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四)

周勃這一路最近也比較忙活。

前別介紹過,周仁兄打仗一直以來都有板有眼,從不馬虎,成效顯著。這一次獨自將兵,繞道太原,北攻代郡,他的表現依然很是出彩。

現在的陳豨正一門心思關注着東垣的戰況,不成想周勃繞道而來,這讓陳豨大吃一驚,連忙派一個叫乘馬降的人去半路攔截。可這個人是個愣頭青,悶着腦袋往南跑,一頭扎進了周勃的包圍圈,左衝右突,再也沒能跑出來。

就在陳豨還在愣怔的檔口,周勃兵臨馬邑,準備關閉陳豨北逃的大門。

在馬邑,周勃還是遇到了不小的麻煩。

因爲馬邑是漢匈之間的門戶,當初劉邦在這裡被圍幾天逃出性命後,一直在這裡設重兵把守,並不斷修築城牆,抵禦能力絕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強悍。然而,這裡很不幸地屬於陳豨的地盤,劉邦放在這裡的守軍也理所當然地歸到了姓陳的名下。更不幸的是,他們都是陳豨的嫡系。

陳豨這次造反,也並沒動用這裡的守軍,他在心裡是打了一些小九九的。

馬邑是自己和匈奴聯繫的紐帶,控制好這裡,一則防備劉邦,可以請來匈奴友軍的幫忙;二則防備冒頓,在某種意義上可以減少匈奴對其的蠶食。陳豨真是太會做生意了,這種一本萬利的買賣他做起來還是得心應手的。

而令陳豨沒有想到的是,周勃竟然跑的這麼快。

在馬邑,周勃遇到了進軍以來最大的麻煩。他圍着馬邑輪番敲打了十幾天後,毫無成效。

那些守軍算是鐵了心不讓他進城,也不準備出來。無論周勃怎麼按門鈴,他們就是不讓他進去;當然,無論周勃怎麼引誘,他們也不出來溜達,大有把周勃凍死城外的想法。

最終,他們的行爲激怒了周勃。這位仁兄雖然喜歡刨坑打埋伏,但並不是不會啃骨頭,這種事情他幹起來一點也不比樊噲差。

隨後的幾天裡,這位仁兄就站在城外不走,把大軍分成幾隊,白天黑夜頻繁騷擾,讓城內守軍既不能好好睡覺,也不能安生吃飯,這讓他們煩不勝煩,也疲憊不堪。

就在城內守軍緊繃的神經極盡崩潰之時,周勃來真的了。乘夜,催動大軍全力攻城,最終把眼前這顆頑石硬生生地敲成了稀爛。

這一仗,周勃打的很生氣,因爲這次硬拼讓自己死了不少人,因此他進城後幹了一件事——屠城。這個時候,周仁兄還能幹出這等事,比劉邦手段還要狠出好幾倍。

馬邑城破了,陳豨北逃的大門關閉了。而此時的周勃並沒有停下他前進的腳步,他從這裡出發,繼續他精彩的表演。

隨後的一段時間裡,周勃揮師雁門(今山西右玉縣),定其十七縣;其後繼續北上,攻克雲中(今內蒙古托克拖縣東北)十二縣。一舉解除了漢匈邊境線上陳豨的軍事武裝,徹徹底底地進行了一次大換血。

介紹到此,也許大家會產生幾個疑惑。

第一個疑惑。

劉邦在南邊敲打,周勃在西邊作鬧,陳豨爲何躲在代郡一直不願意露頭,眼睜睜地看着小弟們一個個被別人幹翻?

事實上,陳豨在這段時間的日子也並不好過,雖然沒有碰到周勃、樊噲那些彪悍之徒,但也面臨着不小的麻煩。這個麻煩就是東邊的盧綰。

在劉邦手下的這些大將之中,盧綰的能力應該說還是比較普通的,沒有周勃的智慧,也沒有樊噲的勇猛,但憑着和劉邦的關係一舉奪得“燕王”的稱號。

要說這個人還是有一些能力的,既看過豬走也吃過豬肉,在這些年的耳濡目染中,也很有兩把刷。

就在劉邦回師北進之時,盧綰也很是配合地從北平郡出發,襲擊代地東北。雖然我前邊經常提到燕國之時,經常說是北京,實際上西漢時的北平郡設在無終,即今天津市薊縣。如果有雅興的話大可翻開地圖看看,盧綰所在地正好在代郡的東北方,盧綰這次進兵,方便快捷,直接給陳豨迎頭一棒。

當聽到盧綰進軍的消息後,陳豨着急了,連忙出兵上谷,阻擋盧綰前進的腳步。

盧綰這次出兵,並沒有實質性進展,也沒有沾到多大的便宜,但對整個戰局的發展卻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因爲他吸引了陳豨的注意力,讓劉邦和周勃放心大膽地在各自的方向盡情鬧騰。

