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6章 西北劇變(一)

歷來,商家的頭腦總是最靈敏。

雖然絕大多數商家搞不明白爲什麼銀賤谷貴,也弄不明白金票與大圓之間的邏輯關係,但他們都敏銳地察覺到,手中的金票和大圓都越來越不值錢,所能購買的貨物越來越少,物價逐年提高。

只有如鄭夢帆一般極少數精通貨幣理論的商家,才能弄明白金票和大圓之間的關係,預測到金票十有八九會升值,將手頭的大圓全部換成金票,並且將票據上的戶頭全部變爲以金票爲計價單位。

果然,崇禎十一年十月初一,荊州財政司宣佈,面額爲黃金一兩的金票,可兌換十點三個大圓,小幅升值百分之三;與此同時,銅錢也小幅升值,變爲六百六十個銅錢兌換一個大圓。

消息一經發布,荊州、江南及廣州方面一片譁然。畢竟,金票推廣好幾年,對大圓的兌換比一直維持在十比一,從未變過,絕大多數商家習慣地認爲,這個兌換比一直不會變。他們哪裡想得到,這玩意說變就變,一點預警信息都沒有。

自古以來,買漲不買跌,金票升值的事實讓商家們對金票趨之若鶩,拼命地將手頭的大圓全部兌換成金票。

一時間,荊州的金票印刷機開足了馬力,拼命印刷金票,然後通過快船運送揚州、廣州,散入商家手中。與此同時,邦泰錢莊各大分號幾乎成了白銀的海洋,然後通過財政司的專用運輸船,在艦隊的護航下,全部運送至荊州、揚州和廣州的金庫。

這股風潮一經形成,根本無法遏制,短短十日內,所能發行的金票餘額不過三千萬圓。鄭天成、菲利斯、錢秉鐙一下子慌了神,照這樣下去,最多還過五日,金票餘額就要用完,這該如何是好?

鄭天成馬上前往星拱樓問計,林純鴻令財政司三日後小幅降低金銀兌換比。

於是,正當錢莊手頭的金票就要兌換一空時,荊州財政司突然宣佈,金銀比例下調百分之一。此次調整,一下子讓大多數商家的財產縮水百分之一,理所當然地引起了商家的不滿。

商家們紛紛彙集至各大錢莊,抗議荊州肆意更改兌換比,致使他們損失巨大。正當這幫商家鬧得不可開交時,荊州財政司在各大報紙公開聲稱,金票與大圓的兌換比以後採取浮動制,每年的三月初一、九月初一,財政司將視情進行調整,最高調整率不超過百分之三。

與此同時,荊州安防司加大了對抗議者的打擊力度,凡是肆意鬧事者,皆被投入大牢。

在強大的武力面前,所謂的輿論、所謂的民聲,虛弱無比,商家們一時失聲,陷入沉默之中。

最終,金票在市面上大幅度增加,數億大圓退出了流通領域,成爲了荊州的儲備金。民間對持有何種貨幣也逐步趨於理性,不再大起大落。

衆多商家回頭一想,皆認爲,如果能從財政司提前打探到金銀兌換比調整的消息,就能大發橫財。於是,他們紛紛使出渾身解數,試圖從財政司打探消息。

但是,這屬於財政司的最核心機密,恐怕連鄭天成、菲利斯和錢秉鐙也無法確切地知道半年後兌換比該怎麼調整,商家們哪裡能打探得出?

正當商家們一籌莫展之時,忽然市面上冒出一股傳言,說金銀兌換比的調整並不是財政司肆意妄爲,而是由生產銷售、貨幣流通所造成的必然結果。

商家們將信將疑,開始關注經濟學的一些常識。然而,經濟學知識豐富、道理精深,若沒有相當的基礎,很難預測金銀兌換比的變化趨勢。

自己很難預測,不代表麾下的夥計無法預測。靈敏的商家不是派出最爲能幹的夥計至行知書堂經濟學院深造,就是直接從經濟學院招募學生或者高薪聘任先生。

商家的變化,使經濟學院面臨着非常尷尬的局面:一方面,申請入學的學生大幅度上漲,另一方面,主動辭職的先生數不勝數,讓宋應星頭疼萬分。

這些都是後話,暫且不提。

金票升值暫時告一個段落,林純鴻將所有的精力投入至重工坊出售中。

考慮到一座重工坊動輒價值數百萬,幾乎沒有商家能單獨接盤,林純鴻允許商家聯合進行競拍。

按照林純鴻最初的設想,準備將所有重工坊全部入市,進入分子交易所進行交易。

分子交易所起步挺早,已經有將近十年的歷史。不過,受限於觀念,絕大多數商家無法適應將自己的工坊在分子交易所進行交易,所以,分子交易所的規模一直不大,僅限於一些中小型的工坊及貨棧。

