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五章 朝議

“臣願勉力一試,但克恭與臣分開已久,能否勸他歸降臣實在沒有把握,如果失敗,還請陛下不要怪罪。”高義只能答應,但他心裡清楚高克恭是不可能投降宋國的,所以提前來了一個免責聲明。

肖衍哈哈一笑:“這是自然,就算克恭將軍不願意來我大宋,朕也絕不會遷怒於太尉。”

說完高克恭的事,肖衍又問袁成策:“楚國復辟之後,聯合齊國一起又對大將軍用兵了,你說這次大將軍能打的贏嗎?”

袁成策以前也是肖衍的太傅,哪裡會聽不出他的言下之意:“大將軍這次是偷雞不成蝕把米,不僅伐燕失敗了,還讓項楚鑽了個空子。現在又被田無忌和姜桓楚所牽制,如果他再敗了,我們就有機會收回楚地的控制權。”

“那朕是否應該把大司馬調回來呢?現在大司馬在秦國剛剛打開局面,現在放棄伐秦着實有些可惜。”肖衍面露爲難之色。

“但我們大宋除了大司馬之外,還有誰可以對付大將軍和田無忌呢?”袁成策也是爲難。

宋國的情況和秦國有些類似,都是缺乏優秀的將領。但秦國是因爲長年的和平所導致的,宋國則恰恰相反,因爲長期的戰亂,國內優秀的將領並不少,但因爲軍事大權一直都把持在鄧元覺手上,所以軍中大部分的將領也是他的人,這才導致肖衍無人可用的尷尬局面。

這時一直沒有說話的肖寅站了出來:“陛下,臣請命去丹陽負責對楚地的戰事。”

肖衍眼前一亮,自己倒把這個皇兄給忘記了。肖寅早年在鄧元覺的麾下效力過,跟着大將軍一起抵禦過楚、秦的攻擊。後來又被先皇肖道成派去了楚地制衡鄧元覺,還在許昌和齊軍交戰了三年,說起來也算是一員經久戰陣的猛將。

就在肖衍正準備答應的時候,袁成策說話了:“殿下確實是驍勇善戰,去負責楚地的戰事也是極佳的人選。但先皇駕崩前曾說過,大宋的軍事全權交由大司馬負責。現在的丹陽留守魏中行也是大司馬的心腹,如果這個時候派殿下過去,會不會讓大司馬誤以爲陛下想奪他的兵權?另外荊州的吳騰,十幾歲就跟着大將軍南征北戰,一身武藝更是出自天刀門,這樣的對手殿下想要勝他也不容易。”

這番話又讓肖衍動搖了,讓肖寅去丹陽不是不可以,但提前是他必須打贏,可面對以擅守著稱的吳騰,肖寅能打贏的可能性實在太小,萬一要是輸了,再想請燕赤行出兵,只怕得付出一些代價了。

看到肖衍猶豫不決,肖寅又道:“丞相大人,我有個問題想請教你,我大宋上百年來戰爭不斷,爲什麼到現在居然會找不出一個能領兵作戰的人?這究竟是因爲找不到這樣的人,還是其它原因?”

袁成策明白肖寅的言下之意,只好低頭不再說話。

肖寅又道:“現在不是我大宋國無將可用,而是我大宋朝廷無將可用,論起戰將數量,就算是齊國也未必能比得上我們,只是這些人要麼在大將軍的麾下,要麼在大司馬的麾下。臣不敢妄議先帝,但臣知道,如果陛下您還遵照先皇的遺命,那未來仍然改變不了現在的局面。”

肖寅的話說的十分大膽,這要是放在平時,肖衍完全可以治他一個大不敬的罪名,但現在內外交困,仔細品味這番話也有幾分道理,軍事全部交給燕赤行不是不可以,但未來如果他和鄧元覺一樣呢?何況肖道成駕崩前也明確告訴過肖衍,燕赤行也是一個野心家。

肖衍還是拿不定主意,又看了看高義,問道:“太尉,你也說說你的意見,究竟是該派皇兄去丹陽負責楚地的戰事,還是該把大司馬調回來?”

