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緊急封王

殘餘的錦衣衛勢力,情報員,接到了聯絡命令,立刻返回南京城,只有少數無法返回的,則改變了身份,潛伏起來,等待時機,相當於,一個千戶大人的叛變,將張由鬆辛辛苦苦經營的地下戰線,徹底地摧毀。

沮喪之餘,張由鬆暗暗發誓,要在最短的時間內,恢復北方的秘密情報機關,絕對不會滿清妥協讓步。

這時期,他吩咐南京的錦衣衛隊,各地的其他成員,認真總結經驗,反思自己,以免重蹈覆轍。

對於各地的負責人,實行雙頭制,寧可降低效率,也要加強監督,同時,將秘密組織的規模縮小,使潛伏的組織相互之間,不那麼清楚,避免偶然現象,造成大規模的破壞。

這樣複雜的專業性問題,張由鬆只是提出來,然後放任馮可宗來解決。

他需要解決的問題很多,都是戰略性的,第一個,就是向全國百姓通報。

這個通報,很有必要,也很有技巧,既要讓全國百姓和官兵知道形勢的嚴峻性,分清敵我,又要讓大家不致於灰心喪氣,悲觀絕望。

“最近,北方一帶,形勢比較嚴峻,少數心懷叵測的中下級軍官,帶領和裹攜部分士兵,向滿清靼虜投降,或者解散了部隊,放棄了陣地,成爲可恥的叛徒,這些人,絕大多數都是流賊出身,或者地痞流氓,因爲朝廷寬大,給予出路,才招致軍中效勞的,這些人的離開,是大明軍事實力上的一些損失,但是,也是大明忠貞百姓官員更加純潔,更加團結的開始,清者自清,濁者自濁!”

“王之綱等叛將,就是肆意屠殺睢州百姓,致死者達十萬以上的兇手,流氓,野心家,叛徒,他們的叛變,是因爲朝廷即將徹底清算追究他們殘害百姓的罪責,所以,他們的叛逃,是必然的,也說明,大明朝廷,寧可失去一些將領和士兵的支持,也要堅決地維護百姓的利益,生命財產的安全。”

“劉擇清等,也是混進大明官軍中的野心家,陰謀家,更是殘害百姓的流氓,軍閥,現在,他們公開叛國投敵,正說明了,滿清異族,都是卑鄙無恥的,所謂物以類聚,人以羣分。更有,劉擇清的叛變,是因爲他的殘暴,朝廷正欲追究責任,查劉擇清在鎮期間,殘忍地捉住數名百姓,以酷刑毆打,又將其捆綁,砸其頭蓋,喝其腦漿,殘酷異常,此非人類者也!”

“查,現在留駐在南京城中的各鎮將子孫,都在朝廷的嚴密監視和保護之中,希望那些叛亂和被裹攜的鎮將,能夠迷途知返,體念朝庭的拳拳仁慈之心!”

“忠烈王世子及夫人,嚴厲譴責在開封的叛亂行爲,稱,這是玷污忠烈王英名的卑鄙行徑,世子和夫人表示,堅決擁戴大明辨是非朝廷!”

“襄樊寧南侯左鏈玉表示,堅決擁戴朝廷,並欲勤王十萬軍趕赴南京,匯合京軍北伐,討滅諸賊!”

“福建南安侯鄭芝龍表示,將出動三萬水師,側擊滿清軍的山東沿海地帶,遼東地帶,襲擾敵人,並且,以陸軍五萬,北上增援。”

“朝廷嚴重聲明,將以狂風暴雨般的軍事攻勢,將一切敢於禍國殃民的叛賊,覬覦華夏的邊蠻小丑,統統掃滅!”

“京軍衆將領表示,堅決擁戴弘光皇帝,誓與滿清靼虜和叛亂諸賊不共戴天!京軍現在,滿員精銳三十萬,鐵騎五萬,不日即北伐中原,橫掃幽燕,直搗瀋陽,赫圖阿拉!”

