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亂中求穩—第二節新一輪博弈(二)

事實上,此時的審食其的確是比較有用的。之所以說他有用,是因爲他代表了一類人。並且這類人,在目前的朝堂中佔據大多數。

呂雉生龍活虎地折騰了這麼多年,並不是在瞎胡搞,畢竟拉攏了很大一部分人。這些人和呂家有着剪不斷理還亂的關係,甚至有些人還幫着老呂家幹過很多不太地道的事情。

呂家現在被掀翻,讓這些人如坐鍼氈。道理很簡單,他們怕被拉清單。過去和呂家套近乎,無論是出於什麼目的,但總歸給人留下了把柄,如果有人在這些事上做文章,一時三刻就能掉腦袋。

在一片惴惴不安中,一股暗流開始慢慢滋生。

在政治的博弈中,勝敗之間只有一線之隔,稍有不慎,將滿盤皆輸。

這個道理,陳平是清楚的。雖然幹掉了呂家,但不代表就沒有了對手,就沒有了翻船的可能。那些曾和呂家過往甚密的人,就是潛在的對手。

最終,陳平把目光落到了審食其的身上。他的眼光真是太獨到了。

可以說,任何人都沒有審食其和呂家的關係密切,任何人都沒有審食其幫呂家乾的事情多。連審食其都能官復原位,還有誰會腦袋搬家?

更重要的是,審食其這些年來也不是白混的,雖然人品不是太好,但還是有幾個靠得住的朋友,比如前邊提到的那名衛尉。直白點說,審食其的實力還是比較雄厚的。

就審食其本人來說,呂產一腳把他踢開,讓他很是不爽。呂家被廢,此時的審食其也比較容易拉攏。

就這樣,審食其又成功地當上了左丞相。

簡單的一個舉措,消弭了朝廷滋生的這股暗流,更把很多人,拉到了自己的麾下。陳平的這項投資真是賺大發了。當然,這爲陳平在新一輪的博弈中佔據上風,打下了基礎。

當然,他的這個舉動,讓老劉家的一些人心裡很不爽。

劉章、劉興居就是其中之一。

這兄弟倆一蹦多高,跑去和陳平、周勃理論。

但事實證明,這倆人還是太嫩了,操傢伙幹架可能還行,搞政治,他們給陳平提鞋的資格都不夠。

陳平、周勃這倆老江湖也不是蓋的,一陣亂侃,把劉章、劉興居糊弄的暈頭轉向,最終,陳平爲他們許諾:將封劉章爲趙王,封劉興居爲樑王。

這兄弟倆腦子轉圈比較慢,眼光也很狹隘,聽了陳平的話後,非常高興。最終達成一直意見,任由陳平安排。

這是一個很弱智的舉動。

按理說,現今根本不是他兄弟倆爭榮譽的時候,主攻方向應該是大哥劉襄的帝位,那纔是他們應該關心的,一旦劉襄上位,自己能有個什麼稱號似乎不是他陳平所能決定的。

然而,短視的兄弟倆高高興興地爲陳平讓開了路。至此,在平定諸呂中唱主角的劉家三兄弟,被陳平、周勃牽住了鼻子。

真正的博弈開始了。

第一道命令發給了身在滎陽的灌嬰:整軍備戰。

應該說,這是一道很正常的命令,畢竟朝廷裡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個時候搞軍備競賽,簡直是合情合理的事情。

這道沒指明防備對象的命令,聽起來似乎是針對呂家的殘餘勢力,但認真揣摩的話,卻頗有深意。

原因其實很簡單,現在擺在灌嬰面前的最大軍事武裝就是劉襄。這個時候搞備戰,對手是誰,一目瞭然。

灌嬰領會了陳平的用意,拉開架勢,認認真真搞了一陣軍事演習。雖然沒有明確對象,但具體所指大家都很清楚。

講到此,我認爲需要穿插一些話。

在前邊我介紹過,呂產令灌嬰掌握兵權是其失敗的最關鍵一步,應該說並不是我在胡扯。

灌嬰和陳平、周勃等人的關係,遠不是他呂產所能比的。這個人一旦掌控了軍權,陳平、周勃就有了表演的機會和底氣。

灌嬰先和劉襄聯合,置呂家於絕地;後和劉襄對峙,陷劉家於被動。呂產千挑萬選把這位老兄拉出來,真是天才之筆,不得不服。

就在灌嬰得到命令的同時,劉襄以及陪着他遊行的各路諸侯,也收到了個詔令:罷兵歸國。

各路諸侯走了,而劉襄卻留了下來。

劉襄不是傻子,他是個滿肚子壞水的傢伙。灌嬰的舉動,沒逃過他的眼睛,讓他在第一時間嗅出了異味。

因此,想當皇帝的劉襄非常惱火。在大營裡蹦了一陣,也罵了一陣,然後一籌莫展地坐了下來。

劉襄現在的確夠無奈的了,他很清楚自己有幾斤幾兩,真要去和灌嬰pk,他自認沒那個底氣。更何況,當初起兵時,口號是“誅不當爲王者”。在當時,這個口號讓自己順風順水,還得到了各路諸侯的支持。

