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初登大寶—第一節 掌控朝局(一)

劉恆這個人看似老實本分,比較靠譜,羣臣也正是看中了他這一點才把他請來的。而事實上,這個人並不簡單,在誠實的外表下隱藏着極深的城府。不得不說,羣臣們是看走了眼,一些人是要吃虧的。

劉恆很快用行動證明了這一點。在其踏入皇宮的那一刻起,就以自己的方式,開始了自己的表演,拉開了新時代的序幕。

劉恆,真正站到了舞臺的中央。

劉恆是在深更半夜被請進未央宮的。進宮後,他很快進入角色,一點也沒把自己當外人,屁股還捱到板凳,連夜下發四道命令。這讓羣臣猝不及防。

第一道:宋昌爲衛將軍,鎮撫南、北二軍。

第二道:張武爲郎中令,巡察保衛宮中。

宋、張二人,都是跟隨劉恆進京的嫡系人員,這兩個人及時上位,對劉恆來說,意義重大。第一道詔令,架空了太尉周勃,成功接管軍事大權。第二道則接管宮廷安防,順利掌控朝廷。

劉恆突然來這一手,大出羣臣所料。這些人抓破腦袋都沒想到,這個老實巴交的年輕人,抓起權來真是雷厲風行,一點也不含糊,

就在羣臣驚詫之餘,第三道命令下發了:着周勃誅殺劉弘兄弟四人。

一直以來,都以忠厚老實而面世的劉恆,現在突然下了殺手,一點也不顧及別人的感受,讓一些人不寒而慄。

劉恆這麼做要說也是出於無奈,畢竟劉弘是曾經的皇帝,只要他活着,難免會存在一些不安定因素。這對劉恆,以及陳平、周勃等人來說,無疑是一顆定時炸彈。與其留着他使其爆炸,不如趁早讓他熄火。褪了毛的鳳凰不如雞,而被趕下臺的皇帝連褪毛的鳳凰都不如,應該說,劉弘只是個“玩偶”而已,他從來沒能掌控自己的命運。

就在一些人惴惴不安時,劉恆的下發了第四道詔令。這道詔令閒扯了很多,內容很長,但核心思想實際就一句話:羣臣誅殺呂氏是合法行爲。

這是很關鍵的一步棋。

前別探討過,“羣臣誅殺諸呂”這件政治事件,從其開始起就沒找到一個合適的“油頭”。說白了,這只是一次有組織無紀律的利益爭奪戰。

任何事情,都需要有個說法,就算忽悠不了別人,娛樂一下自己也不錯。勝利後的羣臣就抱着這種態度,開始按照自己的想法搞開了。對羣臣們來說,其最大的收穫,莫過於趕劉弘下臺、讓劉恆即位。

事件的走向似乎完全按照羣臣們的想法進展着,這讓很多人沉浸在勝利的喜悅之中。

但大出羣臣所料的是,劉恆並不是個軟柿子。剛進宮,連口水都顧不上喝,就大張旗鼓地下詔令,以迅而不及掩耳之勢一舉掌握朝廷軍事大權。

劉恆並沒給羣臣揣摩的機會,也在第一時間公佈了羣臣這次政變的合法性,並對很多人給予了表彰。當然,劉恆爲表示自己帝位的合法性,也需要及時承認羣臣們的那次無組織行爲。

就這樣,連打帶拉,唬的羣臣一愣一愣,既不敢放肆,又不會引發二次革命,一舉穩定了朝局。

由此可見,劉恆的確是搞政治的高手。他用行動告訴所有人:兄弟我可不是個軟柿子,眼裡揉不得沙子,都老實點,別整日想着鬧事。

穩定朝局後,下邊的工作就有些流程化了。

第一步是大赦天下,籠絡民心。

在這一條中,包含了三個字:酺五日。解釋起來,就是讓老百姓聚飲五天。

應該說,這三個字,完全是可以用令外一個成語來解釋的——普天同慶。

之所以會有如此效果,還需要從漢代法令上進行探尋。漢朝法令明文規定:百姓不得三人以上羣飲。也就是說,就算婚喪嫁娶,想要喝點酒,還的兩個兩個來,如果超過三人,可能酒還沒喝完,就該去吃牢飯了。

現在,劉恆給他們一些機會,壓抑多年的神經終於可以放鬆一下了,三五成地羣聚個小會、喝個小酒。嘿嘿,不犯法。

籠絡民心,原來如此簡單。

第二步是大封天下,穩定朝廷。

在這個環節中,那是幾家歡樂幾家愁,箇中滋味只有當事人自己知道。

歡樂的人有很多。

劉澤就是其中之一,他第一個被提名,改封爲燕王,地盤擴大了一倍。

其次是跟隨劉恆進京的六個人,均列九卿,進入實權部門;