介紹到此,第二個疑惑要產生了。

陳豨當初能入的劉邦法眼,在打仗方面應該是很有一套的;並且在代地待了那麼長時間,雖然和韓王信有些曖昧,但終沒有讓匈奴在他手上沾到多少便宜;更重要的是,能和韓王信交朋友,陳豨的實力應該是比較雄厚的,要不然他將是劉仲第二。

但是,和劉邦的這次叫板,他卻步步被動,四處捱打,讓人有些看不下去。他的表現似乎和自己應該有的水平很不相稱。

可如果認真想想,陳豨如此的表現也是不難理解的。因爲他曾經的身份是漢臣,他帶的小弟也都是漢人。那些實誠點的,有點忠誠度的,都不願意跟着他鬧騰。史書裡用一個詞描述過陳豨這次造反行爲——“劫掠”,也就是說,陳豨這次作鬧,還有很多人是被脅迫的。能脅迫這麼多人跟着自己一起幹,應該得益於他養的那些門客。看來陳豨的這一招還是挺有用的。

但話又說回來,陳豨縱然再聰明,實力再強勁,那也得看看所比較的對象是誰,碰到劉邦,陳豨也只能去替人家數錢。因爲他和劉邦比起來,根本不是一個重量級的人物,猶如一個嬰兒和成年人打架,再能鬧騰也只會被人家按在地上打一頓屁股。

更何況前段時間,劉邦還先後送來兩道消息,一道是“主犯必究,從犯不問”,第二道是爲陳豨等人標上了價碼。這樣一來,效果比較明顯,先是一些人紛紛投降,後是很多人倆眼泛金光。

這種局面,虧的陳豨能力比較過關,如果放在一般人身上,早就結束了這次莫名其妙的鬧騰。然而陳豨這次鬧騰,足足地持續了一年多,直到漢十二年十月,陳豨才徹底結束這次表演。由此看來,陳豨的能力還是很過關的。

