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5章 北退南進

“草原之戰結束後,虎嘯軍團、驃騎軍團都往南邊挪了挪,這還不夠。現在河套地區基本已經穩定,東勝、鹿城、三娘子城及烏蘭察布四城都已建成棱堡,每個城池放一營騎步兵,已經足夠了。”

在荊州財政狀況尚屬良好時,林純鴻着力收縮草原兵力,其目的不問可知:爲了其他方向的拓展。

周望和陸世明側耳傾聽,惟恐漏了一個字眼。

林純鴻接着說道:“驃騎軍團作爲西北的基石,當坐鎮關中平原。其空出的防區,由武衛軍團接任。駐守軍,並非每日分兵把守一地,這太狹隘了!每個要隘,留少量兵力即可,大部兵力必須得動起來,唯有動起來,方纔能讓宵小之輩感到害怕。這點,務必要讓盛坤山和張鳳儀明白。”

“至於虎嘯軍團……”林純鴻手指着漢中、成都一線,道:“由西安翻越秦嶺至漢中,再由漢中過七盤關至廣元,整個成都平原,就交由虎嘯軍團了。”

林純鴻又指了指神衛軍團的駐地南陽,道:“韋悅翔從小就在山裡穿行,歷來重視山地作戰,此次,神衛軍團需經鄖陽至達州,最終兵駐重慶。”

陸世明道:“我們謀劃四川,已經超過十年,除了一些土司,四川各府縣,早已被我們滲透得一乾二淨,這次不過將既定事實坐實,用得着兩大軍團入川?”

林純鴻搖頭道:“四川周邊,土司林立,若無重兵坐鎮四川,難保有些人夜郎自大,興起不該有的心思。”

周望笑道:“陸總管爲何只盯着四川?四川之後,該輪到雲南、貴州了。”

陸世明大悟,點頭稱是。

林純鴻接着說道:“宣武軍團就放在河南,遮護潼關至方城一線,免得朝廷動什麼歪心思。東南放置了三個軍團,太多了。霹靂軍團回師湖廣,分駐荊州、襄陽及武昌。原本駐防荊州的天策軍團,這次南下,先至長沙府坐鎮,待四川、湖廣南部穩定後,移師辰州府,協同四川兵力,兩路入黔。”

“至於雲南,待驍衛軍移師廣西后,擴充爲軍團,從廣西和貴州兩路入雲南。”

“神機軍團放置一軍於揚州,另外兩軍,一軍駐安慶,另外一軍駐湖州。”

林純鴻此舉,幾乎將全荊州軍動了一個遍。河南、陝西、江南大局已定,確實應該減少駐軍。

“另外,龍虎軍團從濟州島撤離,先暫時至廣州。待到安南時機成熟,需要龍虎軍團登陸作戰。金吾軍團留一個軍駐防旅順堡即可,另外兩個軍,都到濟州島就食。”

說到這裡,林純鴻忽然冷笑道:“朝廷財政狀況好轉,總得做點事情,以後抵禦滿清韃子,朝廷責無旁貸。免得那幫朝臣精力過剩,到處惹是非。”

周望苦?望苦笑道:“朝廷財政好轉,還不是我們送的?我們硬生生地讓朝廷從大明銀行分了一杯羹!”

林純鴻揮手製止周望,道:“我們從大明銀行得到的好處遠大於朝廷,今年稅收跳躍似的往上漲,都與統一貨幣有關。接下來,如果我們能統一收取控制範圍內的稅收,我們的財力將躍上一個新臺階,可做的事情就更多了。”

周望與陸世明互相對望一眼,眼睛裡幾乎冒出了小星星。

林純鴻笑道:“統一稅收可以慢慢來,當前最爲緊要的事情是鋼鐵、糧食!所有落腳點都落在了安南和占城身上。莫敬寬是否還在廣州逍遙?”

周望回道:“可不就在廣州?每日好吃好喝地供着,就等今天了!”

……

瀋陽皇宮內,皇太極正襟危坐,索尼跪在階下。此時,並無旁人,皇太極卻並無讓索尼起身的意思。

皇權,需要用禮儀來展示、固化,皇太極此道理解非常深刻。

皇太極剛登基時,並沒有領會此道,反而覺得大明皇帝玩的禮儀非常繁瑣、非常無聊。不過,隨着皇太極從親戚們手中奪取的權力越來越多,他越來越希望彰顯與親戚們的不同。

這時,皇太極方纔發現,大明皇帝玩的禮儀那一套,簡直就是爲他量身定做的。皇太極毫不猶豫地囫圇吞棗,將大明的禮儀學得通透。

效果非常好,至少,那幫親戚們表面上三呼萬歲,遵從君前禮儀,視皇太極爲不同等級的存在。

不過,這時的皇太極居然忘記了人君風範,直接從皇帝寶座上站了起來,其急切、其興奮,毫不掩飾地在臉上展示出來。

“此話可當真?武衛軍團、驃騎軍團南撤了?”

