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都督府轄區

大順朝得國至正,對民間基層社會的政權組織建設空前完善,所以朝廷的自信力也空前強大,並不禁止民間的各色結社。

由於戰爭的需要,雖然收遼之役以後,滿洲人已經不再成爲迫在眉睫的一大威脅,可是河套以外的蒙古各部落,依舊時常南下入寇內地,正在漠西崛起的準噶爾諸部,更趁着東蒙古諸部權力結構的瓦解和真空大舉西進。

戰爭的威脅,始終沒有消退。

在這樣的形勢下,爲了籌措騎兵所需,朝廷已經多次發佈了允許民間養馬、鼓勵民間養馬的詔令。

同時大順軍在鞏固對河套、青海的統治以後,也於當地設立了官辦的馬場。同樣,收遼之役後順軍佔領了毛憐衛一帶,爲了避免東北地區又有像滿洲人一樣的地方強權崛起,順朝對東北的統治特別用心,毛憐牧場也得到了嚴密完善的控制。

在東北一帶,遼西、遼東併合併爲遼寧行省,設立了節度使、觀察使、採訪使、營田使等等建制,恢復了明朝以來的郡縣建制。

由於清國統治期間,曾經將大批關內百姓擄掠至遼地爲奴隸。

對於這一批百姓,順朝則根據其資源與否,授予路費盤纏,由官府組織回鄉活動。

願意留在關外繼續生活的百姓,則授予份地和房舍,使其能夠安居樂業——當然份地和民宅的來源,當然是出自於沒收清國權貴之手。

經過歷年戰亂以及難民的回鄉潮後,遼寧省的人口大爲減少,雖然不至於到十室九空的地步,但相比較萬曆鼎盛時期的形勢,人口稠密程度已經減少了數倍以上。

爲此,順朝又不得不繼續組織大規模的移民實邊活動。

此前數年間,大順主要是從河南一省遷徙人口,充實遭到清軍撤離時系統性破壞的畿輔地區。現在則又從山東一省,由官府出面組織了大規模的移民活動,一年間即移民約十餘萬百姓。

爲了讓這些百姓能夠安居樂業,不僅多賜份地和田宅,而且還在邊牆一帶設立了大量軍屯田和屯墾農莊,以軍屯護衛邊境,防止蒙古、滿洲的殘餘部落襲擾內地。

同時在天法五年、天法六年兩年間,順軍又在東北地區繼續執行了進一步的犁廷軍事行動,大軍向西北、東北兩條邊境線出擊,過鬆花江,遠至黑龍江,大量蒐括活動於當地的蒙古、滿洲和索倫人部落,獲其部衆總計五萬餘人,刀甲威嚇後方徐徐南行。

這些被遠征軍虜回內地的東北各族部衆,此後又被安插到北京、天津和張家口附近居住,形成了一支類似明朝達官的少數民族勢力。這些部衆中的不少人,後來都參加了大順軍隊,在世祖朝的準噶爾戰爭中起到了很大作用。

天法六年,劉芳亮從黑龍江凱旋迴師以後,朝廷即在遼東邊牆以外,又設立了黑龍江和吉林兩個都督府轄區,從此開啓了順朝的都督府制度。

黑龍江和吉林兩個都督府轄區,此時都直接受遼寧節度使的節制,在下級重要的行政官員則都由朝廷直接任命,不對都督負責。

都督有實權,但很難說是大是小,邊界也難以確定。

都督軍政一把抓的大權,受到來自朝廷的無數限制。朝廷和遼寧方面總是不斷進行指指點點,調整制度設計。來自朝廷的詔令層出不窮,其中許多並不符合都督府轄區的現實,但都督也只能想辦法執行。

與此同時,朝廷又對都督防備重重,謹慎把握任期,只選擇最受信任的人擔任該職,而且往往從遠離東北的南方人中挑選。

都督的職權多,範圍廣,但是由於職權邊界不明確,幾乎處處都受到其它衙門的牽制。曾擔任吉林都督的文臣劉鍾泰就曾抱怨過“關外都督一人擔關內節度、觀察、採訪、營田諸使職責任”,軍事事務、司法事務、稅收工作、處理部落問題、整備軍務都需要自己負責,然而這些工作往往和其它衙門官署有交集,並隨時需要聽從朝廷的指導。