而現在呢?“不當爲王者”均被誅殺,再拿這個油頭說事,明顯說不過去。似乎現在根本就找不到一個合適的油頭繼續遊行。

當初,信誓旦旦;而現在,卻一臉茫然。

然而,劉襄不是個輕易言棄的人,直接抗命,硬着頭皮不退兵。而與此同時,還有模有樣地也搞了一次軍事演習。

雙方的新一輪的對峙形成了。

而此時的京城,也並不輕鬆。

陳平、周勃最近一段時間很忙碌。可以說,他們現在很牛,整個大漢天下都捏在其手中,想不牛都不行。但牛歸牛,總歸不是劉家的人,更不可能僭越,因此希望能找個容易控制的傀儡。

也許有人會疑惑,現在未央宮裡邊不就有一個現成的?劉弘當了這麼多年皇帝,屁都沒放一個,難道還擔當不起“傀儡”的角色?

的確,就能力而言,劉弘應該是勝任的,並且他還是個小娃,很容易控制。但縱然如此,還有一些美中不足。

前邊提到過,劉弘這個皇位是呂雉安排的,日子過的雖然有些憋屈,但他對呂家還是心存感激的。理由其實很簡單,因爲照顧他最多的人是張嫣。

張嫣是劉盈的皇后,更是呂雉的外孫女,他和呂家人的關係比較親近。張嫣是個感恩的人,更是個吸取教訓的人,第一個少帝劉恭是怎麼死的她很清楚。因此,對待這個劉弘,她格外留意,時不時會在他的耳邊宣揚一些呂家的恩德,久而久之,讓劉弘對呂家那是言聽計從、感激涕零。

