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教育

從本質上說,何俊才自詡爲“文藝青年”,而且空軍本就是高科技的兵種,所以何俊才身上並沒有普通軍閥的匪氣,這讓他在教育界贏得了一些名聲。何俊纔跟學者的最早合作是跟樑思成,樑思成的空軍之家的十名成員中都在何俊才手下服役,現在只剩下五名。後來何俊才還請樑思成、林徽因兩夫婦幫忙設計空軍紀念碑,當然得到了這兩人的大力支持,現在已經快落成了。當然還有請樑思成等人秘密幫忙鑑定鄧青、易劍光的摸金小隊從印度等地運回來的寶物。隨着何俊纔給出的印度寶藏名單上的項目一條條被鄧青等人鉤掉,樑思成最近發現有一些暹羅和印度支那其他地區的寶物出現了。

樑思成和林徽因都是西南聯大的教授,何俊纔到達昆明的第一站就是拜訪西北角城外的西南聯大。鑑於空軍取得了一系列的輝煌戰果,並使得昆明和西南聯大免遭日寇的襲擊,西南聯大的校長梅貽琦帶着教授會的一干著名教授在校門口隆重地迎接了他。說實話,當蔣介石光臨西南聯大的時候都沒有接受到如此隆重的禮儀,因爲西南聯大中有頗多左翼分子,對蔣介石並不屑一顧。

何俊才帶着驚恐的表情跟一個一個的大師們握手,並且惡趣味地想着這些大師在從小學到大學的各種課本中給他留下的深刻記憶。朱自清、沈從文、聞一多、錢鍾書、華羅庚、吳晗那一個拿出來都是響噹噹的人物,西南聯大真是一個藏龍臥虎的地方。

兩旁的青年學生唱起了西南聯大的滿江紅:

萬里長征,辭卻了五朝宮閥。

暫駐足衡山湘水,又成離別。

絕徼移栽禎幹質,九州遍灑黎元血。

盡茄吹弦誦在山城,情彌切。

千秋恥,終當雪;中興業,須人傑。

便一城三戶,壯懷難折。

多難殷憂新國運,動心忍性希前哲。

待驅逐仇寇復神京,還燕碣。

當衆人唱到“千秋恥,終當雪;中興業,須人傑”的時候,何俊纔不由得熱淚盈眶,這正是他穿越過來的目的,而人傑,就在西南聯大中等待他去挖掘。

何俊纔在原清華大學校長,現在西南聯大的校長梅貽琦的帶領下參觀了整個學校。空軍旗下的訓練部跟西南聯大有很多的合作,之前聯合舉辦的課程爲在中央航校中的飛行員培訓各方面的知識,讓他們成爲全才。而且在空軍士官學校和全國各地雨後春筍般出現的空軍少年學校上,兩者之間的合作更加緊密。訓練部部長沈德燮也在這裡,像一個老朋友樣迎接了自己的好友兼上司——何俊才。

“梅校長,貴校的教學氛圍真的是太好了,兼容幷包。我覺得從思想上,我們國家這幾十年來可以跟春秋戰果時期的百家爭鳴相比。”何俊纔看着在道路旁辯論的學生說道。

“是的,在新舊文化的交匯處,總會出現不同的思潮。”梅貽琦點了點頭,作爲著名的教育家,他對這樣的現象感到欣慰。不過何俊才知道不止是文化交匯的原因,而是因爲中央政府太弱,有時候這也是一件好事。從這以後,中國幾乎沒有出國什麼著名的學者和科學家,所有成名者都是這個時候的老師或者學生,比如楊振、李政道、朱光亞和鄧稼先等人。

“感謝梅校長前期跟中央航校開設的培訓課,讓我們的準飛行員們增長了很多的知識,使得我們的飛行員水平要高於日軍的。”訓練部部長沈德燮跟梅貽琦合作比較多,現在隨便在自己的上司面前讚揚一下梅校長。

“那裡那裡,能爲抗日的事業做出一些貢獻是我們的榮幸。”梅校長謙虛地說。

“貴校作出的貢獻不止這些,我知道我們飛行員中有一部分就是來自西南聯大的學生。這些青年的學生素質很高,到空軍中很快就成爲了骨幹。現在航校越辦越大,更需要有文化和科學基礎的學生加入我們的隊伍。”何俊才微笑着說。

“呵呵,其實就我而言,我是希望這些學生能完成學業的,說不定那樣能更好地爲國家服務”梅校長曾經挽留過那些中途輟學而參加空軍的學子。

“我們非常理解這一點,我們希望爲這些學子保留學籍,這樣在抗日大業成功之後他們還可以到西南聯大,或者恢復後的清華、北大或南開去完成自己的學業。”沈德燮補充道。

“這是沒有問題的,西南聯大的大門隨時爲他們敞開。”梅校長推了推眼鏡應答到,然後他接着說:“還有一個問題,你們的空軍少年學校在雲南、貴州、四川、西康等多個省開展起來,現在我們師範學院的學生幾乎都被包圓了。繼續開展恐怕會出現師資的短缺。”

