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亂中求穩—第三節新一輪博弈(三)

劉襄也是人選之一,但他並不滿足,他希望是唯一。

有這種心態是可以理解,因爲他既姓劉,還打響了剿滅諸呂的第一槍,功勳卓著,表現的比較扎眼。這些經歷,無疑是他晉升資本。

這是劉襄自認爲的。

應該說,他是有資格當皇帝的,甚至有機會掌握主動權,自己擡屁股往皇位上坐。

當然,劉襄要想掌握主動權,關鍵環節還得在灌嬰身上做文章。

當初,呂產把灌嬰派過來和他對峙,劉襄在內心深處把灌老頭當成了對手。並且把這個心態,一直持續到最後。雖然期間兩家罷兵言和,但劉襄並沒有去真心結交灌老頭。

劉襄的這種心態,讓自己錯過了稱帝的絕佳機會。

說白了,想掌握主動權,必須進京,最好是率領大軍雄赳赳氣昂昂開進關中,把大軍駐紮在長安腳下。如此一來,想不當皇帝都難。

但這一切必須得到灌嬰的支持。按打仗能力,灌嬰能給劉襄當祖師爺,硬拼肯定是實現不了這一規劃的。因此,擺在劉襄面前的只有拉攏灌嬰,不顧陳平、周勃等人死活,直接合兵一處,趕在呂產被滅前返回關中。如此一來,整個大漢天下自然跑不出他的手掌心。

但劉襄沒有把握住這個機會,更沒去拉攏灌嬰。在對峙、坐等的過程中,白白錯過了這唯一的一次機會。

劉襄既然沒能把握住機會,那只有坐等命運的安排。

上節提到過,呂家被滅後,灌嬰在陳平、周勃的授意下,調轉槍口,又一次把矛頭對準了劉襄。

現在,呂家已然被廢,擺在劉襄面前的,也只有兩條路。

一是率領大軍繼續作鬧。當然,這條路走到最後,必然會和“造反”這個詞聯繫到一起。

雖然說“成王敗寇”,但劉襄現在毫無道理的和灌嬰pk,他失敗的命運是必然的。更重要的是,滅掉諸呂后,陳平等人已完全掌控了朝廷大局,形成了空前的團結,劉襄在這個時候作鬧,那是死路一條。

更重要的是,那個說話不頂用劉弘畢竟還坐在皇位上,如果劉襄繼續高調遊行,相信一時三刻就能給他送來個“造反”的帽子戴上。

二是收兵。但事實證明,這同樣是一條不歸路。

按理說,陳平等人既然在物色人選,那劉襄肯定有些機會。

但這個機會很渺茫。

原因其實很簡單,劉襄太有理想。理想這東西,就如**,縱然你有,也不能隨便扒出來讓別人看。如果讓人看多了,那自己就離“小丑”的角色不遠了。

很多事情可以做,但千萬不能說。越想要的東西,越得表現出不感興趣的樣子。如若不然,那事情的走勢就該朝相反的方向發展了。

劉襄就吃了“說”太多的虧。整個長安,都清楚這位兄弟想當皇帝,越是如此,反對的聲音越大。劉襄的好事,就是這樣被攪黃的。

但現在劉襄不準備退兵,他還煞有介事地也搞了一陣軍事演習。如此一來,陳平、周勃準備採取舉措了。

幾天後,一個叫劉太(劉盈的小兒子,原封濟川王)的人被封爲樑王,另外一個叫劉遂(那個被餓死的趙王劉友兒子)的人被封爲趙王。其中那個劉遂在二十多年後還有露頭的機會。

這個詔令下發後,劉章、劉興居非常不滿。我前邊提到過,陳平等人曾把“趙王”、“樑王”這兩頂帽子許給了他倆,而現在毫無道理的送給了別人,這兄弟二人自然不樂意。

兄弟倆一則少不更事,閱歷尚淺;二則是比較耿直,花花腸很少。陳平等人簡單的舉動,把他倆刺激的要死。因此,跑了過來,一陣大吼大叫。

陳平微微一笑,言道:“吾本願讓齊王進京,由其封汝二人爲王。然齊王屯兵關東,引來諸臣揣測。如此……”。接着陳平擺出一臉無奈的樣子,接着說道,“朱虛侯可否辛苦一趟,勸說齊王罷兵歸國,安撫羣臣,我和太尉從中調停,大事可定。”

