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帝國特惠制

齊王無子,魏王之子則同樣年幼,何況魏王是罪人,豈能由這一支繼承皇位。

唯獨先楚王之子,年紀合適,而且常養宮中,熟悉政務,能掌機要,才幹十分突出。因此天子一意堅持讓皇長孫繼承大順的江山。

對於楚支最終的繼位,後世流傳最廣的一個推論,便認爲這乃是內廷女官集團的陰謀。

因爲皇長孫近年常居宮中,據傳和不少內廷女官往來曖昧,關係密切。正是一部分女官藉着近水樓臺之利,潛移默化中影響了年邁的天子,才使得被衆人忽視的先楚王之子脫穎而出。

然而也有人認爲,讓皇長孫繼位,主要原因是世祖對於燕王、韓王等人都非常不滿意。

因爲這些皇子當時都已經和民間不少紳商團體關係特別密切,世祖朝的最後幾年裡,李來亨已有了整頓紳商集團的意圖,只是受限於奪嫡之爭越發激烈,天子的精力也不堪支撐,此事才作罷。

但無論齊王還是魏王最後上位,都是一定會對勢力過度膨脹的某些紳商集團開刀的。

唯獨燕王、韓王等無緣繼承皇位的諸王皇子,大多都參與紳商活動過度深入,不爲世祖所喜。

而皇長孫,當年楚王是因爲勸諫世祖赦免松江起義紡織工人罪責之事,在本已重病的情況下被天子罰於宮門下站立一晝夜,踩因病死去,所以皇長孫潤石一直站在維護紡織工人利益的立場上。

也有人認爲正是因爲皇長孫長年堅持的這種立場,被世祖認爲由其繼位,必能一改世祖朝時縱容、放任大產業家的趨勢,起到穩定國本的作用,這才突然立皇長孫爲儲。

總之此事爭議甚多,而且當時人多認爲皇長孫年輕,輩分又敵,在勳臣宿老之中缺乏人脈,恐怕不能坐穩皇位,大順的江山社稷已有風雨飄搖的危險。

但後來的事實證明這些人全都想錯了,皇長孫並非又一個朱允炆,他的手腕相當高明,而且還獲得了在朝中勢力極大的大長公主李徽柔竭力支持,不僅削平宿老,而且改弦更張,與民更始,停止了天法時期的大規模對外戰爭。

順朝從此時開始進入了一個長達數十年的對內整治時期,經過孝宗明命年間二十多年的休養生息,大順纔在高宗時期,邁向了一個全新的開拓征服時代,完全鞏固了對南洋的統治,又在對呆迷兒的戰爭中佔據了主導權,先後攻取三玉茲和河中地區,兵鋒直入阿富汗,對呆迷兒帝國形成了東西夾擊之勢。

在新大陸,世祖朝的流放政策被完全停止了。朝廷開始對青丘州組織官方的大規模移民團,幾十年來內地的太平景象使得人丁滋生,人地矛盾重新尖銳了起來。

對新大陸的移民活動,持續不斷,與同時期對東北、西北、南洋的移民活動,並稱爲“闖關東、走西口、下南洋、徙東洲”。

貫徹了世祖朝後期和孝宗、高宗兩個朝代的移民運動,最後徹底改變了這個世界的民族構成,使得新大陸成爲了一塊東西民族大融合的混血大陸,也使得南洋陸續實現了郡縣化。

整個世界的面貌都被十七世紀、十八世紀的這場大移民運動,所徹底改變了。

但這給順朝帶來了巨大的代價,到德宗朝時,內地各省由於極爲嚴重的人口外流因素,已出現了勞動節價格的劇烈上升,大量良田無人耕種而被拋荒,衆多工廠招募不到合適的工人。

在一次票號詐騙案以後,江南地區大量票號破產倒閉,很快就擴大爲了席捲內地的破產浪潮。貨幣通縮、匯率下降、生產過剩、商品滯銷、勞動力價格上漲、工廠倒閉……

數不清的問題在德宗朝接連到來,順朝的第一次經濟危機來得兇猛又快速,許多失業工人先是大規模地打砸工廠,後來則成爲了蔓延八省的紡工之亂。

朝廷花費了三年時間彈壓紡工之亂,這以後德宗皇帝認識到了順朝各省、各都督州、各海外屬地之間經濟發展的過度分化,還有海外殖民地的離心離德,已經對大順造成了亡國之憂,便開始啓動了新的改革。