再其次是灌嬰,更進一步,官拜太尉;

還有很多不怎麼起眼的人,均晉封列侯,其中那個叫劉揭的人(曾搶奪呂祿將印),也被封爲陽信侯。

簡單點說,那些曾經不被看好,甚至是名不轉經傳的小人物,均實現了華麗的轉身,都比較歡樂,這些人漸漸地成爲劉恆的忠實追隨者。

但犯愁的人也不少。

陳平就是一位。這位老兄從頭忙到尾,本以爲劉恆老實,並且自己還救過他的命,應該容易掌控。可沒想到,看似老實巴交的劉恆,三下五除二就架空了周勃,勢頭更是咄咄逼人。如此一來,圓滑的陳平又一次察覺到了危險。

應該說,“鳥盡弓藏”這個成語他領悟的很透徹,因此,他及時放低了身份,在劉恆面前說了這麼一句話:“誅呂氏太尉功多”。

這句話說完後,陳平從右丞相的位置上下降半格,屈居左丞相。

在隨後的日子裡,陳平又操起了他的老本行,察言觀色、虛於周旋。可以說,此時的陳平無疑是最犯愁的一個。

第二個犯愁的人就是周勃。

劉恆登基後,周老兄自我感覺良好。而劉恆似乎也配合了他的這種感覺,封其爲右丞相。

三公之中,以丞相爲尊。周勃從太尉到右丞相,職務似乎是升了。然而,這次微妙的崗位變動,讓他遠離了軍權。

他一輩子和軍隊打交道,現在讓他待在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丞相位上,似乎應該高興一些。然而,他卻高興不起來。因爲在這個位置上,他將漏洞百出、敗筆連連。之所以會有這麼個結果,原因其實很簡單,他不適合。更加不幸的是,劉恆很清楚他不適合那個位置。。.。