自從四大世家倒臺後,宋國的朝堂上全部換成了年輕的面孔,無論是丞相袁成策還是大皇子肖寅都不到四十歲,只有高義這個外來戶,執政經驗豐富,他知道這個時候不能輕易發表意見,無論是支持誰都勢必會得罪另一方,而這兩方的勢力都不是自己能惹的起。

但肖衍親自發問了,自然不能再默不作聲,高義只好又拿出了自己最擅長的那一套,不直接表明觀點,反問道:“剛殿下提了一個問題,臣也想提一個問題,如果現在就要向荊州開戰,那殿下或是大司馬會採取什麼策略?”

肖寅想了想道:“荊州有二十萬大軍,我們在丹陽只有十萬,如果選擇正面強攻,我軍幾乎沒有勝算,若是我領軍的話,我會選擇等,等到大將軍敗給齊楚聯軍,然後再找機會攻城。”

高義笑着拍手讚道:“不錯,我相信就算是大司馬領軍,他做出的選擇也是和殿下您一樣。既然能不能拿下荊州不在於我們,而是在齊楚聯軍,那我們爲什麼還要急着用兵?”

衆人一聽都覺得有道理,袁成策又問道:“太尉的意思是我們什麼都不做,一直等到大將軍和齊楚先分出勝負後再行動?”

“也不是什麼都不做,陛下可以下令給魏中行,讓他加大練兵的力度,擺出一副我們隨時都可能出兵荊州意圖,這樣能讓大將軍多幾分顧慮,齊楚聯軍自然也能多幾分勝算。”高義解釋道:“如果大將軍真戰敗了,他一定會調吳騰領軍前去救援,到時我們不就有機會拿下荊州嗎?”

“太尉還是沒說在大將軍戰敗的時候,我們應該派誰領軍?”肖寅聽高義說了大半天雖然覺得都有道理,但他自己關心的問題,高義卻隻字未提,只好又追問道。

朝堂上就是這樣,看似說了很多東西,但一深想卻發現什麼都沒說,高義本想着衆人當局者迷,應該很容易就糊弄過去,沒想到肖寅卻因爲涉及到自己的切身利益,緊咬着不放。

高義尷尬的笑了笑:“臣認爲還是等大將軍那邊分出勝負再做決定吧,到時看吳騰會留下多少人守城,如果兵少,則由殿下負責領兵,如果兵多,不妨讓殿下和大司馬對調一下,殿下去秦國,大司馬回丹陽,畢竟秦國戰場現在打開了局面,放棄也挺可惜的。”高義一邊說,一邊觀察肖寅的臉色,見他面色不善,趕緊又提了一個和稀泥的建議。

肖寅本想諷刺幾句,後來聽到讓自己去秦國,心中不由得大喜。誰都知道楚地的戰局太亂,鄧元覺、田無忌、項楚、姜桓楚這些人沒有一個是好對付的。但是秦國就不一樣了,白孟奇被困在邯鄲,其他能叫得上號的將領就剩下一個林培源,可他也被鄧文英拖住。現在就連高克恭這種以前從未打過勝仗的都能在秦國橫掃冀州郡,那自己去了總不至於比他還差吧。

想到這裡,肖寅趕緊附議道:“太尉大人所言甚是,陛下如果讓臣和大司馬對調,相信會是一個兩全其美的決定。”

“既然皇兄也同意太尉所言,那就等楚地戰場分出勝負後,你再和大司馬對調。”肖衍雖然知道肖寅有私心,但也認同對調這個方案。燕赤行是野心家,把他放在秦國難保日後不會和鄧元覺一樣割據一方,還是調去楚地安全。肖寅雖然有私心,但他的能力和聲望都無法和燕赤行比,就算有不臣之心,也掀不起大風浪。

