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六節 羣臣定主(三)

排除劉長後,那就剩下劉恆了。

劉恆之所以能夠最終勝出,應該說他有很多優勢。

在介紹他的優勢前,還是先來探討一下他能夠活到現在的緣由吧,這纔是正事。因爲不搞清楚這一層,就很難弄明白他的優勢。

呂雉這些年來,對老劉家人很不客氣,說是恐怖專政一點也不過分。劉長能夠活命,理由很簡單,人家是呂雉的養子。而劉恆能活命,就有些很不簡單了。

事實上,劉恆能夠活到現在,是有多重因素的,但這些因素中,最重要的莫過於他的老孃。

劉恆的老孃是薄姬,這個女人並沒有多大本事,但她並不簡單。

薄姬是吳郡人,出生於秦滅六國的前後。她是父親薄同志(未留下名字)與當時的魏國宗室之女魏媼私通的結晶。

值得一提的是,薄同志和魏媼很牛氣,私通竟然還一口氣生了兩個娃:薄姬、薄昭,真鬧不明白這是個什麼情況。

在兒子薄昭出生沒多久,薄同志就被人打死。因此,魏媼帶着薄姬、薄昭在孃家過活。

這是一段寄人籬下的日子。爲了生存,小小年紀的薄姬學會了察言觀色、學會了委曲求全,養成了小心翼翼、與世無爭的性格。這是無奈之舉。可幸運的是,就是這種性格,影響了她一生的命運走向。

到秦朝末年,天下大亂,諸侯並起。而此時,薄姬有幸遇到了一個人。這也是個女人,她的名字叫許負。

應該說,許負和薄姬的年齡相仿,但要比薄姬出名的多。

下邊我所講的內容,均出於野史,很多內容我不敢包票真實,請各位批判吸收。

公元前221年,秦滅六國,嬴政大喜,令各地官員廣徵神異祥瑞之事。

嬴政一輩子就喜歡獵奇,對神神鬼鬼的事情深信不疑。雖然都是一些胡編亂造的東西,但嬴老兄就好這一口。

如此一來,可忙壞了各地官員們,這些人爲投皇帝所好,瞪大雙眼、挖空心思的獵奇。

在一系列奇異事件中,最出名的莫過於“十二大人降臨”的傳言。爲了這個傳言,秦始皇盡銷天下兵器,制十二金人以像之。

如果“十二大人”算是比較過分的傳言的話,那關於許負的事情,就更加無厘頭了。

當年秋,河內郡上奏:溫城縣令許望之妻趙氏生女,該女出生時手握玉佩,玉上繪製文王八卦圖,且該女百日能言,實屬神異。

這本奏章送上去後,秦始皇樂了。當即賞賜許望黃金百鎰(一鎰爲二十兩或二十四兩),以善養其女。

一出生就能創收,的確異於常人。許望爲表達對皇帝的感激之情,特爲女兒取名爲“莫負”,意爲莫負聖上隆恩。

如此一來,莫負出名了。

人怕出名豬怕壯。莫負這一出名,很多閒人不遠千里慕名而來。實際上,這些人費這麼大勁跑過來,也沒什麼大事,只是看個稀奇,圖個樂子。如此一來,許府門前車水馬龍,比菜市場好不了多少。

然而,過了一段時間後,來的人少了,最後更乾脆——門可羅雀。究其原由,還得在莫負身上找。

據傳這個莫負生來就會相面。往她跟前一站,只要莫負笑,這個人立馬就會升官發財,好運不斷;但如果莫負哭,那就麻煩了,丟官喪命,厄運連連。

因此,人們不願意來了。莫負笑一下固然是好,但如果不小心哭了兩聲,那算是倒了血黴。沒必要爲圖個樂子而讓自己倒八輩子黴。

莫負四歲時,發了財的許望爲女兒請了個教書先生。令老學究驚奇的是,這個女娃過目不忘,只需講一遍就能倒背如流。

後來,老先生看到了那塊繪有文王八卦圖的玉佩。一時心血來潮,有些賣弄地給她講了八卦的來歷和含義。

說實話,老先生沒指望這個小女娃能夠聽懂。而令他驚詫的是,莫負竟然聽的津津有味、興趣盎然。出於好奇,老先生問了一句:“能聽懂嗎?”

莫負仰起頭,回答了一個字:“懂!”並且對八卦圖做了個完整的解釋。

說句實在話,我上了這麼多年學,《易經》也看了兩三遍,那本文白對照的東西,至今我都沒能看明白。着實令人汗顏啊。

老先生張着大嘴,半天沒緩過神:神童啊!

