遣良將第三十二章 無端示好第一百二十九章 以酬義士第三百六十五章 意外之客第六章 小試身手第四十四章 異變陡生第一百二十九章 以酬義士第三十二章 無端示好第三百零五章 太傅未歸第三百六十六章 捉摸不透第一百五十七章 委有重任第兩百二十五章 誓言在耳第一百一十四章 心有惡魔第三百三十七章 再伐代國第兩百四十二章 皇帝的心第四十二章 斬首行動第四百零九章 不好處置第兩百六十一章 真正心思第一百一十九章 要緊生意第一百七十四章 入城面君第三百四十一章 天道好還第三百三十四章 大逆當前第三百二十六章 不約而同第四百一十一章 姚府用膳第四百零四章 威逼利誘第四百章 言出如鋒第四百一十四章 層層分析第三百二十六章 不約而同第七十六章 威脅逼供第三百五十九章 兵圍洛陽第十六章 針鋒相對第兩百二十七章 氣鬱心間第兩百二十一章 小小要求第兩百一十六章 推心置腹第三百零二章 格格不入第三十七章 盤桓數日第兩百六十七章 真實緣由第一百一十七章 李虎求婚第四百一十章 少年有才第三百零五章 太傅未歸第四百零七章 當庭處死第三百五十章 何人擋路第兩百八十五章 塞北狼煙第三百七十七章 公私抉擇第一百六十八章 長安危急第三百一十九章 大師箴言第三百七十一章 以身犯險第一百三十二章 遊子之心第四百二十四章 殺人如芥第三百章 窮途末路第兩百一十三章 陳安又來第一百章 主客歡談第兩百九十九章 秦軍蹤跡第兩百零三章 螳螂黃雀第六十一章 三件要事第一百八十三章 徒惹爭端第十二章 殺雞儆猴第四百零四章 威逼利誘第二十八章 韓雍生辰第一百二十四章 成竹在胸第三百四十三章 絕世孤寶第一百六十四章 痛定思痛第八十二章 軍制商議第兩百八十章 平陽之亂第一百零六章 又與卿逢第七十五章 見機行事第六十五章 史載大賢
第一百零五章 潔身自好第三百三十六章 暗生嫌隙第三百二十六章 不約而同第三百六十五章 意外之客第兩百三十八章 失去目標第三百九十七章 人人自危第十六章 針鋒相對第兩百七十二章 撒豆成兵第三百一十七章 何以爲報第三百九十六章 法外之恩第三百五十八章 始料未及第一百三十九章 張春犯忌第五章 馬匪之首第三十二章 無端示好第兩百三十三章 殺雞儆猴第一百一十二章 執子之手第三百四十三章 絕世孤寶第一百二十五章 獻出陰平第四十四章 異變陡生第三百四十七章 左右爲難第兩百一十六章 推心置腹第九十四章 隴南氐王第三百五十八章 始料未及第一百五十六章 惠跖不同第四百一十七章 鐵石之人第十一章 首陽小城第四百二十三章 知子如母第三百零六章 誰是罪首第一百八十二章 名門之後第三百五十七章 奴家惜奴第兩百九十章 什麼王法第兩百七十四章 公私混雜第四百零九章 不好處置第兩百零一章 另遣良將第三十二章 無端示好第一百二十九章 以酬義士第三百六十五章 意外之客第六章 小試身手第四十四章 異變陡生第一百二十九章 以酬義士第三十二章 無端示好第三百零五章 太傅未歸第三百六十六章 捉摸不透第一百五十七章 委有重任第兩百二十五章 誓言在耳第一百一十四章 心有惡魔第三百三十七章 再伐代國第兩百四十二章 皇帝的心第四十二章 斬首行動第四百零九章 不好處置第兩百六十一章 真正心思第一百一十九章 要緊生意第一百七十四章 入城面君第三百四十一章 天道好還第三百三十四章 大逆當前第三百二十六章 不約而同第四百一十一章 姚府用膳第四百零四章 威逼利誘第四百章 言出如鋒第四百一十四章 層層分析第三百二十六章 不約而同第七十六章 威脅逼供第三百五十九章 兵圍洛陽第十六章 針鋒相對第兩百二十七章 氣鬱心間第兩百二十一章 小小要求第兩百一十六章 推心置腹第三百零二章 格格不入第三十七章 盤桓數日第兩百六十七章 真實緣由第一百一十七章 李虎求婚第四百一十章 少年有才第三百零五章 太傅未歸第四百零七章 當庭處死第三百五十章 何人擋路第兩百八十五章 塞北狼煙第三百七十七章 公私抉擇第一百六十八章 長安危急第三百一十九章 大師箴言第三百七十一章 以身犯險第一百三十二章 遊子之心第四百二十四章 殺人如芥第三百章 窮途末路第兩百一十三章 陳安又來第一百章 主客歡談第兩百九十九章 秦軍蹤跡第兩百零三章 螳螂黃雀第六十一章 三件要事第一百八十三章 徒惹爭端第十二章 殺雞儆猴第四百零四章 威逼利誘第二十八章 韓雍生辰第一百二十四章 成竹在胸第三百四十三章 絕世孤寶第一百六十四章 痛定思痛第八十二章 軍制商議第兩百八十章 平陽之亂第一百零六章 又與卿逢第七十五章 見機行事第六十五章 史載大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