也就是說,現在呂家被廢,這使劉弘並不高興,反而還有些憤怒。

對陳平、周勃等人而已,劉弘的態度就是一個危險的信號。這些人曾私下交流過這麼一句話:夷滅諸呂,而置其所立之人爲帝,待其年長用事,我輩皆被戮矣。

對陳平等人來說,讓劉弘繼續當皇帝,無疑是給自己埋下了禍根。因此,他們瞪大雙眼開始在老劉家物色合適的人選。。.。

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十一節劉恆進京(二)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一節 暗鬥(二)第11章 臨朝稱制—第四節 諸呂封王(一)第4章 軍挺咸陽—(二)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三節蕭何辭世第5章 楚漢爭鋒—(十八)第9章 日落長河—(四)第14章 初登大寶—第五節 早立太子第19章 爭儲——第十七節 對症下藥(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五節 國喪(五)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七節 明爭暗鬥(七)第8章 紅霞萬里—(十四)第3章 亂世紛爭—(八)第6章 旭日東昇—(四)第19章 爭儲——第二節 慄姬的運氣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四節樑王進京(二)第11章 臨朝稱制—第一節走上前臺(一)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節 天才隕落(四)第12章 覆滅—第十七節 呂氏敗亡(十)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五)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三節 串謀(二)第19章 爭儲——第一節 洗牌第9章 日落長河—(八)第9章 日落長河—(十七)第4章 軍挺咸陽—(四)第7章 烽煙再起—(十五)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四節荒唐的謀反(五)第7章 烽煙再起—(二)第5章 楚漢爭鋒—(十一)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六節 羣臣定主(三)第20章 拔刺——第一節 廢太子的結局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節 改正朔(七)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四節薄昭的結局一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四節 匈奴叩邊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二)第8章 紅霞萬里—(七)第7章 烽煙再起—(三)第14章 初登大寶—第十一節周勃的短板(三)第7章 烽煙再起—(七)第12章 覆滅—第十四節 呂氏敗亡(七)第5章 楚漢爭鋒—(十五)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四節 醫之聖手(四)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五節 樑王的痛苦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九節 天才隕落(三)第11章 臨朝稱制—第五節 諸呂封王(二)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四節大婚(二)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五節 明爭暗鬥(五)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六節 曹參拜相(三)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節 賈誼論政(二)第4章 軍挺咸陽—(七)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九節 無雙國士(二)第9章 日落長河—(十三)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三節 串謀(二)第11章 臨朝稱制—第七節 諸呂封王(四)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節 改正朔(七)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三節 國喪(三)第5章 楚漢爭鋒—(八)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九節 劉濞收場(二)第9章 日落長河—(三)第11章 臨朝稱制—第二節 走上前臺(二)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三節 明爭暗鬥(三)第8章 紅霞萬里—(十五)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五節 樑王的痛苦第9章 日落長河—(十)第9章 日落長河—(一)第5章 楚漢爭鋒—(四)第4章 軍挺咸陽—(一)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三節 串謀(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二節改正朔(九)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三)第7章 烽煙再起—(六)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八節 無雙國士(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三節 國喪(三)第7章 烽煙再起—(九)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四節大婚(二)第14章 初登大寶—第十節周勃的短板(二)第5章 楚漢爭鋒—(十二)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四節 劉濞其人(一)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二節荒唐的謀反(三)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四節 曹參拜相(一)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節 暗鬥(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六節審食其的尷尬一第6章 旭日東昇—(五)第5章 楚漢爭鋒—(四)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三節 晁錯其人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十節 劉恆進京(一)第12章 覆滅—第三節陳平的動作(三)第9章 日落長河—(十四)第11章 臨朝稱制—第六節 諸呂封王(三)第2章 大澤鄉起義—(六)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五節樑王進京(三)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三節天才隕落(七)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一節 明爭暗鬥(一)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三節 賈誼論政(三)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五節戲弄佞幸(二)第12章 覆滅—第十一節 呂氏敗亡(四)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五節劉興居的抉擇(一)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八節 羣臣定主(五)第3章 亂世紛爭—(六)第14章 初登大寶—第五節 早立太子
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十一節劉恆進京(二)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一節 暗鬥(二)第11章 臨朝稱制—第四節 諸呂封王(一)第4章 軍挺咸陽—(二)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三節蕭何辭世第5章 楚漢爭鋒—(十八)第9章 日落長河—(四)第14章 初登大寶—第五節 早立太子第19章 爭儲——第十七節 對症下藥(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五節 國喪(五)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七節 明爭暗鬥(七)第8章 紅霞萬里—(十四)第3章 亂世紛爭—(八)第6章 旭日東昇—(四)第19章 爭儲——第二節 慄姬的運氣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四節樑王進京(二)第11章 臨朝稱制—第一節走上前臺(一)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節 天才隕落(四)第12章 覆滅—第十七節 呂氏敗亡(十)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五)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三節 串謀(二)第19章 爭儲——第一節 洗牌第9章 日落長河—(八)第9章 日落長河—(十七)第4章 軍挺咸陽—(四)第7章 烽煙再起—(十五)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四節荒唐的謀反(五)第7章 烽煙再起—(二)第5章 楚漢爭鋒—(十一)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六節 羣臣定主(三)第20章 拔刺——第一節 廢太子的結局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節 改正朔(七)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四節薄昭的結局一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四節 匈奴叩邊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二)第8章 紅霞萬里—(七)第7章 烽煙再起—(三)第14章 初登大寶—第十一節周勃的短板(三)第7章 烽煙再起—(七)第12章 覆滅—第十四節 呂氏敗亡(七)第5章 楚漢爭鋒—(十五)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四節 醫之聖手(四)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五節 樑王的痛苦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九節 天才隕落(三)第11章 臨朝稱制—第五節 諸呂封王(二)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四節大婚(二)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五節 明爭暗鬥(五)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六節 曹參拜相(三)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節 賈誼論政(二)第4章 軍挺咸陽—(七)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九節 無雙國士(二)第9章 日落長河—(十三)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三節 串謀(二)第11章 臨朝稱制—第七節 諸呂封王(四)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節 改正朔(七)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三節 國喪(三)第5章 楚漢爭鋒—(八)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九節 劉濞收場(二)第9章 日落長河—(三)第11章 臨朝稱制—第二節 走上前臺(二)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三節 明爭暗鬥(三)第8章 紅霞萬里—(十五)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五節 樑王的痛苦第9章 日落長河—(十)第9章 日落長河—(一)第5章 楚漢爭鋒—(四)第4章 軍挺咸陽—(一)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三節 串謀(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二節改正朔(九)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三)第7章 烽煙再起—(六)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八節 無雙國士(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三節 國喪(三)第7章 烽煙再起—(九)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四節大婚(二)第14章 初登大寶—第十節周勃的短板(二)第5章 楚漢爭鋒—(十二)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四節 劉濞其人(一)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二節荒唐的謀反(三)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四節 曹參拜相(一)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節 暗鬥(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六節審食其的尷尬一第6章 旭日東昇—(五)第5章 楚漢爭鋒—(四)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三節 晁錯其人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十節 劉恆進京(一)第12章 覆滅—第三節陳平的動作(三)第9章 日落長河—(十四)第11章 臨朝稱制—第六節 諸呂封王(三)第2章 大澤鄉起義—(六)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五節樑王進京(三)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三節天才隕落(七)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一節 明爭暗鬥(一)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三節 賈誼論政(三)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五節戲弄佞幸(二)第12章 覆滅—第十一節 呂氏敗亡(四)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五節劉興居的抉擇(一)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八節 羣臣定主(五)第3章 亂世紛爭—(六)第14章 初登大寶—第五節 早立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