一陣驚詫過後,老先生轉身對許望感慨了一句:“令愛曠古奇材,可惜是女兒身,否則將是易學一代宗師!”

雖然老人家有些重男輕女,但他的感慨也不是毫無道理的,應該說,他這是對莫負的讚賞。

然而這句話,讓莫負很不服氣。事實證明,在天才面前,讚揚也可能是對人家的批評。相信老先生會吸取教訓的。

莫負開口了,“易有三易,曰:《連山》、《歸藏》和《周易》。先生僅知《周易》,卻不知《連山》和《歸藏》……有土,乃有萬物;有女方有人類。所以,先生說只有男性方可成爲宗師,太過偏頗,女人未嘗不能成爲一代宗師。”

她的原話很長,我有所刪減。但這段話,讓老先生大爲震驚,他的第一反應是:此乃天神下凡。

幾天後,老先生提出辭呈。臨走前,他對許望說了一段話:“令愛天人資質,非我等凡人所能教習……黃石公深諳神仙之道,精通三易之秘,擅長相認之術,若令愛能拜其爲師,前程不可限量。”

說完後,老先生離開了。

教書先生走後,許望攜女兒到潁川尋訪黃石公。但好事多磨,這次尋訪無果而終。

返家後,許望準備另擇名師。可招聘了好長一段時間,沒人敢來應聘。這個結果也是可以理解的,人家連《周易》都能聽明白,那絕不是一般人所能教的。如此一來,好長一段時間沒人敢攬這件瓷器活。

幸運的是,還是有人來了。並且到來的人,還真有金剛鑽。

莫負就迎來了她的良師。不過值得一提的是,這位良師的教書方式極爲特別,因爲他教了兩個人,教書方式完全相同,所學專業大相徑庭,但最終,這兩個學生都登上了各自領域的巔峰。名師出高徒,不得不服。。.。

