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真定軍議

東三城中受到清軍重點進攻的,主要是李世威防守的深州和馬世耀防守的武強。闖軍本在滹沱河的北流與南流之間,依照守險不守城的原則,築有一些小型的類型,但是平坦的北地曠野,本來就極少有可以修築城堡的有利地形,清軍的兵力又是這樣的雄厚,足可以一舉長驅直抵於深州城下。

晉州因爲和真定毗鄰較近,現在看來,並不是清軍優先進攻的重點目標。

劉芳亮在第一時間佈置好晉州的防務以後,便飛馳趕回真定。他風塵僕僕,全身上下都沾滿了硝煙與塵土,沉重的壓力感滿布於面。

“來亨!”

劉芳亮衣不解甲馳入帥府之中,大順軍在北直隸最高級的兩位主帥終於會面。李來亨先握住劉芳亮的手,繼而又和劉芳亮擁在一處,問道:

“劉師傅,晉州情況如何?東虜此來兵勢是可當否?”

“東虜主力就在滹沱河上,這是毋庸置疑之事。”

劉芳亮邊走邊說,他走路時身上的盔甲不斷髮出鏗鏘的響聲,使得帥府裡登時被一種肅殺的嚴峻氣氛所充滿:

“清軍以萬騎強行衝過滹沱河,所謂的投鞭斷流,也比不上精騎阻塞大河的聲勢吧!”

大廳中的衆人,李來亨、方以仁、顧君恩,還有其他大順軍的將領們,包括原本駐守淮北、山東一帶,現在剛剛被李來亨調來真定的陳永福、谷可成等人,全部露出了嚴峻的表情。

一種不可言表的沉默與壓力,於無形中擴散開來。

劉芳亮的到來,像是一顆石子投入平靜的湖面中,驚起的卻不是波瀾,而是洶涌波濤之前的暗流涌動。

因爲晉州受到的攻擊不多,劉芳亮也很難真正將前線的一手情況描述給李來亨等人聽。可是這段時間以來,從深州和武強送來的大量軍情,正在像斑駁的碎片一樣,一片又一片地拼接起來,最終形成一張可怕的鐵騎繪卷。

包括許都在內的衆多參軍司參謀們,都像發了瘋一樣地撲在地圖上。所有人都廢寢忘食,根據前線送來的軍情戰報,還有劉芳亮對清軍攻勢的描述,用紅藍兩色的筆墨在大地圖上標識出順、清兩軍的戰線態勢。

一根碩大的箭頭,正從保慶和慶都的方向直指滹沱河,顧君恩指着那一枚箭頭道:

“深州就是大順軍整條北直隸防線的中心,看來清軍主力將以進攻深州爲主……皇太極若直接衝破深州,的確可以直抵黃河,但順軍等到山西援軍以後,即可自西向東卷擊,從側翼慢慢擠壓清軍,徹底斷絕清軍的北歸之路。

使君,劉帥,依參軍司的推算來看,清軍之攻深州,的確有着勢在必得的氣魄,從皇太極投入的兵力、軍械情況來看,這絕非佯攻。

但清軍總兵力有近二十萬人數之多,完全可以在強攻深州的同時,同時完成圍城打援和奪取真定的兩個目標。”

“奪取真定?”李來亨的眼皮跳了一下,他一拳砸在桌上,沉聲道,“只要我還活着,皇太極就絕不可能走進真定城來。”

方以仁則眯起眼道:“不管清軍現在攻打哪裡,最終目標一定是真定。唯一的問題是,對大順軍來說,究竟是抱定一心死守真定更有利於守住真定,還是積極出擊、馳援他城,更有利於守住真定?”

方以仁的話顯然切中問題的核心,大家都能夠看出真定和井陘對於這場大決戰的重要性。

無論如何,真定絕不可失。

但是要如何守住真定?參軍司只是按照雙方兵力規模進行計算,單純考慮兵力戰力情況來看,李來亨和劉芳亮想要守住真定的可能性實在太低了。

即便抱定一心,蝟集全部兵力死守真定,也未必能夠守住。

何況晉州、深州、武強這東三城,本質上亦和真定形成掎角之勢。東三城若失,清軍便可以從各個方向圍擊真定,而且如果真定的總預備隊,坐視清軍將東三城的大順守軍全部消滅,甚至可能還要坐視清軍在這三座城市進行屠城,對於大順軍將士的士氣,又將會造成何等可怕的打擊呢!

劉芳亮便堅持己見:“深州、武強已在危急之中,清軍以萬騎阻塞河流。東虜的氣勢現在是每一分一秒都要增強數倍,都要再高過上一刻不知道多少倍。

不管是過去的闖軍,還是現在的大順軍,我們從來沒有被動挨打過。越是敵強我弱,越要主動出擊,把握主動權,否則何談戰機?”

