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上成美**上身端坐在地上,墊着手絹倒過鋒利的軍刀對準自己的腹部。他的身前放着已經簽署的停止執行101作戰計劃的手令。當他知道東京被轟炸,且這些炸彈都來自漢口機場的時候,他就知道是時候爲天皇獻身了。他信守諾言地承擔了所有的責任,因爲帝國不能再失去小澤治三郎這位航空兵專家了。現在小澤治三郎正站在他的身前,他邀請了小澤治三郎作爲他自裁的協助者。
“噗”地一聲,井上成美一咬牙將刀用力刺進了自己的腹部,然後費力的轉頭向小澤治三郎示意。“嗨依”小澤治三郎向他鞠了一躬,用手槍解決了井上成美的痛苦。
101作戰計劃就這樣結束了。從5月13日101作戰計劃正式開始,到9月5日正式結束的近四個月的時間內,給中國軍民帶來了重大的損失。這期間,日陸軍出動21批、904架次,海軍出動54批、3651架次,共投彈27107枚,重2957噸。其中對重慶市區內的空襲出動飛機2023架次,投彈10021枚,計1405噸,“五三”、“五四”大轟炸讓重慶市民領教到日軍的殘忍。何俊才的到來讓中國並沒有遭受歷史上那麼大的損失,反而中國空軍在低戰損率的情況下崛起了,可以說101號作戰計劃完敗!
------------------
其實在結束101號作戰計劃之前,由於德國快速戰勝了歐洲各國,日軍的眼睛已經盯向了歐洲各國在亞洲的殖民地。結束了101號作戰後,日軍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印度支那地區,連參與轟炸重慶的陸軍第60航空隊和海軍第二航空隊都轉向了那個地區。那裡不僅有帝國急需的石油、橡膠、大米和錫,日軍還認爲,一旦進駐法屬印度支那北部地區(即現在越南北部),可以壓制滇越鐵路,從而斷絕從越南到中國的糧道,進而加快解決中國戰線。
於是日軍向法國提出要求,並於1940年6月24日派遣以西原一策少將爲代表的監視團200餘人前往河內,準備趁火打劫。接下來在歐洲戰場上,德國空軍正在加緊攻擊英國本土。丘吉爾爲了保證遠東的殖民地不受損失,在7月18日,屈服於日本的要求,答應暫時關閉滇緬公路和香港港口3個月。這讓日本人見識到了英國的軟弱,局勢的發展對日本越來越有利。日本陸軍趁勢強迫礙事的米內內閣集體總辭職,成立了近衛文麿第二次內閣。
近衛內閣上臺後發表聲明,提出要建立包含法屬印度支那、荷屬印度尼西亞羣島的“大東亞共榮圈”。此舉不但讓英國心驚膽跳,同時也傷害到了美國的利益,美國開始考慮他的經濟策略。在抗日戰爭的前期,正是美國宣佈中立,一邊禁止對中國出口軍事武器,一邊加大對日本戰爭資源的出口,可以說每顆落在中國人頭上的炸彈都有美國人的功勞!
