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打擊

第406章 打擊

雄霸北方的袁紹死了,於五月二十八日,薨於鄴城。

袁紹出身名門,弱冠登朝,留有清名,後爲母守孝三年,又追父喪三年,海內莫不義之。是時黨錮之禍正烈,閹人當道,朝野混亂,袁紹服闋徙居洛陽,不應朝廷辟命,居家結交天下雄俊,士無貴賤,與之抗禮,天下豪傑、名士,莫不爭赴其庭。

袁紹趁着黃巾之亂出仕,不過數年間,便已將朝廷玩弄於股掌之間。他曾有機會挽救社稷,且不止一次,但都被他錯過了,最終在官渡輸給了他一手扶持起來的曹操,皇圖霸業,盡數成空,兩年來積鬱成疾,病死榻上。

劉表收到袁紹去世,袁尚嗣位的消息時,已是二十天後。

今年以來,袁紹便臥榻不起,嘔血不止,所以劉表早就預料到袁紹活不久了,可真的接到對方死訊,心中仍感到悲痛不已。

兩人相識數十載,本就是至交好友,後又在天下紛亂之際結爲同盟,互相扶持,共抗袁術、曹操,兩人的情誼在守望相助中又得到了進一步的昇華。

除了哀痛於袁紹的死,劉表也對袁氏的未來感到無比擔憂,袁尚既非嫡子,亦非長子,卻後來居上,得以嗣位,分據青州、幽州的袁譚、袁熙會心服嗎?

袁氏兄弟即使手足同心,亦未必是曹操的敵手,一旦袁氏兄弟鬩牆,北方必爲曹操所有矣。

不過劉表現在也無暇爲別人擔心,他自己都已自顧不暇。

自上個月劉景正式舉軍攻打江陵,劉琦、蔡瑁每兩三天就發一封求援信,而前些日城牆被大雨沖塌後,更是改爲一天一封。

劉表對二人感到無比失望,江陵城高牆厚,帶甲過萬,谷支一年,即使外無援兵,也有能力死守數月。二人開戰不久,就被打得頻頻求援,簡直就是廢物。

失望歸失望,但劉表還是決定派兵南下救援江陵,就在他調兵遣將之際,江陵卻已失聯整整三天,這種反常的現象,使劉表心裡隱隱生出不祥的預感。

果然,越是擔心什麼,就越會發生什麼,劉表的擔憂不幸成真,傍晚,有江陵兵匹馬逃回襄陽,帶回江陵失陷的噩耗。

“江陵怎麼會丟?!江陵怎麼會丟?!”劉表再也難以維持雍容風度,氣得髮指眥裂。忽地,劉表只覺體內氣血如同火山爆發般涌上大腦,頓時兩眼一黑,險些當場暈厥過去。

“大人……”

“使君……”

“將軍……”

次子劉琮及荊州文武不由大驚失色,齊齊撲過來攙扶劉表。

“孤沒事……”劉表強行將涌上喉嚨的血沫咽回,接着掙開衆人的攙扶,一臉悽然地道:“劉仲達雖圍困江陵百日,但一個月前才正式開始攻城,期間還下了十天的大雨,滿打滿算,也不到二十日,伯瑋、德珪,只堅守了不到二十日……”

劉表慘笑一聲,繼續說道:“伯瑋無經略之才,德珪數喪軍失地,兩人皆非坐鎮江陵之選,江陵之失,皆在孤用人不當。”

主簿蒯良柔聲道:“南郡天性慈孝,待人寬和,大有將軍之風;蔡軍師雖屢戰不行,亦是我荊州名將,放眼整個荊州,又有幾人比二人更適合?江陵失陷,乃是城牆被大雨沖塌,城中又爆發疾疫,非戰之罪也。”

“又是非戰之罪……”劉表慘笑道:“之前蒯異度在酃縣城下,爲洪水所沒,數萬精銳,一朝喪盡,你們皆說非戰之罪。今江陵失陷,你們又說是非戰之罪……難道天意在劉景嗎?!”

蒯良一時啞口無言。

衆人亦鉗口結舌,房中氣氛登時變得極爲壓抑,治中龐季緊皺眉頭道:“劉仲達跨江以來,連奪江北八縣,但只要江陵未下,其便如無根浮萍一般。今既克江陵,使九縣連成一體,劉仲達再無後顧之憂,一旦水陸並舉,率軍來攻,恐襄陽危矣,因此將軍應儘快調遣兵力,佈防於外,防患於未然。”

龐季隨後又補充道:“黃江夏此前輕率追擊,敗於孫權之手,猶有戰艦百艘,甲士數千,尚堪一戰。將軍當嚴令黃江夏出兵威脅劉仲達之後,使劉仲達投鼠忌器,不敢冒然北上。”

劉表先是看了看今天格外沉默的別駕劉先,繼而又看了看儒生之見的蒯良,忍不住感嘆道:“當此危急時刻,能夠爲孤出謀劃策者,唯子微一人而已。”

龐季當即伏拜於地,言道:“只恨季庸碌,只有一點淺薄之見,而無法爲將軍除去大敵。”

