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再收二孃

三人行了十餘日,來到一條大路,三個人已到嶺上,卻是傍晚時分。,只一望時,見遠遠地土坡下約有數間草房,傍着溪邊柳樹上挑出個酒帘兒。武松見了,指道:“那裡有個酒店!”

三個人奔下嶺來,山岡邊見個樵夫挑一擔柴過去。武松叫道:“漢子,借問這裡叫做甚麼去處?”樵夫道:“這嶺是孟州道。嶺前面大樹林邊便是有名的十字坡。”

什麼十字坡,難道前面就是大名鼎鼎的母夜叉孫二孃,從書上知道一丈青扈三娘是一美女,孫二孃看名號就知道不是什麼好人,倒是央視版的《水滸傳》中的孫二孃長的到是滿漂亮的,至少是挺豐滿的,今天正要見見真人。

三人一直奔到十字坡邊看時,爲頭一株大樹,四五個人抱不住,上面都是枯藤纏着。過了大樹,早望見一個酒店,門前窗檻邊坐着一個婦人:露出綠紗衫兒來,頭上黃烘烘的插着一頭釵環,鬢邊插着些野花。見我三人來到門前,那婦人便走起身來迎接,——下面系一條鮮紅生絹裙,搽一臉胭脂鉛粉,敞開胸脯,露出桃紅紗主腰,上面一色金紐。——說道:“客官,歇腳了去。本家有好酒、好肉。要點心時,好大饅頭!”

看來此人就是孫二孃了,長相還真不賴,雖然沒有潘金蓮那種嬌媚模樣,但高高的個頭,適合二十一世紀的選模特的觀念,只是遠沒有後世骨感美女的追求罷了,但至少也可以算上一個不錯的是少婦了。

進屋坐定後,只見二孃笑容可掬道:“客官,打多少酒?”

武松道:“不要問多少,只顧燙來。肉便切三五斤來。一發算錢還你。”

“也有好大饅頭。”

武松道:“也把三二十個來做點心。”

孫二孃嘻嘻地笑着入裡面托出一大桶酒來,放下三隻大碗,三雙箸,切出兩盤肉來,一連篩了四五巡酒,去竈上取一籠饅頭來放在桌子上。

兩人拿起來便吃。晁春取一個掰開看了,叫道:“酒家,這饅頭是人肉的,是狗肉的?”

孫二孃嘻嘻笑道:“客官,休要取笑。清平世界,蕩蕩乾坤,那裡有人肉的饅頭,狗肉的滋味。我家饅頭積祖是黃牛的。”

晁春想起書中一句話就說道:“我從來走江湖上,多聽得人說道:大樹十字坡,客人誰敢那裡過?肥的切做饅頭餡,瘦的卻把去填河!”

“客官,那得這話?這是你自捏出來的。”

武松在旁邊接道:“我見這饅頭餡內有幾根毛——一像人小便處的毛一般,以此疑忌。”

晁春又問道:“娘子,你家丈夫卻怎地不見?”

“我的丈夫出外做客未回。”

“恁地時,你獨自一個不感到冷落嗎?”

孫二孃笑着尋思道:“這小孩卻不是作死!倒來戲弄老孃,正是‘燈蛾撲火,惹焰燒身,’不是我來尋你。我且先對付那廝!”然後便道:“客官,休要取笑;再吃幾碗了,去後面樹下乘涼。要歇,便在我家安歇不妨。”

武松聽了這話,小聲說道:“這婦人不懷好意了,你看我且先耍他!”武松又大聲道:“大娘子,你家這酒好生淡薄,別有甚好酒,請我們吃幾碗。”

孫二孃道:“有些十分香美的好酒,只是渾些。”

“最好,越渾越好。”

孫二孃心裡暗笑,便去裡面托出一鏇渾色酒來。

後面的發展和書中一樣,三人都假裝飲下一碗酒而已,假裝倒下之後二孃就把包裹纏袋提入進去了。裡面兩個漢子出來扛擡武松,那裡扛得動,直挺挺在地下,卻似有千百斤重的。只聽得孫二孃喝道:“你這鳥男女只會吃飯吃酒,全沒些用,直要老孃親自動手!這個鳥大漢卻也會戲弄老孃!這等肥胖,好做黃牛肉賣。扛進去先開剝這廝用!”她一頭說,一頭脫了那綠紗衫兒,解了紅絹裙子,赤膊着,便來把武松輕輕提將起來。

