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外大戰方歇,曹操親令一萬青州軍殺奔皇宮救駕。入城之後,卻令兵馬緩行,不緊不慢的走到皇宮不遠處,這才忽然下令青州軍全速疾進,大聲吶喊,如潮衝向殺聲震天的壯美皇宮。
只見宮門前屍橫遍地,禁軍與叛軍正在捨生忘死的廝殺!雙方都是背水一戰,只不過叛軍人數佔優,皇宮禁軍已是強弩之末!
曹操眼利,見混戰中有一隊禁軍背靠背圍成一圈,面對叛軍如潮的攻勢,寧死也不後退半步,好像在保護什麼極爲重要的東西一樣。曹操心中一動,臉上不由露出幾分隱含期盼的喜色,隨即傳令夏侯惇、張遼速尋楊奉,就地斬殺;其餘兵將盡快掃清叛軍,入宮護駕!
當世數員猛將率青州軍如虎入羊羣,頃刻間便殺的叛軍血流成河!
楊奉見勢不妙,心膽俱裂!催馬欲逃,不想夏侯淵張弓搭箭,於百步之外,箭似流星,只聞弓弦輕響,楊奉大叫一聲,應弦而落!
張遼大讚:“妙才好箭法!好一個百步穿楊!!”
夏侯淵高舉鐵弓,衆將齊聲歡呼。此時叛軍已被殺得一乾二淨,就算是投降者也難逃一死!
曹操命人清理戰場,領軍入宮面聖。此時發現一衆禁軍圍在一起捨命保護的正是國舅董承的屍首,曹操的脣角泛起了一絲得意的微笑……
經過夏侯淵身旁時,曹操手撫其背,溫言含笑道:“妙才神射,並世無雙!可願再立新功?”
夏侯淵握拳捶胸,朗聲道:“請主公示下!”
曹操示意夏侯淵附耳過來,低聲說了幾句什麼,夏侯淵雙眸一亮,挺直了魁梧的身軀,大聲喝道:“某雖肝腦塗地,亦不負主公所望!”
曹操淡淡一笑:“去吧……”夏侯淵大刀一揮,引兵離去……
一九一年夏,楊奉叛亂,王允身死,皇甫嵩重傷臥牀,眼見命不久矣。曹操、張邈聯軍救駕,盡誅叛軍,力保聖駕平安。國舅董承拼死拒敵,爲國盡忠而死!天子悽然涕下,宣諭慰勞——加封曹操爲驃騎將軍,武安侯;厚葬張邈,追封其爲前將軍,忠勇侯。
楊奉叛亂後,未及數日,夏侯淵領一萬鐵騎忽然出現在河內城外。留守河內的曹仁並五千兵馬驟起刀兵,突襲張邈守軍大營,內外夾攻,如雷霆閃電,河內就此盡落曹軍之手。
щшш▪TTkan▪co
夏侯淵馬不停蹄,急率河內五千留守精兵,直撲陳留。兩軍陣前抖擻精神,刀砍箭射,連殺數將!於關下大呼張邈已死,一時間陳留大亂,軍心渙散!
待到翌日曹仁率援軍抵達,張邈軍已鬥志全喪,稍作抵抗,便將陳留拱手相讓!
三日兩戰,曹軍殺敵八千,盡降張邈兵馬。夏侯淵、曹仁命人出榜安民,嚴令不得騷擾民舍,違令者斬!又傳令安撫張邈降軍——願從軍者盡皆收編;不願從軍者發錢糧返鄉務農。
感曹軍仁義,願從軍者甚衆。夏侯淵、曹仁將數萬降兵分成兩半,分守陳留、河內,盡得張邈、張揚兩郡之地。
此戰雖賴曹操、郭嘉之計,荀彧之精心計算,但關鍵處則全仗夏侯淵行軍之神速,武勇加果斷,方能兩戰而競全功!自此夏侯淵聲名大振,被譽爲“疾風將軍”!
曹軍從事滿寵與徐晃乃是舊識,加之曹操親慰公明,言辭懇切,徐晃乃降,曹操又得一員大將!兩番救駕平亂,曹操以山東爲大本營,兵強馬壯,威震寰宇!天子降召曹操可攜劍上殿,侍於帝側,羣臣無不畏懼!
一九一年夏至,張邈之弟廣陵太守張超領兵來犯陳留,將士盡皆頭纏白布,全軍盡是白旗,上書爲兄報仇,攜哀兵之勢連攻陳留數日,竟取之不下。殊不知陳留守將曹仁極爲善守,豈是尋常之輩可以取得下的?