劉章的腦子轉圈慢,見陳平爲自家兄弟考慮的如此周到,也深爲感動。當即請命,願意一行。

這兄弟倆又被忽悠了。

劉章隨即動身,一口氣跑到大哥劉襄的軍營,把陳平、周勃爲他們弟兄的許諾,添油加醋的宣傳了一番。最終得了個結論,陳平是個好人,是個能夠信任的人。

劉章的腦子太不好使,空有一把力氣,被哄賣了還替人家數錢。能把陳平定性爲好人,真算是瞎了眼。

劉襄現在也很無奈,找來一堆人,愁悶苦臉的商量了半天,最後說道:“也只有如此了。”

的確,也只有如此了,因爲他可選擇的餘地並不多。幾天後,劉襄退兵,返回齊國。

這一退,劉襄真正的把自己的命運交給了別人。此時的他,既惴惴不安,又懷揣希望,他把所有籌碼,全部壓到了陳平的身上。

事實證明,陳平是個抽老千的高手,要是實力不強,或者能力不夠,千萬別和他玩。玩到最後,完蛋的也只有自己。

拉攏了審食其,實現朝廷空前團結;支走了劉襄,徹底掃除了外圍勢力。大漢天下未來的走勢,就看他倆人如何出牌了。

陳平雖然很油滑,但並不壞。當然他也並不算是個好人,可對西漢王朝來說,他是個有用的人。這個人,給很多人下過個套,也讓很多人吃過虧,但對國家、對朝廷,他所打的套路,卻是極其有用的。