劉表心中苦悶,難以言喻,荊州只有一個人,有機會爲他除去劉景這個大敵,那就是蒯越蒯異度,可惜他沒有敗於劉景,卻敗在了天災,時也,命也。否則他何至於落到今天這個地步。

劉表納龐季之言,於襄陽以南百里的宜城佈防,又急書黃祖,令其儘快出兵巴丘,迫使劉景率兵回援,以免其威脅襄陽。

三天後,劉琦與蔡瑁的屍棺被送回襄陽,全城大震。

劉表眼神直愣愣盯着長子的棺木,他之前曾詢問從江陵逃回之人,劉琦、蔡瑁的生死,可惜沒有得到答案,而今有答案了。

劉琮侍立在劉表身側,神情亦略顯呆滯,自從父親入主荊州,他和兄長劉琦便陷入了明爭暗鬥,幾如仇人,如今看到劉琦的屍體,劉琮心裡沒有一絲喜意,反而充滿了兔死狐悲的傷感。

“劉景豎子!向以仁義示人,沒想到心腸居然如此狠毒,竟殺我兒!”劉表臉上變幻不定,突然大吼一聲,吐血而倒。

現場立時大亂,哭喊聲四起。

劉表今年已經六十六歲高齡,此番經受喪子的沉痛打擊,足足昏迷了一天一夜,當他再度醒來時,身體已然大不如前。

一時間,襄陽城中傳言滿天飛,士民無不憂心忡忡。

身在新野的劉備,在接到劉表吐血暈倒的消息,立刻便帶着關羽、張飛、趙雲、孫乾等人星夜趕往襄陽。

(本章完)

第374章 圍攻第347章 鬱林第73章 送別第103章 營壘第103章 營壘第294章 輕鬆第120章 茂才第141章 酃縣第415章 龐統第85章 囚徒第357章 鄧芝第418章 預備第258章第132章 同席第146章 劇縣 (感謝長老 儒者人之所需)第263章 水戰(下)第500章 敗慈第79章 命案第537章 茂才第233章 圊溷第158章 上架感言!第211章 計劃第86章 醉鄉居第129章 雙戟第174章 滅族第16章 決定第27章 皓月第496章 鐵壁第209章 攻城第407章 烽火第332章 徐庶第176章 親耕第355章 立春第291章 召見第22章 交談第82章 圍攻第519章 抵達第20章 南陽來客第497章 來投第215章 南下第429章 逆轉第297章 除孝第323章 爲壽第316章 禁酒第181章 棄嬰第11章 帶經耕鋤第179章 到來第14章 市井第124章 宴會第330章 封拜第510章 計成第144章 褚方第82章 圍攻第267章 比箭第141章 酃縣第135章 歸來第216章 取名第217章 牀弩第164章 動手第50章 寶珠第22章 交談第111章 歸來第113章 啓程第157章 仁和第248章 心絞第39章 自負第501章 彭虎第79章 命案第501章 彭虎第106章 調離第251章 入主第235章 軍市第288章 義士第164章 動手第109章 難題第236章 看清第527章 有君第184章 七夕第247章 病逝第337章 同符第471章 官爵第169章 奔襲第317章 祭祖第133章 鄧芝第525章 劉曄第407章 烽火第499章 縊殺第508章 南昌第283章 洪水第291章 召見第83章 預言第162章 免役第273章 攻城(上)第272章 魏延第72章 偷長第360章 獻計第529章 詔書第396章 怒吼第451章 水鏡第303章 復仇
第374章 圍攻第347章 鬱林第73章 送別第103章 營壘第103章 營壘第294章 輕鬆第120章 茂才第141章 酃縣第415章 龐統第85章 囚徒第357章 鄧芝第418章 預備第258章第132章 同席第146章 劇縣 (感謝長老 儒者人之所需)第263章 水戰(下)第500章 敗慈第79章 命案第537章 茂才第233章 圊溷第158章 上架感言!第211章 計劃第86章 醉鄉居第129章 雙戟第174章 滅族第16章 決定第27章 皓月第496章 鐵壁第209章 攻城第407章 烽火第332章 徐庶第176章 親耕第355章 立春第291章 召見第22章 交談第82章 圍攻第519章 抵達第20章 南陽來客第497章 來投第215章 南下第429章 逆轉第297章 除孝第323章 爲壽第316章 禁酒第181章 棄嬰第11章 帶經耕鋤第179章 到來第14章 市井第124章 宴會第330章 封拜第510章 計成第144章 褚方第82章 圍攻第267章 比箭第141章 酃縣第135章 歸來第216章 取名第217章 牀弩第164章 動手第50章 寶珠第22章 交談第111章 歸來第113章 啓程第157章 仁和第248章 心絞第39章 自負第501章 彭虎第79章 命案第501章 彭虎第106章 調離第251章 入主第235章 軍市第288章 義士第164章 動手第109章 難題第236章 看清第527章 有君第184章 七夕第247章 病逝第337章 同符第471章 官爵第169章 奔襲第317章 祭祖第133章 鄧芝第525章 劉曄第407章 烽火第499章 縊殺第508章 南昌第283章 洪水第291章 召見第83章 預言第162章 免役第273章 攻城(上)第272章 魏延第72章 偷長第360章 獻計第529章 詔書第396章 怒吼第451章 水鏡第303章 復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