兩軍僵持十餘日,張超糧草漸少,正心焦時,忽聞敗軍急報,糧草被劫,付諸一炬!未等張超想出什麼良策,數日後,一軍如天降神兵,乘夜襲寨,超軍死傷無數!曹仁又率陳留大軍殺出,切斷超軍去路,於亂軍中親手劈了張超。可嘆張超爲兄報仇不成,枉自送了性命,全軍盡墨!
夜襲營寨的正是“疾風將軍”夏侯淵,一戰功成之後,便要返回河內。不想行至半路卻撞上了潰敗而逃的河內守軍,一問之下方知南陽太守後將軍袁術竟趁着夏侯淵不在河內,親提十二萬大軍,以紀靈爲先鋒,攻取了河內!
其時孫堅已死於劉表之手,長子孫策退居江南,禮賢下士。卻因陶謙與母舅丹陽太守吳景結怨,不得已移母及家屬居於曲阿,自己卻投了袁術,常於暗夜獨自傷悲,心懷鬱悶……後得朱治,呂範相助,以傳國玉璽爲質,從袁術那裡借得三千兵馬,重回江東……於半路上孫策又遇到了周瑜,而後又將張昭、張紘二兄弟收於麾下,遂起兵討伐揚州刺史劉繇……
袁術自得了傳國玉璽便常思帝位,野心大熾!近日聞聽曹操連得河內、陳留二郡,於朝堂之上坐大,威望日重,不由大怒!決心盡起南陽雄兵,剷除曹操這個禍患,順便往擊徐州陶謙,擴張勢力!
袁家四世三公,袁紹、袁術兄弟均是三國的一方霸主,兵多將廣,實力雄厚,豈能屈居於曹操之下?這邊袁術奪取了河內,另一路大軍又殺向了徐州;那邊袁紹忽然於冀州起兵,以逢紀、郭圖爲軍師,顏良、文丑爲大將,再次討伐公孫瓚,誓奪北平,盡取河北!
一九一年秋,袁術大軍進犯徐州,陶謙憂思成疾,病體日重,徐州岌岌可危;袁紹大軍以摧枯拉朽之勢奔襲北平,公孫瓚不聽人言,節節敗退,已入絕路,徒做垂死掙扎而已……
曹操聞報河內已失,急派張遼、于禁、呂虔、李典引軍五萬馳援陳留,力拒袁術軍於陳留城下……
三國的歷史開始大亂,各路強大的諸侯開啓了烽煙四起的大戰!而造成時空錯亂,歷史改變的始作俑者,此時卻正優哉遊哉的摟着貂美眉遊山玩水,練練武,跳跳舞,過着神仙般的日子……
今天是個好日子……心想的事兒都能成……
牲口一邊哼着宋老師的名曲,一邊眉花眼笑的弄着現代版的四川火鍋。
對於一個曾經生活窘迫,沒多少閒錢下館子,但又好吃懶做的傢伙來說,做幾個好菜時不時給自己改善一下生活的本事那是必備的。
這牲口搞定了呂布,雖然手段有些齷齪,但還是受到了木瓜大師的特別嘉獎——連升四級,視聽範圍增至兩千米;恢復“穿牆術”,以及百分之一的“聲納衝擊波”!
現在龍小寶正興致盎然的將馳名中外的四川火鍋隆重推薦給三國的蓋世猛將——趙雲和典韋!
兩位於百萬軍中取上將之首如探囊取物一般的生猛人物,此時瞪大了眼睛盯着鍋裡沸騰翻滾,辛辣刺鼻的紅湯,沒等起筷已是汗流浹背!子龍的修養還好,典韋大哥可不管什麼繁文縟節,擡起頭疑惑的看着洋洋得意的龍小寶,甕聲甕氣的說道:“三弟,這玩意能吃嗎?”
龍小寶的臉色頓時垮了下來:“大哥,這可是小弟專門爲了慶祝咱們兄弟結拜而特別整制的絕世佳餚!您這麼說,可太傷小弟的心啦!”言罷這賤人的臉上寫滿了委屈和無辜。
子龍宅心仁厚,頓時被這牲口的高超演技給矇騙了!拿起筷子鼓足了勇氣探進沸騰的火鍋裡夾起了一片牛肉,用力吹了幾口氣,閉着眼睛放到了嘴裡……
剛嚼了兩下,神勇無敵的趙子龍登時怒目圓睜,兩眼冒火!只是看着龍小寶滿懷期待,水汪汪的大眼睛,委實不好意思把嘴裡那塊辣得他七竅生煙的牛肉吐出來,只好端起面前的酒碗一飲而盡,把那塊滾燙火辣,正在他舌頭上“跳舞”的牛肉衝進了肚子裡,然後伸出舌頭像獵犬一樣大口呼氣!
典韋在一旁虎目圓睜的看着滿頭大汗,辣得欲仙欲死的趙雲問道:“二弟,怎麼樣?”
