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大清報業-2

秦有福其實也沒想太多,他就是覺得現在的娛樂方式太少,好像除了看戲以外就沒什麼好玩的了,問題是他又不喜歡看戲,想來想去,還不如鼓搗着康熙搞出一份白話文的報紙來,這樣至少秦有福自己是能有些玩的東西了。

秦有福沒有想到,他的這方用讀書人來影響老百姓的講法給了康熙等人多麼大的震動。

別看滿人入關的時間不長,但是他們都非常清楚,孔孟之道對中國的影響有多大。別看此時大清人口衆多,但多數都是不識字的,只有讀書人才可能當官掌權。歷朝歷代對讀書人都有許多優惠,比如規定有功名在身的讀書人可以見官免跪等等,這也是大清入關以後爲何不敢動衍聖公府一分一毫,全盤承認衍聖公的所有特權的原因。

在大清所有官吏中,衍聖公是一個非常特殊的存在,朝見時衍聖公仍列內閣大臣之上,又不與皇親王爺並列,爲文官首位,衍聖公長子十五歲冠帶後即可使用二品服色,次子十五歲便可承襲世襲翰林院五經博士,主持子思(孔伋字子思,孔子之孫)祀事,三子十五歲承襲太常寺博士,主持汶上縣聖澤書院祀事。其二三子之博士每隨一代衍聖公遞爲更授。之所以這般優待孔府,並不是因爲孔府歷代衍聖公有什麼經天緯地之才能,其實他們乾的最多的只不過是維持孔府和祭祀孔子,一般並不參與朝政。但是他們是歷朝歷代讀書人心中最神聖的孔子的後人,這纔有了這樣的優待。

秦有福用讀書人來引導天下的輿論的說法正印證的文治國、武安邦的思想,當然對上了康熙皇帝的脾氣。納蘭明珠本就是讀書人出身,當然更願意有這樣一個結果。

“那麼依秦有福你的意思,這份報紙應該怎麼辦?”秦有福的這個主意的確是個好主意,但是這畢竟是一個新鮮事物,康熙也想知道秦有福是怎麼考慮的。

“這個……。”秦有福其實也沒想好,因爲他不知道康熙能不能接受白話文的東西,畢竟白話文在這個年月的讀書人看來根本就是離經叛道的東西,搞不好會給罵得狗血淋頭的。

“有什麼但說無妨。”康熙看出秦有福猶豫了起來,便鼓勵道。

“臣是這麼想的,像臣這樣的認識些許字的,讀起聖人書來尚且感到非常吃力,更不用說寫文章了。我想那些老百姓就更是如此,如果我們辦的報紙老百姓根本就看不懂,也就沒有什麼必要了。所以我覺得,我們是不是有必要將這份報紙辦成兩個模式,一種是專門針對讀書人的,可以用舊有的模式,另外搞一個白話文的,也就是用我們平時說話的模式,寫得通俗易懂,讓大家一看就能明白是什麼意思的手法來書寫,這主要針對像陳這樣認字不多,但是卻也認識一些字的人,這樣一來,只要認識字,就能看懂報紙,通過這個手段開民智,讓天下的老百姓都能知道朝廷的意思,聽到皇上的聲音,還可以瞭解發生了些什麼事情。我們還可以鼓勵天下有識之士給報社寫稿件,將他們的治國之道通過報紙的形勢宣傳給天下百姓,當然了,畢竟報紙是掌握在外面手裡的,我們可以選擇我們認爲合適的文章刊登出來,如此一來,天下的百姓就會有參與的治國的理念,他們就會對國家決定的政策有認同感,管理起來也就方便了。”秦有福當然清楚,輿論的威力是巨大的,只要康熙真的按照自己的辦法去辦了,用不了多久,他就會明白這裡面的好處了。

康熙想了一會,問納蘭明珠:“納蘭明珠,你認爲秦有福的這個想法如何?“

納蘭明珠不傻,他一聽康熙問這個話,當然明白康熙是心動了,想想這報紙也沒什麼不好的,於是點點頭:“臣以爲秦大人的這個辦法可行,至少可收天下世子之心,讓那些小有名氣卻不得志的讀書人有個發泄的地方,朝廷也可以通過這其中發現一些治國良才。”