其實在私下的時候,梅校長曾經向沈德燮表示過,國民政府教育部中的一些人對空軍訓練部在全國建設的空軍少年學校頗有微詞,隨着空軍少年學校招生數量越來越多,原本教育部控制的中小學校不再是唯一的選擇。所以教育部的控制力和威信受到了影響,教育不再是教育部門的自留地了。

對於這種說法,何俊才嗤之以鼻。來自後世的他當然知道後世的教育部的壟斷,一方面有很多人希望投資辦學,一方面有很多學前兒童和學齡兒童希望上學,但是這些需求被教育部的壟斷給遏制了。通過各種明面上的和暗地裡的規則,讓在中國辦學成爲一件難上加難的事情,讓教育居然變成了產業,變成了大小官員盈利的途徑。贊助費和送禮成了皇帝的新衣,大家都知道是怎麼一件事情,但是總不會去拆掉最後一層遮羞布。這種行爲讓教育蒙羞讓這個從孔子以來的神聖事業蒙羞

所以何俊才的原則就是——自由讓學生有選擇學校的自由,只有充分的競爭才能給民衆帶來好的結果。所以何俊纔要跟教育部競爭,這就是他成立空軍少年學校的根本原因。少年是國之更本,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老牌的資本主義國家無疑不是這樣走過來的。德國、日本這些國傢什麼從戰後會很快恢復,那就是因爲它們的教育能支持國家很快的復興,而中國缺乏的就是這些。在空軍很強勢的時候,何俊才並不吝惜資金去推動這件事情。而且隨着空軍的形勢越來越好,他能做的更多。

何俊纔在落日餘輝中轉身對西南聯大的校長梅貽琦說:“梅校長,貴校對空軍的支持空軍都記在心裡。下一步中央航校、士官學校和諸多的少年學校還需要我們雙方有更多的合作。下一步我想由經濟管理局拿出一部分資金和資源,由訓練部出面改善貴校的辦學條件。修建更多的校舍和教學場所,嘗試擴大招生範圍,利用貴校豐富的師資資源爲中國培養更多的人才。”

“何司令已經跟我商量過,如果梅校長應允,我們即日其就可以商量如何實施這個計劃。”沈德燮接過話頭。當何俊才當上經濟管理局局長後,對於他的訓練部給予了極大的支持,現在他手上的資源相比以前是不可同日而語了。

“空軍能如此支持我校,當然是非常歡迎。”梅貽琦高興地說,無論空軍抱着什麼目的,只要能將西南聯大辦大辦好,就是他們這些教育界人士最大的心願。“空軍現在的一些技術已經在世界領先,我想還可以搞一些研究所,專門對口研究最新的技術,這樣一來提高了我們學校的科研水平,二來也可以爲空軍儘早儲備人才。”

“正有此意,在材料、設計等各個方面,還需要多多依仗學界的人才。”何俊才高興地迴應着梅貽琦,“研究所可以由雙方合作出人,由航空研究院解決器材、設備和場地的問題。”

接着何俊纔在梅貽琦耳邊小聲地說了幾句話,連旁邊的沈德燮都沒有聽清楚,只聽見好像有“盤古”幾個字。然後梅貽琦面色凝重地說:“此事事關重大,我需要跟教授會的同仁商量後再答覆你。”

何俊纔則迴應到:“請代爲保密。”

在西南聯大中參觀完後,何俊才告辭了衆人,搭乘沈德燮派來的車輛來到了航校。幾個月沒有來,這裡又變得熱鬧了很多。空軍士官學校也在附近,那裡主要培養地勤人員、維修技師以及雷達、通訊和調度的專業人員。所以昆明郊外的這個小鎮的來客就更多了,到處都可以看到穿着空軍制服的人三三兩兩的在街上走。

由於培養飛行員的任務不斷加重,中央航校本身也在不斷擴建。上次何俊纔來的時候還能看見周圍有一片稻田,但是今天來的時候發現這片稻田也被推平了作爲新學員的宿舍,到處都洋溢這一種欣欣向榮地氣氛。

坐在沈德燮的轎車中,何俊才一邊看着窗外一邊聽沈德燮給他介紹,讓他對航校的發展有了一個大概的瞭解。雖然今天已經摺騰了一天,但是註定還是不能早早地休息,何俊才還要趁熱跟沈德燮把空軍和學校聯合的事情敲定。這可是百年大計。