子龍一挑大拇指,掙扎着吐出兩個字:“過癮!”(兄弟有難同當,這麼有“殺傷力”的人間美味,不讓大哥你也嚐嚐,小弟怎麼過意得去呀!)
龍小寶水汪汪的大眼睛又“情深意切”的望向了狐疑的典韋,力能“逐虎跳澗”的猛人頓時掉了一地的雞皮疙瘩!以衝鋒陷陣,不怕犧牲的無畏精神閃電般的夾起一塊牛肉放入口中……
啊!!!一聲慘叫穿破了屋頂,聲震四野!!嚇得隔壁正在繡花的貂蟬一針扎破了纖纖玉指,花容失色……
一旁的賤人哀嘆一聲:“大哥,那可是一百多度的高溫哪!您怎麼也不吹一吹再吃呀!”臉上沒有絲毫的同情之意,反倒是流露出埋怨的意思——您這麼吃豈不是糟蹋了我做的人間美味呀!
這一夜,在寶哥的熱情相勸,無比“哀怨”的目光威脅下,趙雲和典韋“痛不欲生”的吃光了龍小寶親手調製的極品火鍋,喝了不知多少陳年佳釀,直到月上中天,才晃晃悠悠,撅着兩片冒着熱氣,麻木不仁的紅腫嘴脣,滿臉淚痕狼藉的回家了……
第二天當劉備急招大夥兒升帳議事的時候,趙雲和典韋看着神清氣爽,容光煥發的龍小寶,想到晨起如廁時那“銷魂蝕骨”,畢生難忘,火辣辣的“爆菊”快感時,不由恨得咬牙切齒!
“哎呀,你們倆個怎麼在嘴上掛了兩條臘腸?”張飛一進來就瞪着趙雲和典韋,好奇寶寶似地大呼小叫。
趙雲典韋微一迷惑瞬間便反應過來,不約而同的擡手捂住腫脹不堪的嘴巴,當真是欲哭無淚!
“啥好吃的東西還藏着掖着,也不讓俺老張嚐嚐鮮,太不仗義了!”
趙雲眼睛一亮,伸手一指若無其事的龍小寶:“你問他!”
張飛轉身望着龍小寶,裂開大嘴笑道:“什麼山珍海味把這倆小子吃成豬嘴啦?”
龍小寶聳了聳肩:“隨便做了個地方菜,沒想到就把二位兄長吃成這樣了!”
張飛也是個吃貨,頓時來了精神:“那俺也得嚐嚐!”
趙雲、典韋立刻一起點頭:“必須的!”
龍小寶看了看兩位結拜大哥“殺氣騰騰”,隱含威脅的*人目光,又瞧了瞧吞着口水,滿臉期待的張三爺,無奈的點了點頭,“愁眉苦臉”的表示同意。趙雲、典韋馬上用力鼓掌,大聲叫好!
兩個“存心不良”的一代名將正準備狂贊“小寶火鍋”如何美味,以堅張飛必要“食之而後快”的決心,卻見帳簾一挑,劉備、關羽領着一名虎體狼腰,相貌堂堂的猛男進來了。
衆人急忙起身,肅容整裝,躬身施禮:“參見主公!”
“兄弟們無須多禮,方纔爲何事叫好呀?”劉備寬和的笑問。
張飛迫不及待的答道:“小寶做了一道好菜,子龍和老典都說甚是美味,改天大夥一起嚐嚐!”說完洋洋得意的看了看龍小寶——那意思現在連劉備都一起拖下水了,諒你小子也不敢賴皮。
趙雲和典韋面面相覷,心道要是主公也吃了那東西不知該作何感想。龍小寶倒是無所謂,反正劉備早晚要進蜀地,歷史上也沒記載劉玄德吃不慣川味的麻辣,大不了到時少放點辣椒。
劉備一笑:“那就麻煩小寶嘍!”與民同樂的未來蜀帝坐在中間,招手示意同來的年輕小將坐於身側,笑意微斂,肅容道:“這位乃是東萊太史慈,受北海太守孔融相托前來。”
猛男起身抱拳,衆人回禮,只有龍小寶心頭微動,原來竟是日後東吳的第一猛將太史子義,看來北海黃巾餘孽造反了!
果不其然,劉備道:“黃巾賊作亂,其勢甚大,如今北海岌岌可危!子義前來正是受孔文舉所託,請吾等前往助其一臂之力!”
衆人齊聲應諾,並無異議。劉備道:“文舉乃世之賢士,謙謙君子,備素來相敬!事不宜遲,請二弟、三弟即刻點齊兵馬,其餘衆將速作準備,一個時辰後兵發北海!”
太史慈起身謝過劉備,衆人散去,各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