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軍的大營已經從廣平府一帶移往大名,多爾袞親自帶着諸王貝勒領大軍至大名駐紮,十萬鐵騎奔走南下,紅夷大炮充塞道路,還有許多大順境內未來得及撤退的平民百姓也被清軍強徵爲民夫,被迫爲東虜推運糧秣物資。
多爾袞在南征以前,本來是想到這一戰爲了定鼎中原,不能再像過去那樣縱容滿洲士兵燒殺劫掠,以至於敗壞中原人心,使得大清喪失逐鹿天下的機會。
他本想在佔領大名以後約束軍紀,可是由於這一回的南征擴軍已經到達了大清歷史上所空前未有的一次極限。兵源良莠不齊,各部軍紀也是一樣散亂不齊,多爾袞的威望又不比皇太極,他不過剛剛依靠卑鄙的陰謀鬥垮了豪格,根本做不到讓清軍各部如臂使指。
再加之磁州、大名雖然都被清軍佔領,可是由於前一階段順軍守兵的激烈抵抗,滿洲兵也好、蒙古兵也好,都損失不少。
即便多爾袞一再強調只對“抗拒者必加誅戮”,而對於其他投降的城池百姓,則應當“不屠人民,不焚廬舍,不掠財物,……軍民秋毫無犯”。可是實際過程當中,由於清軍在攻破磁州、大名兩城的過程裡都付出不小的傷亡,因此根本不可能做到所謂的秋毫無犯。
恰恰相反,在多爾袞帶着諸王貝勒、文武朝臣抵達以前的大名城,還有一直到現在爲止的磁州城內,一直都在發生着血腥殘忍的殺戮。
磁州城和大名城的居民都保持了他們祖先數千年留下來的生活習慣,保持着髮髻髮型、穿着漢人的袍服,和從城外突然衝入的異邦侵略者截然不同。
如果只是滿洲人和蒙古人舉起屠刀也就罷了,但是事實上來說,不管是八旗軍中的漢軍旗士兵,亦或者是智順王尚可喜的藩下兵,這些漢人對於未剃髮的同胞們,同樣不懷有絲毫的同情心。
只是一瞬之間,便是鮮血流滿通衢和坊巷。
縱容清軍士兵進行屠戮的是前線指揮官之一的多羅貝勒尼堪——他剛剛因爲破城有功的戰績,而被多爾袞在軍前加封爲了敬謹郡王——尼堪的目的是很明顯的,他粗暴地下令不分官兵軍民、不分抵抗和不抵抗的,對於沒有剃髮者,一概屠戮殆盡。
屠戮殆盡這四個字是多麼的殘忍,屠刀所至之處,祖祖輩輩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居民們,就因爲自己的頭髮而慘遭殺戮。
許多婦女、老弱和孩子被屠殺了,還有更多血腥、殘忍又罪惡的事情發生在這些淪陷的城市裡。
可是這並沒有像尼堪預料的那樣摧毀漢人的抵抗意志,更沒有像尼堪預想的那樣起到震懾和打擊大順軍士氣的作用。
應該說正相反,這一道殘忍的命令反而是激怒了抵抗者,堅定了抵抗者,並且團結了本來相互之間關係並不和睦的搢紳和順軍殘兵,迫使他們爲了保護自己的民族、保護自己的家庭、保護自己的父母妻兒和生活習慣,戰鬥到底。
一部分沒有跟隨劉體純撤退的順軍殘兵成爲了抵抗力量的中流砥柱,在滿洲兵慘無人道的殺戮下,大順的潰兵與河北的搢紳竟然結合到了一起,他們被迫團結起來做最英勇的最後鬥爭。
所有抵抗者都超乎尋常地英勇,不到戰死,決不放下武器。清軍士兵受到他們的猛烈抵抗,被攻破的大名和磁州兩座城市,竟然成爲了新的戰場,只是一些沒有來得及撤離的軍民百姓,竟然讓剛剛在軍前被晉封爲郡王的尼堪感到自己的顏面蕩然無存。
城中的街巷全部成爲戰場,滿洲兵只好挨家逐戶地去搜查,他們先是一間房屋一間房屋地踹開門板,衝進去搜查。
但很快尼堪就發現這樣的做法不僅效率奇慢,而且過於危險。每一間單獨的房屋裡都可能隱藏着危險,雖然清軍士兵全副武裝,被偷襲死傷的可能性很低,可是如果僅僅因爲打掃戰場就造成數以百計甚至是上千人的傷亡,尼堪還有什麼臉吹噓自己的勝利呢?
清軍沒有第一時間就把磁州和大名兩座城市的內城掃蕩一空,而大屠殺的消息很快就轟傳各處,在整個清軍的佔領區裡,抵抗的情況很快就從城市擴散到鄉村。沒有來得及撤離到大順軍控制區的軍民們,只能奮臂一呼,自發團結在一處,以搢紳的鄉兵武裝和大順軍未來得及撤走的敗兵爲骨幹,全力反抗。
一下子彰德府和大名府的北部星火燎原,抵抗者的正規武裝根本不成氣候,可他們在戰鬥中神出鬼沒,在防禦中又將一切日用家生的本錢都拿了出來做抵抗。婦女和孩子們也幫著作戰,戰鬥情況因此異常的慘烈,滿洲人想要毀滅任何一個不值得一提的小小家庭,都需要付出真真切切的傷亡和代價。
這是一場戰役,又不是一場戰役。
這是一場屠殺,也不是一場屠殺。
因爲這只是少部分殘兵敗將的奮臂一呼,只是本地普通村民百姓們自發組織起來的抵抗;也因爲他們的抵抗是如此卓有成效,用自己的血肉將清軍的屠刀硬生生崩碎許多缺口。
尼堪終於在無限的惱火中下令:“放火……放火把他們全都燒死!”
清軍士兵們不是沒辦法將這些騷亂鎮壓下去,只是尼堪作爲一個普通的前線指揮官,根本沒法承擔區區一個清掃戰場的小任務,就付出上千傷亡代價的情況。
他無可奈何只能下令縱火驅敵,清軍士兵們就這樣冷漠無情地點燃了火焰。冬日的大火呈現一種比橘紅色更淺一點的紅色,高漲的火苗吞吐不止,不斷向遠方蔓延着,而濃煙也混合着最後幾片飄雪,或白或黑,漸變着向四面八方傳揚而去。
無望的抵抗軍民們,最後都葬身在火海中。
可是尼堪下達的命令,其不利影響比敬謹郡王自己能夠設想到最壞情況還要來得更加糟糕十倍:
被大火破壞以後的磁州城、大名城,在短時間內都很難起到清軍前線支撐點的作用了。
直到多爾袞帶着諸王貝勒、滿朝羣臣抵達大名以後,火焰、殺戮、殘餘的抵抗,才被一一徹底摁了下去。
可是多爾袞對於尼堪的“功績”卻沒有半點好臉色,他沒有一怒之下將尼堪剛剛獲得的郡王爵位削去,已經是最大限度地考慮到了軍隊士氣的問題。
畢竟剛剛獲得一場大捷的清軍,在現在這種階段,多爾袞如果嚴懲首戰立功的尼堪,影響同樣是比較壞的。
攝政王只能自己在心中吞下這顆苦果,可是不需要他自己說出口,等到大清那些有名的宗室權貴們都進入大名城後,當所有人看到這百般殘破零落的一座城市後,相信所有人都會在自己的心裡默默爲尼堪記上一筆“功勞”。
就算是最淡定,已經有一半從前線退下來準備在南征以後過致仕生活的濟爾哈朗也忍不住罵道:
“尼堪如此行事,是將使我輩無北返之日!”