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戰略轉向

當大明上下、邦泰內外無不心急火燎地盯着廣州時,林純鴻卻攜妾在海上逍遙快活。

鎮遠、來遠和致遠艦經過半年的建造,終於在崇禎八年十月十八下水,開始爲期兩個月的海試。林純鴻想親身體會劈波斬浪的感覺,便登艦參加海試,還拉上了崔玉兒。

崔玉兒本不想去,但林純鴻一句話徹底讓她改變了主意:“你做海上保險生意,海舟都未乘坐過,能有什麼發展前途?”

令人驚奇的是,崔玉兒上舟之後,並未像林純鴻一般吐得稀里嘩啦,而是表現出驚人的適應能力,就彷彿自小從船上長大一般。

林純鴻臉色蒼白,手指崔玉兒,不無嫉妒地說道:“上輩子,你一定是海盜婆娘!”

崔玉兒非常肯定地點頭道:“對!不過外子乃旱鴨子!”

林純鴻一躍而起,將崔玉兒摟入懷中,斥道:“你家老爺是旱鴨子?我十二歲橫渡長江,十七歲時,爲了一根木材,在長江裡泡了一天一夜,能是旱鴨子?”

崔玉兒嬌態畢現,嗔道:“上輩子又不是嫁給你!你急什麼急?”

林純鴻笑道:“上輩子,下輩子,你都逃不過老爺我的魔爪!”

說完,摟住崔玉兒就要求歡。

突然,林純鴻停止手上動作,感到奇怪不已,對崔玉兒說道:“真是奇怪,與你一番打鬧後,好像沒那麼難受了!”

崔玉兒如春藤一般,纏繞在林純鴻身上,喃喃道:“三哥哥……你看看,這樣搖來搖去的多舒服,陸地上完全找不到這種感覺……”

一番雲雨之後,林純鴻徹底擺脫了最初的不適,如同一個海上漢子一般,開始享受那種無天無地的自由生活。

在海試中,林純鴻發現,鎮遠、來遠和致遠三艦的水手素質差定遠艦不是一星半點。拋開水手之間的配合不言,僅僅從操帆操舵技術、炮擊的速度和精準度來看,三艦還需要經歷長期的訓練和實戰。

林純鴻最初還頗爲擔心,但考慮到定遠艦吸取了整個邦泰多年來儲備的精華,心裡方纔釋然。不就是訓練和實戰麼,大不了海試結束後拿海上的小魚小蝦練練手!

林純鴻能放心大膽地離開廣州兩個月,與長期堅持不懈的制度建設有莫大關聯。

與荊州不同,廣東的機構設置、人員管控、工商管理皆以海洋爲核心。林純鴻無意對廣東腹地採取如同荊州一般的激烈措施,一則時機不成熟,二則力有不逮,強行推廣,恐怕好事會變成壞事。

繼在廣州、澳門設立海外定點貿易處後,林純鴻陸續在惠州、潮州、瓊州及安南錦普設立定點貿易處,派遣得力人手進行管理。從一開始,定點貿易處就與貨棧完全不同,以管理、收稅職能爲主,並不直接從事貨殖謀利一事。

定點貿易處隸屬於中書府海事部。鑑於廣東離荊州過遠,目前海事部衙門位於廣州,接受林純鴻的直轄。

軍事上,廣東的兵力主要分爲四部,一爲龍虎軍,剿滅劉香後,林純鴻將龍虎營擴充爲龍虎軍,駐紮在長洲島,威懾廣東境內的任何不軌之徒;二爲海上緝私隊,以烏天海爲隊長,駐紮在香港島,每日巡邏廣東沿海,打擊走私;三爲劫掠艦隊,以遂溪軍港爲基地,整日神龍見首不見尾;四爲海軍艦隊,以樑楓爲海軍提督,駐紮在遂溪,乃林純鴻海上勢力的核心。

這四部分力量均隸屬於都督府海軍部,目前也接受林純鴻的直轄。

此外,邦泰商號、監察府均成立海事部,專門對廣東相關事務進行管理。

林純鴻早就在籌劃設立海事總督,除了監察府海事部外,對廣東的所有機構進行總攬管理,這樣,一旦林純鴻離開廣東,廣東不至於羣龍失首,陷於混亂之中。

至於人選,除了張兆外,目前無人能勝任。

當林純鴻在海上謀劃不休時,岸上的下屬急得猶如熱鍋上的螞蟻,不停地派出船隻四處尋找參加海試的三艦。好在三艦離陸地並不遠,總算找到了林純鴻,送上了最新急報。

林純鴻對錢謙益、瞿式耜的用意可謂洞若觀火:無非就是想逼溫體仁退位,徹底掌控朝政。

畢竟,後世對東林黨人的分析與論述汗牛充棟,林純鴻時有耳聞,並不陌生。南明小朝廷之所以短命,東林黨人就有不可推卸的責任。福王就位後,東林黨人不僅未能徹底拋棄前嫌,與天下士紳同舟共濟,共度時艱,反而不停地挖牆腳,最終更是變本加厲,竭力蠱惑左良玉“清君側”,給漢民族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損失。

東林黨成立之初,尚有爲國爲民之心思,但經歷多年的爭鬥與殺戮後,東林黨已經徹底變質,成爲大明體制內怪胎。東林黨內也不乏國之棟樑,如徐光啓、侯恂輩,皆爲一時之大才,然而這改變不了東林黨的整體氛圍。

東林黨自形成以來,無論得勢或者被殺戮,總是帶着悲劇色彩。鑄就東林黨悲劇的不是別人,正是大明的政治體制!