納蘭明珠可是科舉上來的,連他都不反對秦有福的這個說法,想來秦有福的這個辦法或許可行,於是說道:“若是如此,納蘭明珠便擬一個摺子上來,明日廷議的時候讓大家議一議。秦有福,這個建議是你提出來的,這裡面少不得你的事情,這樣,這段時間你就到戶部去幫幾天忙,先試着搞出一份報紙出來看一看。”不管怎麼說,總是得試一試才能知道好壞,康熙覺得秦有福也歇的夠久的了,是該讓他乾點事了。說要在廷議的時候議一儀不過是個說辭,除非有很大的毛病,一般來說這個事就基本上定了,畢竟這些年來康熙的掌控水平已經跟當初剛掌權的同日而語了。

怎麼這事兒又落到我頭上了?看來這康熙還真會抓丁拉差,連自己這麼個半文盲都用來辦報紙了。”想是這麼想,可這些話是說不得的,秦有福只能苦着臉求康熙:“皇上,您是知道的,臣連大字都不認識幾個,這辦報紙是讀書人的事,臣實在是沒有那個本事。”

康熙白了秦有福一眼,開口說道:“秦有福,朕可是記得,儘管你的品級是沒了,可朕挺過你顧問的俸祿麼?朕知道你現在有點錢了,可若是你不能爲朕所有,朕留着你幹什麼?難道你真的以爲朕的錢多得沒有地方花了麼?”康熙不舒服了。這個秦有福,明明是個有本事的,可是若不敲打敲打,整個就是個地痞無賴,哪有一點朝中大臣的味道?虧得自己還專門擺出儀仗去參加他兒子的抓週,甚至送出去了個恩騎尉的銜,若是一般的大臣,這會早就感激涕零,直恨不得肝腦塗地了,可偏偏他抖了半天的口袋,臨了卻不玩了,這樣的人,實在是可恨。

“是,臣明白了。”秦有福沒精打采的答應着,話都說到這一步了,不答應是不行的了。

“行,你再說說怎麼消除滿漢之間的隔閡,讓天下的漢人認同我們滿人。”康熙對這個事情還是很上心的,元朝的歷史放在那裡,如果得不到天下漢人的認同,這個江山終是坐不久的。

一聽康熙說這個,秦有福來了精神,他當然知道後來的人是怎麼看待清朝的,在大家的眼裡,滿清始終是異族,統治着中國是不合理的,所以在清朝統治的三百多年裡,造反的事幾乎就沒有斷過,特別是到了清末,在滿清皇室看來,只要能保障他們的統治地位,別讓漢人把江山給奪取了,送出去一些也沒什麼的,於是一個有一個的不平等條約簽下來,只爲了他們的子孫後代能繼續當皇帝。而在漢人看來,只要能推翻滿清王朝,重奪漢人江山,即使是受點損失也是可以理解的,是可以被後世子孫接受的,於是也一個又一個的簽訂着買國條約,結果中國越來越窮,越來越小。秦有福總覺得,不管怎麼說,自己總還是中國人,但凡有可能,讓中國強大起來、保證國家的安寧、維護領土主權是天經地義的,這裡面最關鍵的就是消除民族隔閡,等大家都分不清楚誰是滿人誰是漢人的時候,也就用不着什麼推翻滿清王朝了。

“回皇上,這事臣想了挺久了,總覺得若不消除滿漢隔閡,就總會有人起來鬧事,畢竟這天下的滿人太少,漢人還是多些。說句難聽的話,爲什麼總有人叫嚷着反清復明,連吳三桂都打着匡復漢人江山的旗號起兵造反,還應者如雲?關鍵的原因還是在於滿漢之間的間隙太大,滿人有太多的優惠條件和滿漢之間不平等的政策,這些政策將滿人和漢人劃分成了高級和低級兩個等級,依臣之見,這是不甚合理的。”秦有福反正說話大條也習慣了,當着康熙的面他都敢跟熊賜履打架,當然也不怕說什麼。再說了,他生活的年代,誰沒有罵過國家領導人的,這都是習慣問題。

