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3章 餓虎

bookmark

第503章 餓虎

洭浦關,交州之名關,位於南海郡北部,坐落於溱、洭、湞三水交匯之處,爲昔年南越趙佗所築,北與荊州桂陽郡接壤,乃是楚、越東部水路通道之樞紐。

這日, 一支由數百艘舟船、車馬組成的水步大軍,一路沿着溱水北上,進抵洭浦關前。

還沒等大軍派人通傳,洭浦關守將就急不可待的開關放行。

開玩笑!

對面大軍的統帥,可是虎踞交州,素爲漢、夷所畏服, 甚至能止小兒夜啼的王彊。

得罪他會有什麼下場?

據傳,交州牧張津連同數千支黨的頭顱,至今還掛在鬱林郡的道旁,供人蔘觀,以爲警示。

王彊來到交州不過兩年多,死在他手裡的人卻以數萬計,交北漢、夷,談到他無不色變,不敢直呼其名,而以“餓虎”代之。

世上只有取錯的名字,沒有叫錯的外號,餓虎者,永遠飢腸轆轆, 擇人而噬, 暗示他性情兇猛而又殘暴,爲一州之所憚。

這次王彊率軍大搖大擺的過境, 南海太守士武連個屁也不敢放,反而又是送牛酒詣軍,又是調民夫運輸, 一路畢恭畢敬,禮送出境。似生怕王彊以借道爲名, 行假道伐虢之計,突然掉轉過頭,滅了他的南海郡。

士武堂堂一郡太守,三位兄長皆掌大郡,權傾交州,面對王彊尚且如此卑下。

借洭浦關守將八百個膽子,也不敢生事,他現在只求王彊能痛痛快快的離開。

王彊可不知洭浦關守將內心的祈求,像對方這樣的小人物,王彊根本不會放在心上,連面都懶得見,就直接將他打發了。

車船排成一字長龍,開始有條不紊的通過關口,王彊站在一艘鬥艦的甲板上,對身旁一位身形清瘦,面帶風霜的中年儒士說道:“鄧君,過了洭浦關, 就是荊州桂陽郡地界了……”

“終於回來了……”

鄧姓儒士喃喃說道, 一時情難自禁,險些淚灑當場,他不是別人,正是前荊州治中,鄧瑗、鄧芝的族父,南陽名士鄧羲。

當年鄧羲勸說劉表,尊奉天子,遠離袁紹,勿與其結盟,無奈劉表不聽,鄧羲一氣之下以身體有疾爲由辭去荊州治中之職。適逢南陽大疫,鄧氏宗族離散,他便攜全家老小,遷居江東。

結果剛好碰上孫策攻略江東,時局板蕩,朝不保夕,鄧羲不得已只好與許靖、袁忠、桓邵等好友結伴浮海南渡,逃往交趾。

一晃鄧羲已旅居交趾多年,期間不少親朋好友皆客死荒域,他也不知自己還能否回到家鄉。

隨着劉景崛起荊南,跨有荊、交,他又重新燃起了希望,奈何張津圖謀零、桂,屢興刀兵。

去年張津死在鬱林郡,算是親手爲交州與荊南這場橫跨三年的戰爭畫上了休止符。鄧羲亦心生返鄉之念,只是礙於兵荒馬亂,道路阻絕,始終未能成行。

潘濬的交州刺史在獲得了朝廷的正式任命後,於今年初派兵遣使前往交趾,一是通知交趾太守士燮,他已得到國家的承認,讓士燮不要再自行其是。二是得到劉景的指示,禮請鄧羲北返。

流寄外鄉多年,終於能夠返鄉,沒等鄧羲高興多久,他的家門旋即便被接踵而來的人踏平。

避亂於交趾的北方士人何止千百,人人皆思歸家鄉,就算中原戰亂未定,暫時回不了家,也都想離開交趾這個鬼地方。

聽說安南將軍劉景派兵來接鄧羲,交趾的流寄士人圈頓時沸騰了,不管認不認識鄧羲,皆登門拜訪,懇請鄧羲帶上他們。

衆人盛情難卻,鄧羲亦不忍拒絕,最終同意包括好友許靖、袁忠、桓邵在內的數十名北士,連同家眷三百餘人隨其北返。

如果不是隊伍實在裝不下了,隨行人數至少要再多一兩倍。

一行人跋涉數千裡,一路風餐露宿,嚐盡辛苦,直到八月才抵達蒼梧郡。

萬幸的是,不久之後,王彊率交州軍萬人北上荊州,讓他們成功搭上了免費的順風車。

“過去在江東,聞孫策兵至,衆人皆驚慌奔逃,惟獨子孝臨危不懼,身自斷後,直到親疏悉皆登船,才從容而走。生死麪前,子孝尚且談笑自若,何以臨近故鄉,反而露出小女兒姿態?”

