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看清

bookmark

第236章 看清

過了良久,陶觀才勉強平復下情緒,說道:“自古侏儒身體殘疾,無法依靠耕田力作養活自己,只能假扮愚癡者娛人,才能苟活人世。昔日,齊、魯爲夾谷之會,齊作侏儒之樂,孔子以‘匹夫而營惑諸侯者,罪當誅!’盡殺之,未嘗有半點憐憫之心。

劉君卻不以小人卑鄙,折節下交,如今更是欲用小人爲吏,心胸氣度之廣,古今未有。小人感恩戴德,只是此事過於驚世駭俗,被世人知道,必會引起極大非議,導致劉君的名聲受損,是以小人萬萬不能答應。”說到最後,陶觀再度潸然淚下。這是他連做夢都不曾想過的事情,然而真的發生了,他卻不敢接受。

這一刻,陶觀內心既感激劉景的賞識,亦哀嘆自己的不幸。

劉景緩緩搖頭道:“子儀先別忙着拒絕,軍市乃是由我私立,軍市長吏名爲市掾,卻並非真正的官吏,所以你無需擔憂。”

陶觀聽罷不由一愣,心道這不是自欺欺人嗎?

當今天下大亂,劉景據百里之地、擁萬人之衆,隱然有割據之勢,在他的地盤,他說的話就是命令,他設立軍市,任命市吏,不是真的也成真的了。不過這確實是一個掩人之口的辦法。

看着陶觀一臉糾結的模樣,劉景笑道:“我暫時也找不到其他適合人選,子儀不妨先試試看吧。”

陶觀暗暗一咬牙關,決定抓住這個改變命運的機會,開口說道:“小人只恐自己才能不足以勝任職位,有負劉君的信任。”

劉景笑着說道:“當初我讓你做醉鄉居的肆主,你也擔心無法勝任,最後不也幹得有聲有色。我相信自己看人的眼光。”

陶觀當即起身離席,向劉景伏拜道:“劉君大恩,無以言謝,小人日後必當盡心竭力,死而後已,以報劉君恩惠之萬一。”

“子儀不必如此。”劉景擺擺手道,等到陶觀重新回到座位,說道:“軍市乃是軍民會聚之地,不比尋常市井,爲杜絕百姓矇騙士卒、士卒欺壓百姓的事情發生,需以嚴刑峻法治理軍市。前漢梅福上書成帝時說:‘欲以承平之法治暴秦之緒,猶以鄉飲酒之禮理軍市。’即此理也。”

“鄉飲酒禮”出自於《禮儀》,講的是答拜揖讓、相敬如賓的儀節,不能用之於軍市。

陶觀聞言眉頭皺起,他一個侏儒小人,想要在魚龍混雜的軍市施以嚴刑峻法,談何容易?

劉景亦知這並非一件易事,說道:“正所謂‘萬事開頭難。’在軍市成立之初,我會讓縣丞嚴伯穆兼管一段時間軍市治安。在此期間,你需要儘快在市中站穩腳跟。依我之見,你最好求助於蔡宏超,讓他幫你一把。”

陶觀也想到請蔡升幫忙,他和蔡升結識於微末,情誼深厚,他若開口,蔡升定會傾力相助。

兩人隨後又商量許久,直到下職的鼓聲響起,才結束談話。

設立軍市乃是目下的當務之急,劉景毫不拖延,第二天就對外宣佈設立軍市。

至於軍市的地點,他沒有選在湘水西岸,酃縣縣城周邊地區,而是將軍市設於湘水東岸,原酃縣城址東郊。

…………

桂陽郡、耒陽縣。

二月下,正是春忙時節,百姓皆埋頭田間,努力耕耘。

桓彝頭戴樑冠,身着官袍,一臉肅穆的端坐於安車內,他去年中上任耒陽,這還是他首次經歷春耕,因此格外重視,每隔數日,便要率領門下諸吏,乘車出巡地方,教民稼穡,勸課農桑。

午後歸來,桓彝剛下車,就看到自己派去酃縣的家僕從便坐旁邊的塾室中行出,捧信拜道:“主人,這是劉君給你的信。”

桓彝輕輕頷首,接過信,一邊走入便坐,一邊拆開信箋。

劉景信上前半部分,詳細記述了大破荊州水軍的經過。

桓彝雖已知道此戰結果,可是看到信上密密麻麻的斬俘數據,心裡仍然感到萬分震撼。

要知道,荊州水軍可是將長沙水軍打得全軍覆沒,令張羨只能躲在臨湘長吁短嘆,徒之奈何。

而劉景居然一戰打得所向無敵的荊州水軍傷亡過半,元氣大傷。若非自己的家僕在酃縣城下,親眼目睹了數千荊州軍俘虜,桓彝肯定認爲劉景在誇大其詞。

“仲達……”桓彝撫着脣上短髭,他現在已經漸漸想明白了,這一戰,看似不可思議,其實卻是劉景苦心謀劃多年的結果。

三年前,劉景尚蟄伏於市井時,就一口氣購買了十餘艘大船組成船隊,號稱要販貨南北,當時,所有人都不理解他的行爲,認爲他的做法實在是莫名其妙。

而劉宗、蔡升,也是在這一年被任命爲別部司馬,自建部曲,要說劉景與之無關,誰能相信?