這樣的分子交易所,一旦大型重工坊入市,恐怕會如一頭大象一般將交易所壓垮。

多方面顧忌之下,重工坊的出售摒棄了入市交易的打算,採取競拍的方式。

首先進行拍賣的,乃邦泰旗下的森博工坊。森博工坊位於百里洲,早期主要從事船材處理、紡織機械打造等業務,後來將範圍拓展至傢俱製作、造紙等方面,工人數量超過八百。

出售前十天,由行知書堂抽調的先生組成的專業評測機構,將森博工坊的近五年之內的財務狀況、盈利狀況、固定資產、盈利預期一一進行公佈,並宣佈開始接受商家的標書,起拍價二十萬大圓。

最終,入圍的商家有四家,鄭夢帆看中了船材處理,又得知荊州方面不限制工人的流動和工坊搬遷,他自然加入了競拍行列。另外三家一家來自四川重慶府,一家來自廣東,還有一家來自衡州,都是一些森林資源豐富的地方。

按照林純鴻的預估,森博工坊能拍到三十萬就已經非常不錯了。哪想到,一經開拍,現場就異常火爆,第一次報價就超過了三十萬。隨後,價格直線上漲,到了最後,鄭夢帆一口氣叫出了四十八萬,無人再喊價,他終於如願以償地將森博工坊納入旗下。

森博工坊的拍賣,一下子引爆了整個荊州,實力雄厚的商家無不卯足了勁,準備吃下夢寐以求的工坊。

正當林純鴻忙得不可開交之際,忽然接報,李自成派來使者,喚作牛金星,請求面見。

牛金星?牛金星已經投靠李自成了?

林純鴻有點疑惑,但也未將這事放在心上,令外聯司負責接待。

牛金星沒有見到林純鴻,心裡大爲不滿,口口聲聲宣稱,有關天下之氣運,等閒人等不得與聞,什麼實質內容都不說。接待的官員不耐煩,正待將牛金星逐出荊州時,牛金星方纔極不情願地說出了希望與荊州進行合作,共謀大明之天下。

這點,當然唬不住外聯司的接待官員,非要牛金星說出實質內容。

牛金星方纔伸出指頭,說出了一二三:首先,荊州與李自成和平共處,互不相攻;其次,希望荊州以時價出售武器和糧草與李自成;最後,希望荊州方面派出人員幫忙李自成訓練軍隊,李自成將付出不菲的報酬。

當接待官將牛金星的條件報至林純鴻處時,林純鴻冷笑道:“我只有兩個條件,第一,在鳳翔立足,安撫百姓,讓百姓能安穩地吃上一口飯;第二,立即斷絕與韃子的任何往來!做到了這兩點,再來談合作不遲!”

賊寇,以搶掠立足,如何做得到安撫百姓?林純鴻這麼說,顯然無一絲一毫與李自成和談的意思。

牛金星無法,只好灰溜溜地離開了荊州。

不說牛金星黯然離荊,且說林純義將綏靖行營建在了潼關,令龍武軍出潼關,兵鋒直抵涇陽、高陵縣,徹底堵死了李自成經西安西北往陝北進兵的通道。

“報告大王,龍武軍分成數股,不間斷地對我軍進行騷擾,我軍損失慘重,糧草被劫無數,在涇陽已經無法立足!”

李自成大將劉宗敏與龍武軍鏖戰多日,吃了不少虧,最終親身返回鳳翔,向李自成訴苦。

李自成眉頭緊鎖,沉默不言。

這讓劉宗敏大爲不滿,他提高了音量,再次強調道:“大王,賀一龍受到龍武軍的刺激,也兵出西安,將我軍不停地向興平擠壓,照這樣下去,我們只好去西邊吃沙子了!”

李自成正待回言,探馬忽然報告:虎嘯軍團糧草已足,前鋒已至華縣,離西安不過一百五十里,最多四日,便可進入西安城。

李自成聽聞,陡然站起,問道:“李過現已抵達何處?”

左右報道:“業已抵達永壽縣永平山口!”

李自成轉頭問劉宗敏:“劉宗敏,你覺得是龍武軍煩人,還是賀一龍煩人?”

劉宗敏不假思索地說道:“自然是龍武軍!”

李自成大笑,豪氣逼人地說道:“那好,我們就先吃掉龍武軍再說!”

劉宗敏嚇了一大跳,問道:“吃掉龍武軍?那可是六千餘精騎!我們哪有這本事?”

“哈哈哈……正所謂出其不意攻其無備,荊州軍不是一個個眼睛看着天嘛!我們就打他們個措手不及!”

說完,李自成大聲下令道:“傳令李過,立即加快速度,限六個時辰內至涇陽禮泉集結!”