這是一場嚴重的政治軍事危機,政府的應對和對百姓的宣告,本身就是一個重大的危機公關項目,在這一方面,張由鬆既有經驗,又有能力,做得相當之好。

爲了避免事態太過震撼,朝廷的公告裡,有意地模糊了許多鎮將的名字,沒有提,還有的呢,則說是鎮將堅決愛國,被部下裹攜而去,還有的已經罵賊而死。

張由鬆緊急地開動了官員集團,對南京一帶的數百公里平方的地區,進行了地毯式的宣傳轟炸,先穩定心腹地帶的安定團結。

當然,這些事情,作爲,都是務虛的方面,於大事無補,可是,也有相當的意義。不能忽視。

一場義正詞嚴的聲討叛亂的政府公告,好象一把明礬清撒在渾濁的河水裡,瞬間就將水面澄清了。

不是真正澄清,而是將無數的真假信息,令人髮指震撼的消息,統統的修正和屏蔽在外了。

這一公關活動,主要是張由鬆來策劃構思,由其他人具體來做的。策劃很容易,因爲,張由鬆自己,絕對不能陷入困境中,被這些瑣事所羈絆。

大的戰略問題,一直在張由鬆地考慮策劃中,這期間,一個重大的舉措就是,封王。

本來,各鎮將的爵位,已經提升到了侯了,正準備晉升爲公,這是巨大的爵位晉升,在大明歷史上,還是第一次,以前,能夠封爲侯爵,就相當不錯了。可是,一連串的事情,使張由鬆還沒有來得及做到。

這是籠絡人心的一種做法,在籠絡軍隊方面,張由鬆可謂是不遺餘力。

北方各鎮將紛紛叛變,也使張由鬆徹底的放棄了幻想,開始旗幟鮮明地運作了。

在內閣大臣中,先是討論,簡短地做了說明,然後是對羣臣公告,適當吸收意見,之後,就派遣人員,前往各地加封了。

“朝廷感念於襄樊寧南侯的忠貞不渝,拳拳愛國愛君之意,尤其在版圖動盪,人心惶惶之時,更顯得彌足珍貴,又,左侯爵爲國爲民,日夜操勞,功勳卓著,朝廷審慎之,斟酌之,特意加恩,封爲鎮西王,頒佈王依仗,禮節等。”

“大明勇將黃得功,崛起遼東戰場,與滿賊決戰,屢屢獲勝,又南下平定諸賊,建立殊勳,更在開府建衙以後,時刻以朝廷的安危爲念,愛君護國,精誠團結,故,朝廷加封爲鎮東王!”

“朝廷以福建南安侯鄭芝龍,撫鎮東南,累累功勳,又橫跨沿海,護航各地,爲我大明揚軍威,振人心,且忠心耿耿,感昭日月,故,朝廷加恩,封爲南安王。一應依仗禮節如制。”

張由鬆指導下,朝庭只封了三個王,其餘人等,概不加封,因爲,真正能夠有地方軍事實力的,也沒有幾個人了。

這三個人,都明確地表示,要擁戴朝廷的,但是,說是說,在歷史上,這三撥勢力,只有黃得功一個人是死戰的,而且,就是黃得功的部下叛亂,將皇帝俘獲,送往滿清軍中的。

尼瑪,明末之世界,還能有一個人忠心耿耿於國家嗎?

難道只有一個史可法死守揚州?只有一個黃得功爲保護皇帝捐軀?

在高級官員中,明朝滅亡的歷史悲劇中,大義凜然的實在太少太少。雖然馬士英是揹負慘殺的。可是,這貨對明廷的危害,遠遠大於這抵抗而死的正能量。

張由鬆還是有信心的。朝廷內部不鬥爭,左良玉就不會被煽動亂鬧,鄭芝龍遠在福建,就是想投降清廷,還鞭長莫及,沒有機會,黃得功是條漢子,可以培養。這三個人,正常情況下,應該是自己的助手。哪怕是暫時的。

