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童莊河口

鑼鼓洞河在兩河口匯入童莊河,北流至長江。由於兩河口境內河流衆多,山谷密佈,灌溉農業比較發達,被容美土司作爲了治所。

自從林純鴻在三鬥坪設立貨棧之後,容美境內的貨物交易開始頻繁起來。最初,邦泰商號直接面對土民進行收購,讓土民們受益匪淺,伐木、種茶、採藥、織錦的積極性空前高漲,容美土司的收入大幅度增加。但是,好景不長,容美土司內部的大大小小實權者瞅到了機會,紛紛壟斷轄內的貿易,只允許山民將貨物賣與他們,然後再轉手賣給邦泰商號。這些實權者從中謀取大量利潤,手中積累的金銀日漸豐厚,但山民們卻生活改觀不大。

其中,田氏家族就是最大的壟斷者。

一個多月以前,邦泰開始對容美實施嚴格的貿易制裁,導致兩河口的各種貨物積壓,無法轉變成手中的銀兩。大量的木材從深山推出之後,無人採購,只好堆積在河邊,有的甚至堆到了河中央,幾乎堵塞了河道。茶葉的成色一日*比一日差,眼見就失去了應有的價值,成爲一堆廢物。各種藥材開始腐爛,變得臭不可聞……

更何況,容美土司急需的鹽、農具、絲綢、瓷器……也失去了來源渠道,不論是土民、還是貴族,越來越難以忍受這種與世隔絕的生活。

戰爭不可避免的影響了土民們的生活,將近四萬壯勞動力完全脫離了生產,數不清的民夫被徵集,戰爭,已經深入到容美土司的每家每戶。

實權者的利益不可避免的受到了損害,田楚產是最大的受害者,受害者還包括鄧文貴、田楚雲、田楚義……

兩河口治所中,田楚產拿着一本賬冊揮舞着,高聲喝罵:“趙副使才離開多久,這賬目就亂得一塌糊塗!說!怎麼回事?”

一照磨垂頭侍立着,戰戰兢兢道:“宣撫使,這月虧空將近三萬兩銀子,庫房的存銀已經不多,票據倒不少,林林總總也有二十五萬兩銀子,可是,宣撫司內沒有一人願意拿票據的,很多小吏沒有拿到俸祿,就消極怠工。”

田楚產一聽到票據,心頭的火騰地升起,狠狠的將賬冊摔到桌子上,大怒道:“一堆廢紙!這幫混蛋,提醒過多次了,別收票據!”

照磨的心隨着賬冊抖了抖,小聲嘟囔道:“經常往來的商人也收票據,反倒是我們內部的人不願意要。外面多有傳言,說宣撫使與邦泰打仗,邦泰會讓票據全部作廢……”

田楚產越聽越生氣,指着照磨的鼻子罵道:“混賬東西,難道你要我勸告大家用票據?”

“這……”

“滾出去,立即給我想辦法解決,影響了戰爭,你有多少人頭都不夠砍的!”

照磨抱頭鼠竄,一邊逃一邊暗暗的罵田楚產:有本事你解決,老子這個月的俸祿還沒發呢!

……

田楚產憤懣不已,他完全沒料到,票據在外面暢通無阻,卻在內部遇到了阻力。憤懣的不僅僅是經濟損失,戰爭也遇到了極大的困難。

針對馬連和火燒坪的完美計劃,在最後時刻功虧一簣,這幾乎讓田楚產吐血。直覺告訴他,林純鴻已經回到了清江,馬連和火燒坪的反擊,很可能就是林純鴻的手筆。

林純鴻回來了,北方剿匪的七千餘荊州軍還會遠嗎?

留給容美土司的時間已經不多!

田楚產把全部希望寄託在田楚雲身上,只要田楚雲攻進了百里洲,容美將重新煥發青春,甚至升爲宣慰司也不是夢想。

但是,田楚雲沒有遇到絲毫阻礙,順利渡過清江,這又讓田楚產隱隱感到不安。林純鴻不至於連騷擾的船隻都不派吧?

他立即令人打探邦泰船隊的去向,結果令他大吃一驚,船隊離開清江,正在全力運送虎嘯營、神衛營和軍資。

虎嘯營、神衛營要去哪裡?

三鬥坪?童莊河口?盤順?

田楚產一想到源遠流長的長江,就頭痛不已,萬一林純鴻在長江岸邊登陸,容美豈不是要遭到報復性打擊?

長江邊可供登陸的點多如牛毛,防不勝防。

“立即令田越分兵三千,撤回童莊河口,沿江佈防!”田楚產的命令下得又快又急,讓身邊的田玄吃驚不已。

“宣撫使,屬下的千餘精銳完全可以撤出兩河口,至童莊河口布防,何必要動田越的兵呢?”

田楚產頭也不回,冷冷道:“你以爲哪些小土司就甘於寂寞?”