“大膽秦有福你是忘乎所以了,你以爲皇上讓你出點主意就能妄自菲薄麼?”納蘭明珠說話當然是站在滿人的立場上,再說他沒有聽見之前秦有福跟皇上議論的東西,現在乍一聽秦有福居然敢這麼說話,當時就急了:“皇上,秦有福大不敬,居然妄自菲薄,臣以爲應當治他的罪。”

秦有福一聽納蘭明珠這話們當時嚇得心裡一激靈,想想自己還真是太放肆了,估計是說的什麼東西犯忌諱了,正打算請罪的時候,康熙開口了:“秦有福說得沒錯,只是這滿漢之間的界線和等級不是朕說消融就能消融的,想我大清爲了入主中原,多少八旗子弟浴血奮戰?我們且不說誰該坐這個天下,就說我們這些當主子的,手下的人提着腦袋拼命,現在有條件了,總得有所補償不是?就算是你秦有福,立了功,朕就得賞你,要不然你現在恐怕也不會跟朕再說什麼了吧?朕當然知道這樣下去不是長久之計,可是若當真就這麼說一句就取消了八旗的優撫,朕又怎麼對的起那些有功之臣?”

有了康熙的這個話,秦有福就不擔心了,反正康熙已經把調子給定下來了,之間跟着唱就是。“皇上聖明,其實臣的意思並不是馬上就消除所有滿人的優撫政策,畢竟這不現實,依臣看來,皇上可以從提高漢人的地位入手。這跟我們剛纔所說的辦報紙的事也有些關係。皇上是知道,若論打仗,滿人應該是厲害的,但是論才學,論治國的方略,恐怕漢人的水平更高些。大清入關以後,不少自命清高或憤世嫉俗的漢人便紛紛隱居了起來,這些人中,有不少是真有本事的。在他們之中,有的根本無心或不屑科舉,認爲在大清爲官或爲皇上辦事就有當漢奸或出賣漢人利益的嫌疑,他們生怕落得個身後罵名,所以寧願將所有的本事藏在心裡爛在肚子裡,也不願意出仕爲官,如果皇上能廣爲宣傳,或是讓當地官府舉薦那些真正有才學的人,只需要告訴他們皇上爲了天下百姓謀福祉,爲了謀求治國之道,更爲了宣傳孔孟禮教,所以希望這些人出仕爲官,領一方百姓免受疾苦,我相信皇上就能獲得天下讀書人和那些有識之士的擁護,這樣一來,他們得了名了,百姓得了利了,大清的天下更穩固了,正可謂一舉三得,皇上爲什麼不可以試一試呢?”秦有福倒真是想過這個問題的,所以說得還真有點摸樣。

“說得好”康熙算是聽明白了,秦有福的這個辦法的確好,只需要自己放開一點口子,提升讀書人的地位,最主要的就是把大義房子前面,天下的士子就會乖乖的聽話,這樣的事,當然是件好事。

“秦大人此計甚妙當真的是一舉三得啊”納蘭明珠算是佩服秦有福的辦法了。他本就是科舉考上來的,當然知道天下讀書人的心思,說白了,對讀書人來說,讀書就是爲了當官的。但是這得考慮自己的立場問題,特別是一些特別有名的人,他們爲了顧及名聲,即使心裡真的想當官,但是也擔心別人說他們投靠了韃子,反正一般來說這些名士才子多少都有點底子,不當官也不至於餓着,又或者因爲只是精專某個學科,擔心考試考不取丟臉,所以乾脆擺出一副不屑的樣子,乾脆呆在家裡當他的地方名流,秦有福的這個手段一出,他們就算真的不行當官也不行了,這民族大義可都在皇上這一邊了。

秦有福一看自己說得打動了皇上,連納蘭明珠都幫自己說話了,頓時來了精神,“其實還有一個辦法能讓這些人更沒話說,皇上只需下旨取消滿漢不得通婚這一條,最好是能娶衍聖公的女兒爲妃,那麼天下的讀書人就都沒有話說了,他們再有本事,也不敢跟孔子的後人相媲美,皇上能娶衍聖公的女兒爲妃,正說明皇上是有心天下大同,致力於滿漢一家的,這樣一來,只需幾年時間,那些打着反清復明口號想造反的人就不知道該說什麼好了,天下的滿人跟漢人都一樣了,大明朝庸庸碌碌的搞得民不聊生,爲什麼還要復明?難道他們還想讓天底下的老百姓再受兵荒馬亂之苦麼?到了那個時候,誰會跟他們去造反?”