前年,劉景出爲酃縣長……

去年,荊州南北大戰爆發,劉景頓時“原形畢露”,召回劉宗、蔡升二部,收編長沙水軍殘餘,強勢入主耒陽鐵官……

通過這次大勝荊州水軍,桓彝重新回頭看劉景的過往,才發覺他的佈局,究竟有多麼深遠。

昔日桓彝與劉景吏舍同第,比鄰而居數載,兩人又是知交好友,自以爲頗爲了解劉景,如今卻發現自己從未真正的看清他。

如今,桓彝終於看清了。

劉景神智天授,謀慮如神,心懷大志,絕非甘居人下之人。

“仲達,你究竟能走到哪一步呢?”桓彝搖了搖頭,繼續往下看信,劉景在信中提到要將上千名荊州軍俘虜送來耒陽鐵官。

桓彝對此倒是頗爲樂見,有了這批俘虜補充入鐵官,他就能從鐵官徒中招募人手,組建營兵。鐵官徒開礦冶鐵,不畏艱苦,剛勁強悍,是非常理想的兵源。

信的後半部分,則都是私事,劉景談到了自己的妻子鄧瑗預計未來一二旬內,便會誕下子嗣,他馬上就要做父親了。同時也提到弟弟劉和,預計四月將會前來耒陽,拜入他的門下學習。

(本章完)

第383章 李嚴第21章 未婚妻第166章 崩潰第209章 攻城第20章 南陽來客第502章 選將第339章 出戰第442章 破局第258章第293章 奇策第510章 計成第143章 縣丞第413章 潘濬第247章 病逝第340章 部督第128章 甘寧第184章 七夕第158章 上架感言!第321章 瀏陽第33章 示衆第219章 開戰第450章 官學第318章 放歸第150章 開戰第527章 有君第398章 攻城(2)第11章 帶經耕鋤第543章 刺孫第166章 崩潰第185章 許願第421章 三英第101章 招撫第304章 北上第390章 責備第519章 抵達第316章 禁酒第468章 射策(下)第402章 噩夢第314章 賢妻第360章 獻計第244章 生子第347章 鬱林第260章第209章 攻城第161章 良法第413章 潘濬第429章 逆轉第15章 救命恩人第74章 變化第420章 評價第338章 烏滸第306章 遣使第160章 搶權第138章 徵辟第75章 百石第184章 七夕第7章 劍術書法第93章 墓祭第20章 南陽來客第458章 斬羽第507章 占卜第235章 軍市第435章 裴司第308章 遺願第468章 射策(下)第109章 難題第459章 焚橋第521章 傾出第348章 南下第454章 委蛇第411章 不義第518章 海昏第106章 調離第457章 飛矢第270章 醫所第275章 交趾第230章 敗走第518章 海昏第150章 開戰第203章 魄力第320章 來投第207章 合兵第464章 上書第42章 點評第5章 虎頭第210章第232章 負傷第44章 單程第286章 軍令第476章 冬至第295章 召見第302章 富貴還鄉第287章 自刎第14章 市井第196章 招攬第161章 良法第516章 夜取第51章 區雄第415章 龐統第542章 出兵
第383章 李嚴第21章 未婚妻第166章 崩潰第209章 攻城第20章 南陽來客第502章 選將第339章 出戰第442章 破局第258章第293章 奇策第510章 計成第143章 縣丞第413章 潘濬第247章 病逝第340章 部督第128章 甘寧第184章 七夕第158章 上架感言!第321章 瀏陽第33章 示衆第219章 開戰第450章 官學第318章 放歸第150章 開戰第527章 有君第398章 攻城(2)第11章 帶經耕鋤第543章 刺孫第166章 崩潰第185章 許願第421章 三英第101章 招撫第304章 北上第390章 責備第519章 抵達第316章 禁酒第468章 射策(下)第402章 噩夢第314章 賢妻第360章 獻計第244章 生子第347章 鬱林第260章第209章 攻城第161章 良法第413章 潘濬第429章 逆轉第15章 救命恩人第74章 變化第420章 評價第338章 烏滸第306章 遣使第160章 搶權第138章 徵辟第75章 百石第184章 七夕第7章 劍術書法第93章 墓祭第20章 南陽來客第458章 斬羽第507章 占卜第235章 軍市第435章 裴司第308章 遺願第468章 射策(下)第109章 難題第459章 焚橋第521章 傾出第348章 南下第454章 委蛇第411章 不義第518章 海昏第106章 調離第457章 飛矢第270章 醫所第275章 交趾第230章 敗走第518章 海昏第150章 開戰第203章 魄力第320章 來投第207章 合兵第464章 上書第42章 點評第5章 虎頭第210章第232章 負傷第44章 單程第286章 軍令第476章 冬至第295章 召見第302章 富貴還鄉第287章 自刎第14章 市井第196章 招攬第161章 良法第516章 夜取第51章 區雄第415章 龐統第542章 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