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攘外必先安內

民間有句俗話:禍不單行。

這不是迷信,常常是各種具體因素在同一個時間內,促成不同的倒黴事同時出現。從表面看來是偶然,實際一想也並不偶然。

崇禎連做夢也不會想到,在同一天裡,他在乾清宮中接到了兩封飛奏:上午收到河南巡撫李仙風奏報,陝西、三邊總督傅宗龍在項城兵敗,四萬大軍半數覆沒。下午收到大同總兵王樸乘夜逃跑的消息,鬆錦之戰的八總兵騎兵和步兵相互踐踏,死傷無數,總兵吳三桂、王樸等逃入杏山,總兵馬科、李輔明等奔入塔山,洪承疇等人突圍未成,困守松山城,幾次組織突圍,皆告失敗。

不久之前,崇禎收到的消息還是傅宗龍在大洪山擊破闖賊,左良玉從後夾擊,眼看就要平定中原流寇,完全沒有料到,傅宗龍會這麼快就失敗,這麼快就戰死,四萬精兵,就這麼葬送了!

左良玉呢?他到底在哪裡去了?

倘若在往年,他得到這奏報會十分震驚,震驚後會到奉先殿痛哭一陣。然而自從楊嗣昌死後,他在內戰中已經習慣於失敗的打擊,只覺得灰心,愁悶,憂慮,而不再哭了。傅宗龍的死亡,在崇禎心中,實在不能同楊嗣昌的死亡相提並論。

可洪承疇被圍就讓崇禎異常慌張了,楊嗣昌一死,他只剩下洪承疇一個股肱之臣了啊!

“陳新甲還未進宮?已經二更了!”

恰在這時,一個太監輕輕地走到他的身邊,躬身說道:“啓奏皇爺,陳新甲在文華殿恭候召見。”

上午,陳新甲已被崇禎帝在乾清宮召見一次,向他詢問應付中原和關外的作戰方略。陳新甲雖然精明強幹,無奈朝廷糧餉枯竭,將不用命,士無鬥志,紀律敗壞,要挽救這種危局實無良策,所以上午召見時密議很久,卻毫無結果。

崇禎本來就性情急躁,越是苦無救急良策就越是焦急得坐立不安,容易在宮中爆發脾氣,嚇得乾清宮中的太監們和宮女們一個個提心吊膽,連大氣兒也不敢出。

晚膳剛過,他得到在山海關監軍的高起潛來的密奏,說洪承疇在松山被圍,危在旦夕,並說風傳清兵一旦攻破松山,即將再一次大舉入關,圍困京城。

高起潛在密奏中提到這樣一句:“聞東虜仍有議和誠意。倘此事能成,或可救目前一時之急。國事如此,惟乞皇爺聖衷獨斷。”

崇禎雖然不喜歡對滿洲用“議和”一詞,只許說“議撫”或“款議”,但是他的心中不能不承認實是議和,所以在今晚一籌莫展的時候並沒有因爲高起潛的用詞不當生氣。關於同滿洲秘密議和的事,他本來也認爲是目前救急一策,正在密諭陳新甲暗中火速進行,愈快愈好。

現在接到高起潛的密奏,不覺在心中說道:“起潛畢竟是朕的家奴,與許多外廷臣工不同。他明白朕的苦衷,肯替朕目前的困難着想!”

陳新甲在外等候了一段時間,崇禎皇帝終於過來同他商討軍機,皇帝將陳新甲看了一眼,不禁想起了楊嗣昌,心中悽然,暗想道:“只有他二人是心中清楚的人!”