關於進駐印度支那的交涉,一直在東京和河內持續進行。日本海軍一側認爲:由於目前建造軍艦和航運所必需的鐵屑、石油等都要依靠美國,一旦武力進駐很有可能引起美國的全面禁運,甚至武力干涉。因此最好是通過外交手段解決進駐問題,和平進駐爲上策。而日本陸軍中一貫有下克上的傳統,雖然在8月松岡洋右外相已經與法國駐日大使亨利簽訂了和平進駐的協議,但是參謀本部派往當地的作戰部部長富永恭次積極向南方行使武力,其越權行爲造成了混亂的局面。
造成這樣局面的原因是中日的戰爭已經呈現長期化的趨勢,日本陸軍認爲“局部解決”的希望已經不存在,所以系統憑藉三國同盟的壓力牽制蘇聯,使英、美停止援助中國,並伺機進軍英、法、荷控制的亞洲殖民地,以確保資源,爲中日之間長期的戰爭做好準備。這第一步便是要佔領法屬印度支那。所以日本陸軍並不期望只獲得印度支那的北部地區,希望能佔領整個印度支那。接下來才能圖謀緬甸、印度、荷屬東印度(現在的印度尼西亞)。
於是在1940年9月初,結束了101號作戰後,日本得到了印度支那的北部地區,原來就不靈滇越鐵路徹底斷絕了,再加上7月英國中斷了滇緬公路和香港港口,現在中國只剩下跟蘇聯的通道了。
----------------
國民政府駐英大使郭泰祺此時正在跟英國外交部跟外交大臣歐內斯特·貝文泡蘑菇。今天他來這裡是爲了簽署中英航空技術合作協議的。貝文從來沒有想到會和中國簽署這個協議,但是隨着大英帝國在不列顛空戰中越來越處於劣勢,丘吉爾首相和他需要抓住每一根救命的稻草。
說起來要不是因爲今天是陰天,兩人也沒有辦法這麼悠閒地在外交部的辦公室中喝茶,自從德國破解了英國雷達的遠程預警功能後,英國就喪失了前期的信息優勢。那些干擾雷達的東西英國終於搞清楚了,前線部隊多次發現散佈在地面上的金屬錫箔,英國很快測試出這正是他們雷達失效的原因。
自從8月31日大規模轟炸倫敦後,德軍又陸續對失去遠程預警能力的英國大陸發動了大規模的轟炸,每天出動飛機都在1000架次以上,其中9月2日和9月3日兩天,更是達到了日均1600架次!轟炸一個波次接着一個波次,空戰連着空戰,在這決定性的階段,英軍飛行員由於一個多月以來一直處於高度緊張狀態,有時一天就要出動幾次,已經非常疲憊。空戰開始以來,英軍有266名飛行員陣亡,321名重傷,傷亡總數佔全部飛行員的三分之一!英國空軍開始出現人員緊缺的困境,尤其是富有經驗的飛行骨幹大量傷亡,連一些年僅二十歲左右的青年就已經算是老手了。地勤人員夜以繼日地維護保養、搶修受傷的飛機,體力精力都達到了極限,很多在工作中暈倒。另外飛機的修復和生產也趕不上損失的速度,英國空軍已經是元氣大傷!
而中國在跟日本人的戰鬥中卻風生水起,不得不說這是對大英帝國的一個嘲笑。因爲英國在抗日戰爭甚至二戰的初期都扮演了一個極不光彩的角色。要說二戰中英國什麼最出名,其一就是慘烈的不列顛空戰,其二便是綏靖政策。
爲了自己不捲入戰爭,小國的利益是可以隨便犧牲的,不管是不是盟國。德軍開進萊茵蘭,英國不反對;德國吞併奧地利,英國不反對;德國要吞併捷克,英國就幫忙搞了個慕尼黑協定;德國侵略波蘭,英國向歐洲提供了4個師的象徵性援助,躲在牢固的馬其諾防線後,“眼看着一個唐吉科德式的英勇的盟國被希特勒消滅了。”更有甚者,當時的英國首相張伯倫等人堅信只要繼續實行對日綏靖即可維護英國的利益。
1938年5月,英國竟與日本在東京非法簽訂了關於中國海關的協定,將徵收的稅款全部存於日本正金銀行,並任用大批日本人爲海關官員,致使日本得以用中國海關稅款套取外匯,向歐美購買戰爭物資,用以侵略中國。同年9月,駐英大使郭泰祺向英國聲明,中國將在國聯第102次行政會議上要求按國聯盟約第17條對日本實施經濟制裁時,英國外交大臣哈里法克斯竟向郭說:中國政府這樣要求,“於中國自身沒有一點好處,而對國聯卻可能有害”。同時向日本駐英大使吉田茂表示:英國政府不會贊成中國要求國聯制裁日本。1938年末,英國雖然在美國提議下允諾向中國提供少量貸款,但對日本仍持一貫的綏靖政策。1939年7月,英駐日大使克萊琪與日本外務大臣有田八郎代表各方政府在東京簽訂了《有田—克萊琪協定》,其中規定英國在華北限制抗日活動,阻止抗日“嫌疑犯”進入英租界等,並將4名嫌疑犯由英租界引渡給天津僞政府。這實際上是變相地承認了僞政權。另外就在今年7月爲了緩和與日本的緊張關係,丘吉爾上臺後居然下令滇緬公路和香港港口達三個月之久,使中國處於窒息的境地。它做了日寇想做而做不到的事!
