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章 文聘

第439章 文聘

龐統費了好一番口舌,總算成功說服劉宗,同意他入襄陽勸降劉琮,不過他並沒有馬上出發,眼下天色已晚,不便出行。

再說劉表屍骨未寒,若此時前去弔喪,必然會被劉琮視爲挑釁與羞辱,加大勸降的難度不說,更有激怒劉琮的危險。

龐統準備明日上午動身,這個時間點不早不晚,剛剛好。

龐統與劉宗在後舍秘議沒多久,就因爲大量到訪的襄陽士民,而不得不終止談話。

劉表的死,猶如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很多觀望中的士族豪家,紛紛轉變立場,不顧天色趕來蔡洲,拜會劉宗,一時間蔡洲上人來人往,冠蓋如雲。

受到劉表之死影響的絕不止士族豪家,當日深夜,襄陽東門校尉忽率麾下部曲,逾城而走,直奔劉景軍大營前請降。

劉琮聽說後直嚇得魂不附體,冷汗迭出,幸好此人只是率部出降,如果其暗中聯絡劉景軍,以爲內應,後果簡直不堪設想。

這也給劉琮提了一個醒,如今抱着投降心思的肯定不止他一人,爲杜絕隱患,劉琮以外兄張允及左右親信,接管襄陽城防。

至於名義上“督荊州軍事”的劉備,劉琮現在連荊州人都信不過,更別提劉備這個外人了。

事實證明,劉琮的決定很有必要,後半夜襄陽城南突然響起一片喊殺聲,足足持續了近一個時辰,直至黎明前才徹底平息。

事後張允彙報,有叛軍亂民試圖衝擊南城門關卡,幸好他早有提防,纔沒讓叛軍亂民得逞。

雖然成功剿滅了叛亂,可劉琮卻一點也高興不起來,父親纔去世,襄陽軍民便離心離德,爭相投敵,讓他怎能不感到寒心?

這也再次印證了他連日來的擔憂,想要依託人心渙散的襄陽抵擋劉景軍,無異於癡人說夢。

現在的情況是打又打不過,走又走不了,守又守不住,劉琮心中不可避免生出投降之念,這已經不是他第一次生出此念。

劉表彌留之際,劉琮便想要吐露心聲,但父親因兄長劉琦的死,恨劉景入骨,寧可將荊州基業送給劉備這個外人,亦不肯向劉景屈服。因此直到劉表嚥下最後一口氣,他也沒敢說出口。

“唉……”劉琮孤坐堂中,重重一嘆,如果可以,他當然想繼父親之遺命,保荊楚之基業。

奈何以父親的英明,鼎盛之際,面對劉景也不免連戰連敗,喪師失地,憂病而亡。他英明遠不及父親,今困守孤城,將寡兵微,就更不是劉景對手了。

劉琮坐在堂中,思慮一整夜,當天地破曉之際,他心中的天平,徹底倒向了一邊……

劉表去世的消息,經過一夜的發酵,已然傳得滿城風雨,婦孺皆知,天色方亮,襄陽士民便不約而同前往州部求證真僞。

龐季、蒯良等州中大吏自然矢口否認,安撫衆人稱劉表只是病情有所反覆,並無大礙,此謠言是敵人故意散播,不足爲信。

然而這樣的解釋,根本無法安定人心,劉表已經很長時間沒有公開露面了,誰知是生是死?

此後越來越多的人聚集於州部門前,徘徊不去,議論不休。

日出時分,一支人數約兩千人的步騎隊伍,一路風塵僕僕,沿淯水南下,直抵樊城。

文聘縱馬來到沔水岸邊,望着密佈江面的劉景軍戰艦,文聘剛毅的臉上滿是凝重憂慮之色。

文聘出身南陽大族,中平年間應募討黃巾,期間屢立戰功,威震漢沔,乃荊州之名將。

其性慷慨有大節,當初劉表、袁術相爭,他不理袁術的招攬,毅然加入勢弱的劉表一方,幫助劉表逐走袁術,收復南陽。

此後文聘坐鎮南陽,爲劉表御守北方,當方面之任,其權勢之重,外將之中少有人及。

文聘爲人忠烈,劉表相招,他毫不遲疑,當即親率兵馬馳援,可惜就算星夜兼程,仍是晚了一步,被劉景水軍堵在江北,明明襄陽已近在眼前,他卻只能在這裡望江興嘆,徒喚奈何。

南下襄陽,當然不止眼前這一條路,可無論走哪條路,到頭來都繞不開沔水。

江面上到處都是劉景軍的戰艦,想要在他們的眼皮底下渡江,成功的機率微乎其微。最大的可能,是渡江期間被劉景水軍截擊,兩千將士盡爲江中魚蟹。

與此同時,文聘及其部衆的到來,也引起了劉景軍的注意,諸多戰艦齊齊向着北岸駛來。

文聘部一日夜間急行百餘里,此刻早已是強弩之末,發現劉景軍大艦破浪而來,文聘果斷選擇退走,率衆進入樊城休整。

劉景軍將士見敵軍退入樊城,倒也沒有冒然登陸,在岸邊耀武揚威一番後,調頭返回江中。

情報傳回蔡洲,一身縞素,即將動身的龐統一臉篤定的對劉宗道:“此必是文聘之軍。”