正說之間,傳令兵彙報,秦良玉派楊夢選參將爲帥,率着三千白桿兵抵達歸州,已經駐紮在童莊河口對岸的連三灣,現在趙立仁與楊夢選一道,正往兩河口趕來。

田楚產大喜,“趕緊吩咐下去,我要到十里外親迎楊參將!”

……

周望在楊板橋耐不住寂寞,立即令李輝忠率領千餘弓兵散入深山老林,執行縱火、偷襲等任務,重點襲擊田越的運糧隊。

田越軍隊的軍紀絕對算不上好,強搶民女、燒殺淫掠時有發生,當地居民早就對田越恨之入骨。再加上彭新在此地經營已久,基層組織相當完善,大量的土民迅速與李輝忠相互配合,共同打擊田越的散兵遊勇。

一時之間,田越軍中風聲鶴唳,將士們甚至不敢單獨出營,惟恐丟了性命。而李輝忠的千餘弓兵不減反增,短短五日之內,就擴充到一千五百多人。

與此同時,周望放棄了固守的保守策略,時不時派遣精銳襲擊田越的營寨,讓田越疲於應付,整個大軍一直處於高度緊張中,得不到絲毫緩解。

當田越收到田楚產分兵三千的命令後,大喜,立即派姜青山率三千人往童莊河口而去。楊板橋並不是一個寬闊的地方,萬餘大軍展不開,多了也無用。再說,在李輝忠的襲擊下,軍中糧草輸送越來越困難,田越巴不得早日將三千人派出去,藉此減輕後勤的壓力。

周望得知田越的異動,立即率兵千餘,猛攻田越營寨,卻遭到了田越的迎頭痛擊,雙方在楊板橋你來我往,爭戰不休,互有勝敗。

這一切林純鴻看在眼裡,忍不住對林純義、韋悅翔、李蒙申哈哈大笑:“你們看,田越和周望的任務都是拖住對方,不讓對方有餘力支援它處。田楚雲與我們的任務也相同,都是襲擊對方的巢穴,哈哈,咱們和田楚雲的不同在於,我們坐船,他們雙腳走路,我們兵少,他們兵力過兩萬!”

林純義也笑道:“還有一個不同,田楚產有餘力在童莊河口布防,而我們在百里洲不設防。”

林純鴻冷笑道:“留給田楚產的時間不多了,陸世明率領三營已經到了當陽,最多六天就能到清江,嘿嘿,沒有個二十天,田楚雲能到百里洲嗎?”

正說着,瞭望手彙報,童莊河口已到。

林純鴻、李蒙申、林純義大喜,伸長脖子往岸邊張望,卻發現幾十個士兵正在倉皇逃遁。

李蒙申大笑道:“這幫土蠻子也學乖了,見到戰船就逃跑!”

林純鴻揮了揮手,令道:“登陸吧!”

悠長的牛角號立即響起,一條條搭板向岸邊伸出,搭在了沙灘之上,虎嘯營的勇士們紛紛跳下搭板,在沙灘上列陣警戒。

不到一個時辰,所有物質從船上卸下,其中還包括五門霹靂炮。這五門霹靂炮不僅攜帶了大量的實心彈,還帶了一些開花彈,秦武超果然好本事,不到一年,開花彈就研製成功,並準備在容美小試牛刀。

開花彈非常原始,僅僅只是內裝火藥的空心鐵球,鐵球留有一孔,放置蘆管,內置藥捻。裝填前根據所要射擊目標的距離裁剪相應長度,開炮前先從炮口點燃炮彈上引信,再速燃火門上引信發射。

這個開花彈非常危險,這是林純鴻瞭解原理後,下的定論,並且規定,不到最需要的時候,最好別用。

河谷平坦,阡陌縱橫,林純鴻一路幾乎未遇到抵抗,勢如破竹,直到抵達離長江大約二十里的盧家埡,方纔遇到了倉皇集結的千餘壯丁。

天色已晚,林純鴻令大軍沿河紮寨,絲毫不管亂成一團的壯丁隊伍。爲了防止田楚產偷襲,林純鴻派出了大量的探馬,不放過周邊的每一個山口和河谷。

看着這些探馬,林純鴻有一種以頭搶地的衝動。這哪叫探馬啊,叫探驢還差不多。這些馬個頭矮小,四肢粗壯,比驢子大不了多少。

隨行的嚮導見林純鴻露出不屑之色,辯解道:“雲南馬最適合在山地奔馳,翻山越嶺如履平地,彭總管和李理事千辛萬苦,方纔從雲南買了二百多匹,組建了這支山地騎兵。”

“哦?”林純鴻連忙收斂住對小馬的輕視,嘆道:“沒有打過山地戰,不知道還有山地騎兵一說,這世上,要學的東西還真多……”

林純鴻按捺不住,令人牽過一匹雲南馬,翻身上馬,往山路上疾馳而去,片刻功夫,又飛奔而回。林純鴻在馬上哈哈大笑:“果然翻山越嶺如履平地,好,好,山地戰也該弄出我們的特色了……”