索尼恭恭敬敬地回道:“回皇上,此事千真萬確,數萬人馬的蹤跡,很難隱藏。”

皇太極重新坐到皇座上,渾身覺得舒暢,甚至忍不住想大笑數聲。這段時間,自皇太極以下,包括多爾袞、濟爾哈朗、范文程在內,都憂慮萬分,惟恐荊州軍在控制了烏蘭察布後,繼續派遣重兵東進,將呼*倫貝爾、科爾沁等遼西、漠北蒙古部落列爲目標。

真如此的話,滿清小朝廷將面臨一場決戰,勝,僅僅只是暫時獲得了安全,敗,則將分崩離析,直至最終滅亡。

如此戰略劣勢下,皇太極一百個不願意打仗。

萬幸,萬幸,林純鴻主動南撤,一場危機消弭於無形中。

索尼的彙報仍然在繼續:“旅順堡中,金吾軍團僅僅留了一個軍駐守,其餘兩軍都撤到了濟州島。至於濟州島上的龍虎軍團,據鄭芝龍所說,撤到了廣州。”

“廣州?”

那可是十萬八千里之外,皇太極想不明白林純鴻把龍虎軍團撤到廣州所爲何事,也沒有必要弄明白,那裡距離遼東太遠了。

索尼卻不像皇太極那麼興奮,而是臉上帶着憂慮,繼續說道:“自從神刃軍將烏蘭察布交予左勷後,左勷嚴密控制興和以西,再加上禁衛軍團加強了巡邏的密度,王登庫的貨物絕難出塞,甚至連傳遞消息都成了難題,現在我們對關內兩眼一抹黑,各路消息遲延時間非常長。比如這次武衛軍團、驃騎軍團南撤,我們足足遲了一個月才知道。”

皇太極似乎沒有覺察索尼的憂慮一般,不置一言。實際上,他的內心遠不如表面上那麼平靜,他在暗暗盤算,是不是趁着荊州軍主力南撤,再次揮師西進,將林純鴻的勢力從河套驅逐出去,重新佔據對大明的戰略優勢。

在戰略規劃面前,小小的情報渠道,算得了什麼?

皇太極自個琢磨了半天,拿不定主意,遂傳令將多爾袞、濟爾哈朗及范文程喚來。

讓皇太極萬萬想不到的是,多爾袞、濟爾哈朗和范文程都旗幟鮮明地反對揮師西進。

“皇上,奴才曾親自到烏蘭察布城查看過,烏蘭察布雖小,其格局一如旅順堡,非常棘手。攻城的人數少了,在火炮及火槍的大量殺傷下,絕難靠近城池,人數多了,又展不開,白白捱打。一旦我們在烏蘭察布城下遷延日久,武衛軍團援軍趕到,我們除了退兵,別無選擇。”

多爾袞的戰陣經驗非常豐富,又在荊州軍手裡吃過大虧,直接從軍事上否決了這個可能性。

濟爾哈朗亦道:“若是林純鴻故意南撤,引我們入彀,那就萬事休矣!”

范文程從未上過戰場,自然不會在軍事上胡言亂語,他看問題的角度與衆人不同:“皇上,今年年初時,我們受困於糧草不足,幸虧皇上英明,從朝鮮徵集糧草,又發放種子給包衣,令其墾殖,現在糧食業已收穫,收成還不錯,足以讓我們度過漫長的冬天。雖如此,但要支撐大規模軍事行動,則略顯不足。”

范文程的話繞來繞去,反對之前,先拍一頓馬屁,正好拍中了皇太極的得意之處,讓皇太極非常受用。

皇太極笑道:“包衣也是大清的子民,既然他們擅長種地,就得發揮他們的長處。”

“去年時,皇上力主與鄭芝龍接觸,現在遼東的人蔘、東珠不愁銷路,府庫充盈。唯一可恨的是,鄭芝龍絕不攜帶鐵器至朝鮮出售,致使我們現在非常缺鐵,兵甲、火炮都有點不足,貿然開戰,恐怕會讓巴魯圖有所損失。”

范文程說來說去,無非就是反對開戰。不過,他提到朝鮮,陡然提醒了索尼,索尼上前跪奏道:“皇上,一個月前,一支商船隊從松江府抵達朝鮮漢陽(今漢城)進行貿易。”

皇太極吃了一驚:“松江府?林純鴻派商船隊與朝鮮貿易?”

索尼回道:“是不是林純鴻所派,無據可查。只是,有周林佬的北上艦隊巡邏周邊,若沒有林純鴻的允許,商船隊不可能靠近漢陽。”

皇太極眉頭緊鎖,沉吟道:“林純鴻不會不知道,朝鮮的貨物,最終會流向遼東啊?難道林純鴻有意與大清貿易?”

衆人也揣摩不透林純鴻是何用意,商議良久,皇太極最終取消了揮師西進的打算,斷然下令道:“馬上組建一支商隊,前往旅順堡扣城門貿易,看看林純鴻葫蘆裡到底賣的什麼藥!”