這並不難猜,目前整個北方,也就文聘有能力派遣援軍。

龐統雖與文聘沒什麼交往,卻深知此人忠烈果毅,帶兵有方,乃是荊州首屈一指的大將。

不過眼下本方已封鎖了整個漢沔江面,文聘就算有再大的本事,也只能對着沔水乾瞪眼。

劉宗不甚在意,莫說文聘現在過不了江,就算過來了又能如何?荊州名將?蒯越、劉磐、鄧方、蔡瑁、王威……死在他們手上的荊州名將還少嗎。

相比之下,劉宗更在意龐統,一路送至渡口,道:“昔日酈食其不廢一兵一卒,僅憑一張利口,便說降齊王,使齊地七十餘城不戰而降。望士元亦能如古人一般,說服劉琮舉楚以降。”

龐統胸有成竹地笑道:“統必竭盡全力,完成使命。”

對於前往襄陽勸降,昨天他提出時只有五六分把握,但隨着昨夜襄陽東門校尉率部來歸,證明襄陽內部動盪遠比想象的要劇烈,他現在已有八成的把握。

見時間已不早,龐統告別劉宗,僅帶三五隨從,登上一艘大舸船,出蔡洲,溯江北上。

(本章完)

第155章 拜訪第374章 圍攻第232章 負傷第22章 交談第204章 曲轅第456章 房陵第241章 蔣琬第431章 獻計第206章 逃亡第454章 委蛇第76章 新左史第177章 施恩第103章 營壘第248章 心絞第492章 名士第365章 劉備第177章 施恩第417章 柤中第352章 尊卑第135章 歸來第442章 破局第37章 邀請第519章 抵達第173章 南下第268章 填塹第460章 趙戩第293章 奇策第304章 北上第462章 郊迎第199章 撤離第461章 守節第205章 失望第540章 國士第348章 南下第276章 張津第326章 相遇第482章 預言第8章 腫足第306章 遣使第475章 妹夫第177章 施恩第43章 荊蠻第184章 七夕第163章 解土第73章 送別第303章 復仇第80章 蹲守(感謝堂主卿塵)第531章 放歸第50章 寶珠第63章 突襲第18章 劉蟠第6章 葛生第286章 軍令第194章 羌笛第85章 囚徒第384章 招攬第277章 急報第293章 奇策第208章 斬殺第270章 醫所第382章 西進第113章 啓程第505章 周鳳第149章 要求第121章 王粲第510章 計成第138章 徵辟第507章 占卜第326章 相遇第526章 薄行第105章 八陣第207章 合兵第84章 魚梁洲第507章 占卜第431章 獻計第483章 定議第233章 圊溷第110章 主簿第438章 勸降第397章 攻城(1)第276章 張津第139章 於徵第52章 歸家第308章 遺願第57章 示好第214章 定計第226章 死第482章 預言第201章 北上 (感謝盟主浮沉一年間)第243章 學官第425章 中箭第494章 戰臨第325章 泉陵第137章 洞房第95章 別部司馬第207章 合兵第406章 打擊第219章 開戰第7章 劍術書法第480章 買馬
第155章 拜訪第374章 圍攻第232章 負傷第22章 交談第204章 曲轅第456章 房陵第241章 蔣琬第431章 獻計第206章 逃亡第454章 委蛇第76章 新左史第177章 施恩第103章 營壘第248章 心絞第492章 名士第365章 劉備第177章 施恩第417章 柤中第352章 尊卑第135章 歸來第442章 破局第37章 邀請第519章 抵達第173章 南下第268章 填塹第460章 趙戩第293章 奇策第304章 北上第462章 郊迎第199章 撤離第461章 守節第205章 失望第540章 國士第348章 南下第276章 張津第326章 相遇第482章 預言第8章 腫足第306章 遣使第475章 妹夫第177章 施恩第43章 荊蠻第184章 七夕第163章 解土第73章 送別第303章 復仇第80章 蹲守(感謝堂主卿塵)第531章 放歸第50章 寶珠第63章 突襲第18章 劉蟠第6章 葛生第286章 軍令第194章 羌笛第85章 囚徒第384章 招攬第277章 急報第293章 奇策第208章 斬殺第270章 醫所第382章 西進第113章 啓程第505章 周鳳第149章 要求第121章 王粲第510章 計成第138章 徵辟第507章 占卜第326章 相遇第526章 薄行第105章 八陣第207章 合兵第84章 魚梁洲第507章 占卜第431章 獻計第483章 定議第233章 圊溷第110章 主簿第438章 勸降第397章 攻城(1)第276章 張津第139章 於徵第52章 歸家第308章 遺願第57章 示好第214章 定計第226章 死第482章 預言第201章 北上 (感謝盟主浮沉一年間)第243章 學官第425章 中箭第494章 戰臨第325章 泉陵第137章 洞房第95章 別部司馬第207章 合兵第406章 打擊第219章 開戰第7章 劍術書法第480章 買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