衆將意見幾乎都呈一致,郝搖旗和谷可成等大順軍的嫡系將領,一個個都是士氣如虹、鬥志昂揚,即便知道這一次的敵人或許將是大順軍有史以來遇到的最可怕強敵,也沒有任何一人流露出退縮和害怕的意思來。

只有出身不同的陳永福說出了唯一的不同意見。

陳永福是明軍降將,這一點的確造成了他不同於其他人的心態,但讓陳永福最終說出反對意見的,當然不是恐懼,而正是一種希望大順軍能夠取得大決戰勝利的勇氣。

陳永福是一個極爲審慎的人,但他也知道這一刻的滹沱河兩岸正在發生着什麼樣的戰事,這場戰役的規模,這場戰役的重要性,還有它對天下、對於萬民的重大影響力,深知這一切重要性的陳永福,又怎麼能繼續維持自己的審慎和靈活呢?

審慎是明朝官場上的自保之道,靈活是亂世沙場中的求生之法。李來亨的折箭爲誓多少讓陳永福有些感動,李自成的不計前嫌也讓陳永福決定爲大順軍作戰,但是讓他能夠做出過去在明軍中極難做出的舉動,又是因爲李來亨軍中氣氛的感染。

李來亨並不是一個特別高明的統帥,但他的確具備一種容納部下的氣質。陳永福知道李來亨經常在關鍵時候缺乏英武的決斷力,但也知道李來亨對於“意見”這種東西的包容性有多麼高。

他直言道:

“井陘是晉趙孔道,真定則決定井陘的存亡。現在陛下自太原統兵而來,短則數日間即可趕到井陘,只要陛下出井陘口,則大順軍的兵力劣勢情況就將有極大扭轉。

清軍南下,志在必得,而皇太極欲得志於中原,就必須擊破大順軍的主力部隊——至少殺傷過半!

只要順清兩軍殺傷相當,漕運已斷,北京無來年之糧,皇太極自困死地,滅亡便不遠了。兩位君侯都是大順軍中的元從老人,我陳永福說到底不過是一個外人罷了,

可是爲着大順軍的未來、爲着大順軍上上下下幾十萬士兵和幾百萬幾千萬的軍民百姓,我陳永福必須斗膽直言,我們的任務就是守住井陘口,等待陛下親統大兵抵達,在此之前,任何一個兵卒都不可以輕動!

一旦離開城牆的庇護,一旦守軍處在無險可守的曠野之上,誰能保證真定和井陘的完全?隨侯有過圍城打援的經驗,應當更加清楚這一點。”