總的來說,是權力的分散和交錯導致了都督們沒有力量進行反叛。他們必須也只能在朝廷和都督府轄區各衙門官署之間尋找平衡,充當制衡者和中介人的角色。

在順朝的歷史上,嚴格意義上來說並非沒有“叛變”的都督。這唯一一位叛變的都督,就是青丘州末代大都督,他發現青丘除了少數大城市之外都贊成獨立派軍官團主張的共和國計劃後,決定同意獨立派的主張,簽訂了獨立條約,並藉此成爲了青丘共和國制憲和政事堂會議的一員。

在此後的許多年中,這種都督府制度很快就擴張到了半個地球的範圍內,爲世祖朝的大擴張建立了制度上的保障。

在飛機、電報、蒸汽船和火車沒有發明的年代中,這種制度雖然造成了許多都督嚴重的貪污行爲,但也確保了順朝海外屬地的穩定和安寧,促成了世祖、孝宗以來的長久治世。

而伴隨着各海外都督府轄區的改革,在行省制改革過程中反而造成了大量叛亂,並最終使得順朝的海外帝國體系土崩瓦解,某種意義上來說也造就了第一次共和革命的契機,

不過那都是幾百年後的事情了!

至少在世祖一朝,都督府體制還在有條不紊地運行着,對於遼寧省和吉林、黑龍江兩都督府轄區,還有後來設立的樂浪都督府轄區的移民活動,也在快速進行中。

這場大移民活動,大大緩解了關內地區的人地矛盾,使得順初政治清明、地方安定的局面得以更爲長期地延續下去。

此外關內地區人地矛盾的緩解,對於東北地區及河套地區的土地開發及移民,也都對關內地區田價的持續性下滑造成一定影響。

田價的持續性下滑,以及廢兩改元的諸多改革,也促成了價格革命的爆發——物價上漲、土地價格長期下滑,同時也由於長年的移民實邊運動造成了僱工工資的持續性上升……

新的時代,於無形中敲響了大門。

戰爭的陰霾漸漸遠去,東方既白,道路自然導向了不同的方向。

第十八章 士紳團練第九十四章 疑雲第四十一章 左跑跑第二十一章 狸奴新生活第一百零六章 竹溪一節帥(下)第一百二十二章 袁時泰的光榮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常態,大順衛生運動第十九章 陰謀改變不了歷史第二十九章 自取滅亡第一百八十四章 愛新覺羅殺無赦第六十九章 大順軍以順擊逆第八十三章 李過回來啦第六十七章 受國之垢,是爲社稷主第八十八章 大清的王爺第七十四章 洗甲北舞渡(四)第二十三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一)第九十七章 東師出動第三十五章 裱糊匠史可法第一百零九章 曹帥亂彈琴第三十四章 天生神將李隨侯第一百二十八章 撤離保定第一百四十六章 忠貞營第十四章 老營改革(中)第一百二十五章 陝甘大亂,楊承祖難辭其罪第一百一十三章 多爾袞高呼渡河第九十七章 天下名鎮第三十六章 大順的水利第一百二十二章 奔楚(十二)【二更】第五十五章 楊嗣昌第二十七章 換將第八十九章 任繼榮和任光榮兄弟第一百八十五章 清掃第九十九章 上蔡亂局(二)第七十章 聯結小袁營第一百二十五章 潰圍第一百一十九章 朝廷成敗,悉在吳三桂第六十五章 湖廣巡撫第十六章 虯龍溝第七十八章 治隆漢唐第一百章 揚武藍第四十三章 青丘的歷史第十一章 制式銀幣第八十八章 噸噸噸第六十一章 行軍司馬第一百一十六章 飛雲橋第十一章 隨營學堂第六十一章 進士館第八十九章 任繼榮和任光榮兄弟第九十八章 武昌和嶽州第五十五章 奔跑吧第九十一章 一線城市第十二章 鰲拜第二章 顧炎武第七十八章 劉國能自刎第五十六章 皇太極孤注於一擲第二章 滿洲入寇(中)第九十五章 前營的黑色大纛第五十三章 大順龍衣衛第一百一十五章 奔楚(五)第三十四章 清軍的邪教徒使者第一百零七章 火燒阿山第五十七章 漕運整頓第一百一十二章 大順大總統李過第五十二章 搜殺第一百四十四章 交鋒第四十八章 渤海道兵團第六十九章 大順軍以順擊逆第三十六章 大順的水利第六章 裕州人第一百二十章 貝勒爺昏招迭出第五十七章 問冬衣第一百八十三章 嗷,得國之正第一百零七章 少虎帥破陣(二)第三十四章 陳可新被捕第一百二十四章 