“說得妙,呵、呵、呵,看來朕還真沒白封你當這個大清皇家顧問啊你說的報紙要儘快辦,把今天說的這些東西都寫上去朕倒要看一看,誰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再造反的。至於三藩的事也得多寫一些,讓天下人都知道,三藩乃是天底下最無恥之徒,當初是他們獻關降清,又甘爲大清平定中原的急先鋒的,對付李自成是屢戰屢敗,可對付前明的軍隊卻不遺餘力。倒是我大清眼見李自成爲禍中原,實在不忍中原百姓生靈塗炭,這才入關救民於水火。朕這就下令編撰明史,將這段歷史寫進去”康熙信心滿滿的,這就打算編撰歷史了。正如後來偉人所說的一樣,歷史都是勝利者編寫的。

納蘭明珠最是善於專營之人,他當然知道康熙心裡想的是什麼,這會他算明白了,如果按照康熙和秦有福的辦法,只需要十幾二十年的時間,大清就能真正在中原站穩腳跟,不會有誰再說三道四的了。

“皇上的辦法甚好,若是皇上當真娶了衍聖公之女爲妃,則天下的讀書人將無話可說。只要所有的人都認爲三藩纔是真正的漢奸,是反覆無常的小人,則天下之百姓就無人支持,這樣一來,即使不繳,三藩也撐不了幾天。臣以爲,如今之計需打通江北與長沙八旗的通道,不管是將他們接過江也好,還是補給他們也罷,三藩終是長不了的。”納蘭明珠將話題轉到三藩的身上,他知道,三藩纔是目前皇上的心頭大患。

康熙點了點頭,“適才秦有福與朕談過三藩之事,他的意見與朕不謀而合。乃是將十萬八旗撤出長沙,兵囤武漢,這樣進可功,退可守,一旦三藩來勢洶洶,則退過長江,將三藩讓過江來,到時候聯合嶽樂將軍一同剿之,只要切斷長江三藩的補給,則三藩來多少消滅多少。若是三藩並不過江,只是想與本朝劃江而治,則於武漢之地不斷增派兵馬,徐徐圖之,不斷擠壓三藩之生存空間,這樣用不了多久,三藩必除。”康熙一高興,將整個計劃說了出來。

納蘭明珠知道在他沒來之前秦有福跟皇上正說了寫什麼,本來還以爲不過是報紙的事,沒想到連如何平定三藩的事也談到了,不由得有對秦有福有了新的認識。

……

秦有福離開皇宮的時候,原來那塊進宮的腰牌又回來了,本來康熙還打算再給他定個品級的,可秦有福說什麼都不要,再他看來,要哪個東西本來就是個多餘的東西,與其扛個品銜在頭上,還不如就這麼白丁一個,反正只要有康熙撐着,沒有人敢找他麻煩就對了。