縱然如此,他畢竟不是劉邦的對手。既然不是對手,那麼就該請真正的對手上臺,最起碼得回家把老爹叫來護駕。

到此,我們的第三個疑問出現了。

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七節好一根攪屎棍(三)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一節戚姬的結局(五)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一節蕭規曹隨(二)第13章 亂中求穩—第二節新一輪博弈(二)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五節 密謀(一)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八節好一根攪屎棍(四)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四節薄昭的結局一第8章 紅霞萬里—(二)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六節劉邦的遺產第9章 日落長河—(五)第19章 爭儲——第十六節 廢黜太子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三節樑王進京(一)第14章 初登大寶—第十一節周勃的短板(三)第12章 覆滅—第十二節 呂氏敗亡(五)第8章 紅霞萬里—(十)第7章 烽煙再起—(六)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八節 諸侯興兵第7章 烽煙再起—(十六)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四節薄昭的結局一第19章 爭儲——第十一節 釋疑第6章 旭日東昇—(五)第5章 楚漢爭鋒—(十二)第19章 爭儲——第十五節 開會第3章 亂世紛爭—(一)第12章 覆滅—第十六節 呂氏敗亡(九)第19章 爭儲——第十七節 對症下藥(一)第5章 楚漢爭鋒—(十三)第6章 旭日東昇—(一)第7章 烽煙再起—(十五)第12章 覆滅—第四節 陳平的動作(四)第3章 亂世紛爭—(九)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五節荒唐的謀反(六)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五節好一根攪屎棍(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九節 劉肥避險(二)第19章 爭儲——第五節 劉啓的那些女人們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五節薄昭的結局二第9章 日落長河—(十三)第7章 烽煙再起—(十六)第13章 亂中求穩—第一節新一輪博弈(一)第3章 亂世紛爭—(十)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九節 無雙國士(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節 醫之聖手(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二節改正朔(九)第11章 臨朝稱制—第三節 走上前臺(三)第7章 烽煙再起—(五)第19章 爭儲——第二十一節 衝動(二)第14章 初登大寶—第十一節周勃的短板(三)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六節好一根攪屎棍(三)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二)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一節 國喪(一)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三節 賈誼論政(三)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六節 改正朔(三)第9章 日落長河—(八)第9章 日落長河—(十二)第13章 亂中求穩—第二節新一輪博弈(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四節戲弄佞幸(一)第5章 楚漢爭鋒—(十九)第8章 紅霞萬里—(十二)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六節審食其的尷尬一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五節好一根攪屎棍(一)第19章 爭儲——第二十一節 衝動(二)第8章 紅霞萬里—(八)第6章 旭日東昇—(四)第1章 起點——(二)第5章 楚漢爭鋒—(十)第9章 日落長河—(六)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二節 削藩策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節 天才隕落(四)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四)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六節劉邦的遺產第13章 亂中求穩—第三節新一輪博弈(三)第7章 烽煙再起—(六)第6章 旭日東昇—(二)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五節 曹參拜相(二)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四節樑王進京(二)第11章 臨朝稱制—第三節 走上前臺(三)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三節蕭何辭世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四節 明爭暗鬥(四)第2章 大澤鄉起義—(五)第5章 楚漢爭鋒—(三十)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四節荒唐的謀反(五)第19章 爭儲——第六節 焦急的等待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八節好一根攪屎棍(四)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一節 賈誼論政(一)第9章 日落長河—(十三)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二節好一根攪屎棍八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七節最後的日子二第11章 臨朝稱制—第一節走上前臺(一)第8章 紅霞萬里—(七)第11章 臨朝稱制—第七節 諸呂封王(四)第8章 紅霞萬里—(四)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四節薄昭的結局一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五節好一根攪屎棍(二)第19章 爭儲——第一節 洗牌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六節薄昭的結局三第14章 初登大寶—第七節竇漪房的身世(二)第7章 烽煙再起—(十三)第19章 爭儲——第二十二節 衝動(三)第19章 爭儲——第十三節 腦殘的對答第12章 覆滅—第八節 呂氏敗亡(一)
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七節好一根攪屎棍(三)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一節戚姬的結局(五)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一節蕭規曹隨(二)第13章 亂中求穩—第二節新一輪博弈(二)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五節 密謀(一)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八節好一根攪屎棍(四)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四節薄昭的結局一第8章 紅霞萬里—(二)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六節劉邦的遺產第9章 日落長河—(五)第19章 爭儲——第十六節 廢黜太子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三節樑王進京(一)第14章 初登大寶—第十一節周勃的短板(三)第12章 覆滅—第十二節 呂氏敗亡(五)第8章 紅霞萬里—(十)第7章 烽煙再起—(六)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八節 諸侯興兵第7章 烽煙再起—(十六)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四節薄昭的結局一第19章 爭儲——第十一節 釋疑第6章 旭日東昇—(五)第5章 楚漢爭鋒—(十二)第19章 爭儲——第十五節 開會第3章 亂世紛爭—(一)第12章 覆滅—第十六節 呂氏敗亡(九)第19章 爭儲——第十七節 對症下藥(一)第5章 楚漢爭鋒—(十三)第6章 旭日東昇—(一)第7章 烽煙再起—(十五)第12章 覆滅—第四節 陳平的動作(四)第3章 亂世紛爭—(九)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五節荒唐的謀反(六)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五節好一根攪屎棍(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九節 劉肥避險(二)第19章 爭儲——第五節 劉啓的那些女人們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五節薄昭的結局二第9章 日落長河—(十三)第7章 烽煙再起—(十六)第13章 亂中求穩—第一節新一輪博弈(一)第3章 亂世紛爭—(十)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九節 無雙國士(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節 醫之聖手(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二節改正朔(九)第11章 臨朝稱制—第三節 走上前臺(三)第7章 烽煙再起—(五)第19章 爭儲——第二十一節 衝動(二)第14章 初登大寶—第十一節周勃的短板(三)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六節好一根攪屎棍(三)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二)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一節 國喪(一)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三節 賈誼論政(三)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六節 改正朔(三)第9章 日落長河—(八)第9章 日落長河—(十二)第13章 亂中求穩—第二節新一輪博弈(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四節戲弄佞幸(一)第5章 楚漢爭鋒—(十九)第8章 紅霞萬里—(十二)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六節審食其的尷尬一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五節好一根攪屎棍(一)第19章 爭儲——第二十一節 衝動(二)第8章 紅霞萬里—(八)第6章 旭日東昇—(四)第1章 起點——(二)第5章 楚漢爭鋒—(十)第9章 日落長河—(六)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二節 削藩策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節 天才隕落(四)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四)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六節劉邦的遺產第13章 亂中求穩—第三節新一輪博弈(三)第7章 烽煙再起—(六)第6章 旭日東昇—(二)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五節 曹參拜相(二)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四節樑王進京(二)第11章 臨朝稱制—第三節 走上前臺(三)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三節蕭何辭世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四節 明爭暗鬥(四)第2章 大澤鄉起義—(五)第5章 楚漢爭鋒—(三十)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四節荒唐的謀反(五)第19章 爭儲——第六節 焦急的等待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八節好一根攪屎棍(四)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一節 賈誼論政(一)第9章 日落長河—(十三)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二節好一根攪屎棍八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七節最後的日子二第11章 臨朝稱制—第一節走上前臺(一)第8章 紅霞萬里—(七)第11章 臨朝稱制—第七節 諸呂封王(四)第8章 紅霞萬里—(四)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四節薄昭的結局一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五節好一根攪屎棍(二)第19章 爭儲——第一節 洗牌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六節薄昭的結局三第14章 初登大寶—第七節竇漪房的身世(二)第7章 烽煙再起—(十三)第19章 爭儲——第二十二節 衝動(三)第19章 爭儲——第十三節 腦殘的對答第12章 覆滅—第八節 呂氏敗亡(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