大明的政治體制不變,復社最終也逃脫不了這個命運,甚至以後還會出現西林黨、北林黨……

“上帝欲讓其滅亡,必先令其瘋狂!”瞿式耜、錢謙益置億萬生民性命、大明前景於不顧,唯務爭權奪利,要說林純鴻不憤怒,那絕無可能。

“遲早要把東林黨扔進歷史的垃圾堆裡!”林純鴻暗暗地下決心。

至於左良玉的威脅,林純鴻則完全沒有放在眼裡。林純鴻在襄陽投資三百多萬兩銀子修城防,並放置了虎嘯軍坐鎮襄陽,這樣的城池要是被左良玉攻破,林純鴻乾脆找一根稻草上吊得了,還談什麼尋覓萬事太平之策?

左良玉攻不破襄陽,也過不了漢江,對荊州、夷陵的威脅微乎其微。

現在的關鍵是,邦泰該何去何從,或者說大明乃至整個大漢民族該何去何從!

林純鴻現在有足夠的信心應付朝廷、江南地方、鄭芝龍等各方勢力的明槍暗箭,也有足夠的實力在大明境內掀起狂風暴雨,徹底改變歷史的走向。

至於遍佈北方的賊寇及盤踞東北的女真人,林純鴻認爲,無論是朝廷,還是江南地方勢力,乃至鄭芝龍,都無能力應付,這從歷史上得到了證明。要徹底避免漢民族走向沉淪,必然要求邦泰發揮更爲關鍵性的作用。

是繼續韜光養晦?還是乘勢而上,爲漢民族打出一條陽光大道出來?

林純鴻時而皺眉,時而啃咬筆頭,時而又在紙上寫寫畫畫,這讓崔玉兒膽戰心驚,她不免想到,難道事態竟然如此嚴重,讓三哥哥爲難至斯?

她忍不住向林純鴻的案臺瞅去,赫然發現,紙上亂七八糟地寫着河南、四川等字眼,從四川上面又畫出一個箭頭,指向秦良玉三個字。

崔玉兒大吃一驚,左良玉攻擊襄陽,與秦良玉有何關係?她失口問道:“三哥哥準備進攻石柱?”

林純鴻一愣,茫然問道:“什麼進攻石柱?”

崔玉兒指着箭頭,問道:“這支弩箭可不正是射向秦柱國?”

林純鴻啞然失笑,“我隨便亂畫的,你倒當真會聯想……這個箭頭的意思是說,如果我們要佔據四川,將面臨秦良玉的幾萬百戰之師!”

說完,林純鴻又陷入沉思中,口中喃喃唸叨:“到底是進入河南剿匪,還是直接佔據四川呢……”

的確,林純鴻不準備再繼續蟄伏了!

目前,賊寇活動範圍越來越廣闊,一直鬧到了南直隸。賊寇流動作戰,對社會經濟的破壞乃是災難性的,長此以往,大明勢必處處是賊寇。

況且,賊寇勢力越來越龐大,林純鴻也不敢打包票能徹底消滅賊寇,一旦剿匪之戰曠日持久,邦泰被賊寇束住了手腳,如何應對入侵的女真人?

林純鴻決定不再按部就班地等待朝廷的命令,而是直接返回荊州,吹響向賊寇攻擊的號角。不過,林純鴻現還在猶豫,是在佔據四川后再進攻賊寇,還是直接北上剿匪。

兩策可謂各有利弊,佔據四川,邦泰所能控制的人口、地盤將大幅度擴大,邦泰將獲得一個龐大的後方,戰略縱深拓展,好處不言而喻。然而,此舉將徹底激怒朝廷,後果難以預測。

直接剿匪,朝廷雖會對邦泰不聽指揮大爲不滿,但看在其剿匪的份上,雙方尚有迴旋的餘地,不至於徹底決裂。弊處也是顯而易見的,邦泰將不得不依靠三府之力供養戰爭,恐怕會非常吃力。

林純鴻想來想去,覺得目前還不能與朝廷徹底鬧翻。鬧翻後,邦泰多年來費盡苦心收羅的人才很可能會就此離開,還得分兵防備朝廷的進攻。

此外,邦泰的收支狀況也會急劇惡化,朝廷只需要一紙詔書,就可以禁止票據在大明各地流通,給邦泰造成無法估量的損失。此舉也會敗壞票據的聲譽,此後想重操舊業,不知道要面臨多大的困難。