德宗朝的改革史稱金甌更化,這一改革旨在強化順朝內地與各種海外屬地之間的聯繫性,加強順朝商品在各海外屬地的傾銷力度和市場規模,形成了獨特的帝國特惠制制度。

由內地和各海外屬地聯手,互相在貿易上給予優待,一起排斥外國商品。

朝廷對大順海外屬地的輸入商品,都給予免稅或減稅的優惠待遇,對從外國輸入的原料、農產品則徵收高額關稅;

大順的各海外屬地則對從內地進口的工業品,給予減稅優惠,同時提高從外國進口貨物的關稅率。

這種特惠制度維繫了大順逐漸走向離心離德的海外帝國,使得這一龐大的殖民體系一直延續到了近現代。

直到各海外屬地的民族獨立意識完全勃發,而大順本身又內憂外患,不斷爆發內戰,才主動允許了多數海外屬地獨立建國。

在衆多屬地中,僅有青丘是藉由獨立戰爭而獲得了獨立。其餘屬地,全部是由大順與屬地都督府進行協商後,逐步允許其自治和獨立的。

也因此,即便到了現代以後,中國與由其屬地發展出來的衆多國家,依舊維持着親密而友好的同盟關係。

帝國特惠制在順朝爆發第一個共和革命時,就已經被取消了。但它的不少制度殘餘,延續了很長時間,更在冷戰時期發展爲了天保府統籌委員會,形成了一個對呆迷兒人民聯邦爲首的紅色國家,實行禁運和貿易限制的國際組織。