山地騎兵終於提上了議事日程,如果彭新和李輝忠得知,也不知道會樂成什麼樣。

第668章 光祿院(三)第251章 朝廷亂象第502章 籌謀已久第372章 沁水據點第440章 棱堡第462章 冷遇第598章 情非得已第348章 軍與軍團第566章 無人問津第692章 參軍聯席署第238章 桐柏事變第586章 西北劇變(一)第355章 鋼絲繩遊戲第391章 立足未穩第490章 亂中動兵第224章 東施效顰第210章 南下途中第616章 大時代(一)第312章 龍虎軍的異動第67章 信譽票據第482章 借債風波(四)第78章 重組商社第533章 合圍(二)第433章 招撫第201章 坐觀虎鬥第123章 海洋戰略第483章 借債風波(五)第382章 出人意料第202章 大明輿第281章 信用等級第25章 升官之後第220章 海魚保鮮第373章 打算第80章 初戰告捷第242章 東南總督第405章 龍武軍第399章 博弈第329章 軍事安排第588章 西北劇變(三)第612章 羊吃人第574章 大洗禮第327章 抓捕奴隸第598章 情非得已第483章 借債風波(五)第362章 東南突襲第421章 局眼第533章 合圍(二)第223章 海商大會(三)第600章 蒙古諸部第494章 籌錢糧第258章 重重陷阱第323章 蘇格蘭風笛第274章 糧食大戰第666章 光祿院(一)第572章 轉換戰場第171章 漁峽之戰第412章 兩難第430章 楊嗣昌第249章 未雨綢繆第512章 接仗第294章 意外之喜第686章 治理黃河第225章 滔天禍事第85章 嫌隙漸生第133章 瞬息萬變第472章 范文程第370章 棲身荊州第619章 糧草困局第548章 山雨欲來第690章 光祿大夫第248章 火槍戰術第97章 擴編計劃第99章 招募騎士(一)第171章 漁峽之戰第526章 目標第605章 阿濟格的對策第492章 擄掠第307章 峰迴路轉第169章 唯一選擇第114章 以快打快(二)第474章 互相算計第224章 東施效顰第571章 自罵第175章 放火燒山第646章 遼東變局(一)第6章 幽谷巨木第562章 戰馬(六)第468章 互動第592章 錢秉鐙第429章 挑撥第81章 溫周之爭第628章 封狼居胥(二)第231章 俘獲快艇第295章 好戲連臺第441章 炮戰第325章 兵臨城下第404章 合謀第362章 東南突襲第403章 鎖江第336章 一起爬橋
第668章 光祿院(三)第251章 朝廷亂象第502章 籌謀已久第372章 沁水據點第440章 棱堡第462章 冷遇第598章 情非得已第348章 軍與軍團第566章 無人問津第692章 參軍聯席署第238章 桐柏事變第586章 西北劇變(一)第355章 鋼絲繩遊戲第391章 立足未穩第490章 亂中動兵第224章 東施效顰第210章 南下途中第616章 大時代(一)第312章 龍虎軍的異動第67章 信譽票據第482章 借債風波(四)第78章 重組商社第533章 合圍(二)第433章 招撫第201章 坐觀虎鬥第123章 海洋戰略第483章 借債風波(五)第382章 出人意料第202章 大明輿第281章 信用等級第25章 升官之後第220章 海魚保鮮第373章 打算第80章 初戰告捷第242章 東南總督第405章 龍武軍第399章 博弈第329章 軍事安排第588章 西北劇變(三)第612章 羊吃人第574章 大洗禮第327章 抓捕奴隸第598章 情非得已第483章 借債風波(五)第362章 東南突襲第421章 局眼第533章 合圍(二)第223章 海商大會(三)第600章 蒙古諸部第494章 籌錢糧第258章 重重陷阱第323章 蘇格蘭風笛第274章 糧食大戰第666章 光祿院(一)第572章 轉換戰場第171章 漁峽之戰第412章 兩難第430章 楊嗣昌第249章 未雨綢繆第512章 接仗第294章 意外之喜第686章 治理黃河第225章 滔天禍事第85章 嫌隙漸生第133章 瞬息萬變第472章 范文程第370章 棲身荊州第619章 糧草困局第548章 山雨欲來第690章 光祿大夫第248章 火槍戰術第97章 擴編計劃第99章 招募騎士(一)第171章 漁峽之戰第526章 目標第605章 阿濟格的對策第492章 擄掠第307章 峰迴路轉第169章 唯一選擇第114章 以快打快(二)第474章 互相算計第224章 東施效顰第571章 自罵第175章 放火燒山第646章 遼東變局(一)第6章 幽谷巨木第562章 戰馬(六)第468章 互動第592章 錢秉鐙第429章 挑撥第81章 溫周之爭第628章 封狼居胥(二)第231章 俘獲快艇第295章 好戲連臺第441章 炮戰第325章 兵臨城下第404章 合謀第362章 東南突襲第403章 鎖江第336章 一起爬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