“朕今晚將卿叫進宮來,是要商討中原和關外戰局。傅宗龍被殺,洪承疇被圍,情況實在危急。”

陳新甲回答道:“洪承疇等被圍至今,內無糧草,外無救兵,怕不會支持多久。祖大壽早有投降東虜之意,只是對皇上畏威懷德,不肯遽然背叛,尚在錦州死守。倘若松山失陷,祖大壽必降無疑。鬆、錦一失,關外諸城堡難免隨之瓦解。虜兵銳氣方盛,或蠶食鯨吞,或長驅南下,或二策同時並行,操之在彼。我軍新經潰敗,實無應付良策。微臣身爲本兵,不能代陛下分憂,實在罪不容誅。”

“據卿看來,松山還能夠固守多久?”

“此實難說。洪承疇世受國恩,又蒙陛下知遇,必將竭智盡力,苦撐時日,以待救援。且他久歷戎行,老謀深算,而曹、王兩總兵又是他的舊部,肯出死力。以微臣看來,倘無內應,松山還可以再守一兩個月。”

崇禎問:“一兩個月內是否有辦法救援?”

陳新甲低頭無語。

崇禎輕輕嘆了口氣,說:“如今無兵馳往關外救援,只好對東虜加緊議撫,使局勢暫得緩和,也可以救洪承疇不致陷沒。”

“上次因虜酋對我方使臣身份及所攜文書挑剔,不能前去瀋陽而回。如今馬紹愉等已經準備就緒,即將動身,前往瀋陽議撫。馬紹愉此去必要面見虜酋,議定而歸,暫解皇上東顧之憂,使朝廷得以專力剿滅流賊。”

崇禎點頭,說:“卿言甚是。安內攘外,勢難兼顧。朕只得對東虜暫施羈縻之策,先安內而後攘外。朕之苦衷,惟卿與嗣昌知之!”

陳新甲叩頭說:“皇上乃我朝中興英主,宏謀遠慮,自非一班臣工所能洞悉。然事成之後,邊境暫安,百姓得休養生息,關寧鐵騎可以南調剿賊。到那時,陛下之宏謀遠慮即可爲臣民明白,必定衆心成服,四方稱頌。”

崇禎心中明白陳新甲只是要他趕快議和,渡過目前危局,至於這件事是否真能使“衆心成服,四方稱頌”,他不敢奢望,所以他聽了陳新甲的話以後,臉上連一點寬慰的表情也沒有,接着說道:“此事要萬萬縝密,不可泄露一字。縝密,縝密!”

崇禎最怕的就是之前謝升將議和內情透露的一幕重演,恨恨道:“謝升身爲大臣,竟然將議撫事泄於朝房,引起言官攻訏,殊爲可恨。朕念他平日尚無大過,將他削籍了事。當時卿將對東虜暗中議撫事同他談過,也是太不應該的。不過,朕對卿恩遇如故,仍寄厚望。既往不咎,以後務必慎之再慎。”

一聽皇帝提到謝升的事,陳新甲趕快重新跪下,伏身在地。他對於崇禎的多疑、善變、暴躁和狠毒的秉性非常清楚,儘管他得到皇帝倚信,卻無時不擔心禍生不測。

他明白皇上爲什麼這時候對他提到謝升,感到脊背發涼,連連叩頭,說:“謝升之事,臣實有罪。蒙皇上天恩高厚,未降嚴譴,仍使臣待罪中樞,俾效犬馬之勞。微臣感恩之餘,無時不懍凜畏懼,遇事倍加謹慎。派馬紹愉出關議撫之事,何等重要,臣豈不知?臣絕不敢泄露一字,伏乞陛下放心。”

“凡屬議撫之事,朕每次給你下的手諭,可都遵旨立即燒燬了麼?”

陳新甲又小心翼翼回答道:“臣每次跪讀陛下手詔,凡是關於議撫的,都當即親手暗中燒燬,連隻字片語也不敢存留人間。”

崇禎點頭,最後才提到中原戰局,問:“據卿看來,中原剿局如何收場?”