武松就勢抱住那婦人,把兩隻手一拘拘將攏來,當胸前摟住;卻把兩隻腿望那婦人下半

截只一挾,壓在婦人身上,只見他殺豬也似叫將起來。那兩個漢子急待向前,被武松大喝一

聲,驚得呆了。

那婦人被按壓在地上,只叫道:“好漢饒我!”那裡敢掙扎。只見門前一人挑一擔柴歇

在門首。望見武松按倒那婦人在地上,那人大踏步跑將進來,叫道:“好漢息怒!且饒恕

了,小人自有話說。”

武松跳將起來,把左腳踏住婦人,提着雙拳,看那人時,頭戴青紗凹面巾;身穿白布

衫,八搭麻鞋;腰繫着纏袋;生得三拳骨叉臉兒,微有幾根髭髯,年近三十五六,看着武松,叉手不離方寸,說道:“願聞好漢大名?”

武松道:“我行不更名,坐不改姓!都頭武松的便是!”

那人道:“莫不是景陽岡打虎的武都頭?”

武松回道:“然也!”

那人納頭便拜道:“聞名久矣,今日幸得拜識,她小人的渾家。‘有眼不識泰山’;不知怎地觸犯

了都頭?可看小人薄面,望乞恕罪!”

“二郎放手,我看你夫妻兩個也不是等閒的人,願求姓名。”我和林沖都已經站了起來。

那人趕快叫婦人穿了衣裳,快近前來拜了我等,“小人姓張,名青,原是此間光明寺種菜園子。爲因一時爭些小事,性起,把這光明寺僧行殺了,放把火燒做白地;後來也沒對頭,官司也不來問。小人只在此大樹坡下剪徑。俺這渾家姓孫,人都喚他做母夜叉孫二孃。之前我們還蒙倒過花和尚魯智深呢,現在和一個什麼青面獸楊志霸在二龍山落草。小人幾番收得他相招的書信,只是沒有去……”

“他二人還好吧。”林沖趕緊問道。

“你是?”

“他是魯智深的結拜兄弟,八十萬禁軍教頭豹子頭林沖。”武松在旁邊解釋道。

“原來如此,沒想到都是一家人,你們剛纔怎麼知道我要下藥。”孫二孃不解地問。

“多憑小天王提醒。”

“現在江湖上誰不知道十字坡,所以剛纔小弟纔出言相探,而非存心調戲,還往二姐原諒。”晁春在旁邊答道。

“怎麼叫二姐?我家沒有大哥。”孫二孃不解地問。

“名叫二孃,當然要喊二姐了。”

“你年齡不大,竟敢取笑於我,你這弟弟我認定了。”

“這恐怕不好,他是我家主人。”林沖和武松趕緊將梁山上的一切已經下山的目的、陽谷下獄等一一說明。

張青、孫二孃雙雙跪倒在地說:“沒想到小天王如此仗義,我夫妻二人願跟隨身邊,我二孃隨不是什麼大家閨秀,但也懂得照顧人,願服侍在小天王身邊,直到成家立業。”

“那好,我們就名爲主僕,實爲姐弟如何?”

“那感情甚好。”