周口城下,宋、齊、楚三國陷入了僵局,就因爲鄧元覺不敢全力攻城,所以一旁觀戰的姜桓楚始終找不到破綻,只好在開封繼續等待時機。而項楚託齊軍的福,也能勉強守住。

秦國戰場上,燕赤行效仿鄧元覺,一邊拖住白孟奇,一邊慢慢蠶食兗州。林培源面對鄧文英的攻勢,也只能困困支撐,抽不出身去支援邯鄲。

天羅教的局面則是三方之中最好的,王赤驥不僅拿下了陽泉,大半個幷州也劃入了天羅教的版圖。而高克恭那邊,拿下霸州也是指日可待。

“霸州太守胡飛揚這都第六次向朕求援了,前幾次朕聽你們的沒有發兵去救,現在眼見就要守不住了,你們趕緊都給朕出個主意。”蘇城皇宮內,秦帝馮伯謀這麼多年來還是第一次感覺到了危機。

在高克恭剛開始攻打霸州的時候,胡飛揚就向蘇城求援過,但衆臣認爲霸州有三萬大軍足以擋住天羅軍,而蘇城的五萬大軍是在最後關頭用來應急的,不能隨便投入戰場。

馮伯謀也不想輕易出掉手上的最後一張牌,原想着等白孟奇打退了宋軍之後,在一起收拾高克恭。可一晃過去了半年,白孟奇不僅沒有打退宋軍,自己反而被燕赤行困在邯鄲,還指着蘇城發兵前去救援。

丞相李世榮硬着頭皮勸道:“現在霸州將破,城池也破爛不堪,就算髮兵前去救援,勝算也不會太高。不如干脆留在蘇城,憑藉蘇城城堅牆厚的優勢,與敵軍一決勝負。”