第365章 攪動時局第379章 馬不停蹄第694章 中央改制第616章 大時代(一)第630章 封狼居胥(四)第17章 借力生力第118章 觀口守營(二)第454章 轉變第22章 定計除匪第141章 海上狼煙第488章 皮島之議第358章 進入禹州第477章 單幹第399章 博弈第312章 龍虎軍的異動第272章 形勢逆轉第669章 光祿院(四)第278章 五管齊下第503章 奏章第45章 亂中有序第650章 加勒比往事第100章 招募騎士(二)第56章 共牢而食第197章 逐步推進第560章 戰馬(四)第631章 封狼居胥(五)第513章 隱忍(一)第205章 應對之策(二)第337章 一起偷聽第143章 海盜受撫第680章 官場大地震第597章 熊文燦的能力第320章 消耗戰第414章 算計第654章 朝廷變局(四)第545章 放手一搏第405章 龍武軍第315章 短兵相接第500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第233章 黃渤犒軍第31章 與虎謀皮第327章 抓捕奴隸第249章 未雨綢繆第213章 海戰戰術第534章 合圍(三)第469章 整備第563章 收編第491章 收編第24章 千里窺視第111章 左良玉兵敗第128章 張獻忠義子第446章 與時間賽跑第43章 亂之源頭第546章 另一個失敗者第368章 騎兵奔襲第574章 大洗禮第74章 籌備建制第546章 另一個失敗者第205章 應對之策(二)第689章 聚焦天津第365章 攪動時局第68章 大展宏第160章 急轉直下第680章 官場大地震第573章 分崩之初第518章 江陵侯第488章 皮島之議第628章 封狼居胥(二)第385章 安廬巡撫第636章 神刃軍第411章 阻江第636章 神刃軍第562章 戰馬(六)第150章 重返桐柏第166章 圍三缺一第681章 恩科取士第663章 滅國之戰(八)第467章 淡馬錫第227章 安南鄭梉第297章 沸騰的陳家第49章 保衛貨棧第456章 進取第41章 算計縣尊第442章 攻堅第280章 虛假銀庫第492章 擄掠第644章 任人唯親第637章 源頭活水第692章 參軍聯席署第682章 交趾風雲第159章 五峰慘案第107章 晉商賣馬第473章 聯防第101章 總兵鄧玘第426章 入彀第180章 五省總督第142章 林鄭合流第608章 左右開弓第64章 東林黨人第290章 金票出爐
第365章 攪動時局第379章 馬不停蹄第694章 中央改制第616章 大時代(一)第630章 封狼居胥(四)第17章 借力生力第118章 觀口守營(二)第454章 轉變第22章 定計除匪第141章 海上狼煙第488章 皮島之議第358章 進入禹州第477章 單幹第399章 博弈第312章 龍虎軍的異動第272章 形勢逆轉第669章 光祿院(四)第278章 五管齊下第503章 奏章第45章 亂中有序第650章 加勒比往事第100章 招募騎士(二)第56章 共牢而食第197章 逐步推進第560章 戰馬(四)第631章 封狼居胥(五)第513章 隱忍(一)第205章 應對之策(二)第337章 一起偷聽第143章 海盜受撫第680章 官場大地震第597章 熊文燦的能力第320章 消耗戰第414章 算計第654章 朝廷變局(四)第545章 放手一搏第405章 龍武軍第315章 短兵相接第500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第233章 黃渤犒軍第31章 與虎謀皮第327章 抓捕奴隸第249章 未雨綢繆第213章 海戰戰術第534章 合圍(三)第469章 整備第563章 收編第491章 收編第24章 千里窺視第111章 左良玉兵敗第128章 張獻忠義子第446章 與時間賽跑第43章 亂之源頭第546章 另一個失敗者第368章 騎兵奔襲第574章 大洗禮第74章 籌備建制第546章 另一個失敗者第205章 應對之策(二)第689章 聚焦天津第365章 攪動時局第68章 大展宏第160章 急轉直下第680章 官場大地震第573章 分崩之初第518章 江陵侯第488章 皮島之議第628章 封狼居胥(二)第385章 安廬巡撫第636章 神刃軍第411章 阻江第636章 神刃軍第562章 戰馬(六)第150章 重返桐柏第166章 圍三缺一第681章 恩科取士第663章 滅國之戰(八)第467章 淡馬錫第227章 安南鄭梉第297章 沸騰的陳家第49章 保衛貨棧第456章 進取第41章 算計縣尊第442章 攻堅第280章 虛假銀庫第492章 擄掠第644章 任人唯親第637章 源頭活水第692章 參軍聯席署第682章 交趾風雲第159章 五峰慘案第107章 晉商賣馬第473章 聯防第101章 總兵鄧玘第426章 入彀第180章 五省總督第142章 林鄭合流第608章 左右開弓第64章 東林黨人第290章 金票出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