多爾袞的首級第三十一章 踏過士紳街第八十一章 闖獻曹會師第九十六章 江山靠誰守第七十一章 大雪滿弓刀第六十四章 徐徐爲陣,夏風亂舞第八十五章 守太原第一百零一章 天氣晴朗夏雨正涼第三十二章 新的田制第九章 鄉官亦士紳第四十五章 李來亨的新編制第七十七章 不辱使命第十四章 大義覺迷錄第一百二十章 貝勒爺昏招迭出第二十四章 洛陽春光好(一)第一百四十八章 徐蚌會戰開始第十章 李錦和李鼐第九十七章 博洛唱歌洪太死第一百一十六章 難道歸來盡列侯第五十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三)第九十五章 瑪瑙山第七十八章 治隆漢唐第三十七章 暴民的復仇第一百一十六章 難道歸來盡列侯第一百零八章 多爾袞退兵第四十三章 青丘的歷史
第十八章 士紳團練第九十四章 疑雲第四十一章 左跑跑第二十一章 狸奴新生活第一百零六章 竹溪一節帥(下)第一百二十二章 袁時泰的光榮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常態,大順衛生運動第十九章 陰謀改變不了歷史第二十九章 自取滅亡第一百八十四章 愛新覺羅殺無赦第六十九章 大順軍以順擊逆第八十三章 李過回來啦第六十七章 受國之垢,是爲社稷主第八十八章 大清的王爺第七十四章 洗甲北舞渡(四)第二十三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一)第九十七章 東師出動第三十五章 裱糊匠史可法第一百零九章 曹帥亂彈琴第三十四章 天生神將李隨侯第一百二十八章 撤離保定第一百四十六章 忠貞營第十四章 老營改革(中)第一百二十五章 陝甘大亂,楊承祖難辭其罪第一百一十三章 多爾袞高呼渡河第九十七章 天下名鎮第三十六章 大順的水利第一百二十二章 奔楚(十二)【二更】第五十五章 楊嗣昌第二十七章 換將第八十九章 任繼榮和任光榮兄弟第一百八十五章 清掃第九十九章 上蔡亂局(二)第七十章 聯結小袁營第一百二十五章 潰圍第一百一十九章 朝廷成敗,悉在吳三桂第六十五章 湖廣巡撫第十六章 虯龍溝第七十八章 治隆漢唐第一百章 揚武藍第四十三章 青丘的歷史第十一章 制式銀幣第八十八章 噸噸噸第六十一章 行軍司馬第一百一十六章 飛雲橋第十一章 隨營學堂第六十一章 進士館第八十九章 任繼榮和任光榮兄弟第九十八章 武昌和嶽州第五十五章 奔跑吧第九十一章 一線城市第十二章 鰲拜第二章 顧炎武第七十八章 劉國能自刎第五十六章 皇太極孤注於一擲第二章 滿洲入寇(中)第九十五章 前營的黑色大纛第五十三章 大順龍衣衛第一百一十五章 奔楚(五)第三十四章 清軍的邪教徒使者第一百零七章 火燒阿山第五十七章 漕運整頓第一百一十二章 大順大總統李過第五十二章 搜殺第一百四十四章 交鋒第四十八章 渤海道兵團第六十九章 大順軍以順擊逆第三十六章 大順的水利第六章 裕州人第一百二十章 貝勒爺昏招迭出第五十七章 問冬衣第一百八十三章 嗷,得國之正第一百零七章 少虎帥破陣(二)第三十四章 陳可新被捕第一百二十四章 多爾袞的首級第三十一章 踏過士紳街第八十一章 闖獻曹會師第九十六章 江山靠誰守第七十一章 大雪滿弓刀第六十四章 徐徐爲陣,夏風亂舞第八十五章 守太原第一百零一章 天氣晴朗夏雨正涼第三十二章 新的田制第九章 鄉官亦士紳第四十五章 李來亨的新編制第七十七章 不辱使命第十四章 大義覺迷錄第一百二十章 貝勒爺昏招迭出第二十四章 洛陽春光好(一)第一百四十八章 徐蚌會戰開始第十章 李錦和李鼐第九十七章 博洛唱歌洪太死第一百一十六章 難道歸來盡列侯第五十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三)第九十五章 瑪瑙山第七十八章 治隆漢唐第三十七章 暴民的復仇第一百一十六章 難道歸來盡列侯第一百零八章 多爾袞退兵第四十三章 青丘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