開口說話者是一位發須半白的儒雅老者,他就是昔日名動天下的月旦評創始者,以品評人物著稱於世的汝南名士許靖。

當初韓馥、劉岱、孔伷、張邈等關東諸侯,皆爲其所舉,如果不是看他名望太高,殺之必失天下所望,早就被董卓砍了。

袁忠一旁撫須言道:“子孝近鄉情怯,就算一時失態,也是人之常情,文休何必苛求。”

袁忠出身於名門汝南袁氏,與生活奢侈,盡失家風的袁逢、袁隗、袁紹、袁術那些人不同,袁忠這一脈,很好的繼承了高祖袁安的品性風範,自曾祖袁京起,就門風清正,持身守節。

袁忠頗能守家聲,曾官至沛相,以清亮著稱,當初他在沛任職期間,險些將曹操給法辦了。

要知道沛國曹氏本就是地方強族,又因大長秋曹騰而興盛,族中子弟遍佈朝野、天下,這樣的強勢家族,也就只有出身名門,爲人清正的袁忠纔敢招惹。

鄧羲稍稍平復心情,嘆道:“夫鳥飛反鄉,兔走歸窟,狐死首丘,各哀其所生。鳥獸都知依戀巢穴,我又豈能不思家鄉。”

在場衆人,誰不是離鄉遊子,一時皆心有慼慼焉。

鄧羲隨後振奮心情,他早知劉景絕非池中之物,卻也沒想到他短短几年時間,就取得了今日這等輝煌成就,如今快到荊州了,開始考慮爲劉景挽留人才。

在場幾人,許靖、袁忠、桓邵等皆德才兼備,當世偉器,朝廷徵召他們,起步就是公、卿,許靖不好說,但袁忠、桓邵卻與曹操有怨,當會答應留在荊州。

鄧羲出言試探,袁忠、桓邵果然選擇暫居襄陽,許靖則還未有最終決定,到了襄陽再說。

(本章完)

第347章 鬱林第210章第457章 飛矢第100章 大船第414章 託孤第263章 水戰(下)第162章 免役第399章 攻城(3)第314章 賢妻第404章 赴死第107章 轟動第110章 主簿第545章 對策第100章 大船第202章 衝城(感謝盟主浮沉一念間)第300章 召集第191章 計議第271章 火攻第541章 有望第325章 泉陵第350章 歸來第280章 投靠第178章 來接第318章 放歸第398章 攻城(2)第153章 龔氏第141章 酃縣第26章 市樓第48章 取字第494章 戰臨第212章 寫信第509章 設計第102章 劉修第406章 打擊第172章 出兵第481章 團圓第165章 猛將第25章 吏舍第48章 取字第319章 還禮第81章 必須死第362章 臨衝第189章 噩耗第247章 病逝第128章 甘寧第104章 軍法第193章 耒陽第132章 同席第428章 突圍第473章 迴歸第167章 收穫第225章 勇悍第455章 投降第137章 洞房第310章 親近第57章 示好第297章 除孝第425章 中箭第115章 納彩第265章 再勝第361章 巨樓第214章 定計第198章 招降第375章 返回第99章 王彊第318章 放歸第350章 歸來第406章 打擊第290章 可惜第66章 徙邊第264章 突襲第68章 俠客行第368章 江東第81章 必須死第181章 棄嬰第229章 鳴金第164章 動手第5章 虎頭第117章 清茶第270章 醫所第354章 屯田第228章 斬首第384章 招攬第230章 敗走第15章 救命恩人第420章 評價第457章 飛矢第409章 詐降第435章 裴司第66章 徙邊第356章 請婚第258章第91章 壁畫第360章 獻計第356章 請婚第335章 十哲第523章 南下第170章 斬首第59章 嚴肅第342章 陷陣
第347章 鬱林第210章第457章 飛矢第100章 大船第414章 託孤第263章 水戰(下)第162章 免役第399章 攻城(3)第314章 賢妻第404章 赴死第107章 轟動第110章 主簿第545章 對策第100章 大船第202章 衝城(感謝盟主浮沉一念間)第300章 召集第191章 計議第271章 火攻第541章 有望第325章 泉陵第350章 歸來第280章 投靠第178章 來接第318章 放歸第398章 攻城(2)第153章 龔氏第141章 酃縣第26章 市樓第48章 取字第494章 戰臨第212章 寫信第509章 設計第102章 劉修第406章 打擊第172章 出兵第481章 團圓第165章 猛將第25章 吏舍第48章 取字第319章 還禮第81章 必須死第362章 臨衝第189章 噩耗第247章 病逝第128章 甘寧第104章 軍法第193章 耒陽第132章 同席第428章 突圍第473章 迴歸第167章 收穫第225章 勇悍第455章 投降第137章 洞房第310章 親近第57章 示好第297章 除孝第425章 中箭第115章 納彩第265章 再勝第361章 巨樓第214章 定計第198章 招降第375章 返回第99章 王彊第318章 放歸第350章 歸來第406章 打擊第290章 可惜第66章 徙邊第264章 突襲第68章 俠客行第368章 江東第81章 必須死第181章 棄嬰第229章 鳴金第164章 動手第5章 虎頭第117章 清茶第270章 醫所第354章 屯田第228章 斬首第384章 招攬第230章 敗走第15章 救命恩人第420章 評價第457章 飛矢第409章 詐降第435章 裴司第66章 徙邊第356章 請婚第258章第91章 壁畫第360章 獻計第356章 請婚第335章 十哲第523章 南下第170章 斬首第59章 嚴肅第342章 陷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