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1章 封狼居胥(五)

盛坤山接到張鳳儀加速進兵的通報時,驃騎軍團的重騎軍及車步第一軍剛剛抵達哈素海,離鹿城足足還有兩百多裡。

在佔據三娘子城後,盛坤山令大軍休整十數日,方纔令左勷部駐守三娘子城,車步第二軍四面出擊,消除周邊隱患。

與此同時,盛坤山親率重騎軍及車步第一軍向西進發,一日前進不過三十里,似乎有不思進取之嫌。

即便接到張鳳儀的緊急軍情後,盛坤山依然我行我素,慢慢地將土默特右部一步步往西擠壓,一點也不着急。

左勷作爲荊州軍信任的友軍將領,自然對張鳳儀的困境瞭如指掌,他見盛坤山逡巡不前,心急如焚,親率親衛一路狂奔,趕上盛坤山,表達了他的憂慮。

哪想到盛坤山神定氣閒,直接給武衛軍團下了判語:武衛軍團沒有危險,無論是頓兵不前,還是急於攻佔鹿城,都沒有危險。

左勷一聽,大急,道:“兩萬餘大軍,糧草不繼,這可是傾覆之禍!”

盛坤山笑道:“鄭嘉棟部及預備隊押送輜重抵達武衛軍團中後,大軍軍輜至少可支用半月!以武衛軍團的攻堅能力,半月功夫,足以拿下鹿城。從目前來看,張將軍還遠未至山窮水盡的地步,否則,早就派出重騎兵遮護糧道了。”

聽到“重騎兵”三個字眼,左勷恍然大悟,一時懊悔萬分:自己怎麼就沒注意到張鳳儀還未動用重騎兵呢?

武衛軍團中,編有一個重騎兵軍,兵員高達六千餘,戰馬有一萬五千多匹,精銳程度一點也不亞於驃騎軍團中的重騎兵軍。如此精銳的重騎兵軍,即便蒙古人派數萬輕騎兵前來,又怎麼敢與重騎兵軍對陣?

有重騎兵遮護糧道,糧道可保無虞。

更何況,武衛軍團中,還有兩個機動靈活的騎步軍,一旦蒙古人派數萬騎兵前來,以張鳳儀之能,恐怕會立即實施包抄圍剿,將蒙古人吃得連渣都不剩。

左勷長舒了一口氣,嘆道:“絕對實力面前,什麼騷擾都是玩笑,不足爲慮。末將率兵從未過五千,且都是步兵,一時倒未想到此節。”

盛坤山大笑,道:“左將軍倒是謙虛得緊!”

旋即,盛坤山又對左右喝令道:“擺輿圖!”

左右擺上了輿圖,左勷定睛一看,發現這幅輿圖與作戰輿圖不同,充其量只能算示意圖,涵蓋了整個西域及北方草原。

盛坤山指着輿圖,道:“左將軍請看,遼東自不必說,滿清韃子乃勁敵,自然是我們關照的重點;蒙古高原以北,乃喀爾喀蒙古,蒙古高原以西,乃蒙古衛特拉各部,其中以準噶爾蒙古最爲強盛;準噶爾往西,則是哈薩克汗國;準噶爾以南,則是葉爾羌汗國;準噶爾以北,?北,則是俄羅斯沙皇國!按照江陵侯的說法,以後漢人向西拓展,俄羅斯沙皇國就是我們最爲強勁的敵人!”

看到俄羅斯的版圖,左勷大吃一驚,俄羅斯沙皇國奇大無比,一直延伸至西邊,與瑞典國接壤。左勷早就聽聞,江陵侯派遣使團,從海上抵達瑞典國,足足兩年方纔返回大明!

左勷口不能言,且聽盛坤山大笑道:“如此廣闊的區域,正適合大丈夫建功立業,以左將軍之能,今後率領數萬數十萬精銳士卒,縱橫馳騁,臨陣決機,又有何難!左將軍可有意乎?”

左勷並不接盛坤山的話,沉默半晌,問道:“既然大帥志向如此高遠,卻爲何並不急着攻佔鹿城?”