“以微臣看來,流寇兵力方盛,河南大旱已久,若不加以重剿,必成大患。”

崇禎此時最重視的就是中原流寇問題,爲此他不惜撕毀多年來建立的聖君面貌,放下架子同東虜議和,也要執行攘外必先安內的戰略。

“流寇是天下巨患,讓汪喬年接任秦督,各方調集兵力增援,務使賊不能衝出一隅。”

陳新甲趕快說道:“微臣已調鄭家棟、楊德政、方國安各總兵援剿中原,獻賊如今勢力不張,正可以楚兵援豫局。有二三萬楚兵入中原恢剿,秦軍再益兵三萬人,即便不能剿滅闖、曹,遏其於一隅也絕不成問題。”

崇禎稍覺寬慰,點頭說:“如此甚好。卿下去吧。”

陳新甲爲了應對項城之戰後官軍在河南兵力空虛的情況,不僅將秦軍精銳悉數調往河南,而且還將原本用來對付張獻忠的湖廣駐軍也大量抽調往河南,組織第二次大圍剿。

可是河南實,則湖廣虛,崇禎和陳新甲左支右絀,拆東牆補西牆,到底能裱糊到什麼時候?

第七十六章 掃除絕域第一百一十七章 奔楚(七)第三十章 清鮮戰爭第九十九章 上蔡亂局(二)第二十三章 楚闖雷霆第二十三章 授節鉞於晉王第二十一章 狸奴新生活第七十六章 掃除絕域第四十五章 李來亨的新編制第五十章 革裡眼第六十一章 大婚之信第一百零六章 崇王吊宮燈第一百一十五章 小姨媽羅顏清第三章 經略隨州第一百二十三章 不可抵抗的八旗兵第四十九章 老而不死是爲第二十九章 毛遂自薦第四十五章 甲申年第七十三章 軍官造成的騎牆第四十三章 刀伊入寇第四十章 楊嗣昌的終局(四)第七十八章 黃河巋然不動第四十二章 荒骨潛銷壘未平第五十一章 何面目歸見陛下第十八章 後西明第七十五章 洗甲北舞渡(五)第七十四章 羊角山第二十四章 富水堡第六十章 兵發中原第七章 鳥銃隊第六十八章 摧破裕州城(四)第六十四章 徐徐爲陣,夏風亂舞第二十五章 大戰將至第四十八章 無能狂怒第一百二十三章 不可抵抗的八旗兵第三章 滿洲入寇(下)第五十五章 東坡赤壁第三十章 江南多士第一百零七章 火燒阿山第九十章 處置士紳第一百一十六章 奔楚(六)第三十九章 楊嗣昌的終局(三)第四十六章 永爲濁流第一百二十一章 秦人不暇自哀第二十三章 授節鉞於晉王第十二章 沈莊軍第一百一十四章 小太師第三十章 三楚虎賁,北上第四十八章 中夜決堤使南灌第六十章 不見洛陽花(三)第八十四章 李來亨用兵第八十七章 稅改第八十三章 開國元勳第五章 拳碎大明第一百一十五章 亂刀砍死張汝行第九十八章 武昌和嶽州第五十五章 賀鎮精騎(二)第一百三十四章 結束於碭山第三十章 洛彬很勇第五章 公審殺人第十四章 秦晉爭禪第五十八章 暴斃之憂第一百三十七章 長伯,好做好做第三十八章 除夕燈第十三章 君父之仇第八十一章 土寨整編第一百八十一章 避箭第七十七章 勿以多殺爲慮第六十九章 劉芳亮暢快出城第一百零二章 拯救大帥劉芳亮第三十六章 崇禎哭第二十三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一)第八十章 呆迷兒帝國崛起第九十章 處置士紳第一百二十四章 奔楚(十四)第七十八章 撲夷陵(四)第六十九章 公審劣士紳第一百零四章 鄖陽式結局第一百一十一章 長安血夜第一百四十七章 炮手就位第十四章 老營改革(中)第八十八章 顧君恩來了夠不夠第三十七章 順與清各擅勝場第七十八章 復其仇第三十章 破陣軍嶺川(一)第二十六章 天降闖軍第七章 鳥銃隊第三十三章 李來亨政權誕生第七十四章 郭巨埋兒第一百一十三章 輔國公,對不住了第五十二章 金氏朝鮮第八十六章 全世界都想知道李來亨在哪裡第四十三章 公私合營第九十八章 聯軍末路(三)第九十六章 鳥銃對輕炮第一百七十四章 絕境白狐第三十一章 南都京華第二十四章 洛陽春光好(一)第六十五章 朕不爲寡人第九十章 處置士紳