當晚店中休息一夜,第二日店中四人跟隨晁春等人一起前往二龍山。

第三十四章 董超薛霸第五十三章 李逵下山第五十一章 招安第五十八章 辯論第四十八章 投誠第六十四章 曾頭市第十七章 雷橫朱仝第三章 人才會議第二十九章 隻身逃難第二十章 兵發高唐州第四十六章  密謀第二十八章 晁春吟詩第四十八章 投誠第二十五章 青州歸山第六章 李逵接母第三十八章 軍馬消失第二十章 兵發高唐州第二十六章 花妹秦妻第五十九章 驕兵必敗(一)第十七章 營救孔亮第四十四章 投誠第四十四章 投誠第十九章 改造四山第一章 宋江提親第二十六章 花妹秦妻第七十一章 再論招安第七十一章 再論招安第四十三章 策反第三十一章 晁蓋說親第七十三章 伴娘第二十五章 俊義留山第三十九章 飛虎峪第一章 夢迴水泊梁山第三十五章 兵發大名府第七章 李雲第十六章 二龍山之戰第二十二章 柴進上山第四十一章 呼延灼叛變第四章 林妻上山第二十二章 柴進上山第十二章 獄留金蓮心第五十七章 陰毒第五十三章 李逵下山第四十二章 辱沒祖名第二十四章 一救宋江(下)第三十六章 謀害俊義第二十三章 秦香蓮第十章 祝家莊(一)第五十三章 李逵下山第七十三章 伴娘第十一章 陽谷下獄第二十六章 呼延報捷第二十九章 血戰江州(一)第三十一章 晁蓋說親第二十三章 秦香蓮第二十六章 呼延報捷第三十六章 謀害俊義第四十二章 辱沒祖名第十八章 留下禍害第四章 林彪第十九章 改造四山第四十八章 投誠第五十二章 價碼第四章 林彪第六十章 驕兵必敗(二)第六十七章 曾頭市之戰(上)第七十四章 新婚第六十三章 平定二府(三)第六十一章 平定二府(一)第五十五章 梁山大敗第八章 改革會議(下)第一章 夢迴水泊梁山第十九章 改造四山第三十二章 血戰江州(四)第十一章 陽谷下獄第三十二章 俊義招供第三十一章 血戰江州(三)第十三章 祝家莊(四)第十五章 梁山軍第二十八章 晁春吟詩第九章 兵發祝家莊第六十章 驕兵必敗(二)第八章 梁山書院第六章 李逵接母第四十五章 激辯第二十七章 時遷盜甲第四章 林彪第五十章 對話第十三章 收留金蓮第二十九章 血戰江州(一)第二十五章 青州歸山第二十五章 青州歸山第六十一章 平定二府(一)第八章 梁山書院第五章 鞏固威信第七十三章 伴娘第十八章 留下禍害第四十三章 策反第二十七章 偶遇好漢
第三十四章 董超薛霸第五十三章 李逵下山第五十一章 招安第五十八章 辯論第四十八章 投誠第六十四章 曾頭市第十七章 雷橫朱仝第三章 人才會議第二十九章 隻身逃難第二十章 兵發高唐州第四十六章  密謀第二十八章 晁春吟詩第四十八章 投誠第二十五章 青州歸山第六章 李逵接母第三十八章 軍馬消失第二十章 兵發高唐州第二十六章 花妹秦妻第五十九章 驕兵必敗(一)第十七章 營救孔亮第四十四章 投誠第四十四章 投誠第十九章 改造四山第一章 宋江提親第二十六章 花妹秦妻第七十一章 再論招安第七十一章 再論招安第四十三章 策反第三十一章 晁蓋說親第七十三章 伴娘第二十五章 俊義留山第三十九章 飛虎峪第一章 夢迴水泊梁山第三十五章 兵發大名府第七章 李雲第十六章 二龍山之戰第二十二章 柴進上山第四十一章 呼延灼叛變第四章 林妻上山第二十二章 柴進上山第十二章 獄留金蓮心第五十七章 陰毒第五十三章 李逵下山第四十二章 辱沒祖名第二十四章 一救宋江(下)第三十六章 謀害俊義第二十三章 秦香蓮第十章 祝家莊(一)第五十三章 李逵下山第七十三章 伴娘第十一章 陽谷下獄第二十六章 呼延報捷第二十九章 血戰江州(一)第三十一章 晁蓋說親第二十三章 秦香蓮第二十六章 呼延報捷第三十六章 謀害俊義第四十二章 辱沒祖名第十八章 留下禍害第四章 林彪第十九章 改造四山第四十八章 投誠第五十二章 價碼第四章 林彪第六十章 驕兵必敗(二)第六十七章 曾頭市之戰(上)第七十四章 新婚第六十三章 平定二府(三)第六十一章 平定二府(一)第五十五章 梁山大敗第八章 改革會議(下)第一章 夢迴水泊梁山第十九章 改造四山第三十二章 血戰江州(四)第十一章 陽谷下獄第三十二章 俊義招供第三十一章 血戰江州(三)第十三章 祝家莊(四)第十五章 梁山軍第二十八章 晁春吟詩第九章 兵發祝家莊第六十章 驕兵必敗(二)第八章 梁山書院第六章 李逵接母第四十五章 激辯第二十七章 時遷盜甲第四章 林彪第五十章 對話第十三章 收留金蓮第二十九章 血戰江州(一)第二十五章 青州歸山第二十五章 青州歸山第六十一章 平定二府(一)第八章 梁山書院第五章 鞏固威信第七十三章 伴娘第十八章 留下禍害第四十三章 策反第二十七章 偶遇好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