以天保府統籌委員會爲首的一系列單邊限制性組織,成爲了後來藍色陣營限制人聯發展的主要外交武器,並嚴重阻礙了人聯的技術進步。

但是到了現代以後,由於國際貿易爭端越發激烈,許多國家都把天保府統籌委員會當成了相互進行貿易戰的工具,其用於限制人聯經濟發展的初衷已經完全喪失,逐漸被慢慢廢除。

第八十二章 依舊大順第九十八章 武昌和嶽州第一百六十四章 最後一戰(十)第十二章 沈莊軍第一百五十五章 最後一戰(一)第九十二章 焦大沖啊第一百一十八章 滅頂之災第七十章 奇襲雪域第一百三十二章 當立蓋世功名第五十一章 何面目歸見陛下第五十六章 王輔臣第四十八章 渤海道兵團第三十七章 真正的新朝雅政第一百四十八章 徐蚌會戰開始第四十章 再議老營改革第十章 李錦和李鼐第一百零六章 少虎帥破陣(一)第十六章 鞏尚書的好文章第一章 後來的事第一百零九章 顧君恩在此第五十四章 賀鎮精騎(一)第五十六章 賀鎮精騎(三)第八十六章 弊案第十七章 大順開國!第十九章 陰謀改變不了歷史第三十九章 天父之教第七十三章 洗甲北舞渡(三)第六十三章 別動軍出城第一百一十九章 朝廷成敗,悉在吳三桂第一百二十一章 飛雲橋南岸第八十章 太原唐王第二十四章 洛陽春光好(一)第八十章 沅兵的大炮第九十一章 大順騎士第八十一章 大明中興第五十七章 問冬衣第九十五章 失陷主帥第一百四十一章 多爾袞不如皇太極第八十五章 紙幣第十一章 非晉王不可第五十二章 陝西遭了二茬罪第一百四十五章 大明水師出場第五十五章 復興陝西第十二章 沈莊軍第六十二章 後勤策第四十二章 易道三第五十六章 夷陵寨第一百八十一章 避箭第八十二章 三馬少一馬第三章 李天下第一百一十八章 金戈鐵馬之象第二十五章 盡入我彀中第十五章 身後第八十四章 範永鬥第四十章 楊嗣昌的終局(四)第五十九章 剿左之策第四十五章 山陽縣中第八十八章 虜必有詐第七十七章 撲夷陵(三)第七十八章 紅衣發熕之神第六十九章 公審劣士紳第六十七章 老府第一百一十六章 飛雲橋第一百四十四章 交鋒第四十章 楊嗣昌的終局(四)第二十五章 洛陽春光好(二)第一百八十九章 選擇第二十六章 天降闖軍第十九章 強攻屏風寨(五)【求收藏!】第五十九章 程朱大義第九十九章 闖軍水師第一百一十三章 奔楚(三)第三十八章 楊嗣昌的終局(二)第六十四章 大順使者第八十七章 稅改第三十一章 南都京華第三十六章 馬寶臨機決斷第二十九章 洛陽春光好(六)第一百二十二章 大決戰名臺詞第一百章 南明的北伐第九十八章 上蔡亂局(一)第三章 闖營一小卒(上)第五十章 三百年帝統第六十三章 帝國特惠制第七十五章 撲夷陵(一)第三十三章 洛陽春光好(十)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清忠臣洪承疇和大明忠臣吳三桂第一百二十四章 多爾袞的首級第十七章 李自成(下)第五十章 峨眉峰李遠第一百四十四章 交鋒第一百五十五章 最後一戰(一)第八十一章 大明中興第八十一章 闖獻曹會師第四十八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一)第七十九章 夾河之役的第一勝第十六章 李過和高一功是一種人第二十七章 控制麻城第六十七章 軍議(下)第七十三章 大寧新城
第八十二章 依舊大順第九十八章 武昌和嶽州第一百六十四章 最後一戰(十)第十二章 沈莊軍第一百五十五章 最後一戰(一)第九十二章 焦大沖啊第一百一十八章 滅頂之災第七十章 奇襲雪域第一百三十二章 當立蓋世功名第五十一章 何面目歸見陛下第五十六章 王輔臣第四十八章 渤海道兵團第三十七章 真正的新朝雅政第一百四十八章 徐蚌會戰開始第四十章 再議老營改革第十章 李錦和李鼐第一百零六章 少虎帥破陣(一)第十六章 鞏尚書的好文章第一章 後來的事第一百零九章 顧君恩在此第五十四章 賀鎮精騎(一)第五十六章 賀鎮精騎(三)第八十六章 弊案第十七章 大順開國!第十九章 陰謀改變不了歷史第三十九章 天父之教第七十三章 洗甲北舞渡(三)第六十三章 別動軍出城第一百一十九章 朝廷成敗,悉在吳三桂第一百二十一章 飛雲橋南岸第八十章 太原唐王第二十四章 洛陽春光好(一)第八十章 沅兵的大炮第九十一章 大順騎士第八十一章 大明中興第五十七章 問冬衣第九十五章 失陷主帥第一百四十一章 多爾袞不如皇太極第八十五章 紙幣第十一章 非晉王不可第五十二章 陝西遭了二茬罪第一百四十五章 大明水師出場第五十五章 復興陝西第十二章 沈莊軍第六十二章 後勤策第四十二章 易道三第五十六章 夷陵寨第一百八十一章 避箭第八十二章 三馬少一馬第三章 李天下第一百一十八章 金戈鐵馬之象第二十五章 盡入我彀中第十五章 身後第八十四章 範永鬥第四十章 楊嗣昌的終局(四)第五十九章 剿左之策第四十五章 山陽縣中第八十八章 虜必有詐第七十七章 撲夷陵(三)第七十八章 紅衣發熕之神第六十九章 公審劣士紳第六十七章 老府第一百一十六章 飛雲橋第一百四十四章 交鋒第四十章 楊嗣昌的終局(四)第二十五章 洛陽春光好(二)第一百八十九章 選擇第二十六章 天降闖軍第十九章 強攻屏風寨(五)【求收藏!】第五十九章 程朱大義第九十九章 闖軍水師第一百一十三章 奔楚(三)第三十八章 楊嗣昌的終局(二)第六十四章 大順使者第八十七章 稅改第三十一章 南都京華第三十六章 馬寶臨機決斷第二十九章 洛陽春光好(六)第一百二十二章 大決戰名臺詞第一百章 南明的北伐第九十八章 上蔡亂局(一)第三章 闖營一小卒(上)第五十章 三百年帝統第六十三章 帝國特惠制第七十五章 撲夷陵(一)第三十三章 洛陽春光好(十)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清忠臣洪承疇和大明忠臣吳三桂第一百二十四章 多爾袞的首級第十七章 李自成(下)第五十章 峨眉峰李遠第一百四十四章 交鋒第一百五十五章 最後一戰(一)第八十一章 大明中興第八十一章 闖獻曹會師第四十八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一)第七十九章 夾河之役的第一勝第十六章 李過和高一功是一種人第二十七章 控制麻城第六十七章 軍議(下)第七十三章 大寧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