第293章 日軍的反擊第204章 噴氣式戰鬥機第266章 潘多拉的盒子第321章 跨時代的鬼怪式第395章 日軍的煩惱第70章 鋼都第305章 去華盛頓第24章 近衛飛行團第3章 面見領袖第360章 世界變幻第101章 國家寶藏第83章 月光奏鳴曲(二)第219章 撞上了鐵板的第55師團第77章 大捷的影響力第102章 採訪第291章 地面進攻的前奏第259章 以守待攻第139章 未沉沒的俾斯麥號第270章 日軍的新武器第329章 制空權的較量第98章 祭奠第117章 新一軍第81章 斜樂曲的揭幕戰第52章 轟炸安特衛普(二)第252章 矛盾第61章 機場建設貪污案第127章 謝幕第62章 空中獵殺盛宴第183章 南洋第337章 諾貝爾獎第198章 聯絡人第194章 授銜第269章 搶救北京人第155章 夜襲機場第284章 中途島海戰第76章 失敗的報復第357章 渦槳泰山第156章 鬆了一口氣第313章 香港談判第61章 機場建設貪污案第384章 進攻新西伯利亞第232章 貨幣戰爭第58章 西北戈壁第149章 日軍的野望第129章 中條山會戰(一)第416章 歐洲遠征軍第46章 新大陸第10章 日寇來襲第369章 對艦攻擊第49章 中國王牌第399章 穿梭轟炸第296章 大空戰第377章 山雨欲來第105章 皖南無事變第44章 101作戰計劃終結第303章 突襲包頭第91章 秘密會面第135章 被困第39章 倫敦燒起來了第20章 空軍陸戰隊第279章 新生命的誕生第71章 空軍的命脈第292章 進攻開封.doc第90章 黃橋戰役第9章 戰術準備第416章 歐洲遠征軍第211章 新加坡大空戰第366章 聯合艦隊第35章 在倫敦第209章 夜襲第38章 轟炸與報復第263章 試射場第54章 商業奇才第349章 海參威第172章 盤古第69章 長江上的死神第139章 未沉沒的俾斯麥號第165章 特別的俘虜第331章 炮擊石家莊第10章 日寇來襲第159章 被圍第386章 登門拜訪第276章 悲情莫斯科第23章 日軍的突襲第69章 長江上的死神第345章 噴氣式飛機對戰第101章 國家寶藏第331章 炮擊石家莊第25章 應對策略第353章 落寞五色旗第48章 處子秀第249章 美國航空特遣隊第26章 斯特拉斯堡第83章 月光奏鳴曲(二)第133章 中條山會戰(五)第113章 戰略威懾第105章 皖南無事變第287章 第一戰區第160章 火焚野獸第119章 戰況
第293章 日軍的反擊第204章 噴氣式戰鬥機第266章 潘多拉的盒子第321章 跨時代的鬼怪式第395章 日軍的煩惱第70章 鋼都第305章 去華盛頓第24章 近衛飛行團第3章 面見領袖第360章 世界變幻第101章 國家寶藏第83章 月光奏鳴曲(二)第219章 撞上了鐵板的第55師團第77章 大捷的影響力第102章 採訪第291章 地面進攻的前奏第259章 以守待攻第139章 未沉沒的俾斯麥號第270章 日軍的新武器第329章 制空權的較量第98章 祭奠第117章 新一軍第81章 斜樂曲的揭幕戰第52章 轟炸安特衛普(二)第252章 矛盾第61章 機場建設貪污案第127章 謝幕第62章 空中獵殺盛宴第183章 南洋第337章 諾貝爾獎第198章 聯絡人第194章 授銜第269章 搶救北京人第155章 夜襲機場第284章 中途島海戰第76章 失敗的報復第357章 渦槳泰山第156章 鬆了一口氣第313章 香港談判第61章 機場建設貪污案第384章 進攻新西伯利亞第232章 貨幣戰爭第58章 西北戈壁第149章 日軍的野望第129章 中條山會戰(一)第416章 歐洲遠征軍第46章 新大陸第10章 日寇來襲第369章 對艦攻擊第49章 中國王牌第399章 穿梭轟炸第296章 大空戰第377章 山雨欲來第105章 皖南無事變第44章 101作戰計劃終結第303章 突襲包頭第91章 秘密會面第135章 被困第39章 倫敦燒起來了第20章 空軍陸戰隊第279章 新生命的誕生第71章 空軍的命脈第292章 進攻開封.doc第90章 黃橋戰役第9章 戰術準備第416章 歐洲遠征軍第211章 新加坡大空戰第366章 聯合艦隊第35章 在倫敦第209章 夜襲第38章 轟炸與報復第263章 試射場第54章 商業奇才第349章 海參威第172章 盤古第69章 長江上的死神第139章 未沉沒的俾斯麥號第165章 特別的俘虜第331章 炮擊石家莊第10章 日寇來襲第159章 被圍第386章 登門拜訪第276章 悲情莫斯科第23章 日軍的突襲第69章 長江上的死神第345章 噴氣式飛機對戰第101章 國家寶藏第331章 炮擊石家莊第25章 應對策略第353章 落寞五色旗第48章 處子秀第249章 美國航空特遣隊第26章 斯特拉斯堡第83章 月光奏鳴曲(二)第133章 中條山會戰(五)第113章 戰略威懾第105章 皖南無事變第287章 第一戰區第160章 火焚野獸第119章 戰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