盛坤山一掌拍在了宣府以北,道:“無他,等滿清韃子出兵而已!”

“韃子出兵?”

左勷大吃一驚,他實在鬧不明白,攻佔鹿城,與等韃子出兵有什麼聯繫。

“左將軍請看……”盛坤山用食指指了指三娘子城,接着說道:“若在三娘子城駐紮數千騎兵,宣大一線是否安若泰山?”

左勷一觀,果然如此,一旦滿清韃子再次劫掠宣大一線,從三娘子城出發,無論襲擊滿清韃子後路,還是側擊滿清韃子,可謂方便至極。

也就是說,三娘子城駐紮數千騎兵,比在宣大一線駐紮數萬將士還要有效!

“滿清韃子糧食不能自給,孫督師在宣大時,徹底斷絕了韃子通過貿易獲取糧食的可能。現在,我們兵駐三娘子城,又徹底斷絕了韃子通過搶掠獲取糧食的可能。本帥估計,韃子不可能無動於衷,極有可能趁我們在三娘子城立足不穩,弄出一些花樣!”

左勷細思片刻,問道:“莫非大帥鼓動三總兵兵出邊牆、大肆宣揚攻擊鹿城,都是爲了引誘韃子來攻,然後兵襲韃子後路,徹底斬斷韃子與漠南蒙古的聯繫?”

盛坤山笑道:“正是!不過,虛虛實實之間,誰又能料定未來?若韃子不來,攻佔鹿城就變成實,然後花點時間,將三娘子城和鹿城經營成漢人的前進基地。”

盛坤山將目光重新聚焦在遼東,接着說道:“爲將者,不得不觀大略。韃子立了文法,任何短期內想消滅韃子的想法都不足取,非吃大虧不可。江陵侯目前將重點放在了遼東,第一步就是斬斷滿清韃子和漠南蒙古的聯繫,第二步纔是經略朝鮮,徹底讓朝鮮脫離韃子的羈絆。所以,我們目前所做的一切,焦點還是在韃子,任何軍事行動,得圍繞着這個大局打轉。”

左勷何曾想過這麼深遠的問題?盛坤山的話,猶如把他帶到一片新天地一般,讓他如癡如醉。

不過,左勷乃孫傳庭精挑細選出來的將領,平生所歷戰事絲毫不亞於盛坤山,稍稍激動片刻,便即冷靜下來,帶着一絲不確定,道:“兵出三娘子城,恐怕也是江陵侯不得已的選擇,要斬斷韃子和漠南蒙古的聯繫,最佳出兵點莫過於宣府;同時,要徹底剿滅韃子,最佳進兵點莫過於山海關!”

盛坤山苦笑道:“可不是……”

盛坤山正待往下說,卻被緊急軍情打斷:皇太極令多爾袞率領兩千餘重騎,協同科爾沁、烏齊葉特部、札剌亦兒等部萬餘騎兵,兵鋒直抵烏蘭察布,隱隱有南掠宣大之勢!

左勷嘆了口氣,道:“韃子出兵的時機,還真是卡得準,不出意外,末將與鄭將軍將被調回宣大一線,無法協同大帥征戰了!”

“有那幫認賊作父的老西,韃子卡準時機有什麼好奇怪的?”盛坤山冷哼數聲,接着說道:“至於多鐸,本帥估計他會停留在烏蘭察布,萬不肯前進一步,與咱們打一場政治仗!”