最關鍵的是,鬧翻後,軍隊能不能一心一意地跟着林純鴻走,這還是一個大問題。大明朝廷深入人心,林純鴻暫時根本無力挑戰。

最終,林純鴻決定,暫時不管四川,待時機成熟後再說。

第675章 南洋與西域第420章 謀算第20章 如白崖洞例第67章 信譽票據第499章 作勢築城第362章 東南突襲第152章 殺人立威第360章 配合第114章 以快打快(二)第246章 良玉授首第211章 第一把火第220章 海魚保鮮第143章 海盜受撫第268章 平賊將軍第134章 臨陣變計第486章 敵襲第636章 神刃軍第439章 封鎖第159章 五峰慘案第406章 突變第538章 雷霆決戰(三)第94章 圍魏救趙第259章 騎兵對決第540章 雷霆決戰(五)第385章 安廬巡撫第270章 經營南陽第474章 互相算計第59章 青溪佛心第441章 炮戰第52章 軍痞勾結第399章 博弈第541章 雷霆決戰(六)第206章 侯恂下獄第608章 左右開弓第453章 聖地亞哥第201章 坐觀虎鬥第355章 鋼絲繩遊戲第272章 形勢逆轉第520章 試探第306章 軍令與經權第365章 攪動時局第363章 兄弟倪牆第453章 聖地亞哥第174章 親信之殤第643章 虎丘書堂第80章 初戰告捷第663章 滅國之戰(八)第284章 風潮平息第456章 進取第493章 分歧第447章 鯤鵬之略第517章 受阻第202章 大明輿第207章 教育爲本第217章 混亂夜戰第159章 五峰慘案第647章 遼東變局(二)第663章 滅國之戰(八)第201章 坐觀虎鬥第247章 走馬觀花第389章 逾越第447章 炮灰第59章 青溪佛心第599章 戰略主動權第359章 軍議第177章 納妾風波(二)第114章 以快打快(二)第274章 糧食大戰第436章 惶恐第464章 大西洋商號第240章 趁虛夜襲第253章 年關議戰第139章 上川海戰第625章 權宜之計(二)第360章 配合第440章 棱堡第27章 當陽慘禍第102章 大明儒將第613章 紡織業的前景第594章 江南的訴求第438章 登陸第59章 青溪佛心第476章 濟州島第71章 兵甲初備第82章 修武戰後第558章 戰馬(二)第392章 兵馬已動第553章 紛爭第552章 謀財第55章 紅顏“禍水”第130章 義子鬥氣第524章 猶豫第473章 聯防第511章 動向第49章 保衛貨棧第371章 局中的盧象升第95章 攻打官莊第399章 博弈第408章 對策第77章 朝廷博弈
第675章 南洋與西域第420章 謀算第20章 如白崖洞例第67章 信譽票據第499章 作勢築城第362章 東南突襲第152章 殺人立威第360章 配合第114章 以快打快(二)第246章 良玉授首第211章 第一把火第220章 海魚保鮮第143章 海盜受撫第268章 平賊將軍第134章 臨陣變計第486章 敵襲第636章 神刃軍第439章 封鎖第159章 五峰慘案第406章 突變第538章 雷霆決戰(三)第94章 圍魏救趙第259章 騎兵對決第540章 雷霆決戰(五)第385章 安廬巡撫第270章 經營南陽第474章 互相算計第59章 青溪佛心第441章 炮戰第52章 軍痞勾結第399章 博弈第541章 雷霆決戰(六)第206章 侯恂下獄第608章 左右開弓第453章 聖地亞哥第201章 坐觀虎鬥第355章 鋼絲繩遊戲第272章 形勢逆轉第520章 試探第306章 軍令與經權第365章 攪動時局第363章 兄弟倪牆第453章 聖地亞哥第174章 親信之殤第643章 虎丘書堂第80章 初戰告捷第663章 滅國之戰(八)第284章 風潮平息第456章 進取第493章 分歧第447章 鯤鵬之略第517章 受阻第202章 大明輿第207章 教育爲本第217章 混亂夜戰第159章 五峰慘案第647章 遼東變局(二)第663章 滅國之戰(八)第201章 坐觀虎鬥第247章 走馬觀花第389章 逾越第447章 炮灰第59章 青溪佛心第599章 戰略主動權第359章 軍議第177章 納妾風波(二)第114章 以快打快(二)第274章 糧食大戰第436章 惶恐第464章 大西洋商號第240章 趁虛夜襲第253章 年關議戰第139章 上川海戰第625章 權宜之計(二)第360章 配合第440章 棱堡第27章 當陽慘禍第102章 大明儒將第613章 紡織業的前景第594章 江南的訴求第438章 登陸第59章 青溪佛心第476章 濟州島第71章 兵甲初備第82章 修武戰後第558章 戰馬(二)第392章 兵馬已動第553章 紛爭第552章 謀財第55章 紅顏“禍水”第130章 義子鬥氣第524章 猶豫第473章 聯防第511章 動向第49章 保衛貨棧第371章 局中的盧象升第95章 攻打官莊第399章 博弈第408章 對策第77章 朝廷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