而今天貝文卻不得不跟這個被自己多次出賣的盟友簽訂合作協議。英國付出航空發動機的生產技術和設備(目前不能提供)跟中國政府提供的雷達技術和無線電導航及干擾技術進行交換。兩個同樣面臨敵軍戰略轟炸的國家會有很多的經驗可以交流。
按理說英國是最早將雷達技術用於實踐的,但是卻在德軍的干擾下成爲一堆廢鐵,而中國人則在防空中將雷達技術發揮到了極致,甚至能利用雷達精確引導戰鬥機接敵。何俊才提供的雷達技術並不先進,其實英國已經在進行研究,也就是半年到一年的時間就能出成果,何俊才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牢牢把控住科技的發展,讓其他國家逐漸放棄自行研究的路子,而走向購買技術的歧途。後世歐美國家正式這樣對待中國的,比如大飛機,等中國快研究出來的時候就趕快廉價賣出這種技術,導致讓那些以結果爲導向的科研部門管理者覺得反而購買技術更容易一些,結果撿了芝麻丟了西瓜,走向被迫購買技術的不歸路。就像吸毒一樣,一發而不可收拾。
何俊才提供給了英國“高能多腔磁控管”技術,它把磁控管的交變齒捆綁在一起來約束它穩定,這樣就可以獲得在3000MHz下50KW的輸出功率,利用這種技術就可以製造出功率強大的微波雷達。目前德軍使用的無源干擾是利用箔條,就是背面貼了敷紙或賽璐玢的鋁條,其尺寸和目標雷達的波長相匹配。當被雷達照到的時候,就會產生諧振,產生感應電荷,該電荷產生出的與照射頻率相同的增強信號,該感應信號被箔條再次輻射以被雷達接收,並把他當作目標回波。而加大了磁控管的輸出功率後,雷達由米波雷達進化到了分米波雷達,定向性更好,受干擾的面積小。另外干擾錫箔條的長度是要干擾雷達波長的一半時,效果最好,目前德軍還不知道英國可以製造出波長爲10釐米的雷達,所以干擾效果會變差,現在德軍使用的錫箔條長度是50釐米到1米。
無線電導航和干擾技術是指目前德軍已經開始利用部署在法國海岸的大功率定向無線電來交叉指示轟炸目標給夜間的轟炸機使用,使得他們在燈火管制的情況下能通過耳機接受到兩個無線電站交叉信號的“干涉”波而實現準確地轟炸。這個導航系統很複雜,但是干擾技術很簡單,摸清楚無線電的信號後設置幾個干擾站就好。
付出了兩個英國也馬上會自行研究的技術,中國空軍如願以償地獲得勞斯萊斯公司(羅-羅公司)的“灰背隼”液冷V-12活塞式航空發動機的生產專利,並可以在不列顛空戰戰事稍緩的時候購買一套生產線回中國,但是需要自行運輸。實際上在1940年底,國民政府就花了大量的資源將這條生產線運往中國位於大定的第一發動機制造廠。後來中國的液冷發動機的發展正是從這條生產線起步的,這條生產線不僅首次提供了國產航空用發動機,還培養了一大批生產人員,後續的液冷發動機改進也是基於這條生產線所採用的技術。所以可以說1940年底引入的這條生產線是中國空軍液冷航空發動機之母。
預祝中秋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