第578章 撬動時局(四)第510章 壓力(三)第395章 多管齊下第543章 謀將第133章 瞬息萬變第666章 光祿院(一)第87章 圍剿曹操(二)第300章 汝窯天青瓷第130章 義子鬥氣第222章 南洋第329章 軍事安排第556章 打賭第98章 利益交換第673章 下南洋第42章 一場鬧劇第382章 出人意料第323章 蘇格蘭風笛第661章 滅國之戰(六)第181章 龍舟比賽第456章 進取第251章 朝廷亂象第179章 納妾風波(四)第315章 短兵相接第156章 隔牆有耳第460章 攻島第482章 借債風波(四)第165章 奇怪陣型第229章 南洋局勢第241章 安定人心第612章 羊吃人第588章 西北劇變(三)第378章 汝州錢祚徵第286章 江南方略第165章 奇怪陣型第370章 棲身荊州第461章 北上第352章 熊文燦的苦楚第585章 更長遠的打算第627章 封狼居胥(一)第206章 侯恂下獄第363章 兄弟倪牆第661章 滅國之戰(六)第264章 援兵趕到第680章 官場大地震第145章 京營慘敗第4章 家門之變第526章 目標第50章 初識白杆第614章 蹊蹺之處第136章 突發營嘯第47章 心向大海第365章 攪動時局第514章 隱忍(二)第46章 潤物無聲第484章 喚醒第681章 恩科取士第192章 不歡而散第38章 惠王出手第684章 調兵之議第438章 登陸第415章 磊落第420章 謀算第380章 執着與放棄第177章 納妾風波(二)第226章 誠心納糧第149章 局勢緊張第525章 德州第425章 顧慮第189章 準備攤牌第386章 觀營第171章 漁峽之戰第152章 殺人立威第307章 峰迴路轉第384章 別有算計第489章 禍起蕭牆第1章 垂髫小兒第509章 壓力(二)第206章 侯恂下獄第164章 調兵遣將第243章 激烈對碰第209章 喘息之機第66章 如火如荼第332章 拓航第42章 一場鬧劇第283章 開始反擊第130章 義子鬥氣第229章 南洋局勢第565章 圈地第322章 出爾反爾第633章 禁衛軍第614章 蹊蹺之處第290章 金票出爐第644章 任人唯親第290章 金票出爐第527章 重裝騎兵第350章 風雲變幻第327章 抓捕奴隸第605章 阿濟格的對策第458章 多事之秋第408章 對策
第578章 撬動時局(四)第510章 壓力(三)第395章 多管齊下第543章 謀將第133章 瞬息萬變第666章 光祿院(一)第87章 圍剿曹操(二)第300章 汝窯天青瓷第130章 義子鬥氣第222章 南洋第329章 軍事安排第556章 打賭第98章 利益交換第673章 下南洋第42章 一場鬧劇第382章 出人意料第323章 蘇格蘭風笛第661章 滅國之戰(六)第181章 龍舟比賽第456章 進取第251章 朝廷亂象第179章 納妾風波(四)第315章 短兵相接第156章 隔牆有耳第460章 攻島第482章 借債風波(四)第165章 奇怪陣型第229章 南洋局勢第241章 安定人心第612章 羊吃人第588章 西北劇變(三)第378章 汝州錢祚徵第286章 江南方略第165章 奇怪陣型第370章 棲身荊州第461章 北上第352章 熊文燦的苦楚第585章 更長遠的打算第627章 封狼居胥(一)第206章 侯恂下獄第363章 兄弟倪牆第661章 滅國之戰(六)第264章 援兵趕到第680章 官場大地震第145章 京營慘敗第4章 家門之變第526章 目標第50章 初識白杆第614章 蹊蹺之處第136章 突發營嘯第47章 心向大海第365章 攪動時局第514章 隱忍(二)第46章 潤物無聲第484章 喚醒第681章 恩科取士第192章 不歡而散第38章 惠王出手第684章 調兵之議第438章 登陸第415章 磊落第420章 謀算第380章 執着與放棄第177章 納妾風波(二)第226章 誠心納糧第149章 局勢緊張第525章 德州第425章 顧慮第189章 準備攤牌第386章 觀營第171章 漁峽之戰第152章 殺人立威第307章 峰迴路轉第384章 別有算計第489章 禍起蕭牆第1章 垂髫小兒第509章 壓力(二)第206章 侯恂下獄第164章 調兵遣將第243章 激烈對碰第209章 喘息之機第66章 如火如荼第332章 拓航第42章 一場鬧劇第283章 開始反擊第130章 義子鬥氣第229章 南洋局勢第565章 圈地第322章 出爾反爾第633章 禁衛軍第614章 蹊蹺之處第290章 金票出爐第644章 任人唯親第290章 金票出爐第527章 重裝騎兵第350章 風雲變幻第327章 抓捕奴隸第605章 阿濟格的對策第458章 多事之秋第408章 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