第115章 瘋狗咬了官員第339章 轟破敵軍第144章 知會閣臣第229章 抄家專業...第208章 女暴徒劫色第306章 實彈演練第621章 釣魚戰鬥第621章 釣魚戰鬥第430章 心有千結第184章 擴妃野心第447章 薄霧言歡第632章 破獲臨清第606章 刑訊第531章 酒樓引誘第712章 手腕第226章 金壇民變第201章 辭職風潮第389章 危機關頭第345章 戰地黃花香第424章 政治滲透第193章 籠絡高手第425章 民兵八萬第565章 瞪誰誰懷孕第448章 松江高人第221章 千古完人第707章 僵局第756章 太陽王第629章 慷慨送美第160章 點穴法的厲害第360章 童妃疑案第489章 南華夫人第71章 財政危機第9章 起牀難第667章 不約而同第528章 血戰城道第39章 皇帝姐夫第737章 激戰柔佛第402章 敗退開封第516章 大破楓嶺第687章 小水慢泡第674章 絕世媚音第645章 登徒子第83章 整理後宮第297章 威脅利誘第181章 驚喜第164章 茶樓侯方域第675章 面見圓圓第598章 南線結局第337章 夜襲反擊第706章 征服第437章 杭州之亂第659章 大破清軍第350章 降將無良第378章 徐州換帥第622章 得意忘形第460章 騙救名士第285章 南京政變第411章 梁山血痕第280章 倒黴的家丁第114章 夜以繼日第407章 聚殲清軍第662章 投其所好第599章 得失對比第171章 侯方域的野心第258章 反覆調查第323章 權衡利弊第650章 厭勝之法第305章 軍事遊行第567章 決戰城區第141章 李香君第492章 玉人相識第163章 沉淪第231章 屯軍制度第61章 離間權臣第636章 形勢鉅變第624章 接戰第197章 對藩鎮策略第200章 皇宮盛宴第425章 民兵八萬第746章 在印度東海岸第261章 甜蜜的圈套第462章 裁佛之議第297章 威脅利誘第429章 潞王之死第397章 開封新軍第204章 分割軍權第328章 同時下載第585章 意外第445章 夜宿寒山第149章 人質戰略第284章 拿下老馬第188章 一場好戲第68章 接收南京炮場第315章 栽贓陷害第714章 正定之戰第167章 侯方域悲劇第380章 強人剪徑第94章 血腥鎮壓第105章 滔滔不絕第216章 嚴懲貪官
第115章 瘋狗咬了官員第339章 轟破敵軍第144章 知會閣臣第229章 抄家專業...第208章 女暴徒劫色第306章 實彈演練第621章 釣魚戰鬥第621章 釣魚戰鬥第430章 心有千結第184章 擴妃野心第447章 薄霧言歡第632章 破獲臨清第606章 刑訊第531章 酒樓引誘第712章 手腕第226章 金壇民變第201章 辭職風潮第389章 危機關頭第345章 戰地黃花香第424章 政治滲透第193章 籠絡高手第425章 民兵八萬第565章 瞪誰誰懷孕第448章 松江高人第221章 千古完人第707章 僵局第756章 太陽王第629章 慷慨送美第160章 點穴法的厲害第360章 童妃疑案第489章 南華夫人第71章 財政危機第9章 起牀難第667章 不約而同第528章 血戰城道第39章 皇帝姐夫第737章 激戰柔佛第402章 敗退開封第516章 大破楓嶺第687章 小水慢泡第674章 絕世媚音第645章 登徒子第83章 整理後宮第297章 威脅利誘第181章 驚喜第164章 茶樓侯方域第675章 面見圓圓第598章 南線結局第337章 夜襲反擊第706章 征服第437章 杭州之亂第659章 大破清軍第350章 降將無良第378章 徐州換帥第622章 得意忘形第460章 騙救名士第285章 南京政變第411章 梁山血痕第280章 倒黴的家丁第114章 夜以繼日第407章 聚殲清軍第662章 投其所好第599章 得失對比第171章 侯方域的野心第258章 反覆調查第323章 權衡利弊第650章 厭勝之法第305章 軍事遊行第567章 決戰城區第141章 李香君第492章 玉人相識第163章 沉淪第231章 屯軍制度第61章 離間權臣第636章 形勢鉅變第624章 接戰第197章 對藩鎮策略第200章 皇宮盛宴第425章 民兵八萬第746章 在印度東海岸第261章 甜蜜的圈套第462章 裁佛之議第297章 威脅利誘第429章 潞王之死第397章 開封新軍第204章 分割軍權第328章 同時下載第585章 意外第445章 夜宿寒山第149章 人質戰略第284章 拿下老馬第188章 一場好戲第68章 接收南京炮場第315章 栽贓陷害第714章 正定之戰第167章 侯方域悲劇第380章 強人剪徑第94章 血腥鎮壓第105章 滔滔不絕第216章 嚴懲貪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