“末將也是這麼認爲,只是,朝廷敢拿宣大防線賭一場嗎?而且,參軍聯席署,朝廷……”左勷搖了搖頭,道:“哎……不說也罷……”

左勷臉上盡是蕭瑟之意,急急辭別盛坤山,返回三娘子城等待王繼謨的軍令。

果不其然,王繼謨得知多爾袞率兵有劫掠宣大一線的可能後,如同瘋了一般下令楊國柱、王樸及許定國三總兵率兵返回邊牆。

三總兵接到王繼謨的命令後,根本來不及向盛坤山打招呼,如同屁股着了火一般,迅速縮回邊牆,把驃騎軍團及左勷部扔在了茫茫草原中。

跟着荊州軍繼續進兵,無非得到一些甲裝而已。但是,違抗王繼謨軍令,一旦邊牆有失,則是掉腦袋的禍事。這個帳,三總兵還是算得明白的。

至於左勷和鄭嘉棟,王繼謨擔心猝然召回二人,會讓荊州軍兵潰如山倒,他馬上上書朝廷,請朝廷定奪,將球踢到了楊嗣昌腳下。

從這個角度而言,精明的皇太極僅僅只派了兩千餘重騎,就把黃渤和盛坤山統和宣大防線的努力歸零,取得了重大成功。

至於楊嗣昌,則陷入糾結之中,一時竟難以出臺應付之略。

“閣老,林純鴻處心積慮地弄出個參軍聯席署,其用意不言而喻!朝廷豈能將宣大一線的主導權拱手相讓?屬下認爲,韃子出兵烏蘭察布,乃千古難遇之機,不如令鄭嘉棟、左勷部迅速返回宣大一線。盛坤山驟然少了萬餘將士,極有可能率兵返回朔州,如此一來,林純鴻空耗錢糧,竹籃打水一場空,什麼也得不到。”

李紹翼見楊嗣昌難以定略,急着勸諫道。李紹翼的話,並未堅定楊嗣昌的決心,反而讓楊嗣昌更爲糾結,眉毛皺得更緊。

“閣老……”

楊嗣昌揮手打斷李紹翼的話,緩緩說道:“如此一來,豈不是朝廷與滿清韃子密切合作,導致荊州軍進軍草原功虧一簣?”

“這……”李紹翼如同傻了一般,嘴巴張得老大,一個字也吐不出來。楊嗣昌的話顯然是實情,朝廷雖無心與韃子配合擺荊州軍一道,但客觀上卻是精誠團結,將荊州軍當做了共同的敵人。

楊嗣昌接着說道:“多爾袞率的人馬雖高達萬餘,只要盛坤山在三娘子城放置數千精騎,多爾袞絕不敢前進一步,邊牆看似危險,實則穩如泰山。自成祖之後,中原對草原的優勢,從未像現在一樣明顯……”

楊嗣昌停住了話頭,似乎在整理自己的思路,片刻之後,他毅然道:“無論如何,這一切是荊州軍數萬將士一刀一槍地掙過來的,左勷、鄭嘉棟部絕不能撤,如此損人不利己的事,我們不能做!我們制不住林純鴻,史書上,最多罵我等無能,若我們讓鄭嘉棟和左勷撤兵,史書上會將我們罵作秦檜!這是辱沒祖先的恥辱!”

李紹翼憂慮萬分,急道:“閣老是有擔當之人,可是朝臣紛擾,如何說服?皇上那邊,閣老又如何自處?”

楊嗣昌冷笑道:“朝臣就不用理會了,本閣巴不得明日就歸老!至於皇上那邊……嘿嘿,一直看着林純鴻劍走偏鋒,玩出許多花樣,說不得了,這次我們也劍走偏鋒,給林純鴻來一個出其不意!”