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節 改正朔(七)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五)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六節最後的日子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九節 戚姬的結局(三)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節好一根攪屎棍(六)第2章 大澤鄉起義—(四)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三節大婚(一)第19章 爭儲——第十九節 對症下藥(三)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四節戲弄佞幸(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八節 戚姬的結局(二)第5章 楚漢爭鋒—(十七)第5章 楚漢爭鋒—(十六)第19章 爭儲——第六節 焦急的等待第12章 覆滅—第十一節 呂氏敗亡(四)第14章 初登大寶—第二節 掌控朝局(二)第8章 紅霞萬里—(六)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九節 敗亡(一)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節 暗鬥(一)第13章 亂中求穩—第五節 羣臣定主(二)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三十二節 劉盈收場(二)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五節大婚(三)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六節 曹參拜相(三)第5章 楚漢爭鋒—(六)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四節大婚(二)第19章 爭儲——第十一節 釋疑第7章 烽煙再起—(三)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一節荒唐的謀反(二)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七)第7章 烽煙再起—(四)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一)第19章 爭儲——第四節 王娡其人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五節劉興居的抉擇(一)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八節 天才隕落(二)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一節 鄧通的結局第8章 紅霞萬里—(十)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九)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一節改正朔(八)第9章 日落長河—(十七)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九)第19章 爭儲——第二十七節 樑王請罪(二)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三節 明爭暗鬥(三)第14章 初登大寶—第一節 掌控朝局(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九節審食其的尷尬四第7章 烽煙再起—(三)第8章 紅霞萬里—(十九)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五節 密謀(一)第13章 亂中求穩—第九節 羣臣定主(六)第14章 初登大寶—第六節竇漪房的身世(一)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八節 無雙國士(一)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五節 改正朔(二)第3章 亂世紛爭—(七)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七節最後的日子二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七節 傳檄天下(二)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節 蕭規曹隨(一)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一)第19章 爭儲——第二節 慄姬的運氣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三節大婚(一)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一節改正朔(八)第5章 楚漢爭鋒—(十九)第19章 爭儲——第二十五節 抓人(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七節 改正朔(四)第19章 爭儲——第八節 過招(二)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節 賈誼論政(二)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九節 無雙國士(二)第9章 日落長河—(四)第9章 日落長河—(七)第8章 紅霞萬里—(九)第9章 日落長河—(十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五節 改正朔(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五節戲弄佞幸(二)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四節薄昭的結局一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節 天才隕落(四)第5章 楚漢爭鋒—(七)第12章 覆滅—第十節 呂氏敗亡(三)第9章 日落長河—(十四)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七節 改正朔(四)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九節好一根攪屎棍(五)第19章 爭儲——第二十一節 衝動(二)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九節 天才隕落(三)第3章 亂世紛爭—(九)第14章 初登大寶—第七節竇漪房的身世(二)第5章 楚漢爭鋒—(二)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六節劉興居的抉擇(二)第11章 臨朝稱制—第九節 諸呂封王(六)第19章 爭儲——第四節 王娡其人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七節 斷糧(二)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十節 劉恆進京(一)第9章 日落長河—(十)第14章 初登大寶—第二節 掌控朝局(二)第5章 楚漢爭鋒—(十)第11章 臨朝稱制—第三節 走上前臺(三)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三節天才隕落(七)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一節荒唐的謀反(二)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一)第8章 紅霞萬里—(四)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六節 羣臣定主(三)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一)第19章 爭儲——第四節 王娡其人第12章 覆滅—第十五節 呂氏敗亡(八)
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節 改正朔(七)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五)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六節最後的日子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九節 戚姬的結局(三)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節好一根攪屎棍(六)第2章 大澤鄉起義—(四)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三節大婚(一)第19章 爭儲——第十九節 對症下藥(三)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四節戲弄佞幸(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八節 戚姬的結局(二)第5章 楚漢爭鋒—(十七)第5章 楚漢爭鋒—(十六)第19章 爭儲——第六節 焦急的等待第12章 覆滅—第十一節 呂氏敗亡(四)第14章 初登大寶—第二節 掌控朝局(二)第8章 紅霞萬里—(六)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九節 敗亡(一)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節 暗鬥(一)第13章 亂中求穩—第五節 羣臣定主(二)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三十二節 劉盈收場(二)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五節大婚(三)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六節 曹參拜相(三)第5章 楚漢爭鋒—(六)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四節大婚(二)第19章 爭儲——第十一節 釋疑第7章 烽煙再起—(三)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一節荒唐的謀反(二)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七)第7章 烽煙再起—(四)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一)第19章 爭儲——第四節 王娡其人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五節劉興居的抉擇(一)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八節 天才隕落(二)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一節 鄧通的結局第8章 紅霞萬里—(十)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九)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一節改正朔(八)第9章 日落長河—(十七)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九)第19章 爭儲——第二十七節 樑王請罪(二)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三節 明爭暗鬥(三)第14章 初登大寶—第一節 掌控朝局(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九節審食其的尷尬四第7章 烽煙再起—(三)第8章 紅霞萬里—(十九)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五節 密謀(一)第13章 亂中求穩—第九節 羣臣定主(六)第14章 初登大寶—第六節竇漪房的身世(一)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八節 無雙國士(一)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五節 改正朔(二)第3章 亂世紛爭—(七)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七節最後的日子二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七節 傳檄天下(二)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節 蕭規曹隨(一)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一)第19章 爭儲——第二節 慄姬的運氣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三節大婚(一)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一節改正朔(八)第5章 楚漢爭鋒—(十九)第19章 爭儲——第二十五節 抓人(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七節 改正朔(四)第19章 爭儲——第八節 過招(二)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節 賈誼論政(二)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九節 無雙國士(二)第9章 日落長河—(四)第9章 日落長河—(七)第8章 紅霞萬里—(九)第9章 日落長河—(十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五節 改正朔(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五節戲弄佞幸(二)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四節薄昭的結局一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節 天才隕落(四)第5章 楚漢爭鋒—(七)第12章 覆滅—第十節 呂氏敗亡(三)第9章 日落長河—(十四)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七節 改正朔(四)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九節好一根攪屎棍(五)第19章 爭儲——第二十一節 衝動(二)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九節 天才隕落(三)第3章 亂世紛爭—(九)第14章 初登大寶—第七節竇漪房的身世(二)第5章 楚漢爭鋒—(二)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六節劉興居的抉擇(二)第11章 臨朝稱制—第九節 諸呂封王(六)第19章 爭儲——第四節 王娡其人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七節 斷糧(二)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十節 劉恆進京(一)第9章 日落長河—(十)第14章 初登大寶—第二節 掌控朝局(二)第5章 楚漢爭鋒—(十)第11章 臨朝稱制—第三節 走上前臺(三)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三節天才隕落(七)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一節荒唐的謀反(二)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一)第8章 紅霞萬里—(四)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六節 羣臣定主(三)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一)第19章 爭儲——第四節 王娡其人第12章 覆滅—第十五節 呂氏敗亡(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