第二十三章 龍駒寨第二十三章 沈莊軍事變第十六章 五軍第六十七章 青羊宮之變第四十五章 山陽縣中第九十三章 牆式衝鋒沒有對抗第四十六章 繡衣使者出奇算第一百八十八章 復仇第一百四十三章 登萊第五十四章 開科萬言書第八章 着佃交糧第八十四章 忠心耿耿吳三桂第一百七十九章 入地無門孔有德第六十二章 添亂小能手第六十八章 沙州之戰第一百二十一章 飛雲橋南岸第八十七章 稅改第一百八十二章 噫!我中了!第七十九章 夾河之役的第一勝第一百三十八章 延安府野豬嶺第一章 太原第九章 太后寢宮第一百二十章 奔楚(十)第八十八章 龐存回鄉第七十二章 厚重的騎兵第五十五章 奔跑吧第二十八章 八旗權力鬥爭第一百三十五章 人生無處不青山第十九章 強攻屏風寨(五)【求收藏!】第十章 李錦和李鼐第九十七章 天下名鎮第五十一章 藺營換裝第一百零八章 少虎帥破陣(三)第十六章 虯龍溝第八十九章 搢紳降爲編戶,衿佩等於僕隸第一百二十一章 奔楚(十一)【慶收藏5K】第八十章 鄉官體制開始動員第一百零八章 阿山瘋了第三十七章 攤丁入畝不是必殺技第二十三章 福建第五十二章 袁時中不畏於死第二十七章 換將第一百二十九章 山西大局糜爛第九十七章 天下名鎮第二章 這裡不是魏博第六十四章 曹營第三十四章 陳可新被捕第一百七十五章 我大清天下無敵第五十一章 義王的實力第一百三十七章 長伯,好做好做第一百七十二章 最後的明軍第四十四章 李來亨的秘策(一)第一百一十二章 會戰徐州第九十一章 迎接李過第二十三章 授節鉞於晉王第五章 闖營一小卒(下)第一百零八章 大清義王吳三桂第八十五章 雷厲風行李來亨第三十九章 楊嗣昌的終局(三)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常態,大順衛生運動第九十七章 聊城大捷第十四章 秦晉爭禪第八十三章 大梁精兵甲天下第十八章 祝捷第二十七章 三方四軍,暈頭轉向第一百零三章 方以仁的困清之策第十四章 明國西地諸帥第六十四章 徐徐爲陣,夏風亂舞第三十六章 流動作戰與根據地的條件第七十六章 劉澤清逃了第五十章 滿城之戰第四十二章 青丘州第十七章 李自成(下)第三章 林貓貓第一百章 中心開花第七章 左鎮第一百七十八章 吾其被髮左衽矣第五章 拳碎大明第四十七章 李來亨的秘策(四)第三十六章 馬寶臨機決斷第五十四章 開科萬言書第八十三章 李過回來啦第一百二十一章 秦人不暇自哀第一百七十五章 我大清天下無敵第五章 公審殺人第四十九章 松尾芭蕉第十一章 隨營學堂第五十章 臣竊議親藩封建論之不可第七十章 鷹子山下第十三章 誰來當皇帝第七十七章 夢迴劉宗敏第八章 世祖回鄉第一百三十四章 天已厭棄我家第一百四十六章 守門員第一百五十九章 最後一戰(五)第一百二十八章 撤離保定第五十五章 奔跑吧第八章 着佃交糧第二十五章 沈莊軍的末路第十三章 清軍俘虜
第二十三章 龍駒寨第二十三章 沈莊軍事變第十六章 五軍第六十七章 青羊宮之變第四十五章 山陽縣中第九十三章 牆式衝鋒沒有對抗第四十六章 繡衣使者出奇算第一百八十八章 復仇第一百四十三章 登萊第五十四章 開科萬言書第八章 着佃交糧第八十四章 忠心耿耿吳三桂第一百七十九章 入地無門孔有德第六十二章 添亂小能手第六十八章 沙州之戰第一百二十一章 飛雲橋南岸第八十七章 稅改第一百八十二章 噫!我中了!第七十九章 夾河之役的第一勝第一百三十八章 延安府野豬嶺第一章 太原第九章 太后寢宮第一百二十章 奔楚(十)第八十八章 龐存回鄉第七十二章 厚重的騎兵第五十五章 奔跑吧第二十八章 八旗權力鬥爭第一百三十五章 人生無處不青山第十九章 強攻屏風寨(五)【求收藏!】第十章 李錦和李鼐第九十七章 天下名鎮第五十一章 藺營換裝第一百零八章 少虎帥破陣(三)第十六章 虯龍溝第八十九章 搢紳降爲編戶,衿佩等於僕隸第一百二十一章 奔楚(十一)【慶收藏5K】第八十章 鄉官體制開始動員第一百零八章 阿山瘋了第三十七章 攤丁入畝不是必殺技第二十三章 福建第五十二章 袁時中不畏於死第二十七章 換將第一百二十九章 山西大局糜爛第九十七章 天下名鎮第二章 這裡不是魏博第六十四章 曹營第三十四章 陳可新被捕第一百七十五章 我大清天下無敵第五十一章 義王的實力第一百三十七章 長伯,好做好做第一百七十二章 最後的明軍第四十四章 李來亨的秘策(一)第一百一十二章 會戰徐州第九十一章 迎接李過第二十三章 授節鉞於晉王第五章 闖營一小卒(下)第一百零八章 大清義王吳三桂第八十五章 雷厲風行李來亨第三十九章 楊嗣昌的終局(三)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常態,大順衛生運動第九十七章 聊城大捷第十四章 秦晉爭禪第八十三章 大梁精兵甲天下第十八章 祝捷第二十七章 三方四軍,暈頭轉向第一百零三章 方以仁的困清之策第十四章 明國西地諸帥第六十四章 徐徐爲陣,夏風亂舞第三十六章 流動作戰與根據地的條件第七十六章 劉澤清逃了第五十章 滿城之戰第四十二章 青丘州第十七章 李自成(下)第三章 林貓貓第一百章 中心開花第七章 左鎮第一百七十八章 吾其被髮左衽矣第五章 拳碎大明第四十七章 李來亨的秘策(四)第三十六章 馬寶臨機決斷第五十四章 開科萬言書第八十三章 李過回來啦第一百二十一章 秦人不暇自哀第一百七十五章 我大清天下無敵第五章 公審殺人第四十九章 松尾芭蕉第十一章 隨營學堂第五十章 臣竊議親藩封建論之不可第七十章 鷹子山下第十三章 誰來當皇帝第七十七章 夢迴劉宗敏第八章 世祖回鄉第一百三十四章 天已厭棄我家第一百四十六章 守門員第一百五十九章 最後一戰(五)第一百二十八章 撤離保定第五十五章 奔跑吧第八章 着佃交糧第二十五章 沈莊軍的末路第十三章 清軍俘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