第195章 倏忽而敗第40章 土改契機第80章 初戰告捷第679章 孟買七島第413章 陽謀第269章 敲打彭新第165章 奇怪陣型第431章 朝廷的方略第281章 信用等級第456章 進取第206章 侯恂下獄第201章 坐觀虎鬥第390章 初戰第37章 榨油工坊第308章 待客之道第442章 攻堅第486章 敵襲第655章 平叛令第479章 借債風波(一)第578章 撬動時局(四)第511章 動向第455章 兩手第321章 瘋狂的樑楓第273章 絕地反擊第461章 北上第535章 合圍(四)第156章 隔牆有耳第309章 雙重誘餌第399章 博弈第314章 原始的炮戰第664章 滅國之戰(九)第300章 汝窯天青瓷第493章 分歧第528章 置之死地第603章 參軍聯席署第276章 最終決戰第649章 東南變局(二)第625章 權宜之計(二)第201章 坐觀虎鬥第549章 東林黨的打算第673章 下南洋第257章 步騎對決第466章 自發第400章 交鋒第655章 平叛令第466章 自發第621章 使團歸來第642章 西北與東南第71章 兵甲初備第619章 糧草困局第330章 奴隸貿易第690章 光祿大夫第438章 登陸第438章 登陸第332章 拓航第453章 聖地亞哥第453章 聖地亞哥第531章 屠殺第169章 唯一選擇第413章 陽謀第321章 瘋狂的樑楓第544章 目標在江南第681章 恩科取士第214章 運籌帷幄第46章 潤物無聲第648章 東南變局(一)第512章 接仗第329章 軍事安排第663章 滅國之戰(八)第582章 銀票第114章 以快打快(二)第518章 江陵侯第36章 誓言報復第188章 重組軍情司第432章 孫傳庭第626章 無劇本之戲第43章 亂之源頭第562章 戰馬(六)第162章 轅門立柱第202章 大明輿第469章 整備第600章 蒙古諸部第55章 紅顏“禍水”第301章 蠢蠢欲動第463章 收縮第193章 荊州攻略第411章 阻江第350章 風雲變幻第372章 沁水據點第484章 喚醒第247章 走馬觀花第97章 擴編計劃第152章 殺人立威第254章 被逼死鬥第375章 求名不求實第362章 東南突襲第497章 圍而不攻第591章 金銀複合本位第56章 共牢而食第335章 又一次偶遇
第195章 倏忽而敗第40章 土改契機第80章 初戰告捷第679章 孟買七島第413章 陽謀第269章 敲打彭新第165章 奇怪陣型第431章 朝廷的方略第281章 信用等級第456章 進取第206章 侯恂下獄第201章 坐觀虎鬥第390章 初戰第37章 榨油工坊第308章 待客之道第442章 攻堅第486章 敵襲第655章 平叛令第479章 借債風波(一)第578章 撬動時局(四)第511章 動向第455章 兩手第321章 瘋狂的樑楓第273章 絕地反擊第461章 北上第535章 合圍(四)第156章 隔牆有耳第309章 雙重誘餌第399章 博弈第314章 原始的炮戰第664章 滅國之戰(九)第300章 汝窯天青瓷第493章 分歧第528章 置之死地第603章 參軍聯席署第276章 最終決戰第649章 東南變局(二)第625章 權宜之計(二)第201章 坐觀虎鬥第549章 東林黨的打算第673章 下南洋第257章 步騎對決第466章 自發第400章 交鋒第655章 平叛令第466章 自發第621章 使團歸來第642章 西北與東南第71章 兵甲初備第619章 糧草困局第330章 奴隸貿易第690章 光祿大夫第438章 登陸第438章 登陸第332章 拓航第453章 聖地亞哥第453章 聖地亞哥第531章 屠殺第169章 唯一選擇第413章 陽謀第321章 瘋狂的樑楓第544章 目標在江南第681章 恩科取士第214章 運籌帷幄第46章 潤物無聲第648章 東南變局(一)第512章 接仗第329章 軍事安排第663章 滅國之戰(八)第582章 銀票第114章 以快打快(二)第518章 江陵侯第36章 誓言報復第188章 重組軍情司第432章 孫傳庭第626章 無劇本之戲第43章 亂之源頭第562章 戰馬(六)第162章 轅門立柱第202章 大明輿第469章 整備第600章 蒙古諸部第55章 紅顏“禍水”第301章 蠢蠢欲動第463章 收縮第193章 荊州攻略第411章 阻江第350章 風雲變幻第372章 沁水據點第484章 喚醒第247章 走馬觀花第97章 擴編計劃第152章 殺人立威第254章 被逼死鬥第375章 求名不求實第362章 東南突襲第497章 圍而不攻第591章 金銀複合本位第56章 共牢而食第335章 又一次偶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