……A

第9章 確山危機第165章 損人不利己第36章 日講第123章 殲敵第158章 檢閱前夜第179章 談判-2第12章 揀到寶了第159章 伏筆第84章 進宮見駕第121章 賭一把第129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65章 邊緣人第72章 連鎖計劃第117章 岳陽得勝第164章 玉蓉省親第171章 唱戲的第114章 釣魚第168章 秦府離京第15章 安家落戶第96章 鐵索攔江第128章 秦有福傻眼了第151章 幌子第11章 救縣令第46章 第二面白旗第178章 談判-1第138章 夫人聯盟第115章 攻打岳陽-1第106章 兩軍陣前第166章 玉蓉之死第54章 吳應熊的苦惱第75章 秦有福的怪癖第173章 脫險記第129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140章 秦有福的道路第105章 戰局第164章 玉蓉省親第92章 刺殺-4第39章 離京第174章 台州縣衙第56章 秦有福大婚-2第177章 聖旨下第2章 被古代人俘虜了第8章 小常識挑大樑第12章 揀到寶了第178章 談判-1第175章 老謀深算姚啓聖第162章 急流勇退?第2章 被古代人俘虜了第129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28章 新鮮出爐的顧問第40章 禍起“圍牆”第7章 不懂規矩第171章 唱戲的第141章 新任校長第164章 玉蓉省親第81章 想到一塊去了第6章 時政建議第150章 朵藍懷孕第145章 獎罰分明第173章 脫險記第187章 封賞第163章 壓到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第64章 籌謀第88章 輿論的威力第175章 老謀深算姚啓聖第69章 標準化第59章 三家籌謀第76章 沼氣應用第183章 完勝第133章 康府玉蓉第11章 救縣令第97章 御賜筆洗第151章 幌子第156章 秦府家宴第131章 無力反抗第60章 康熙的猜忌第54章 吳應熊的苦惱第18章 想當個小地主都不行第46章 第二面白旗第118章 準備回京第65章 邊緣人第35章 玩的就是心跳第139章 辦學第181章 澎湖計劃第155章 康熙檢閱軍校-1第138章 夫人聯盟第82章 和解的契機第105章 戰局第122章 夜襲 軍營第74章 對抗第71章 秦有福請辭第27章 論功行賞第81章 三藩起兵第85章 大清報業-1第51章 老謀深算第85章 大清報業-1第159章 伏筆第161章 朝會正名第48章 架橋第182章 攻打澎湖
第9章 確山危機第165章 損人不利己第36章 日講第123章 殲敵第158章 檢閱前夜第179章 談判-2第12章 揀到寶了第159章 伏筆第84章 進宮見駕第121章 賭一把第129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65章 邊緣人第72章 連鎖計劃第117章 岳陽得勝第164章 玉蓉省親第171章 唱戲的第114章 釣魚第168章 秦府離京第15章 安家落戶第96章 鐵索攔江第128章 秦有福傻眼了第151章 幌子第11章 救縣令第46章 第二面白旗第178章 談判-1第138章 夫人聯盟第115章 攻打岳陽-1第106章 兩軍陣前第166章 玉蓉之死第54章 吳應熊的苦惱第75章 秦有福的怪癖第173章 脫險記第129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140章 秦有福的道路第105章 戰局第164章 玉蓉省親第92章 刺殺-4第39章 離京第174章 台州縣衙第56章 秦有福大婚-2第177章 聖旨下第2章 被古代人俘虜了第8章 小常識挑大樑第12章 揀到寶了第178章 談判-1第175章 老謀深算姚啓聖第162章 急流勇退?第2章 被古代人俘虜了第129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28章 新鮮出爐的顧問第40章 禍起“圍牆”第7章 不懂規矩第171章 唱戲的第141章 新任校長第164章 玉蓉省親第81章 想到一塊去了第6章 時政建議第150章 朵藍懷孕第145章 獎罰分明第173章 脫險記第187章 封賞第163章 壓到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第64章 籌謀第88章 輿論的威力第175章 老謀深算姚啓聖第69章 標準化第59章 三家籌謀第76章 沼氣應用第183章 完勝第133章 康府玉蓉第11章 救縣令第97章 御賜筆洗第151章 幌子第156章 秦府家宴第131章 無力反抗第60章 康熙的猜忌第54章 吳應熊的苦惱第18章 想當個小地主都不行第46章 第二面白旗第118章 準備回京第65章 邊緣人第35章 玩的就是心跳第139章 辦學第181章 澎湖計劃第155章 康熙檢閱軍校-1第138章 夫人聯盟第82章 和解的契機第105章 戰局第122章 夜襲 軍營第74章 對抗第71章 秦有福請辭第27章 論功行賞第81章 三藩起兵第85章 大清報業-1第51章 老謀深算第85章 大清報業-1第159章 伏筆第161章 朝會正名第48章 架橋第182章 攻打澎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