第11章 臨朝稱制—第七節 諸呂封王(四)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九節 劉濞收場(二)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十二節劉恆進京(三)第9章 日落長河—(六)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五節好一根攪屎棍(一)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節 串謀(一)第12章 覆滅—第八節 呂氏敗亡(一)第1章 起點——(三)第19章 爭儲——第一節 洗牌第7章 烽煙再起—(一)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六節 改正朔(三)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四)第19章 爭儲——第六節 焦急的等待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三節 明爭暗鬥(三)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一)第9章 日落長河—(十三)第19章 爭儲——第十一節 釋疑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九節 敗亡(一)第8章 紅霞萬里—(五)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七節 斷糧(二)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九節審食其的尷尬四第7章 烽煙再起—(四)第14章 初登大寶—第六節竇漪房的身世(一)第3章 亂世紛爭—(八)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九節 劉濞的敗筆第19章 爭儲——第二節 慄姬的運氣第2章 大澤鄉起義—(五)第4章 軍挺咸陽—(三)第6章 旭日東昇—(五)第5章 楚漢爭鋒—(十五)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節荒唐的謀反(一)第9章 日落長河—十九 劉邦爲何能成功(一)第12章 覆滅—第十七節 呂氏敗亡(十)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一節 國喪(一)第9章 日落長河—(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節 改正朔(七)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節 天才隕落(四)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五節好一根攪屎棍(二)第8章 紅霞萬里—(十五)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三節 劉卬的結局第12章 覆滅—第十三節 呂氏敗亡(六)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四)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五節 密謀(一)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五節 改正朔(二)第5章 楚漢爭鋒—(二)第12章 覆滅—第一節陳平的動作(一)第8章 紅霞萬里—(七)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九節 劉濞收場(二)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八節 諸侯興兵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節 蕭規曹隨(一)第12章 覆滅—第十節 呂氏敗亡(三)第12章 覆滅—第十七節 呂氏敗亡(十)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三節 明爭暗鬥(三)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一節戚姬的結局(五)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五節 密謀(一)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五節 明爭暗鬥(五)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四)第14章 初登大寶—第一節 掌控朝局(一)第7章 烽煙再起—(六)第9章 日落長河—(六)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三節 明爭暗鬥(三)第13章 亂中求穩—第一節新一輪博弈(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六節 曹參拜相(三)第6章 旭日東昇—(六)第3章 亂世紛爭—(七)第19章 爭儲——第二十七節 樑王請罪(二)第7章 烽煙再起—(五)第4章 軍挺咸陽—(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七節最後的日子二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三節蕭何辭世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五節荒唐的謀反(六)第6章 旭日東昇—(六)第5章 楚漢爭鋒—(十二)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九節 無雙國士(二)第5章 楚漢爭鋒—(十三)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六節 明爭暗鬥(六)第8章 紅霞萬里—(十一)第8章 紅霞萬里—(十五)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五節 國喪(五)第12章 覆滅—第十五節 呂氏敗亡(八)第9章 日落長河—(八)第3章 亂世紛爭—(二)第4章 軍挺咸陽—(五)第12章 覆滅—第三節陳平的動作(三)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節 醫之聖手(二)第8章 紅霞萬里—(四十一)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五節樑王進京(三)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三十節審食其的尷尬(五)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九節最後的日子四第11章 臨朝稱制—第六節 諸呂封王(三)第13章 亂中求穩—第五節 羣臣定主(二)第7章 烽煙再起—(十四)第7章 烽煙再起—(三)第4章 軍挺咸陽—(七)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四節大婚(二)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五節 國喪(五)第19章 爭儲——第二十三節 查案第9章 日落長河—二十 劉邦爲何能成功(二)
第11章 臨朝稱制—第七節 諸呂封王(四)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九節 劉濞收場(二)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十二節劉恆進京(三)第9章 日落長河—(六)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五節好一根攪屎棍(一)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節 串謀(一)第12章 覆滅—第八節 呂氏敗亡(一)第1章 起點——(三)第19章 爭儲——第一節 洗牌第7章 烽煙再起—(一)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六節 改正朔(三)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四)第19章 爭儲——第六節 焦急的等待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三節 明爭暗鬥(三)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一)第9章 日落長河—(十三)第19章 爭儲——第十一節 釋疑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九節 敗亡(一)第8章 紅霞萬里—(五)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七節 斷糧(二)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九節審食其的尷尬四第7章 烽煙再起—(四)第14章 初登大寶—第六節竇漪房的身世(一)第3章 亂世紛爭—(八)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九節 劉濞的敗筆第19章 爭儲——第二節 慄姬的運氣第2章 大澤鄉起義—(五)第4章 軍挺咸陽—(三)第6章 旭日東昇—(五)第5章 楚漢爭鋒—(十五)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節荒唐的謀反(一)第9章 日落長河—十九 劉邦爲何能成功(一)第12章 覆滅—第十七節 呂氏敗亡(十)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一節 國喪(一)第9章 日落長河—(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節 改正朔(七)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節 天才隕落(四)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五節好一根攪屎棍(二)第8章 紅霞萬里—(十五)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三節 劉卬的結局第12章 覆滅—第十三節 呂氏敗亡(六)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四)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五節 密謀(一)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五節 改正朔(二)第5章 楚漢爭鋒—(二)第12章 覆滅—第一節陳平的動作(一)第8章 紅霞萬里—(七)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九節 劉濞收場(二)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八節 諸侯興兵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節 蕭規曹隨(一)第12章 覆滅—第十節 呂氏敗亡(三)第12章 覆滅—第十七節 呂氏敗亡(十)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三節 明爭暗鬥(三)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一節戚姬的結局(五)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五節 密謀(一)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五節 明爭暗鬥(五)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四)第14章 初登大寶—第一節 掌控朝局(一)第7章 烽煙再起—(六)第9章 日落長河—(六)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三節 明爭暗鬥(三)第13章 亂中求穩—第一節新一輪博弈(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六節 曹參拜相(三)第6章 旭日東昇—(六)第3章 亂世紛爭—(七)第19章 爭儲——第二十七節 樑王請罪(二)第7章 烽煙再起—(五)第4章 軍挺咸陽—(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七節最後的日子二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三節蕭何辭世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五節荒唐的謀反(六)第6章 旭日東昇—(六)第5章 楚漢爭鋒—(十二)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九節 無雙國士(二)第5章 楚漢爭鋒—(十三)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六節 明爭暗鬥(六)第8章 紅霞萬里—(十一)第8章 紅霞萬里—(十五)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五節 國喪(五)第12章 覆滅—第十五節 呂氏敗亡(八)第9章 日落長河—(八)第3章 亂世紛爭—(二)第4章 軍挺咸陽—(五)第12章 覆滅—第三節陳平的動作(三)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節 醫之聖手(二)第8章 紅霞萬里—(四十一)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五節樑王進京(三)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三十節審食其的尷尬(五)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九節最後的日子四第11章 臨朝稱制—第六節 諸呂封王(三)第13章 亂中求穩—第五節 羣臣定主(二)第7章 烽煙再起—(十四)第7章 烽煙再起—(三)第4章 軍挺咸陽—(七)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四節大婚(二)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五節 國喪(五)第19章 爭儲——第二十三節 查案第9章 日落長河—二十 劉邦爲何能成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