周勃就更不用說了。這個人比較穩重,行事大開大闔,比較靠譜。更重要的是,他手掌軍權,確保了西漢王朝這段時期的穩定。

並且這兩個人都不是小人。雖然不能說他們的舉動是完全忠於劉氏,但最起碼他倆沒有自私到爲個人利益,而扭曲靈魂,去荼毒生靈,也沒有相互之間大打出手。

應該說,這是西漢王朝的幸運,是天下黎民的幸運,更加是劉邦的幸運。他能把這兩個人留下來,的確值得慶幸。。.。

第4章 軍挺咸陽—(一)第4章 軍挺咸陽—(四)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一節天才隕落(五)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四)第6章 旭日東昇—(一)第5章 楚漢爭鋒—(一)第9章 日落長河—(七)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三)第19章 爭儲——第十五節 開會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六節 羣臣定主(三)第8章 紅霞萬里—(六)第8章 紅霞萬里—(四)第4章 軍挺咸陽—(七)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九)第5章 楚漢爭鋒—(三十一)第11章 臨朝稱制—第一節走上前臺(一)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五節荒唐的謀反(六)第9章 日落長河—(十八)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四)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一節 暗鬥(二)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八)第13章 亂中求穩—第五節 羣臣定主(二)第4章 軍挺咸陽—(一)第9章 日落長河—(十)第8章 紅霞萬里—(十四)第19章 爭儲——第十五節 開會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一節 國喪(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二節蕭規曹隨(三)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四節荒唐的謀反(五)第8章 紅霞萬里—(四十一)第8章 紅霞萬里—(四)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一節 暗鬥(二)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九節 劉肥避險(二)第7章 烽煙再起—(十二)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三)第8章 紅霞萬里—(三)第11章 臨朝稱制—第一節走上前臺(一)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八)第2章 大澤鄉起義——(三)第14章 初登大寶—第一節 掌控朝局(一)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二節 張釋之的恐慌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三節 晁錯其人第5章 楚漢爭鋒—(三十)第7章 烽煙再起—(七)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五節 樑王的痛苦第12章 覆滅—第七節 呂雉駕崩第5章 楚漢爭鋒—(三)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五)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四節 劉濞其人(一)第8章 紅霞萬里—(十四)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節 戚姬的結局(四)第8章 紅霞萬里—(八)第9章 日落長河—(三)第5章 楚漢爭鋒—(五)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四節大婚(二)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三節 串謀(二)第7章 烽煙再起—(三)第19章 爭儲——第十九節 對症下藥(三)第7章 烽煙再起—(四)第20章 拔刺——第一節 廢太子的結局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六節 密謀(二)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節 暗鬥(一)第5章 楚漢爭鋒—(十九)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十一節劉恆進京(二)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五)第3章 亂世紛爭—(八)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九節 敗亡(一)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九節 無雙國士(二)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三節大婚(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四節 曹參拜相(一)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八節 羣臣定主(五)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三節好一根攪屎棍九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節 蕭規曹隨(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九節 劉肥避險(二)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節 天才隕落(四)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七節好一根攪屎棍(三)第12章 覆滅—第二節陳平的動作(二)第14章 初登大寶—第八節竇漪房的身世(三)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五節 籌備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五節戲弄佞幸(二)第9章 日落長河—(五)第13章 亂中求穩—第五節 羣臣定主(二)第20章 拔刺——第一節 廢太子的結局第12章 覆滅—第十節 呂氏敗亡(三)第9章 日落長河—(十六)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七)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十節 劉恆進京(一)第9章 日落長河—(三)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五節 改正朔(二)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一節 鄧通的結局第9章 日落長河—(十一)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一節 暗鬥(二)第5章 楚漢爭鋒—(八)第11章 臨朝稱制—第七節 諸呂封王(四)第19章 爭儲——第二十二節 衝動(三)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節 暗鬥(一)第14章 初登大寶—第七節竇漪房的身世(二)第9章 日落長河—(一)第7章 烽煙再起—(十六)
第4章 軍挺咸陽—(一)第4章 軍挺咸陽—(四)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一節天才隕落(五)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四)第6章 旭日東昇—(一)第5章 楚漢爭鋒—(一)第9章 日落長河—(七)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三)第19章 爭儲——第十五節 開會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六節 羣臣定主(三)第8章 紅霞萬里—(六)第8章 紅霞萬里—(四)第4章 軍挺咸陽—(七)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九)第5章 楚漢爭鋒—(三十一)第11章 臨朝稱制—第一節走上前臺(一)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五節荒唐的謀反(六)第9章 日落長河—(十八)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四)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一節 暗鬥(二)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八)第13章 亂中求穩—第五節 羣臣定主(二)第4章 軍挺咸陽—(一)第9章 日落長河—(十)第8章 紅霞萬里—(十四)第19章 爭儲——第十五節 開會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一節 國喪(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二節蕭規曹隨(三)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四節荒唐的謀反(五)第8章 紅霞萬里—(四十一)第8章 紅霞萬里—(四)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一節 暗鬥(二)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九節 劉肥避險(二)第7章 烽煙再起—(十二)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三)第8章 紅霞萬里—(三)第11章 臨朝稱制—第一節走上前臺(一)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八)第2章 大澤鄉起義——(三)第14章 初登大寶—第一節 掌控朝局(一)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二節 張釋之的恐慌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三節 晁錯其人第5章 楚漢爭鋒—(三十)第7章 烽煙再起—(七)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五節 樑王的痛苦第12章 覆滅—第七節 呂雉駕崩第5章 楚漢爭鋒—(三)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五)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四節 劉濞其人(一)第8章 紅霞萬里—(十四)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節 戚姬的結局(四)第8章 紅霞萬里—(八)第9章 日落長河—(三)第5章 楚漢爭鋒—(五)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四節大婚(二)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三節 串謀(二)第7章 烽煙再起—(三)第19章 爭儲——第十九節 對症下藥(三)第7章 烽煙再起—(四)第20章 拔刺——第一節 廢太子的結局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六節 密謀(二)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節 暗鬥(一)第5章 楚漢爭鋒—(十九)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十一節劉恆進京(二)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五)第3章 亂世紛爭—(八)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九節 敗亡(一)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九節 無雙國士(二)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三節大婚(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四節 曹參拜相(一)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八節 羣臣定主(五)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三節好一根攪屎棍九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節 蕭規曹隨(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九節 劉肥避險(二)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節 天才隕落(四)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七節好一根攪屎棍(三)第12章 覆滅—第二節陳平的動作(二)第14章 初登大寶—第八節竇漪房的身世(三)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五節 籌備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五節戲弄佞幸(二)第9章 日落長河—(五)第13章 亂中求穩—第五節 羣臣定主(二)第20章 拔刺——第一節 廢太子的結局第12章 覆滅—第十節 呂氏敗亡(三)第9章 日落長河—(十六)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七)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十節 劉恆進京(一)第9章 日落長河—(三)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五節 改正朔(二)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一節 鄧通的結局第9章 日落長河—(十一)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一節 暗鬥(二)第5章 楚漢爭鋒—(八)第11章 臨朝稱制—第七節 諸呂封王(四)第19章 爭儲——第二十二節 衝動(三)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節 暗鬥(一)第14章 初登大寶—第七節竇漪房的身世(二)第9章 日落長河—(一)第7章 烽煙再起—(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