第七十六章 掃除絕域第一百一十七章 奔楚(七)第三十章 清鮮戰爭第九十九章 上蔡亂局(二)第二十三章 楚闖雷霆第二十三章 授節鉞於晉王第二十一章 狸奴新生活第七十六章 掃除絕域第四十五章 李來亨的新編制第五十章 革裡眼第六十一章 大婚之信第一百零六章 崇王吊宮燈第一百一十五章 小姨媽羅顏清第三章 經略隨州第一百二十三章 不可抵抗的八旗兵第四十九章 老而不死是爲第二十九章 毛遂自薦第四十五章 甲申年第七十三章 軍官造成的騎牆第四十三章 刀伊入寇第四十章 楊嗣昌的終局(四)第七十八章 黃河巋然不動第四十二章 荒骨潛銷壘未平第五十一章 何面目歸見陛下第十八章 後西明第七十五章 洗甲北舞渡(五)第七十四章 羊角山第二十四章 富水堡第六十章 兵發中原第七章 鳥銃隊第六十八章 摧破裕州城(四)第六十四章 徐徐爲陣,夏風亂舞第二十五章 大戰將至第四十八章 無能狂怒第一百二十三章 不可抵抗的八旗兵第三章 滿洲入寇(下)第五十五章 東坡赤壁第三十章 江南多士第一百零七章 火燒阿山第九十章 處置士紳第一百一十六章 奔楚(六)第三十九章 楊嗣昌的終局(三)第四十六章 永爲濁流第一百二十一章 秦人不暇自哀第二十三章 授節鉞於晉王第十二章 沈莊軍第一百一十四章 小太師第三十章 三楚虎賁,北上第四十八章 中夜決堤使南灌第六十章 不見洛陽花(三)第八十四章 李來亨用兵第八十七章 稅改第八十三章 開國元勳第五章 拳碎大明第一百一十五章 亂刀砍死張汝行第九十八章 武昌和嶽州第五十五章 賀鎮精騎(二)第一百三十四章 結束於碭山第三十章 洛彬很勇第五章 公審殺人第十四章 秦晉爭禪第五十八章 暴斃之憂第一百三十七章 長伯,好做好做第三十八章 除夕燈第十三章 君父之仇第八十一章 土寨整編第一百八十一章 避箭第七十七章 勿以多殺爲慮第六十九章 劉芳亮暢快出城第一百零二章 拯救大帥劉芳亮第三十六章 崇禎哭第二十三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一)第八十章 呆迷兒帝國崛起第九十章 處置士紳第一百二十四章 奔楚(十四)第七十八章 撲夷陵(四)第六十九章 公審劣士紳第一百零四章 鄖陽式結局第一百一十一章 長安血夜第一百四十七章 炮手就位第十四章 老營改革(中)第八十八章 顧君恩來了夠不夠第三十七章 順與清各擅勝場第七十八章 復其仇第三十章 破陣軍嶺川(一)第二十六章 天降闖軍第七章 鳥銃隊第三十三章 李來亨政權誕生第七十四章 郭巨埋兒第一百一十三章 輔國公,對不住了第五十二章 金氏朝鮮第八十六章 全世界都想知道李來亨在哪裡第四十三章 公私合營第九十八章 聯軍末路(三)第九十六章 鳥銃對輕炮第一百七十四章 絕境白狐第三十一章 南都京華第二十四章 洛陽春光好(一)第六十五章 朕不爲寡人第九十章 處置士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