大司馬劉宏昱一直害怕馮伯謀會派自己帶兵前去救援,也建議按兵不動。

第十八章 脫困第十章 大將軍鄧元覺第五十章 追月宗宗主第一百三十六章 荊州城下第二十三章 勸降第二百四十六章 再次結盟第二百三十七章 誤會弒君第二百五十四章 私人友誼?第一百七十章 齊楚合作第二百二十七章 再見雷墨陽第二百零七章 秘密回楚第四十五章 促膝長談第二百五十一章 姜桓秦的恐懼第二百零九章 末路的燕國第一百一十章 佯裝撤兵第二百一十七章 姜氏兄弟的密謀第九十二章 淨空大師第二章 獻計第七章 第一次任務第二百二十章 伏兵五嶗山第四十四章 夜談第十七章 天羅教第九十七章 拆穿第六十一章 遇刺第二百四十五章 久別重逢第二百六十一章 自立爲王第九十一章 鬱林寺第二百一十九章 下毒第十八章 脫困第二十章 天刀門第七章 第一次任務第二百四十七章 曾東的怒火第一百六十四章 七局四勝第一百四十二章 海盜聯軍第二百六十四章 六路大軍第一百七十八章 隱星宗宗主第二百二十二章 商議儲位第五章 服輸第二百六十章 衝突?第八十六章 示弱第二百零五章 攻佔滄州第一百三十二章 南陽戰場第一百六十八章 車輪大戰第四十二章 攜款潛逃第一百二十四章 大戰前夕的緊張第一百零五章 下川歸降第二百六十三章 可憐的肖寅第一百四十九章 鄧元覺的秘密第一百九十四章 宋國新帝第二百一十三章 秦國危機第一百二十四章 大戰前夕的緊張第一百零九章 奪回川島第一百三十六章 荊州城下第一百五十七章 遷都第一百零八章 李志希的偷襲第二百一十二章 潁川防禦戰第五十一章 晉級淘汰賽第一百三十九章 生擒竹中重治第二十四章 智囊王倫第一百四十章 攻佔那霸第一百九十七章 束手束腳第二百二十六章 鄭倫和陳奇第二百零五章 攻佔滄州第一百七十章 齊楚合作第六十六章 九龍瀑布第一百三十四章 得吉望鄂第一百八十七章 陰謀第一百零一章 齊國三皇子姜桓燕第二百一十九章 下毒第四十五章 促膝長談第五十四章 鬼影門寧則風第四十一章 賭局第一百八十四章 偷襲江州第二百四十二章 收復三城第二百零六章 楚國復辟第九十三章 蒼梧失守第十二章 候贏第一百一十四章 北海港第一百一十一章 論功行賞第二百一十九章 下毒第一百零四章 下川島黃頌升第一百五十六章 唯一的對手第一百零九章 奪回川島第七十章 朝堂論戰第二百二十章 伏兵五嶗山第一百九十章 衝突第一百九十六章 不信任第六十一章 遇刺第二百一十六章 燕國滅亡第一百九十八章 蓬萊失守第一章 家中突變第一百二十六章 久攻不下第八十四章 退回鬱林第一百五十一章 伐楚第一百零五章 下川歸降第十四章 燕國刺客第一百三十八章 備戰那霸第一百二十七章 死守南陽第七十三章 交易第一百八十九章 黃雀在後
第十八章 脫困第十章 大將軍鄧元覺第五十章 追月宗宗主第一百三十六章 荊州城下第二十三章 勸降第二百四十六章 再次結盟第二百三十七章 誤會弒君第二百五十四章 私人友誼?第一百七十章 齊楚合作第二百二十七章 再見雷墨陽第二百零七章 秘密回楚第四十五章 促膝長談第二百五十一章 姜桓秦的恐懼第二百零九章 末路的燕國第一百一十章 佯裝撤兵第二百一十七章 姜氏兄弟的密謀第九十二章 淨空大師第二章 獻計第七章 第一次任務第二百二十章 伏兵五嶗山第四十四章 夜談第十七章 天羅教第九十七章 拆穿第六十一章 遇刺第二百四十五章 久別重逢第二百六十一章 自立爲王第九十一章 鬱林寺第二百一十九章 下毒第十八章 脫困第二十章 天刀門第七章 第一次任務第二百四十七章 曾東的怒火第一百六十四章 七局四勝第一百四十二章 海盜聯軍第二百六十四章 六路大軍第一百七十八章 隱星宗宗主第二百二十二章 商議儲位第五章 服輸第二百六十章 衝突?第八十六章 示弱第二百零五章 攻佔滄州第一百三十二章 南陽戰場第一百六十八章 車輪大戰第四十二章 攜款潛逃第一百二十四章 大戰前夕的緊張第一百零五章 下川歸降第二百六十三章 可憐的肖寅第一百四十九章 鄧元覺的秘密第一百九十四章 宋國新帝第二百一十三章 秦國危機第一百二十四章 大戰前夕的緊張第一百零九章 奪回川島第一百三十六章 荊州城下第一百五十七章 遷都第一百零八章 李志希的偷襲第二百一十二章 潁川防禦戰第五十一章 晉級淘汰賽第一百三十九章 生擒竹中重治第二十四章 智囊王倫第一百四十章 攻佔那霸第一百九十七章 束手束腳第二百二十六章 鄭倫和陳奇第二百零五章 攻佔滄州第一百七十章 齊楚合作第六十六章 九龍瀑布第一百三十四章 得吉望鄂第一百八十七章 陰謀第一百零一章 齊國三皇子姜桓燕第二百一十九章 下毒第四十五章 促膝長談第五十四章 鬼影門寧則風第四十一章 賭局第一百八十四章 偷襲江州第二百四十二章 收復三城第二百零六章 楚國復辟第九十三章 蒼梧失守第十二章 候贏第一百一十四章 北海港第一百一十一章 論功行賞第二百一十九章 下毒第一百零四章 下川島黃頌升第一百五十六章 唯一的對手第一百零九章 奪回川島第七十章 朝堂論戰第二百二十章 伏兵五嶗山第一百九十章 衝突第一百九十六章 不信任第六十一章 遇刺第二百一十六章 燕國滅亡第一百九十八章 蓬萊失守第一章 家中突變第一百二十六章 久攻不下第八十四章 退回鬱林第一百五十一章 伐楚第一百零五章 下川歸降第十四章 燕國刺客第一百三十八章 備戰那霸第一百二十七章 死守南陽第七十三章 交易第一百八十九章 黃雀在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